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三兄弟,为何分别效力于吴、蜀、魏?

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三兄弟,为何分别效力于吴、蜀、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强哥说史 访问量:1842 更新时间:2024/2/14 6:42:35

生逢乱世,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虽然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可是又有几人知晓,那些能够在乱世之中成为英雄的人,在背地里承受了多少压力与不为人知的痛苦,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人的成功会是随随便便的。

诸葛亮家族看似十分显赫,可就是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也曾经历过从一无所有到逐渐辉煌,再从辉煌之中跌入谷底,经过几代人的辛苦付出,厚积薄发在诸葛亮这代人身上表现出惊人的爆发力,诸葛瑾、诸葛亮以及诸葛诞三兄弟都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只是很多人向来疑惑,为何诸葛亮一家三兄弟会分别跟随曹魏、蜀汉、东吴三个老板呢?

诸葛瑾一脉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诸葛亮家族能够在诸葛亮他们这代人的时候出现惊人的人才大爆炸,实际上是因为诸葛亮家族有着十分显赫的背景,那么真实情况是否如此呢?我们结合真实历史先来了解一番。

事实上诸葛亮的祖上确实曾经辉煌过,不过那是距离诸葛亮他们200年左右的事情了,众所周知,诸葛亮是汉元帝时期的重臣诸葛丰之后,诸葛丰在汉元帝时期曾经官至司隶校尉,这在当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位,三国时期的牛人曹操、袁绍、张飞等人都曾担任过这个职位。

可是由于诸葛丰这个人为人十分正直,见不得官场上的一些丑恶嘴脸,因此他总喜欢弹劾别人,惹来很多人的不满,有一次诸葛丰弹劾权臣,遭到汉元帝的拒绝,并且直接将诸葛丰降职为城门校尉,不久后又将其革职回家养老。

就这样,随着诸葛丰被革职回家养老之后,诸葛家族的兴盛暂时告一段落,后来诸葛丰在养老的过程中得以善终,只是诸葛家族在汉元帝到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期间的200年左右时间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厉害的人物。

到了诸葛珪时期,他终于靠着自己的不断努力,再次成为朝廷官员,官至泰山郡都丞,虽然官职不算大,但好歹也算是诸葛家族重出江湖了,有了诸葛珪的铺垫之后,诸葛亮三兄弟也算是有了一定的成长基础,就算是诸葛珪去世太早,但他至少给诸葛亮兄弟三人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成长环境。

诸葛珪大约在公元187年去世,他去世的时候诸葛亮年仅8岁左右,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大概在15岁左右,而诸葛亮的弟弟诸葛诞当时大约也就四五岁的样子,因为史书中没有记载清楚诸葛诞出生年月,只能粗略估计一下。

诸葛珪去世之后,诸葛亮和诸葛诞就跟随自己的叔父诸葛玄生活,而诸葛瑾当时已经年龄较大,就出去自力更生了。当时生逢乱世,诸葛瑾为了避乱就从琅玡阳都去到江东地区。

公元200年,江东小霸王孙策遇刺身亡,死后传位于自己的弟弟孙权,孙权有一个姐夫名叫弘咨,在机缘巧合之下遇到诸葛瑾,他对诸葛瑾的才华十分惊叹,两人一见如故,后来弘咨将诸葛瑾推荐给了孙权,最终诸葛瑾与鲁肃等人一起被孙权委以重任。

至此,诸葛瑾的人生算是开始步入正轨,在开始阶段,孙权任命诸葛瑾为长史,后来又升职为中司马,在孙权征讨关羽的时候,诸葛瑾也跟随其中,因此因功被封为宣城侯,以绥南将军的身份代替吕蒙担任南郡太守。

孙权称帝之后,诸葛瑾被拜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诸葛瑾在东吴过着不错的生活,一直活到了68岁因病去世,也算是得以善终了,不过在诸葛瑾去世之后,他的子孙似乎并不省心。

诸葛瑾有三个儿子,长子诸葛恪、次子诸葛融、幼子诸葛乔(过继给了诸葛亮),在诸葛瑾在世的时候,诸葛恪就已经享有盛名,孙权对其极为看重,将其封侯,只是诸葛瑾一直不太喜欢诸葛恪,因为诸葛瑾觉得诸葛恪过于高调,不是保全家族荣誉之人。

