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六位战术大师:魏有曹仁郝昭,吴有周瑜吕蒙,刘备集团有谁?

三国六位战术大师:魏有曹仁郝昭,吴有周瑜吕蒙,刘备集团有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 访问量:1306 更新时间:2024/1/25 16:18:36

三国是哪三国?这个问题的答案脱口就来: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刘备的蜀国。

听到这个答案,曹操肯定会十分委屈,刘备也会拔剑而起:曹操代天子征伐,打的一直是汉军旗号,他的官爵是大汉丞相、大汉魏王;刘备自称大汉汉中王,然后又“继承”刘协之位,延续的是大汉江山社稷,绝不会在旗帜上写那个不伦不类的“蜀”字——后世给他的庙号和谥号是“汉烈祖昭烈皇帝”,大汉三祖五宗有他一个座位。

刘备建立的基业应该被称为“季汉”,称其为“蜀”,那是先降魏后降晋的季汉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陈寿有意为之——为了讨好新主子,是一定要贬低一下旧主公的。

不管陈寿是三朝元老还是三姓降臣,他留下的《三国志》都有不少偏颇之处,有人考证出他的父亲就是曾被诸葛亮剪了头发的陈式,所以陈寿对诸葛亮颇有微词而对曹操大加赞扬,甚至直接在《三国志》中称司马懿为“宣王”,也就不足为奇了。

陈寿对季汉将领的低估、对东吴将领的无视、对曹魏将领的抬高,让人会在一时间产生误区,以为曹魏诸将打遍天下无敌手,关羽在曹营也仅仅是张辽的助手而已。

陈寿写在白马之战的时候,把张辽排在关羽前面,这肯定是不合规矩的,因为当时刺颜良的是关羽而非张辽。

张辽是一员悍将,但要说他是曹营顶级名将,那也是不真实的——五子良将名声赫赫,在曹魏的地位却不如诸夏侯曹,四方将军就是他们军衔的天花板,别说大司马、大将军,就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也不是外姓人可以染指的。

五子良将并非曹魏顶级大将,于是咱们今天的问题就出来了:三国名将如云,如果在数以百计的三国名将中评选出六位战术大师,曹魏五子良将、季汉五虎大将、江表十二虎臣,有几人能入选?

咱们今天评选的战术大师,依据并不是他们打仗的时候有多勇猛,而是能够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在面对强敌的时候,能够精妙运用战术取得最后的胜利。

五子良将基本都在诸夏侯曹麾下效力,战略战术的事情显不着他们,于禁好不容易有了统领七军驰援襄樊的机会,结果却当了一回运输大队长:送上了自己的膝盖、庞德的人头,三万人马被关羽像捉羊一样圈起来送到江陵去了。

在半壶老酒看来,曹魏阵营称得上战术大师的,应该是曹仁郝昭——这两人都是三国时期顶级的防守大师,他们以弱势兵力扛住了最顶级将帅的进攻,并以钉子精神扭转了战局。

曹仁和关羽在樊城掰手腕,形势已经凶险到极点:关羽至少有三万大军,曹仁只有数千人马,而且大水即将漫过城墙(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这才叫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有的只是天灾人祸。

就在这种困难情况下,曹仁顶住了关羽的猛攻,并因此扭转了襄樊战局——要不是曹仁把关羽熬成了强弩之末,徐晃带来的那些新兵,下场不会比于禁的七军更好。

如果关羽拿下樊城当战略支撑点,即使丢了南郡和公安,也不会一败涂地,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襄樊之战的关键点在樊城,战局的转折点也在樊城。

曹操说保全樊城襄阳的功劳全在将军徐晃,那就是客气一下而已,此战过后,徐晃没有得到任何封赏,曹丕接任魏王后“奏请”大汉天子刘协封曹仁为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进封陈侯,增邑二千,并前三千五百户。

曹丕篡汉,夏侯惇升任大将军,曹仁升任大司马——当年大司马好像还比大将军高那么一点点,刘备自称汉中王的时候,也给自己加了大司马头衔,大司马还在汉中王之前:他上表时自称“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备”,“请求”晋升为“大司马汉中王”。

