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姜维为何见死不救?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姜维为何见死不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二哥谈事 访问量:3547 更新时间:2024/2/13 13:54:35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可谓是功盖三分国,名成隆中对。但是诸葛亮唯一的儿子诸葛瞻他却是弱不禁风,在曹魏大将邓艾的进犯之中,诸葛瞻虽然是占据人和、地理优势,但最终还是败给了邓艾,最后落得个自尽而亡的下场。

堂堂诸葛武侯的儿子,为何会被邓艾轻易打败?再者,作为大师兄的姜维难道就不帮诸葛瞻一把吗?诸葛瞻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一、历史上真实的诸葛瞻,到底是什么样的?

众所周知,诸葛瞻出生于公元227,在诸葛亮去世之时诸葛瞻仅仅只有8岁。由于父亲诸葛亮常年忙于北伐战事,因此基本上诸葛瞻一年之中很少见到父亲诸葛亮。由此来看,诸葛瞻也是很少受到父亲诸葛亮的教育。

为了弥补对儿子诸葛瞻的培育,诸葛亮在临死之前特意在军营之中写下了名篇,史称《诫子书》。在《诫子书》之中诸葛亮要求儿子诸葛瞻一定要修心养性,同时强调,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才能需要不断的学习,方能有所成就。

那么日后的诸葛瞻到底有没有听取父亲诸葛亮的教诲呢?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日后诸葛瞻的生平发展史中,体现出来。

公元243年诸葛瞻,迎娶蜀汉公主为妻,此时的诸葛瞻仅有17岁。公元244年到公元262年, 诸葛瞻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作为,与他父亲诸葛亮相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并且诸葛瞻在满朝文武的地位来说,或许大家都是给他父亲面子。

什么意思呢?其实在《三国志》里面便有记载: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其实在这句话之中便能表现出来,诸葛瞻的才能其实是跟他的大师兄马谡一样,有些言过其实的。

二、诸葛瞻,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公元263年,司马昭、邓艾、钟会等突然率领大军攻打蜀汉。由于刘禅不听姜维之言,放弃工事防御,因此蜀汉很快陷入被动局面。在情况万分紧急之下,诸葛瞻便率领张遵、黄崇、李球等人迅速前往阻击邓艾。如果成功,便可以保成都不失。

不过,统帅诸葛瞻一行人到达涪县之后,便停止不前。这个时候黄崇便数次建议,此时应该占据险要地势,迅速排兵布阵,阻敌于平原之下。然而诸葛瞻却没有采纳其意见,从而导致蜀军的前锋被邓艾攻破。

后来诸葛瞻退守绵竹,不守此时的诸葛瞻已经处于劣势。一来诸葛瞻的实战经验太少,在邓艾面前他只不过是一个孩子。二来,蜀兵不如邓艾手下的强兵。然而尽管如此,诸葛瞻最终还是选择和邓艾来个鱼网破,不过结果却与他想象的不一样。鱼死了,邓艾这张网却没有破!

在绵竹之战中,诸葛瞻及其子双双战死,后面的故事就不用多说了。邓艾在进入成都地界之后,后主刘禅也就宣布投降了。如果诸葛瞻成功抵御住邓艾的进攻,那么刘禅估计也不会轻易投降。

在刘禅看来,诸葛瞻算是他最后一股力量了,如果诸葛瞻战败刘禅也就没有办法再继续和曹魏兵马较量。其实诸葛瞻之所以会战败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没有及时听取同事的正确建议,错过了最佳的战略时间。

不过,诸葛瞻吸取了诸葛亮忠义的本分,在不能力敌的情况之下选择誓死保卫土地,最终战死。那么作为诸葛亮的儿子,为何诸葛瞻却如此不堪一击呢?原因也非常简单,诸葛瞻不擅长带兵作战,而且对战局也把握不好,何时战?在哪里战?他都不能正确拿捏!

三、诸葛瞻被邓艾所困,姜维为何见死不救呢?

姜维与诸葛瞻的关系,其实并非想象的那么好。在诸葛瞻战死之前,说了三句话,这三句话算是诸葛瞻对自己一生的总结。第一错,对内不能除掉黄皓。第二,对外不能制衡姜维。第三,带兵不能保卫国土。此乃是诸葛瞻临死前的三句自我反省,其实从这三句话来看,便知道诸葛瞻其实是一个能力比较普通的人。

然而,诸葛瞻与其他人不一样,他是诸葛亮的儿子。因此,从一出生便光环四射。至于姜维为何不帮助恩师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解围?这个原因就非常简单了,因为在诸葛瞻带兵阻击邓艾时,姜维正在率领大军周旋钟会,试问姜维又怎么可能抽身去帮助诸葛瞻打败邓艾呢?

不过诸葛瞻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及时除掉黄皓,如果蜀汉没有黄皓作恶,也不会第一个被灭!而诸葛瞻口中制衡姜维,此乃是军事上的事情,在军事方面诸葛瞻的见识其实只是幼儿园水平,不过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瞻、姜维在私底下的关系并不是很好!

