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邓艾偷度阴平险径,蜀主令诸葛瞻迎敌,诸葛瞻父子为国捐躯

邓艾偷度阴平险径,蜀主令诸葛瞻迎敌,诸葛瞻父子为国捐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还文楼主 访问量:4370 更新时间:2024/2/13 6:47:37

邓艾钟会私将诸葛绪押解入京师而不满,为了伐蜀大局,暂时不与钟会计较。邓艾来见钟会,建议钟会既然已取汉中,早日取剑阁。钟会问他,你有什么好的军事计划?邓艾言,可以引一军从阴平小路出汉中德阳亭,用奇兵直取成都,姜维必撤兵来救,将军趁机取剑阁,可获全功。钟会大喜道:"将军此计甚妙!可即引兵去。吾在此专侯捷音!"邓艾回兵营准备偷度阴平小径,钟会对部将言,邓艾之能不过如此,庸才耳!

邓艾与钟会为何相互看对方都不顺眼?

  • 两人相互竞争夺战功。司马昭令钟会、邓艾各引大军分两路讨伐蜀国。两人官职一样,但是蜀国只有一个,两人是同事关系,也是竞争对手关系。两人在战事上需要相互配合,在战功上却相互竞争。他们也是竞争对手。
  • 两人都是才能出众之辈,才士相轻。钟会、邓艾都是通晓军事谋略,才能出众的智士。自古文人相轻,才士也相轻,对方谁也不服谁,相互看对方不顺眼。
  • 诸葛绪事件成导火线。诸葛绪身为邓艾的部将,因在战事上犯错误,被钟会押解入京师。两人因此结怨。

邓艾令子邓忠引五千精兵,不穿衣甲,各执斧凿器具,凡遇峻危之处,凿山开路,搭造桥阁,以便行军。邓艾选兵三万,各带干粮绳索进发。约行百余里,选下三千兵,就彼扎寨;又行百余里,又选三千兵下寨。遇到险地,邓艾身先士卒亲自冒险闯过,邓艾最终率二千人渡过阴平小径,邓艾引兵来攻江油城,江油城守将马邈开城投降,邓艾得了江油城,接了阴平小路诸军,兵贵神速,直攻涪城,涪城官吏军民不战而降。

邓艾为何能度过阴平险径?

  1. 邓艾准备工作充足。阴平小径,皆高山峻岭,地形险峻异常,很多地势无路可行,险要地形上,蜀军只需数百人,就可以阻击魏军数万人,如果蜀军断其归路,魏军将饿死。邓艾知道行军凶险,行军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充足,斧凿器具,干粮绳索,哪里下寨,全部到位。
  2. 魏军将士不畏艰险。魏军将士在主帅的带领下,不畏艰难险阻,冒死前行,途中摔死不计其数。
  3. 蜀主昏庸,荒废军防。蜀主昏庸,成都各大险峻地形的防御工作全部荒废,险峻边防无士兵防守,让邓艾偷度阴平,没有遇到蜀军的阻击,非常顺利的通过。

邓艾军队连攻两城,蜀主看到军情,惊慌失措,找神婆帮助,神婆不知逃到何处。卻正向蜀主举荐孔明之子诸葛瞻挂帅阻敌。诸葛瞻父子领命出战邓艾,双方大战于绵竹。魏将邓忠、师纂首战蜀军,被蜀军数将拥着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的孔明木像吓退,魏兵大败而逃,邓艾领军接应。邓艾痛骂邓忠、师纂,两员大将又战蜀军,被诸葛瞻父子杀败。邓艾知道正面打不过蜀军,亲自出战诈败而逃,蜀军追袭邓艾,中魏军埋伏,战败而退守绵竹。诸葛瞻见救兵不至,亲引大军突围,中邓艾埋伏,自刎殉国。其子诸葛尚出阵杀敌,死于阵中。邓艾攻打绵竹,蜀军寡不敌众,战败失城池。邓艾整顿魏军后,领军兵临成都。

诸葛瞻父子为何战败?

  • 诸葛瞻军事谋略不及邓艾。诸葛瞻作战勇猛,但从小没跟孔明上战场,打仗经验不足,军事谋略不及邓艾。诸葛瞻领军可以正面打胜魏国,但运用军事诡计,诸葛瞻不是邓艾的对手。
  • 魏军无退路余地,作战悍不畏死。邓艾所率的魏军部队是孤军深入敌境,外无援军,无路可退,只能拼死战斗搏生机。魏军置于死地的情形下,作战悍不畏死,勇猛异常。
  • 诸葛瞻无援兵相助。诸葛瞻与邓艾大战,中邓艾的埋伏,战败退守绵竹。面对魏军四面围城,诸葛瞻令大将彭和杀出,向东吴求救。吴主孙休深明唇亡齿寒之理,令丁奉、孙异引兵二万向沔中挺进,亲自引三万大军向寿春进发,欲解围蜀国。然而,魏军行军慢,作战意图被司马昭识破,魏军远水救不了近火。诸葛瞻率军突围失败,以身殉国。

蜀主昏庸无能,宠信小人黄皓,贤臣良将远离,朝中小人当道。得知诸葛瞻被围困绵竹,也没人领军解救。蜀国的败亡,是蜀主刘禅自取灭亡。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喜欢三国的朋友,请加关注,喜欢此文章的朋友可点赞,转发, 分享,收藏

标签: 邓艾钟会魏军蜀军三国诸葛瞻

更多文章

  • 诸葛瞻拥有七万雄兵是否真实?为什么他们会败于邓艾手两千残兵?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邓艾,诸葛瞻,蜀汉,诸葛亮,刘禅,姜维

