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曹冲齐名的周不疑,最后结果怎么样?被曹操秘密杀死了

和曹冲齐名的周不疑,最后结果怎么样?被曹操秘密杀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体验娱乐说 访问量:2312 更新时间:2024/1/20 9:07:47

三国是一个特别混乱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却总能出英雄。曹操刘备他们这些人都是英雄。但是也有很多特别天才的人物本来可以做出很多惊世骇俗的事情,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只能被埋没了。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留下。

三国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出名的天才叫曹冲,他小时候就可以想出用石头和船来称大象的重量。可以说是特别的天才,但是当时还有一个人和他一样聪明,这个人叫周不疑。他父亲是刘表手下的一个官员。

他从小就特别聪明,读书的时候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他所学的内容。曹操知道有这么一个神童,就把他接到自己身边,让他和曹冲一起学习。曹冲得知了有这么一位和他一样的天才后,也特别的开心。

可是曹操对他一直不太放心,觉得他的才能可能只是别人吹出来的。于是有一次打仗的时候就让他跟着自己出去打仗,想借此机会看看他这个人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当时遇到了一个特别难打的地方,曹操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成功。而周不疑却直接给他说了十条办法。他用了其中比较笨的,结果轻松的打下来了。这真的是很厉害了。

他原本打算把他陪养成一个人才,但是后来他直接让曹丕杀死他。因为曹冲十几岁的时候去世了,曹操本来就生性多疑,他怀疑是周不疑杀了曹冲。因为曹操当初把他接过来的时候,为了让他死心塌地的留在这儿,把他的父母都杀了。所以他觉得是周不疑杀了他儿子,但是没有证据他也不能说什么。

但是曹丕说这是个人才应该留下来,他长大以后肯定会给国家带来很多的好处。曹操说我知道他以后绝对特别厉害,但是他的才能实在是太高了,不是你能驾驭得了的。只有你弟弟曹冲才能驾驭得了他,但是他去世了,如果把他留给你只可能会害了你,我们家的事业可能要被他给弄没了。

最后曹丕听了他爹的意见把周不疑给杀了,这么厉害的一个聪明人还没来得及展现自己的天赋就被扼杀了。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因为他原本的主人死了。而曹操是一个特别喜欢猜测的人,不相信别人。他肯定更不会把这么一个对自己后代有威胁的人留下来。虽然周不疑也是一个不世出的天才,可是没有能驾驭他的人。而且他的主公还是曹操这样喜欢猜疑的人,他只有被杀死这条路了。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更多文章

  • 曹冲病死后:曹操为何急于诛杀周不疑?有一点让曹操担心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曹操,曹冲,周不疑,曹丕,司马懿,曹植

    要说《三国演义》中谁的去世最使人扼腕,当属曹冲与周不疑,二人去世时曹冲年仅13岁,而周不疑也才17岁。曹冲与周不疑都是三国时代的神童,曹操更是在曹冲5岁那年,就将曹冲当继承人培养, 而周不疑的才智也是令许多人望而生畏。 周不疑虽然是曹冲的谋士,但 二人情谊深厚,志趣相投 ,成长起来的话,一定可以有

  • 208年13岁的曹冲病逝,不料曹操立刻下令杀了17岁的周不疑,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冯文说史标签:曹操,曹冲,曹丕,刘备,刘表,华佗,汉朝,曹魏,东汉,周不疑

    公元208年,13岁的曹冲病逝,好友周不疑来到棺前悼念,痛哭之后准备回老家。没想到曹操看到他后,顾不上心中的悲痛,立刻吩咐手下:“去把这个小孩杀掉!”站在旁边的曹丕被吓了一跳,他想也没想就跪下求情:“父亲,周不疑是奇人,小小年纪才时非凡,将来可以为我所用,为何突然要杀他?”曹操看了看自己的儿子,一脸

  • 208年曹冲病逝,其好友周不疑悼念后离开,曹操:去把那小孩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茅舍品史标签:曹操,曹冲,曹丕,刘备,刘表,华佗,东汉,汉朝,三国,周不疑

    208年,13岁的曹冲病逝,他的好友周不疑悼念后离开。曹操吩咐手下:“去把这个小孩杀掉!”曹丕吓了一跳,赶忙求情。“曹冲称象”的故事家喻户晓,曹冲的聪明机智让人惊叹: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竟有超过成人的智慧,真乃神童!自从最聪明的长子曹昂战死沙场后,曹操对自己的小儿子曹冲寄予厚望,认为曹冲是继承皇位的最佳