在诸葛瑾去世之后,由于诸葛恪已经被封侯,所以诸葛瑾的爵位传给了诸葛融,诸葛瑾生前率领的那些队伍也传给诸葛融来带领,也算是分工明确,不会影响兄弟两人之间的关系。

公元245年,陆逊病逝,诸葛恪被升为大将军,代替陆逊统管荆州政务,公元251年,孙权病重,由于太子孙亮当时尚且年幼,因此孙权任命诸葛恪兼任太子太傅,以后好继续辅佐孙亮。孙权病逝之后,孙亮继位,诸葛恪正式主管朝政。

诸葛恪这个人确实如诸葛瑾所言,为人过于高调,并且还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年幼的孙亮早就看不惯诸葛恪,在自己长大一些之后,于公元253年联合托孤大臣孙峻诛杀了诸葛恪,诸葛恪死时年仅51岁。

受到诸葛恪的牵连,他的儿子诸葛绰、诸葛建等人都被诛杀,诸葛恪被夷灭三族,处于江东地区的诸葛家族人物,全部都难逃此劫,眼看诸葛瑾一脉就要断后,诸葛亮把原本过继给自己的诸葛瑾之子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送回东吴,为诸葛瑾一脉延续后代。

诸葛亮一脉

在兄弟三人当中,很明显诸葛亮就是名声最大的,在父亲诸葛珪去世的时候,诸葛亮年仅8岁左右,所以就跟随叔父诸葛玄一起生活,后来诸葛玄又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诸葛亮也就跟随着诸葛玄一起去到豫章上任。

诸葛玄运气比较差,在豫章没有当几年官,就被汉朝朝廷用朱皓代替了,因此诸葛玄失去官职,只能去到荆州投靠昔日好友荆州牧刘表,也就是在这些时间里,诸葛亮与刘表以及刘表的儿子刘琦等人关系处得不错,后来刘备能够将刘琦弄成招牌傀儡,有着诸葛亮不可忽略的功劳。

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南阳躬耕陇庙,在南阳期间,诸葛亮好《梁父吟》,得以认识徐庶,两人关系甚好,在刘备屯兵新野的时候,徐庶迫不及待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这个旷世奇才。

刘备听说世上居然有如此奇才,兴奋得不行,连续三次前往诸葛亮家中去请诸葛亮,终于最终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成为刘备建立蜀汉不可多得的军师。

蜀汉建立之后,诸葛亮更是成为蜀汉的丞相,只是可惜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在刘备活着的时候为刘备出谋划策,在刘备去世之后继续辅佐刘禅,终于在六次北伐之后,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逝于五丈原,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诸葛亮有两个正史中有记载的儿子,分别是诸葛瞻与诸葛京,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儿子诸葛瑾被刘禅重用,可是在邓艾和钟会攻打蜀汉,邓艾偷渡阴平成功之际,诸葛瞻率领大军去攻打邓艾,在绵竹的激战之中去世,与他一同去世的还有自己的儿子诸葛尚

诸葛瞻去世之后,邓艾直逼成都,刘禅眼看危险来临,打开城门投降邓艾,蜀汉算是彻底结束了,在刘禅投降曹魏之后,不久司马昭去世,将位置传给儿子司马炎,司马炎靠着祖辈奠定的扎实基础,直接称帝建立西晋。

在西晋建立之后,司马炎急需人才来帮助自己建设国家,在尚书山涛的推荐下,诸葛亮儿子诸葛京得到司马炎的重用,委以东宫舍人的职务,诸葛京任职期间表现良好,最终官至江州刺史,也算是不错了。

诸葛诞一脉

诸葛诞比诸葛亮和诸葛瑾出仕的时间都要晚一些,至于他究竟是靠着什么样的机缘巧合出仕的,我们不得而知,只能推测他似乎是靠着良好的品行被人推荐出仕的,最初担任的是尚书郎。

在担任尚书郎期间,诸葛诞在陶河试船,结果船出事故翻了,在危难之际,自己选择舍己救人,导致自己差点被淹死,幸亏有人救了诸葛诞一命,死里逃生的诸葛诞得以在曹魏任职,先后担任御史中丞、尚书等职,与夏侯玄关系甚好。

因为诸葛诞与夏侯玄交好,而曹叡又不喜欢他们两人的把持朝政,所以最终两人都被曹叡免除官职,一直到曹叡死后,曹芳继位,托孤大臣曹爽(曹爽与夏侯玄关系很好)掌权,才再次重新用诸葛诞,此时诸葛诞出任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比之前权力还要大。