    魏明帝曹叡死后,曹芳继位,而经历了“高平陵之变”,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不久之后,司马昭一番运作,开始挥师伐蜀。当时魏军的兵力部署和分配,主要分为三路。兵力最多的一路,由钟会带领,为十万余人,而这十万余人,被钟会再分为三路,分别由子午谷、斜谷、骆谷三个方向进军汉中。另外一路兵力为三万余人,由诸葛绪带领

  • 诸葛亮独子诸葛瞻在绵竹战死之后,诸葛亮是不是就绝后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诸葛亮,诸葛瞻,邓艾,诸葛瑾,蜀汉,刘禅

    在三国当中,关于诸葛亮家族的事情,似乎在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于绵竹战死之后,就杳无音讯了,至少在历史中的记载就变得比较少,以至于很多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诸葛瞻战死之后,诸葛亮就绝后了呢?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史料以及一些民间记载来分析,虽然这些东西有的还需要仔细斟酌,但是对于我们了解真

  • 他比刘封孟达还可恨,把刘备的江山拱手送人,姜维诸葛瞻被他坑惨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刘备,姜维,刘封,诸葛瞻,孟达,曹操,汉朝

    身处乱世,家道中落,虽然是皇室宗亲,但是刘备却只能受尽战乱,包含贫困之苦!幸而遇见张飞,关羽,这一下子便燃烧起了刘备匡扶汉室的宏图霸业。刘备本人是吃过不少苦头,一直靠着贩卖草席及草鞋为生。对于刘备来说这并不是坏事,因为在闹市刘备遇到的机会就会越多,镇上一有风吹草动,他也是第一个知道。而且刘备还可以在

  • 虎父无犬子,为何诸葛瞻没成为第二个诸葛亮,反而输的一塌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诸葛亮,诸葛瞻,姜维,蜀汉,刘禅,邓艾,黄皓,虎父无犬子,天文学家,三国

    诸葛亮在世,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司马炎诸葛亮在46岁时,老来得子,起名叫诸葛瞻,这个孩子也是诸葛亮这一生中唯一一个亲生儿子。诸葛瞻年幼聪慧,乖巧可爱,深得大家喜欢。“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然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这句话是出自诸葛亮的一封家书,但这句话似乎很矛盾,在一般的

  • 儿子诸葛瞻战死后,诸葛亮是不是就绝后了?他重孙曾和王羲之见面

    历史解密编辑:浮意落尽标签:诸葛亮,王羲之,诸葛瞻,蜀汉,诸葛瑾,邓艾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一生立志于匡扶汉室,壮大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众人感动。诸葛亮死后,他的儿子诸葛瞻继承了他的衣钵,在蜀汉身居高位,不过最终在抵抗魏军时阵亡,那么诸葛瞻战死以后,诸葛亮是不是就绝后了呢?事实上,诸葛亮并没有绝后,他的后代一直活了下来。据称诸葛亮有三个儿子:诸葛乔、诸葛瞻、诸葛质

  • 姜维听说诸葛瞻绵竹战败,为什么不回援成都,却向东去了巴中?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姜维,诸葛瞻,蜀汉,钟会,刘禅,张飞

    蜀汉的最后时刻,姜维守住剑阁,已经挡住钟会主力,使其粮草不济。眼看胜利在望,没想到邓艾剑走偏锋,从阴平小道直插益州腹部。诸葛瞻一败涪城,二败绵竹,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自杀身亡。正史记载,姜维听到这个消息后,撤出了剑阁防守阵地,但是他没有按常理回援成都,救主公刘禅,却向东去了巴中,这是为什么呢?姜维退兵

  • 孔明之子诸葛瞻自尽!满门忠烈无人投降,邓艾下跪致敬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诸葛亮,邓艾,诸葛瞻,刘禅,蜀汉,姜维,孔明,孔明(艺人),电视演员,三国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句民间谚语把中国家族传承说明白完了,一般来说父亲比较厉害的,儿子后辈都不会差到哪里去,诸葛瞻作为诸葛亮的儿子,名声不是很大,也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虽说他确实没有诸葛亮那样的经天纬地之才,但他为蜀国做事却足够忠烈。诸葛瞻其实也算得上是一号人杰了,只不过这样的人活得有点

  •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临死前为何后悔没有除掉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诸葛亮,姜维,诸葛瞻,蜀汉,司马懿,刘禅

    诸葛亮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靠着自己的能力,撑起了蜀汉政权,这也让他成为历史上最为出名的文臣。诸葛亮常常被认为是圣人,尤其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念,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过诸葛亮他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始终是无法成功北伐。尤其是他在后期,遇到了司马懿。在同司马懿的交手中,诸葛亮没有能更进一步

  • 值得扼腕一叹的“虎父犬子”——诸葛瞻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诸葛瞻,蜀汉,姜维,诸葛亮,邓艾,曹魏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近乎完美的人物。不仅仅是因为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还有忠贞高洁的个人品德。“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千百年来无数人倾心于诸葛亮的魅力之下,有关于诸葛亮的诗歌作品也是数不胜数。可以说诸葛亮已经成为一个人臣的终极榜样。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的评价就不怎么样了。不要说“虎父

  • 诸葛瞻列阵,以逸待劳,打没有战马的邓艾军,为何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邓艾,诸葛瞻,姜维,刘禅,蜀汉,战马

    景耀六年(263),魏国大举进攻蜀汉,三路大军中的邓艾军,兵力只有三万,邓艾独辟蹊径,选择偷渡阴平小路,翻山越岭,穿越七百里荒无人烟的悬崖峭壁,最终,抵达江由,江由守将马邈投降。随后,邓艾军进攻绵竹,刘禅得知情况,大惊失色,立即派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诸葛瞻,也就是诸葛亮的儿子,率军抵挡邓艾。当时的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