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法正不死,便无三国”,三国时期的法正究竟有多厉害?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三国时期的法正究竟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毛迪说教育 访问量:2153 更新时间:2024/1/30 18:35:55

法正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他心中没有是非善恶,更没有什么忠诚可言,有的只是投机和利益。这一点虽然让他饱受诟病,但同时也让他脱颖而出,最终帮助刘备开创了蜀国的基业。从这个角度说,法正的确影响了三国的历史。

法正是陕西眉县(当时的扶风郡郿县)人,二十多岁的时候赶上了大饥荒,为了能够填饱肚子,他逃难到了当时比较富庶的益州,投靠了益州大boss刘璋。在益州混了很长时间后,法正才被任命为县令,后来又谋得了军议校尉的职务。这个时期的法正,不仅没有被刘璋重用,在陕西老乡群体中名声也不太好,大家认为他的品行有问题。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是饥荒改变了法正的性格。管仲说过“衣食足而知荣辱”,大家可以想象,法正在饥荒之中的第一要务,就是不择手段活下去,自然也就会做出一些传统文人所不齿的事情,比如说为五斗米折腰等等,他也就自然成为了某些人心目中的“无行之人”。

实用主义者法正这段时间比较郁闷,大老板不中用,同乡又排挤,眼看着毫无前途可言,照这样发展下去也就是混吃等死了。法正毕竟不是池中之物,他觉不甘心就这样碌碌而终,对天下形势进行了彻底地分析之后,法正下定决心:既然这个老板靠不住,那就彻底搞垮这家公司,换个人当老板,自己凭借着拥戴之功必定青云直上。

法正给自己物色的新老板,就是那个英雄之名传遍天下,眼下却没什么固定资产的皇叔刘备。刘备当时虽然占据了荆州的一部分,但面临着曹操孙权的双重战略压力,说不定哪天就被敌人做掉了,迫切需要战略根据地,而益州沃野千里,无疑是刘备发展事业的最理想选择。法正的机会也是说来就来,汉中的张鲁想攻打刘璋,法正就给刘璋出了个主意:你和刘备是一家人,可以请刘备来帮忙啊!

刘璋心里小算盘打得也是啪啪响,刘备来了既能帮他对抗张鲁,又能镇压益州本土的反对派,乐意说是两全其美。于是刘璋就让法正去见刘备,邀请刘备入川。法正见了刘备,迫不及待地就把刘璋给卖了:益州这地方当根据地多棒啊,以将军您的英明神武,再有了益州这个根据地,将来肯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咱们里应外合抢刘璋吧!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刘备带兵进了益州,直接找借口和刘璋翻脸,在法正等一票带路党的帮助下,把益州变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后来刘备又在法正的指引下,一鼓作气拿下了汉中,完成了三国鼎立的最后一块拼图。法正在这个过程中居功至伟,而他的实用主义路线,也十分对刘备的脾气,所以他也就成为了刘备最器重的人,其地位甚至高过诸葛亮

法正既然是实用主义者,一朝权在手,自然是有怨抱怨有仇报仇,过去那些得罪过他的人,都遭到了清算,结果就是“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人们对法正这种小人得志很反感,就去诸葛亮那里告状:法正这家伙太过分了,您应该和大领导汇报一下,最好能撤职,实在不行降级和口头警告也可以。

诸葛亮心理跟明镜似的,他对那些人说:咱们的大领导在荆州的时候,被曹操和孙权压得喘不过气,后来幸亏有了法正,才有了今天的大好局面,现在怎么能打击法正这个大功臣呢!其实诸葛亮看得很清楚,他即便去打法正的小报告,刘备也不会处理法正,因为“先主雅爱信正”,把实用主义者法正视为自己的第一能臣,又怎么会对法正动手呢?

法正困顿半生,最后终于在刘备身上下注成功,成为蜀国事业的世纪奠基人,他也在这次投注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权倾蜀国。不过法正是个短命之人,在刘备当上汉中王没多久,法正就一命呜呼了,享年45岁。法正的去世是刘备的巨大损失,刘备为失去这样一位知己而痛哭了好几天,可见他对法正的感情的确与众不同。

客观地说,相比较与诸葛亮那样的理想主义者,刘备自然更喜欢法正这样的实用主义者,毕竟诸葛亮提出的主张是战略性的,而法正可是实实在在帮助刘备取得了地盘,这样的人又怎么会不深受刘备的喜爱呢?

