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不会打仗,却成为东吴的大将军?

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不会打仗,却成为东吴的大将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2660 更新时间:2024/2/14 3:01:21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可谓当时的一流将领,比如在曹魏,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司马懿等人曾担任过大将军一职。在蜀汉,姜维曾任大将军一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东吴,诸葛亮的兄长,也即诸葛瑾,曾被孙权封为大将军。不过,诸葛瑾作为大将军,实在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纵观诸葛瑾的一生,可谓一点也不精通打仗,经常还吃到败仗。但是,诸葛瑾却在东吴平步青云,乃至于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不会打仗,却成为东吴的大将军,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在东吴的将领中,诸葛瑾实在才能平平,甚至可以说是不会打仗。黄初三年(222年),曹真、夏侯尚等围朱然于江陵,诸葛瑾派兵救援,渡江时被夏侯尚火烧船只,水陆同时进攻所击退。黄武五年(226年),诸葛瑾则被司马懿击败,还让司马懿斩杀吴将张霸,斩首千余级。对比他的兄弟诸葛亮,诸葛瑾的战绩实在太难堪了。对于诸葛亮来说,五次北伐中原,以弱小的蜀汉对抗强大的曹魏,依然可以攻城略地,斩杀张郃等曹魏将领。

所以,如果放在蜀汉的话,诸葛瑾不仅难以步步高升,很可能要被诸葛亮贬低不用了。可是,就是这么一位不会打仗的将领,却成为东吴的大将军。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瑾能够成为东吴的大将军,显然不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也即其之所以能够获得孙权的重用,原因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诸葛瑾是维护东吴和蜀汉联盟的重要桥梁。因为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兄长,而诸葛亮又受到了刘备的重用,所以,派遣诸葛瑾出使蜀汉,自然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比如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遣诸葛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诸葛亮在见面。

黄初二年(221年),刘备准备伐吴,孙权求和,诸葛瑾也主动写信给刘备,希望后者能够以大局为重。因此,对于诸葛瑾来说,虽然打仗不行,但是,在其他方面还是具有一定作用和价值。并且,诸葛瑾这个人比较会交流,比如他同孙权无论谈话、劝谏,从不急迫直言,而是点到即止,这让孙权也喜欢跟他交谈。

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权亦重之,大事咨访。” 诸葛瑾仪表堂堂又温文大方,当时的人们都佩服他的高雅气质。孙权也对他甚为看重,每有大事就要征询他的意见。在鲁肃去世后,诸葛瑾无疑成为孙权的又一位心腹,这也是孙权不断提拔其官职,乃至于让他担任大将军一职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诸葛瑾的出身,也是其获得孙权重用的原因。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诸葛瑾因中原战乱而避乱江东。在江东,诸葛瑾显然不是一个本地士族。而就孙权来说,其在位期间,就致力于平衡江东的本地士族,比如陆逊家族,就是江东本地的世家大族。在此基础上,重用诸葛瑾这样的南迁士人,无疑可以保持东吴各方势力的平衡。

最后,进一步来说,江东士族在东吴已经非常强大了,如果不加以制衡的话,很可能会导致东吴内部势力的失衡,这是孙权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同样的道理,就蜀汉来说,我们发现刘备进入益州后,也在重用荆州势力和东州势力,前者包含了诸葛亮等人,后者包含了李严等人,以此制衡益州本地士族。在这一点上,刘备和孙权,显然是异曲同工的。因此,不仅诸葛瑾受到了孙权的重用,被封为大将军,对于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更是成为孙权的托孤大臣。

赤乌八年(245年),丞相陆逊病逝后,诸葛恪迁大将军,领荆州事。神凤元年(252年),孙权病危时,诸葛恪被选为托孤大臣之首,支持孙亮即位后,加封太傅,掌握东吴大权。只是,非常可惜的是,诸葛恪有些飘飘然不知所以了,建兴二年(253年),诸葛恪被皇帝孙亮联合托孤大臣孙峻所害,时年五十一岁。也即诸葛恪虽然非常聪明,却不如他的父亲诸葛瑾低调谨慎,所以遭到了杀身之祸。

标签: 诸葛亮诸葛瑾孙权大将军东吴刘备

更多文章

  • 诸葛家龙虎狗三兄弟,诸葛亮是龙,诸葛瑾是虎,最后一个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诸葛亮,诸葛瑾,诸葛,刘备,蜀汉,司马昭,诸葛家,三国,天文学家,汉朝

    三国时期出了许多著名的谋士,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卧龙先生诸葛亮了。特别是随着《三国演义》这本古典名著的流行,“智绝”诸葛亮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三国故事中的很多奇谋妙计都与他有关,例如著名的“空城计”、“草船借箭”等。虽然在历史上,这几个典故其实跟诸葛亮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却并不影响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一生没有办成一件事,为何却步步高升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诸葛亮,诸葛瑾,孙权,刘备,曹操,蜀汉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人才辈出,但名气最大的人物之一,当属诸葛亮,这位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山的谋士。他一生鞠躬尽瘁,辅佐刘备创立蜀汉基业,抵抗强势的吴魏两国,足智多谋,智多近妖的形象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但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三国演义》却毫无存在迹象,只有寥寥几笔记载,存在感微弱。诸葛瑾纵观史书记载,诸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效力魏蜀吴,为何几乎都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诸葛恪,孙权,魏蜀吴,汉朝,三国

