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瞻从小就聪明机智,被人称为神童,为何诸葛亮却说:难成大

诸葛瞻从小就聪明机智,被人称为神童,为何诸葛亮却说:难成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北上城南 访问量:1847 更新时间:2024/2/20 21:27:37

我于内不能除去奸臣黄皓,于外也不能制衡姜维,领军出征也不能守护国家,我有这三罪,还有何面目回去啊——诸葛瞻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这句话在三国时期尤为明显。纵观整个三国动荡年代,有关羽关平两位父子猛将征战沙场,也有孙策孙权二人守卫江东基业。

更有曹操曹丕二人运筹帷幄南征北战,他们各个都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让人不免好奇了,作为三国智囊之中的顶尖人才的诸葛亮,其子嗣为何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实际上,早在很久以前,诸葛亮便已经“预言”了自己孩子的命运,在“预言”中,诸葛亮之子的所作所为,甚至间接地影响到了蜀国命运,带来了覆灭的结局。

北伐失利蜀国危急,诸葛亮临终信件精准预言儿子未来道路

公元234年,这已经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了,那时诸葛亮驻扎在五丈原上。由于司马懿的军队战术变动频繁,诸葛亮北伐计划严重受阻,再加上琐事操劳、重病缠身,他预感自己将殒命在北伐路上。

于是,诸葛亮给自己远在东吴的兄弟诸葛瑾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中,诸葛亮除了对自己的兄长交代一些家庭琐事,嘘寒问暖之外,还罕见地表述了对自己孩子诸葛瞻的一些分析和看法。

诸葛亮在信中写道:“葛瞻今年已经八岁,特别聪明可爱,被人称为申通,但他将来很难成大器……(大致意思)”

从这句话来看,诸葛亮首先承认了自己孩子但其天资聪慧、聪明伶俐,颇具领导者的潜力,但却很难成大器。那么,诸葛亮为何会有这样一番说辞呢?

首先,诸葛瞻给人的一些“表象”会让后主刘禅和朝中大臣们很是开心,他们认为诸葛丞相后继有人。可想而知,如果未来诸葛瞻从政,那么“诸葛亮儿子的背景”定然会让他一帆风顺。

诸葛亮常年北伐征战沙场,无心去照顾自己的孩子,没办法为他的人生道路给出有益的指导。同时,诸葛瞻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教育,又不具备高瞻远瞩的能力,这必然又会是一个“赵括”。

另外,诸葛亮之子这个身份必然是诸葛瞻身上的枷锁,后主刘禅必然会将其与诸葛亮相互对比,将蜀国未来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诸葛瞻身上,并且会对诸葛瞻提出过高的期望。

因此,在种种原因的交织下,诸葛亮判定儿子诸葛瞻“可能会有一番作为”,但最终成不了大器,因为诸葛瞻会在众星捧月之中失去自我,沦为一个平庸之辈。

有意思的是,就连诸葛亮自己都没想到,他信中所述之事,后来一字不差地,全部发生在了诸葛瞻身上!

无法摆脱父亲阴影,平庸少年被捧杀成朝廷命官

话说,在诸葛亮死后,蜀国上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这位丞相遗孤的身上,年仅八岁的诸葛瞻被后主刘禅和大臣们整日围得团团转,所有人都希望能在这个只有八岁的孩子身上找到哪怕一丝诸葛亮的影子。

而诸葛瞻也确实做到了,或许真的是诸葛家族天资聪慧,这位年仅八岁的少年在面对北伐粮草辎重等问题上,居然能够像诸葛亮一般思考几番,然后给出一些意见。

然而,诸葛瞻也仅此而已了,他的意见看似很关键,实际上换做寻常人稍加思索也能够想出来,偏偏后主刘禅与蜀国大臣们不信邪,一定要说诸葛瞻是神童、天资聪颖。

就这样,诸葛瞻在众星捧月之中逐渐长大,受到了无数的关注,稍微做一件事,诸葛瞻就会被连连夸赞有父亲雄风。

而真正继承了诸葛亮指挥才能的姜维,却不受关注,自己一人默默地完成诸葛亮的北伐大业。时间流逝,诸葛瞻也长大成人。

可蜀国的人们依旧不愿意让他做“诸葛瞻”,而更愿意让他当“诸葛亮”。在诸葛瞻成年后的第一时间,后主刘禅就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并直接将其提拔成为了骑都尉。

