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有一种著名的点评仪式,凡是在这个仪式上被夸赞的文人作品,不论走到哪里都是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可见这个仪式的地位有多大,这个仪式就是东汉末年的月旦评。一次月旦评上,曹操前去观摩,在月旦评上认识了能够懂得自己心意的好友杨修,两个人一见如故,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人的‘臭味相投’曹操才出谜,而杨修爱猜谜。
一次出征,带兵走了三十里,见到一座马亭上面有大文豪蔡邕写下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在场都没能说出来这是写的什么意思,这时候杨修就跟在曹操的身边,杨修看了看跟曹操说自己已经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曹操示意他先不要说,众人继续行军,又走了三十里路后,曹操要把谜底写出来,让杨修也写出来,两个人写完互相之间一对答案,曹操不由感叹,知我心者杨修也,从这里开始曹操对于杨修的那种喜欢更是加深了许多。
但是曹操是什么人,那时一代枭雄他,有些时候玩游戏能当游戏玩,有些时候玩游戏就不能当游戏玩,而有些时候玩游戏玩过了,即便是曹操的好朋友,也得杀,而杨修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没有看清局势,最终玩过了。
那么我们来研究一下,曹操为什么要杀掉杨修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我们认识的曹操来说,首先曹操就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他不允许别人随意的揣测自己的想法,给大家举个例子,一次曹操请来一帮朋友来家里吃瓜,用吃瓜玩了一个游戏,暗示了这些朋友,第一个丫鬟端上来西瓜,曹操问这瓜熟吗?丫鬟说很熟,曹操立马将其杀了,第二个妾端瓜上来,同样的问题曹操又问,丫鬟说不生,曹操也将其杀了,第三个丫鬟送瓜上来,在一次是同样的问题,丫鬟回答很甜,同样也被杀了。
诸位惊魂未定之时,曹操漫不经心的解释道:前两个小妾,端盘子的姿势不合规矩;最后一个动作到位,回答也到位,说明她善于揣测我的心意,也得杀,可见曹操是在告诉各位,绝对不要去揣测自己的想法。而杨修呢,自以为自己能够看破曹操的想法,曹操有意偏爱于曹植,想要立曹植为自己的接班人,而杨修就抓住这个机会去辅佐曹植。给曹植出各种各样的阴招或者是计谋,而朝中其他的大臣都推举曹丕做继承人。可杨修依然公开支持曹植。这让曹操意识到,杨修并不是出于公心,而是为自己将来赌一把。联想到在曹操多次考察曹植的过程中,杨修给曹植出谋划策,曹操看出来杨修这是揣测出了自己的想法,于是赶紧下令将他杀了,所以曹操杀了杨修,杨修死的不冤,全是因为自己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