标签: 诸葛亮姜维诸葛瞻邓艾刘禅蜀汉

更多文章

  • 以逸待劳的诸葛瞻为何会败给孤军深入的邓艾,他真的有德无才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邓艾,刘禅,三国,诸葛瞻,诸葛亮,诸葛瑾

    记得小时候看老版《三国演义》,每每看到季汉君臣失利处就捶胸顿足,尤其是这一幕剧情:诸葛瞻父子战死绵竹,后主刘禅开城投降。多年来心头一直有这样的疑问:诸葛亮的后人为何打不过孤军深入的邓艾,假使诸葛瞻击败邓艾,季汉就不致有亡国之祸了。94版《三国演义》诸葛瞻(包海龙饰)诸葛瞻,字思远,诸葛亮独子,季汉卫

  • 诸葛瞻手握七万蜀军,占据地利人和,为何打不过邓艾的数千残兵?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邓艾,诸葛瞻,姜维,诸葛亮,钟会,刘禅,蜀军,三国

    在三国演义之中,第一个被击败的就是蜀国。作为在演义中描写的非常详细的国家,蜀国的将领在国家灭亡的过程中。虽然壮烈和英勇,但是却没有像诸葛亮一样,能够将蜀国的命运扭转回来。这其中,以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的作为令人感伤。为了蜀国,他甚至战死在了第一线,间接推动了蜀国刘禅的投降的心理。可是说起这场战,最为惊

  • 诸葛瞻七万御林军占尽优势,为何会败给邓艾跋山涉水的两千残兵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邓艾,诸葛瞻,蜀汉,刘禅,曹魏,姜维

    东汉末年,汉室衰颓,汉献帝刘协被曹操所拘,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各诸侯也纷纷起兵,争夺天下。蜀汉自称"正统"的刘备,东吴割据一方的孙权,无一不想着如何壮大实力,侵占地盘。群雄逐鹿,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大小小的战争,因此也就有许许多多以弱败强的战争。263年,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邓艾偷渡阴平,攻克绵

  • 诸葛瞻七万雄兵,为何会败于邓艾两千残兵,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吗

    历史解密编辑:青傲南说奇闻标签:邓艾,姜维,刘禅,蜀军,三国,诸葛瞻

    魏灭蜀之战,诸葛瞻确实败给了魏将邓艾。要说诸葛瞻有七万雄兵、邓艾只有两千残兵是《三国演义》的说法,不足为信。《晋书》记载:“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四万守备成都和其他郡城的部队,刘禅最多抽调出一半给诸葛

  • 诸葛亮盖世奇才,怎么会教育出诸葛瞻这个怪胎?育儿要注意三大忌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诸葛亮,诸葛瞻,姜维,蜀汉,刘禅,黄月英

    诸葛亮大名,几乎全中国的人都知道他。然而,提起他唯一儿子的,不熟悉的三国的人恐怕很难知晓。他叫诸葛瞻。诸葛瞻虽然是奇才诸葛亮的唯一独苗,但这个才二代官二代的名声远远不如他父亲,甚至在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中出场的次数都不多,唯一出场的一次,充满了悲剧性,就是他带着他的儿子诸葛尚一起殉国。诸葛瞻为什么

  • 诸葛瞻带着蜀汉的御林军,为什么打不赢邓艾的疲惫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邓艾,蜀汉,姜维,大军,三国,诸葛瞻,诸葛亮,御林军

    公元263年,掌握魏国大权的司马昭发动了灭蜀之战。此战,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对此,蜀汉一方的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险道作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时,邓艾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绕道阴平,凿山开路,奇袭江油。在绵竹之战击败诸葛瞻后,邓艾兵临成都。因为成都已经

  • 虎父犬子是不是冤枉了他?无力救国的三国名臣诸葛亮后代诸葛瞻

    历史解密编辑:萨沙标签:诸葛亮,诸葛瞻,蜀汉,姜维,刘禅,邓艾

    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虎父犬子是不是冤枉了他?无力救国的三国名臣诸葛亮后代诸葛瞻三国小人物志0081:无力救国的名臣后代——诸葛瞻诸葛瞻,字思远,是三国时代大名鼎鼎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儿子。同时,他也是蜀汉后期的一位重臣,袭爵武乡侯,并迎娶了蜀国的公主。只不过,貌似在地位

  •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与诸葛亮的爱徒姜维,为何尖锐对立?

    历史解密编辑:豫史档案标签:诸葛亮,姜维,诸葛瞻,蜀汉,邓艾

    诸葛瞻是诸葛亮唯一的亲生骨肉,诸葛亮早年没有子嗣,所以从大哥诸葛瑾那里过继诸葛乔作为自己的儿子。公元228年,年仅24岁的诸葛乔英年早逝,所幸诸葛瞻在诸葛乔病逝的前一年出生,后继有人的诸葛亮,在诸葛瞻出生后不久,就开启了北伐之路。蜀汉后期人才凋零,虽然诸葛亮极力改善人才匮乏的状况,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

  • 为什么大家认为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名过其实?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思考这个世界标签:邓艾,姜维,蜀汉,黄皓,三国,诸葛亮,诸葛瞻,诸葛恪,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作者:西城【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诸葛瞻(227年-263年),字思远,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早年迎娶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景耀四年(261年),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后主宠信黄皓,诸葛瞻无所匡正。魏将邓艾伐

  • 诸葛瞻战死后,诸葛亮还有其他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亮,诸葛瞻,诸葛瑾,蜀汉,刘禅,邓艾

    诸葛瞻战死后,诸葛亮并没有绝后,其后代一直繁衍下去,流传至今。一、诸葛瞻其人其事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的头一年,诸葛瞻诞生了,而诸葛亮已经46岁,可谓中年得子。在诸葛亮去世的那一年,诸葛瞻才8岁,算是幼年丧父吧。诸葛瞻小时候非常聪明,可是父亲诸葛亮并不以为意,反而感到非常担忧,认为这并不是好事。过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