高平陵政变之后,司马懿掌控朝政,公元251年,太尉王凌计划起兵推翻司马懿,另立楚王曹彪为帝,司马懿率兵讨伐,诸葛诞被任命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封山阳亭侯。

公元252年,司马师决定兵分三路去讨伐东吴,诸葛诞作为镇东大将军成为其中一路,率领七万大军进攻东兴二城,守卫东兴的正是诸葛诞的侄子诸葛恪,结果最终诸葛诞却以失败告终,好在司马师将责任全部归结在自己身上,因此诸葛诞没有受到严重处罚,仅仅是从镇东将军调为镇西将军。

公元255年,镇东大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起兵讨伐司马师,即将行动之前,派遣使者去联络诸葛诞,希望诸葛诞能够跟随他们一起对付司马师,可是诸葛诞与文钦一直关系不好,因此诸葛诞不仅不参与其中,还直接把使者斩杀,通报了两人造反的事情。

司马师得知诸葛诞的举动之后,很是感动,率领大军去协同诸葛诞一起平定叛乱,诸葛诞被司马师升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后来诸葛诞继续率兵斩杀了文钦和毋丘俭,因功被司马师封为高平侯,食邑三千五百户,转任征东大将军职务。

随着诸葛诞与司马氏家族越来越近,诸葛诞对司马氏家族的残忍更加了解,诸葛诞内心也是十分恐惧和不满的,因此为了自己的未来做打算,诸葛诞开始学习司马师阴养属于自己的死士。

公元257年,司马昭下诏要升诸葛诞为司空,其实这就是一种明升暗降的操作,诸葛诞深刻明白其中意思,于是先发制人发动叛乱,奈何仅仅不到一年时间,诸葛诞就被司马昭平叛,并且将其夷灭三族。

按照这样的情况来看,诸葛诞一脉也是要灭绝了的,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诸葛诞长女嫁给了司马伷,司马伷长子司马靓后来被封为琅玡王,司马靓的儿子司马睿,在西晋灭亡之后,成为了东晋的开国皇帝。

诸葛诞早就料想到自己的悲惨结局,因此在自己发动叛乱的时候,就把儿子诸葛靓送到东吴当了人质,后来东吴成为西晋手下之后,诸葛诞的儿子诸葛靓一脉也就回到西晋,在后来司马睿成为东晋开国皇帝之后,诸葛靓一脉得到重用。

诸葛靓的长子诸葛颐,在东晋为官,官至太常,诸葛靓的次子诸葛恢也在东晋为官,官至尚书令,死后被追赠为光禄大夫,也算成为了整个诸葛家族后人当中权力和名望最大的人物了。

结语

生逢乱世,诸葛瑾、诸葛亮与诸葛诞三兄弟阴差阳错分别跟随东吴、蜀汉、曹魏三个政权,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们之间甚至出现过兵戎相见的时候,但是谁也没有手下留情过,也许这就是乱世中的生存法则,很多人觉得诸葛家族这是一种分散投资的行为,我觉得就有些言过其实了。

可以说诸葛家族的三兄弟中,虽然分别跟随了不同的政权,但是他们无疑都是自己政权中的佼佼者,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老大诸葛瑾一生谨小慎微,老二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老三诸葛诞最有野心,但是在阴差阳错之下,老大、老二的后人都表现一般,只有老三诸葛诞的后人却混得风生水起,不由直叫人感叹造化弄人啊!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不会打仗,却成为东吴的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亮,诸葛瑾,孙权,大将军,东吴,刘备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可谓当时的一流将领,比如在曹魏,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司马懿等人曾担任过大将军一职。在蜀汉,姜维曾任大将军一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东吴,诸葛亮的兄长,也即诸葛瑾,曾被孙权封为大将军。不过,诸葛瑾

  • 诸葛家龙虎狗三兄弟,诸葛亮是龙,诸葛瑾是虎,最后一个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诸葛亮,诸葛瑾,诸葛,刘备,蜀汉,司马昭,诸葛家,三国,天文学家,汉朝

