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独子诸葛瞻在绵竹战死之后,诸葛亮是不是就绝后了?

诸葛亮独子诸葛瞻在绵竹战死之后,诸葛亮是不是就绝后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2505 更新时间:2024/1/21 4:49:55

在三国当中,关于诸葛亮家族的事情,似乎在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于绵竹战死之后,就杳无音讯了,至少在历史中的记载就变得比较少,以至于很多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诸葛瞻战死之后,诸葛亮就绝后了呢?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史料以及一些民间记载来分析,虽然这些东西有的还需要仔细斟酌,但是对于我们了解真相,还是有着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的,不信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

诸葛亮养子诸葛乔

诸葛亮有两个儿子,年长的是诸葛乔,但是这个儿子并非诸葛亮亲生,而是从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那里过继过来的,当年诸葛亮已经四十多岁,依旧还没有生下一个儿子,在三国时期,四十多岁已经算年长了,诸葛亮担心自己会无后,所以从哥哥诸葛瑾那里过继了一个儿子诸葛乔过来成为自己养子,以备未来成为接班人。

诸葛乔还是比较厉害的一个人物,得到诸葛亮的重点培养,只是可惜后来诸葛乔英年早逝,诸葛亮痛失一子。幸运的是,诸葛乔去世的时候,已经生下一个儿子诸葛攀,这个儿子就成为诸葛乔唯一的血脉传承者。

要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看,只要诸葛攀活着,诸葛亮就没有绝后,可是问题很快又出现了,诸葛瑾原本是有两个儿子的,一个是诸葛乔,过继给了诸葛亮,另外一个是诸葛恪,奈何后来诸葛恪也被杀,于是诸葛瑾就没有了后人。

刚好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生下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诸葛瞻,所以在和诸葛瑾仔细商量之后,诸葛亮把诸葛乔之子诸葛攀还给诸葛瑾,继续成为诸葛瑾一脉的后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乔这一脉,在诸葛亮家中算是彻底绝后了,想要继承家业或者传承香火,只能靠着诸葛瞻这一脉。

诸葛亮独子诸葛瞻

诸葛瞻想必我们就比较熟悉了,在三国中还是拥有一定的分量,虽然说他的能力远远不及父亲诸葛亮,但是诸葛瞻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还是顺利继承了诸葛亮家业,甚至在朝廷之中,也得到了刘禅的重用。

不过诸葛瞻似乎对拥有的一切还不满足,一方面他想要收拾刘禅宠臣宦官黄皓,另外一方面他还想在军事上压制姜维,奈何两方面自己都无法做到,于是诸葛瞻一直都处于一种抑郁状态,这种状态直接导致了后来他的一系列失误。

钟会邓艾率领大军来伐蜀的时候,姜维迅速集结军队冲到剑阁堵住了钟会主力军的去路,两者在剑阁展开了持久战,就在眼看钟会大军已经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邓艾提出奇谋偷渡阴平,直逼成都。

得知邓艾正往成都逼近,诸葛瞻迅速率领军队前往围追堵截,在从绵阳经过绵竹的时候,诸葛瞻军队遇上了邓艾的2000精兵,双方随即展开激烈战争。在战争之前,尚书郎黄崇给诸葛瞻提出一个建议,希望诸葛瞻以逸待劳,利用蜀地易守难攻的优势不断消耗邓艾,将其直接消耗致死,他就没有机会逼近成都了。

奈何诸葛瞻并不听从黄崇的建议,诸葛瞻觉得自己一万多人马与邓艾的2000精兵相对,明显自己是占据优势的,不需要采用其余迂回战术,直接正面交锋即可灭掉邓艾。

很显然诸葛瞻低估了邓艾军队在危急环境下爆发出来的潜力,同时也高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以及蜀军的战斗力,在与邓艾的正面战争中,一开始诸葛瞻还因为人多占据优势,可是很快就因为诸葛瞻的一系列毫无章法的指挥,促使自己军队处于下风。

邓艾军队原本人数很少,可是在生死存亡之际,他们被逼迫发挥出来的潜力,是诸葛瞻完全意想不到的,再加上当时诸葛瞻指挥失误让邓艾军队感受到了胜利的希望,瞬间士气飙升,打得诸葛瞻措手不及。

绵竹之战,诸葛瞻眼看自己不是邓艾的对手,邓艾也没有必胜把握,所以派使者带着劝降书去找到诸葛瞻,希望诸葛瞻能够投降,以后邓艾一定会去找司马昭美言几句,给诸葛瞻一个不错的职位。

诸葛瞻看到邓艾的信件之后,怒火中烧,直接将劝降使臣杀掉,双方再次进入战争状态,诸葛瞻为了防止自己士兵后退或者逃跑,就在地上挖出一条淹没到膝盖左右的深沟,同时在里边放满沙土,将士兵双脚掩埋在里边,这样一来士兵就无法后退。

确实士兵在战争中是无法后退了,可是由于双脚被束缚,士兵根本无法自由行动,战斗力更加衰退,最终在战争中诸葛瞻直接战死,其余士兵有的战死,有的投降,绵竹之战正式走向失败。

