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期本身实力就处于魏国和吴国之下,而当被宦官黄皓摄政后,蜀汉更加颓废。在公元258年,陈祇去世后,黄皓就真正的只手遮天了。董厥、诸葛瞻等人玩不过他,只能任由他搞这搞那。黄皓把反抗自己的人都贬到外面,花言巧语教坏刘禅。正是这无能的宦官当权,让此蜀汉后起之秀,英雄无用武之地。
此人便是罗宪。他本是荆州襄阳人,跟随父亲罗蒙避乱到了益州,他的父亲在蜀国任职广汉太守。罗宪跟随谯周学习知识,十三岁便能写文章,为人正直诚实,轻财好施舍,人品杠杠的,颇受当时人好评。公元238年蒋琬执政时期,罗宪在蜀国入仕,官职为太子舍人(刘禅的长子刘璿的老师)。之后曾经两次作为使者出使东吴,也受到东吴人的好评。
怎奈数年之后黄皓开始干政,当时很多人都依附他,唯独罗宪坚贞不屈,偏偏不买黄皓的账,和黄皓闹僵了。公元258年被黄皓贬为巴东太守。和当时的大将军阎宇一起都督巴东地区。
公元263年,是蜀国的灾难之年,钟会邓艾来攻,朝廷让阎宇率兵西向救援,留给罗宪二千兵力守蜀国的永安。之后,刘禅投降的消息传到了永安,城中开始骚动起来,罗宪将一个作乱者斩首示众,百姓才安定些。
当时,东吴听说蜀汉要亡了,赶紧派盛曼将军过来,假装说是来救援的,其实是来火上浇油,瓜分蜀汉领地的。罗宪就说:我们国家亡了,你们不来相救,还来打劫?我仍可做魏国的俘虏,也不会让你们得利的。于是整军备战,成功防御。
第二年,成都大乱,钟会、姜维、邓艾等很多将领都死于乱军中,很多城池都没有了归属。东吴知道后,立刻行动起来,派步协领兵西征,罗宪将他打败。东吴皇帝孙休愤怒了,又派出陆抗率军数万人协助步协作战,罗宪坚守了六个月,救援的军队还没到,城中又有一大半人染上了瘟疫。有人劝他向南逃亡牂柯,或向北逃奔上庸。罗宪却说:“作为首领,就应当保护城池和百姓,到危急时刻却抛弃了他们,我是绝不会这么做的,我今天就死在这里吧。”
幸运的是,正好荆州刺史胡烈率军攻打了东吴的领地,陆抗只能退兵去防御胡烈的军队,永安之围于是解除了。罗宪打退了东吴多次的进攻,守住了益州的门户,军事才能是不错的,于是被加官进爵,受晋朝重用。
公元265年,罗宪入朝,司马炎下诏说:“罗宪忠烈果敢刚毅,有才略器干,可赐给鼓吹。”公元268年,罗宪跟随司马炎在华林园侍宴,司马炎问益州还有哪些人才可以使用呀?罗宪推荐了很多人,比如常忌、杜轸、寿良、陈寿等等,司马炎都召见并加以任命。两年后死于任上。
可惜此人的功绩并不是为蜀汉的,是为晋朝的。
参考文献:《襄阳记》习凿齿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