    三国时期出了许多著名的谋士,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卧龙先生诸葛亮了。特别是随着《三国演义》这本古典名著的流行,“智绝”诸葛亮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三国故事中的很多奇谋妙计都与他有关,例如著名的“空城计”、“草船借箭”等。虽然在历史上,这几个典故其实跟诸葛亮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却并不影响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一生没有办成一件事,为何却步步高升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诸葛亮,诸葛瑾,孙权,刘备,曹操,蜀汉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人才辈出,但名气最大的人物之一,当属诸葛亮,这位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山的谋士。他一生鞠躬尽瘁,辅佐刘备创立蜀汉基业,抵抗强势的吴魏两国,足智多谋,智多近妖的形象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但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三国演义》却毫无存在迹象,只有寥寥几笔记载,存在感微弱。诸葛瑾纵观史书记载,诸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效力魏蜀吴,为何几乎都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诸葛恪,孙权,魏蜀吴,汉朝,三国

    三国时期,天下纷乱,为了使得自己的家族能够延续下去,许多大家族都采用了四处投注的策略,尽量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笼子里,这里面的诸葛家族,其实就是一个典型!诸葛亮投身蜀汉,诸葛瑾投身东吴,诸葛诞投身曹魏,这样的话,不论是哪方势力最终一统天下,诸葛家族都能够延续下去。不得不说,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三国?谁结局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诸葛恪,孙权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被后人称为龙虎狗三兄弟,其中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而诸葛诞是堂兄弟。诸葛亮三兄弟是琅琊人,即现在山东临沂人,所以诸葛亮是说山东话的,不是四川话,让操着一口浓郁山东话的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舌战群儒,而群儒们说的又是吴侬软语,想想这画面真有几分喜感。估计群儒们听得懂诸葛亮说得是啥

  • 诸葛瑾打仗败多胜少,却当上了大将军,他为何深受孙权的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1949标签:诸葛瑾,孙权,大将军,陆逊,吕蒙,孙策

    一般来讲,大将军是古代各朝经常设置的武将职务名称,通常情况下是最高军事统帅,拥有统兵之权。历朝历代,当上大将军的武将代表有韩信、卫青、姜维等人,这些人都有一个相似点——会打仗。大将军是武将的重要职位,一般皇帝会给那些能征善战,对自己忠心的高级将领。然而,三国时期,东吴皇帝孙权让诸葛瑾当了大将军,这就

  •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因何被史家称作“龙虎狗”?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刘备,刘表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字孔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在徐州琅琊国阳都县(今山东沂南)。诸葛是复姓。据文献记载,诸葛氏的先祖本姓葛。早在渺远的夏朝时,诸侯中就有一位葛伯,其子孙以封国为氏。到殷商时,诸侯中亦有葛伯,后来汤武革命时被征服,失去了封国。春秋时,葛国失而复得,

  • 孙权重用诸葛恪,诸葛瑾却感叹:我儿不能兴旺我家,必使我家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孙权,诸葛恪,诸葛瑾,诸葛亮,蜀汉

    222年,诸葛亮致信孙权:“你让我侄子诸葛恪管粮草就是个错误!”诸葛亮为何如此说自己的侄子呢?然而,比诸葛亮评价更糟的是其父诸葛瑾:“我儿子会使诸葛家族遭到灭门之祸。”诸葛恪作为孙权手下名臣诸葛瑾的长子,从小接受的教育非常好,而且他也异常聪明。有一次,孙权故意难为诸葛恪,问他:你叔叔诸葛亮与你父亲诸

  • 刘备夷陵之战惨败,诸葛亮事先却不阻止,只因哥哥诸葛瑾的一封信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备,诸葛亮,诸葛瑾,夷陵之战,法正

    夷陵之战堪称三国历史的又一大转折点,当时面对曹丕代汉自立这样的一个大历史背景。打着兴复汉室为旗号的刘备,却率军举国伐吴,而且还在猇亭惨败,被陆逊一把火烧得近乎全军覆没。不仅国力大损,还搭上了吴班、冯习、马良等一众青年将领,导致蜀国在后期人才凋零,军力疲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蜀国丞相的诸葛亮,在此战中

  • 诸葛瑾和诸葛亮为什么会同时服务于东吴和蜀汉?-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诸葛瑾,诸葛亮,蜀汉,孙权,刘备,东吴

    很多人对于诸葛亮都非常熟悉,因为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做了很多神话,以至于诸葛亮料事如神的事迹深入人心。但很多人不知道诸葛亮还有个哥哥诸葛瑾,是孙权身边的红人,很受孙权的器重。诸葛兄弟俩一个人服务于蜀汉,一个服务于东吴,都做到了高位,即使在蜀汉和东吴交战的时刻,双方的领导依然非常信任他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