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听说自己父亲诸葛瞻已经战死,十分愤怒,率领一支队伍与邓艾血战,最终也战死沙场,仅仅是一场绵竹之战,诸葛亮就同时失去了独生儿子与一个优秀的孙子

可以说诸葛尚是诸葛亮所有后人中最像诸葛亮,或者说是遗传了诸葛亮本事的唯一一人,早在绵竹之战开始阶段,诸葛尚就听从父亲诸葛瞻安排,担任了先锋军,在邓艾派出自己儿子邓忠与大将军师篡左右夹击诸葛尚的时候,诸葛尚不慌不忙,指挥得当,最终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取得胜利,鼓舞了蜀军士气,也打击了邓艾一方士气。

原本蜀军当时还是有希望打败邓艾的,只是可惜诸葛瞻屡出昏招,最终蜀军损兵折将严重,一万多人马硬是被邓艾的两千人马打得落花流水,就算诸葛尚想要力挽狂澜,也早已失去最佳时机,等待着诸葛尚的,只有死亡一种结局。

诸葛亮是否还有后人

绵竹之战中,诸葛亮的独生儿子诸葛瞻战死,孙子诸葛尚也战死,那么诸葛亮是不是就从此绝后了呢?实际上并非如此,诸葛亮的独生儿子诸葛瞻可是生了三个儿子的,其中长子就是在绵竹之战中战死的最为优秀的诸葛尚,次子是诸葛京

诸葛京在绵竹之战的时候,年龄尚小,所以没有参战,而是和刘禅等人留在成都,后来邓艾冲进成都,刘禅选择投降之后,诸葛京就跟随着刘禅等人一同去到魏国。公元264年,诸葛京被迁徙到河内,一直在这里安然生活了4年。

公元268年,距离蜀汉灭亡已经有很多年,司马炎都已经篡权成为晋朝皇帝,为了更好地管理蜀地,司马炎询问罗宪“蜀汉的子弟中有没有能力突出之人”。罗宪原本就是蜀汉人,在蜀汉被灭之后,罗宪管理的永安地区成为三不管地带,后来东吴趁机攻击,罗宪一直坚持到司马炎登基之后,派兵前往支援,才取得胜利。

就是胜利之后,司马炎才面见了罗宪,当时司马炎刚刚登基不久,为了能够笼络人心,把江山稳定下来,所以他打算在蜀汉地区任用贤才,刚好罗宪就是土生土长的蜀汉人,问罗宪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

罗宪仔细思索之后,给司马炎推荐了一批人,这批人当中除了陈寿之外,还有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诸葛京最初被司马炎任命为小县令,后来诸葛京干得不错,逐渐得到司马炎信任,最终被调任江州刺史。

诸葛京能够做到这样的职位,后人自然应该是有的,虽然后来史料没有详细记载,不过我觉得诸葛京一脉肯定是传承下去了,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诸葛亮当然是没有绝后的。

当然关于诸葛瞻第三个儿子诸葛质的记载,在史料中是没有的,究竟历史上是否存在这样一个人,我们也无从得知,不过不管诸葛质是真是假,都不影响诸葛亮有后人这个结论。

结语

诸葛亮为蜀汉的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奈何自己的儿子诸葛瞻能力远远不如诸葛亮,在诸葛亮死后还是没有能够力挽狂澜保护住蜀汉安全,不过值得赞美的是,诸葛瞻也和诸葛亮一样忠心耿耿,就算自己失败了,也不愿意投降,宁可战死,这种精神值得后人赞扬。

诸葛瞻有三个儿子,就算最厉害的老大诸葛尚与诸葛瞻一起战死,剩下的两个儿子也一样能够延续诸葛亮家族的血脉,诸葛亮毫无疑问是没有绝后的,甚至随着诸葛亮后人的不断发展,诸葛家族后来肯定变得更加庞大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标签: 诸葛亮诸葛瞻邓艾诸葛瑾蜀汉刘禅

更多文章

  • 他比刘封孟达还可恨,把刘备的江山拱手送人,姜维诸葛瞻被他坑惨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刘备,姜维,刘封,诸葛瞻,孟达,曹操,汉朝

    身处乱世,家道中落,虽然是皇室宗亲,但是刘备却只能受尽战乱,包含贫困之苦!幸而遇见张飞,关羽,这一下子便燃烧起了刘备匡扶汉室的宏图霸业。刘备本人是吃过不少苦头,一直靠着贩卖草席及草鞋为生。对于刘备来说这并不是坏事,因为在闹市刘备遇到的机会就会越多,镇上一有风吹草动,他也是第一个知道。而且刘备还可以在

  • 虎父无犬子,为何诸葛瞻没成为第二个诸葛亮,反而输的一塌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诸葛亮,诸葛瞻,姜维,蜀汉,刘禅,邓艾,黄皓,虎父无犬子,天文学家,三国

