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共进行了6次北伐,其中机会最好的一次北伐,是他第一次北伐,因为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准备的最充足。同时,曹魏对蜀汉的防备不够,根本没想到实力逊于他们的蜀汉,会率兵北伐,所以被诸葛亮打了个措手不及,被迫仓促应战,还有部分地方望风归降了蜀汉。
但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却因马谡的丢失街亭而功败垂成。如果当时马谡在街亭挡住了张郃,不让街亭落入曹魏之手,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能成功吗?三国的局势是否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223年,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休养生息了几年,等蜀汉的国内局势稳定,国力恢复后,诸葛亮在228年,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蜀汉大将魏延提议,让他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从子午谷快速进军,可一举拿下潼关和长安,然后诸葛亮率蜀军主力,从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路军马在潼关会师。
曹魏镇守长安的是曹操的女婿夏侯楙,夏侯楙怯而无谋,魏延料定他兵到后,夏侯楙会"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所以长安唾手可得。魏延有10天时间就可到达长安,而曹魏集结兵马需要20天时间。这个时间差,让他足以拿下长安,所以魏延信心十足,觉得他的计划是可行的。
魏延的“子午谷之计”一旦实施成功,蜀汉可以拿下长安以西的土地,但是诸葛亮觉得此计有太多不安定因素,未必能顺利实施,而一旦失败,会让蜀军陷入进退维谷之地,所以选择了更加稳妥的,“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之策,先攻占陇右,再将其作为跳板,进攻曹魏。
随后,诸葛亮让赵云率领一支军队,在箕谷摆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势,吸引魏军。曹叡中计,派曹真率兵去抵挡赵云,而诸葛亮则率蜀军主力趁势向祁山发起进攻。由于魏军缺乏防备,陇西三郡(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挡不住蜀军的攻势,投降了蜀汉,这让诸葛亮首战告捷。
拿下陇西三郡后,诸葛亮继续乘胜追击,曹魏陇右五郡(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和安定)中的三郡,又投降了诸葛亮,只剩广魏郡和陇西郡还在抵抗,这让曹魏是“朝野恐惧”。为此曹叡御驾亲征,率兵前来救援。曹叡亲自坐镇长安,派曹真率兵抵挡赵云,让张郃率兵抵御诸葛亮。
诸葛亮知道张郃是曹魏名将,他此番前来,必定会先争夺蜀军的咽喉之地街亭,所以他需要派一员得力干将去镇守街亭。这时候马谡主动请缨,最终诸葛亮力排众议,选择了马谡和王平去镇守街亭。
马谡虽然才华横溢,但是他的见识多是书生之见,实用性不强。到街亭后,马谡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嘱咐,没有在街亭据城死守,而是选择了在山上安营扎寨,这让蜀军远离了水源。张郃兵马赶到后,很快发现了马谡的致命弱点,他将蜀军围困起来,并切断了蜀军的水源。随后,张郃围而不攻。不久后,蜀军因断水而士气低落,被张郃乘机击败,街亭也随即落入张郃之手。
街亭丢失后,诸葛亮前期取得的优势瞬间化为乌有,由主动变为了被动,只能被迫撤军,北伐就此失败。
不过如果马谡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在街亭据城死守,他是有很大的几率挡住张郃的。马谡的才能很弱,他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实战经验欠缺,但是他的副将王平,却是一个能力出众的守将,他曾镇守汉中十几年时间,从未出事。所以有王平在,张郃并不能轻易击败蜀军。
诸葛亮还安排了高翔率领一支军队屯驻在临渭以北、街亭以左的列柳城接应马谡,还让魏延率领一军在街亭之右的山谷之中接应马谡。高翔和魏延能力都很出众,有他们接应马谡,张郃想赢绝非易事。同时,张郃的主要目标是诸葛亮,他不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马谡耗,不然的话,诸葛亮的主力会进攻曹魏城池,陷曹魏于不利之地,所以短时间内张郃拿不下街亭,会被迫撤军的。
这也说明,马谡有很大的几率守住街亭。不过即便马谡挡住张郃,诸葛亮想要取得北伐的成功,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曹魏曹叡御驾亲征,他坐镇长安,这也让蜀军拿下长安的难度增加了数十倍。曹魏的张郃、曹真都是能力出众的大将,想要击败他们绝非易事,曹叡还可以调动曹魏之兵来支援,再加上曹魏实力在蜀汉之上,他们能调动的兵力多与蜀军,这会让诸葛亮陷入苦战。
后来,诸葛亮的几次北伐,都是因为粮草运送不利,被迫撤军的。由于曹叡亲自前来督战,这势必会让双方陷入苦战,诸葛亮要击败曹魏变得尤为艰难,但是时间一长,蜀汉的粮草运输问题就会凸显出来,而这个时候,蜀汉还没有木牛流马,诸葛亮也没有时间屯田,自然会让蜀军出现断粮情况,所以时间一长,诸葛亮势必会因为粮草短缺而被迫撤军,他的北伐难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