  • 曹爽如果听从桓范的计谋带皇帝去许都发兵勤王,能不能赢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曹爽,司马懿,桓范,曹叡,曹操,曹丕

    “高平陵之变”在三国历史上的影响非常大,甚至改变了历史走向。因为司马懿就是通过政变篡了曹魏的权,经过父子三人的巩固,到了孙子司马炎接班的时候,名正言顺的改朝换代,建立晋朝。司马氏能够代魏建晋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高平陵之变”的成功。三国爱好者们有个非常大的遗憾,就是当时实际掌权者曹爽兄弟为什么大好的条件

  • 高平陵之变,桓范哭骂:曹将军怎生了你们这群猪,当时发生啥了?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桓范,曹爽,司马懿,高平陵,曹芳,曹魏

    夫将兵者,不战则守,不守则走,不走则逃,不逃则死。”——司马懿司马懿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阴谋家,他在公元249年的时候,趁着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之际,直接发动兵变控制了京都。从这个时候开始,曹魏的军政大权便落入了司马家族手中。据说当时在这场高平陵之变中,桓范曾冒死出城,直接哭骂曹氏兄弟,那么他最

  • 高平陵之变,桓范冒死出城,哭骂:曹大将军怎么生了你们这群猪

    历史解密编辑:家庭主妇小黑标签:桓范,曹爽,大将军,司马懿,高平陵,司马昭

    01 出发高平陵正始十年(公元249年),魏帝曹芳按照惯例到高平陵(今天河南洛阳东南)祭扫魏明帝曹叡的陵墓。曹爽和弟弟曹羲、曹训、曹彦都随驾前往,曹爽及其党羽几乎是全数出动。大司农桓范见此情景,劝阻曹爽说:“大将军兄弟总万机,典禁兵,不宜全部外出。如果有人关闭城门发动政变,怎么办?”曹爽很不高兴地说

  • 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下半句则在骂人,桓范:骂得好!曹爽也是

    历史解密编辑:醉风文史标签:曹爽,孙权,刘表,桓范,东汉,曹魏,司马懿,曹操手下

    在东汉末年那个民生凋敝、战乱不断的时期,曹操能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魏王绝对不是运气使然,其才能抱负、权谋心胸必然也是世间顶级。陈寿评价少时曹操用了“少机警,有权数”六个字,小时候便如此,壮年的曹操更是人中龙凤。不过,同时期人物对曹操的评价却毁誉参半,许劭称曹操为“乱世之英雄”,周瑜则称曹操为“汉贼”

  • 如果曹爽听桓范的话,回许昌挟天子以号令军队,能打败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曹爽,司马懿,桓范,许昌,曹魏,司马昭,许昌市,三国

    桓范之前的建议:而事败后,桓范气极直接上国骂了:意思是像曹真这样的英雄,怎么会弄出你这几个没出息的孬种?(和曹爽一辈的还有羲、训、彦3个瓜皮,高平陵时期掌控禁军大权却主动缴械,后被夷族)现在好了,上贼船了,跟你们一块儿玩完!有人说这是临死嘴壳子硬,桓范什么东西?怎么能跟我军事天才司马宣王抗衡?我就奇

  • 当年曹爽如果听从桓范建议,号召天下勤王,能否反杀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老尤标签:曹爽,司马懿,桓范,魏明帝,曹叡,曹魏

    众所周知,司马一族之所以能取代曹魏的统治地位,一场政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场政变便是“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政变中,司马懿不仅清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族在朝中的势力,而且还将很多心腹、亲信提拔到了重要岗位。正是他的这一番操作,为日后子孙篡魏打下了基础。但高平陵之变难道一点风险都没有么?其实变数很

  • 桓范亡于司马家, 桓范后裔灭了司马家, 一报还一报, 苍天饶过谁

    历史解密编辑:斐夏谈科技标签:桓范,司马家,桓温,桓玄,皇帝,司马氏,曹爽,谢安,三国

    高平陵之变是曹魏集团的转折点,预示着以司马家为首的士族门阀正式走上台前。司马懿与司马师父子主政之后,为巩固权力,大肆屠杀了亲近曹魏集团的士族,王凌,毋丘俭,李丰等人都被夷三族,而这里最值得一提是桓范。这位哀叹曹爽犹如猪狗的智囊,最后被控以诬告谋反之罪与曹爽等人并为一党,一同处死,并诛灭三族。但谁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