    诸葛亮在世,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司马炎诸葛亮在46岁时,老来得子,起名叫诸葛瞻,这个孩子也是诸葛亮这一生中唯一一个亲生儿子。诸葛瞻年幼聪慧,乖巧可爱,深得大家喜欢。“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然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这句话是出自诸葛亮的一封家书,但这句话似乎很矛盾,在一般的

  • 儿子诸葛瞻战死后,诸葛亮是不是就绝后了?他重孙曾和王羲之见面

    历史解密编辑:浮意落尽标签:诸葛亮,王羲之,诸葛瞻,蜀汉,诸葛瑾,邓艾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一生立志于匡扶汉室,壮大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众人感动。诸葛亮死后,他的儿子诸葛瞻继承了他的衣钵,在蜀汉身居高位,不过最终在抵抗魏军时阵亡,那么诸葛瞻战死以后,诸葛亮是不是就绝后了呢?事实上,诸葛亮并没有绝后,他的后代一直活了下来。据称诸葛亮有三个儿子:诸葛乔、诸葛瞻、诸葛质

  • 姜维听说诸葛瞻绵竹战败,为什么不回援成都,却向东去了巴中?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姜维,诸葛瞻,蜀汉,钟会,刘禅,张飞

    蜀汉的最后时刻,姜维守住剑阁,已经挡住钟会主力,使其粮草不济。眼看胜利在望,没想到邓艾剑走偏锋,从阴平小道直插益州腹部。诸葛瞻一败涪城,二败绵竹,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自杀身亡。正史记载,姜维听到这个消息后,撤出了剑阁防守阵地,但是他没有按常理回援成都,救主公刘禅,却向东去了巴中,这是为什么呢?姜维退兵

  • 孔明之子诸葛瞻自尽!满门忠烈无人投降,邓艾下跪致敬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诸葛亮,邓艾,诸葛瞻,刘禅,蜀汉,姜维,孔明,孔明(艺人),电视演员,三国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句民间谚语把中国家族传承说明白完了,一般来说父亲比较厉害的,儿子后辈都不会差到哪里去,诸葛瞻作为诸葛亮的儿子,名声不是很大,也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虽说他确实没有诸葛亮那样的经天纬地之才,但他为蜀国做事却足够忠烈。诸葛瞻其实也算得上是一号人杰了,只不过这样的人活得有点

  •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临死前为何后悔没有除掉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诸葛亮,姜维,诸葛瞻,蜀汉,司马懿,刘禅

    诸葛亮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靠着自己的能力,撑起了蜀汉政权,这也让他成为历史上最为出名的文臣。诸葛亮常常被认为是圣人,尤其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念,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过诸葛亮他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始终是无法成功北伐。尤其是他在后期,遇到了司马懿。在同司马懿的交手中,诸葛亮没有能更进一步

  • 值得扼腕一叹的“虎父犬子”——诸葛瞻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诸葛瞻,蜀汉,姜维,诸葛亮,邓艾,曹魏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近乎完美的人物。不仅仅是因为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还有忠贞高洁的个人品德。“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千百年来无数人倾心于诸葛亮的魅力之下,有关于诸葛亮的诗歌作品也是数不胜数。可以说诸葛亮已经成为一个人臣的终极榜样。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的评价就不怎么样了。不要说“虎父

  • 诸葛瞻列阵,以逸待劳,打没有战马的邓艾军,为何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邓艾,诸葛瞻,姜维,刘禅,蜀汉,战马

    景耀六年(263),魏国大举进攻蜀汉,三路大军中的邓艾军,兵力只有三万,邓艾独辟蹊径,选择偷渡阴平小路,翻山越岭,穿越七百里荒无人烟的悬崖峭壁,最终,抵达江由,江由守将马邈投降。随后,邓艾军进攻绵竹,刘禅得知情况,大惊失色,立即派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诸葛瞻,也就是诸葛亮的儿子,率军抵挡邓艾。当时的诸

  • 诸葛家的另一个儿子:临难死义的诸葛瞻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诸葛瞻,诸葛亮,蜀汉,邓艾,姜维,刘禅,诸葛恪,诸葛瑾,诸葛家,三国

    原创前面聊了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今天聊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前面说过, 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两家两代人在三国政坛上的经历很有趣,诸葛亮为权臣,独断专行;诸葛瑾为重臣,却能力平平。到了第二代翻转过来,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为权臣,独揽朝纲;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为重臣,也能力平平。两代人都能够在各自所在的国家里呼

  • 邓艾偷渡阴平,刘禅如果不派诸葛瞻去抵挡,换谁更合适?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邓艾,刘禅,诸葛瞻,廖化,姜维,钟会

    景耀六年(263年),魏国三路大军进攻蜀汉,姜维主力被钟会主力在剑阁绊住,邓艾趁机偷渡阴平小道,逼近成都,刘禅慌忙派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带兵抵挡邓艾,诸葛瞻因为没有实战经验,战死沙场,最终,刘禅投降邓艾,蜀汉灭亡。试想,如果当时刘禅不派诸葛瞻,派谁去能挡住邓艾?或者说,当时谁比诸葛瞻更合适与邓艾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