    三国时期,天下纷乱,为了使得自己的家族能够延续下去,许多大家族都采用了四处投注的策略,尽量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笼子里,这里面的诸葛家族,其实就是一个典型!诸葛亮投身蜀汉,诸葛瑾投身东吴,诸葛诞投身曹魏,这样的话,不论是哪方势力最终一统天下,诸葛家族都能够延续下去。不得不说,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三国?谁结局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诸葛恪,孙权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被后人称为龙虎狗三兄弟,其中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而诸葛诞是堂兄弟。诸葛亮三兄弟是琅琊人,即现在山东临沂人,所以诸葛亮是说山东话的,不是四川话,让操着一口浓郁山东话的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舌战群儒,而群儒们说的又是吴侬软语,想想这画面真有几分喜感。估计群儒们听得懂诸葛亮说得是啥

  • 诸葛瑾打仗败多胜少,却当上了大将军,他为何深受孙权的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1949标签:诸葛瑾,孙权,大将军,陆逊,吕蒙,孙策

    一般来讲,大将军是古代各朝经常设置的武将职务名称,通常情况下是最高军事统帅,拥有统兵之权。历朝历代,当上大将军的武将代表有韩信、卫青、姜维等人,这些人都有一个相似点——会打仗。大将军是武将的重要职位,一般皇帝会给那些能征善战,对自己忠心的高级将领。然而,三国时期,东吴皇帝孙权让诸葛瑾当了大将军,这就

  •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因何被史家称作“龙虎狗”?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刘备,刘表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字孔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在徐州琅琊国阳都县(今山东沂南)。诸葛是复姓。据文献记载,诸葛氏的先祖本姓葛。早在渺远的夏朝时,诸侯中就有一位葛伯,其子孙以封国为氏。到殷商时,诸侯中亦有葛伯,后来汤武革命时被征服,失去了封国。春秋时,葛国失而复得,

  • 孙权重用诸葛恪,诸葛瑾却感叹:我儿不能兴旺我家,必使我家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孙权,诸葛恪,诸葛瑾,诸葛亮,蜀汉

    222年,诸葛亮致信孙权:“你让我侄子诸葛恪管粮草就是个错误!”诸葛亮为何如此说自己的侄子呢?然而,比诸葛亮评价更糟的是其父诸葛瑾:“我儿子会使诸葛家族遭到灭门之祸。”诸葛恪作为孙权手下名臣诸葛瑾的长子,从小接受的教育非常好,而且他也异常聪明。有一次,孙权故意难为诸葛恪,问他:你叔叔诸葛亮与你父亲诸

  • 刘备夷陵之战惨败,诸葛亮事先却不阻止,只因哥哥诸葛瑾的一封信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备,诸葛亮,诸葛瑾,夷陵之战,法正

    夷陵之战堪称三国历史的又一大转折点,当时面对曹丕代汉自立这样的一个大历史背景。打着兴复汉室为旗号的刘备,却率军举国伐吴,而且还在猇亭惨败,被陆逊一把火烧得近乎全军覆没。不仅国力大损,还搭上了吴班、冯习、马良等一众青年将领,导致蜀国在后期人才凋零,军力疲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蜀国丞相的诸葛亮,在此战中

  • 诸葛瑾和诸葛亮为什么会同时服务于东吴和蜀汉?-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诸葛瑾,诸葛亮,蜀汉,孙权,刘备,东吴

    很多人对于诸葛亮都非常熟悉,因为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做了很多神话,以至于诸葛亮料事如神的事迹深入人心。但很多人不知道诸葛亮还有个哥哥诸葛瑾,是孙权身边的红人,很受孙权的器重。诸葛兄弟俩一个人服务于蜀汉,一个服务于东吴,都做到了高位,即使在蜀汉和东吴交战的时刻,双方的领导依然非常信任他们,这

  • 诸葛瑾带兵必败,为何还能当上东吴大将军?只因他具备这三个优点

    历史解密编辑:萌叔说历史标签:诸葛瑾,孙权,大将军,诸葛亮,东吴,吕蒙

    诸葛瑾虽然在历史上的名望不及弟弟诸葛亮,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诸葛瑾也并非碌碌之辈,一路做到了东吴大将军的位置,而诸葛瑾一生带兵打仗,除了跟随吕蒙有一次躺赢之外,其他的基本都输了,孙权为何还如此重用他呢?带兵必败的诸葛瑾诸葛瑾带兵天分属实不高,但运气好,第一次就参与了吕蒙袭击荆州的军事行动,混了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