没有从基层开始磨炼的诸葛瞻,就这么凭借着自己父亲的威名,被刘禅提拔成了朝廷命官,寄托了更多的希望,而刘禅的这一轮捧杀,也成为了诸葛瞻日后覆灭的因子。

不懂北伐意义诸葛瞻弹劾姜维,毫无带兵能力绝望战死沙场

在后主刘禅这一手糊涂操作后,蜀国的百姓更加以为诸葛瞻是建立了功勋才能够如此出人头地,可实际上,诸葛瞻到现在甚至没有建立起任何功勋,甚至没有带兵打过仗。

无奈蜀国百姓和大臣们只愿意相信这些一厢情愿的东西,这导致了后来但凡有利国利民的政策,百姓们都会争相传颂,说诸葛瞻又为蜀国百姓谋福祉了。

可实际上这些政策和诸葛瞻一点关系都没有,后主看诸葛瞻在百姓眼中的声望那么高,就又不断提拔诸葛瞻,由此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本就平庸的诸葛瞻,深陷在这循环之中,直到坐到了自己父亲的位置上——平尚书事。这个职位相当于蜀国的丞相,统领中央事物,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事情发展到了这里,蜀国的政治环境中就展现出了极为荒诞的一幕,那些为了蜀国奋斗半生的忠义臣子们,久久无法得到晋升。

然而,诸葛瞻这个毫无谋略,完全没有为蜀国贡献出任何作用的人,仅凭着自己父亲的声望,就被刘禅提拔,当上了丞相。

在不久后,这些行为的恶果就来了,而且还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完全不会领兵打仗,诸葛瞻不明白自己父亲提出的北伐计划的意义,只认为北伐劳民伤财。

因此,他全盘否定了诸葛亮生前制定的北伐大计。在姜维履行诸葛亮遗志期间,诸葛瞻叫停了姜维的北伐计划,联合朝中老臣一起弹劾姜维。

诸葛瞻此举彻底打乱了姜维的计谋,错失了北伐的大好机会,也彻底葬送了蜀国的未来。公元263年,才得知魏军将领邓艾进犯蜀国边界。

毫无战略眼光的诸葛瞻不顾朝中大臣的劝诫,也不接收经验丰富的将领们的建议,自己率兵就去了前线。

由于没有作战经验,诸葛瞻在前线的指挥一片混乱,不久就将自己送入了魏军的包围之中,此时邓艾派使者前来劝降,诸葛瞻也算保留了诸葛家最后一点忠义,不接收投降,战死沙场,以身殉国。

正如诸葛亮所预言的,平庸的诸葛瞻最终被寄托了太多的希望,所有人都不愿意正视诸葛瞻的平庸,而是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了丞相之子的身上。

于是在诸葛瞻战死沙场后,蜀国彻底失去了精神寄托,后主刘禅选择了投降曹操,最终蜀国覆灭。

更多文章

  • 诸葛瞻对于姜维的评价是否客观?为何说他对蜀国战败责任不小?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姜维,诸葛瞻,蜀国,刘禅,邓艾,诸葛亮

    今天我们继续来和各位尊敬的读者共同探讨三国的风云,本文要说的是诸葛瞻以及姜维之间的恩怨情仇!诸葛瞻虽然在历史上名气并不大,但是其父亲可是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军师孔明老来得子。在46岁的高龄才得下了这个宝贵的儿子,可是由于长年北伐,战事十分的繁忙,诸葛亮作为父亲真的乃是分身乏术,对于亲儿子诸葛瞻并没有

  • 邓艾过阴平意味着什么,你以为能据险守江油?太看得起诸葛瞻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邓艾,诸葛瞻,姜维,江油,诸葛亮,蜀汉,邓艾过,三国

    那些年对诸葛瞻的评价。司马炎:“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晋朝尚书仆射山涛曰:“虽不达天命,要为尽心所事。”东晋大臣干宝也有”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忠孝存焉。“的评价。司马炎一、英雄无用武之地一句话,”好同志,可惜能力差了点。“其实也好理解,一个人如果太优秀,

  • 邓艾偷度阴平险径,蜀主令诸葛瞻迎敌,诸葛瞻父子为国捐躯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邓艾,钟会,魏军,蜀军,三国,诸葛瞻

    邓艾对钟会私将诸葛绪押解入京师而不满,为了伐蜀大局,暂时不与钟会计较。邓艾来见钟会,建议钟会既然已取汉中,早日取剑阁。钟会问他,你有什么好的军事计划?邓艾言,可以引一军从阴平小路出汉中德阳亭,用奇兵直取成都,姜维必撤兵来救,将军趁机取剑阁,可获全功。钟会大喜道:"将军此计甚妙!可即引兵去。吾在此专侯