标签: 法正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三国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因何畏惧法正?是谁造就了法正的宠臣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诸葛亮,法正,刘备,曹操,关羽,孙权

    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之亲密,用刘备自己的话形容实乃“犹鱼之有水也”。可以这么说,刘备得诸葛亮,这才能鱼化为龙,“三分天下得其一”。诸葛亮对于刘备,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假如没有诸葛亮的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实力弱小的刘备夹在曹操和孙权之间,凭他那点人马,早就尸横荒野了。不过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之间如鱼得水的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让诸葛亮都要拜服的法正真有这个本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亮,法正,刘备,曹操,孙权,关羽

    法正有野心、有见识,也有奇谋,但不是逆天改命的英雄。所以,纵使命长一些,他也终结不了三国乱世,更无法实现天下一统。法正原为刘璋的部下,后来做了内应,引刘备入川,然后帮着刘备夺了刘璋的地盘。刘备入川这件事,法正应居首功。而刘备入川也基本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所以,正是因为法正,所以才有三国。从道德上说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究竟有多厉害?公元219年曹操说了公道话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曹操,法正,刘备,夏侯渊,张郃,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如果说有这么一位谋士,靠着自己的一己之力,让整个曹营都为之蒙上了一层阴影,从此成为了曹军将士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那么,可能有很多人会想不出来他是谁。其实,这个人很低调,知道他的人也不多,属于低调的大才,而他不是别人,正是刘备当时的首席谋士法正。法正之所以会令曹操印象深刻、忌惮不已,最重要

  • 法正的真实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边界谈判标签:法正,刘备,诸葛亮,刘邦,荀彧,项羽

    三国时期战争频发,大大小小的战事络绎不绝,在战事中获取胜利的除了自身军事能力强盛以外,也少不了在背后出谋划策的谋士。每个年代,君王身边都有诸多谋士,谋士的存在或多或少影响着君王的决策,影响战争的走势,谋士能力强就会带来正的效应,反之能力不敌对方就会落败。比如刘邦可以在军事能力不敌项羽时,战胜项羽取的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是谁?他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法正,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郃

    法正是三国时期刘备的谋士,死在护军将军的位置上,至于为什么会有“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的说法,来自《三国志蜀书》中夷陵之战后,诸葛亮的一句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夷陵之战,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理由,不顾与东吴携手防曹操的默契,一意孤行地发动对东吴的大战,结果大败

  • 法正实力到底有多“恐怖”?都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姐谈历史标签:刘备,刘璋,蜀汉,忠臣,夷陵之战,法正实力,曹操手下

    法正是三国时期备受瞩目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他曾在刘璋麾下效力,但在后来的历史中,他选择了投降刘备。这个决定不仅为刘备攻下了西川提供了重要帮助,也标志着法正开始成为刘备的主要谋臣之一。然而,在《三国演义》中,法正的形象并不是很突出。虽然他参与了攻打西川、荆州和汉中等重要战役,但他没有展现出惊天动地的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有多恐怖?公元219年曹操说了公道话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曹操,法正,刘备,诸葛亮,夏侯渊,张郃

    公元219年,汉中之战中,夏侯渊被黄忠一个突击一刀两断,这让曹操悲痛莫名。一看前线吃紧,曹操无法继续稳坐后方,只能点起兵马前往汉中。在大帐之内讨论军事时,气氛分外凝重,经历过整个战争全程的张郃跪在曹操面前,用悲痛的话语,说出了发生的一切。这一切,让曹操沉默良久才说:张郃啊,自此以后,我们将在战场上面

  • 刘备最宠信的谋士——法正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刘备,法正,曹操,诸葛亮,张鲁,张松

    说起三国时期刘备最喜欢的谋士那毫无疑问就是他的小老弟法正了。法正字‘孝直’,他在刘备的谋士集团中可以说得上是刘备最宠信的那位,而且法正确实也为刘备的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先是为刘备谋划夺取益州,而后更是劝刘备发兵汉中,为刘备称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法正是我们现在的陕西省人氏,他出身于名门,是名士法真之

  • 号称“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的法正,在三国时期到底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法正,刘备,曹操,诸葛亮,庞统,孙权

    法正到底有多恐怖?诸葛亮只是给刘备筹划了三分天下的愿景,法正才是那个真正帮助刘备促成三国鼎立的人。法正最恐怖的地方还在于,诸葛亮、庞统能给刘备干的事儿,法正能干,卧龙凤雏干不了的事儿,法正也能干。诸葛亮就说过,夷陵之战,如果法正没死,刘备不会讨伐东吴,就算讨伐了,法正若在,蜀汉也不会败给东吴陆逊。因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有多恐怖?让曹操临死前都念念不忘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颜彩绘标签:法正,刘备,刘璋,张郃,汉朝,诗人,诸葛亮,夏侯渊,古装片,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东汉王朝风雨飘摇,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诞生了无数英雄豪杰。三国时代不仅是各方英豪逐鹿的战场,背后更暗藏着谋士们运筹帷幄的较量。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时代,然而当英雄迟暮,回顾人生之时,亦不免有所感慨。建安二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