  • 诸葛瞻拥有七万雄兵是否真实?为什么他们会败于邓艾手两千残兵?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邓艾,诸葛瞻,蜀汉,诸葛亮,刘禅,姜维

    魏明帝曹叡死后,曹芳继位,而经历了“高平陵之变”,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不久之后,司马昭一番运作,开始挥师伐蜀。当时魏军的兵力部署和分配,主要分为三路。兵力最多的一路,由钟会带领,为十万余人,而这十万余人,被钟会再分为三路,分别由子午谷、斜谷、骆谷三个方向进军汉中。另外一路兵力为三万余人,由诸葛绪带领

  • 诸葛亮独子诸葛瞻在绵竹战死之后,诸葛亮是不是就绝后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诸葛亮,诸葛瞻,邓艾,诸葛瑾,蜀汉,刘禅

    在三国当中,关于诸葛亮家族的事情,似乎在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于绵竹战死之后,就杳无音讯了,至少在历史中的记载就变得比较少,以至于很多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诸葛瞻战死之后,诸葛亮就绝后了呢?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史料以及一些民间记载来分析,虽然这些东西有的还需要仔细斟酌,但是对于我们了解真

  • 他比刘封孟达还可恨,把刘备的江山拱手送人,姜维诸葛瞻被他坑惨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刘备,姜维,刘封,诸葛瞻,孟达,曹操,汉朝

    身处乱世,家道中落,虽然是皇室宗亲,但是刘备却只能受尽战乱,包含贫困之苦!幸而遇见张飞,关羽,这一下子便燃烧起了刘备匡扶汉室的宏图霸业。刘备本人是吃过不少苦头,一直靠着贩卖草席及草鞋为生。对于刘备来说这并不是坏事,因为在闹市刘备遇到的机会就会越多,镇上一有风吹草动,他也是第一个知道。而且刘备还可以在

  • 虎父无犬子,为何诸葛瞻没成为第二个诸葛亮,反而输的一塌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诸葛亮,诸葛瞻,姜维,蜀汉,刘禅,邓艾,黄皓,虎父无犬子,天文学家,三国

    诸葛亮在世,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司马炎诸葛亮在46岁时,老来得子,起名叫诸葛瞻,这个孩子也是诸葛亮这一生中唯一一个亲生儿子。诸葛瞻年幼聪慧,乖巧可爱,深得大家喜欢。“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然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这句话是出自诸葛亮的一封家书,但这句话似乎很矛盾,在一般的

  • 儿子诸葛瞻战死后,诸葛亮是不是就绝后了?他重孙曾和王羲之见面

    历史解密编辑:浮意落尽标签:诸葛亮,王羲之,诸葛瞻,蜀汉,诸葛瑾,邓艾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一生立志于匡扶汉室,壮大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众人感动。诸葛亮死后,他的儿子诸葛瞻继承了他的衣钵,在蜀汉身居高位,不过最终在抵抗魏军时阵亡,那么诸葛瞻战死以后,诸葛亮是不是就绝后了呢?事实上,诸葛亮并没有绝后,他的后代一直活了下来。据称诸葛亮有三个儿子:诸葛乔、诸葛瞻、诸葛质

  • 姜维听说诸葛瞻绵竹战败,为什么不回援成都,却向东去了巴中?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姜维,诸葛瞻,蜀汉,钟会,刘禅,张飞

    蜀汉的最后时刻,姜维守住剑阁,已经挡住钟会主力,使其粮草不济。眼看胜利在望,没想到邓艾剑走偏锋,从阴平小道直插益州腹部。诸葛瞻一败涪城,二败绵竹,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自杀身亡。正史记载,姜维听到这个消息后,撤出了剑阁防守阵地,但是他没有按常理回援成都,救主公刘禅,却向东去了巴中,这是为什么呢?姜维退兵

  • 孔明之子诸葛瞻自尽!满门忠烈无人投降,邓艾下跪致敬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诸葛亮,邓艾,诸葛瞻,刘禅,蜀汉,姜维,孔明,孔明(艺人),电视演员,三国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句民间谚语把中国家族传承说明白完了,一般来说父亲比较厉害的,儿子后辈都不会差到哪里去,诸葛瞻作为诸葛亮的儿子,名声不是很大,也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虽说他确实没有诸葛亮那样的经天纬地之才,但他为蜀国做事却足够忠烈。诸葛瞻其实也算得上是一号人杰了,只不过这样的人活得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