曹仁在樊城顶住了关羽,在十年前,他还在南郡射伤了周瑜,并救出了部将牛金。据说东晋从司马睿开始,皇帝其实都是牛金的私生子孙,所以后人遂戏称司马睿为牛睿,明朝思想家李贽更是直接称东晋为“南朝晋牛氏”——也有人说历史上有两个牛金,曹仁救出来的那个牛金没当明星经纪人。

曹魏阵营人才济济,防守大师除了曹仁还有一个郝昭。

随着读三国史料的人越来越多,郝昭的名头也越来越响,这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大家品评三国名将的时候,不再仅以《三国演义》为依据。

诸葛亮遇到郝昭,就像公输班遇到了墨子:“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燃,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

诸葛亮有众数万,而郝昭兵才千余人,双方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诸葛亮攻城之法用尽,郝昭也等来了援兵,诸葛亮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陈仓。

为了公平起见,曹魏有两位擅长守城的战术大师,咱们也得从东吴选两个,很遗憾的是,所谓的“江表十二虎臣”,还是一个都不能入选,他们比周瑜和吕蒙还是差远了:周瑜火烧赤壁,吕蒙白衣渡江,一个借助天时地利,一个擅长特种作战,战术水平远超程普黄盖韩当诸将。

周瑜和吕蒙的战绩,史书和小说的记载和描述基本一致,半壶老酒不再赘述,这里只引用《孙子兵法》中的一段话来概括他们战术运用的神奇:“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周瑜火烧赤壁,吕蒙白衣渡江,都堪称战术大师级的操作,这样的名将,在季汉当然也不是没有,但是黄忠和马超就算了吧:马超几乎是打一仗输一仗,黄忠可以当先锋,却很难当主将。

在季汉,或者说刘备集团,诸葛亮属于战略家,战术运用不是他的主要关注点,而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则是要靠战术的巧妙运用来克敌制胜。

这就麻烦了:在五虎上将中评选战术大师,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战术大师的头衔不给他,张飞赵云也不好意思要,那么在季汉军中,除了关羽之外,还有哪位名将堪称战术大师?他们大师级的战术操作,表现在哪一次战役之中?

标签: 周瑜吕蒙刘备曹仁关羽

更多文章

  • 郝昭用一千人马,击退了诸葛亮三万大军,难道他比司马懿还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郝昭,大军,曹操,刘备,汉朝,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三国志战略版

    一、我败故我在世上从无常胜将军,三国时期更是如此。都说曹操牛,但他的败仗也同样邪乎。用《三国演义》中张松的话说就是:“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张松显然还忘了汴水之战,曹操被徐荣揍得差点下线!但即便曹操败仗这么多,

  • 诸葛亮二次北伐,数万蜀军为何攻不破郝昭千余将士把守的陈仓城?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诸葛亮,陈仓,郝昭,张郃,曹魏,魏明帝

    二次北伐就在马谡兵败街亭的当年(228年)冬12月,诸葛亮决定再次出师北伐,他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北攻曹魏,与当时魏国军事形势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原来,228年5月,吴主孙权命鄱阳太守周舫写信给曹魏扬州牧曹休,诈言欲献郡投降,请曹休率军前来接应。曹休不疑有诈,信以为真,果然率10万步骑向寻阳进发以接应

  • 谁能想到! 诸葛亮率几万大军却输给只有1000兵力的郝昭

    历史解密编辑:大丸子美食标签:诸葛亮,郝昭,魏国,陈仓

    诸葛亮与郝昭的交战发生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两军交战在陈仓,蜀军连续几天进攻城池,都没有攻下来,最后诸葛亮不得不退军了。这也表明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也失败了,那么诸葛亮的几万大军为什么会战胜不了郝昭的一千人呢?其原因有三点。1、郝昭早有准备郝昭早有准备,使得诸葛亮的大军无法迅速将陈仓的城池攻下。郝昭为什

  • 在正史中,郝昭到底是如何以1000士兵,击退诸葛亮的数万军队的?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郝昭,诸葛亮,张郃,魏国,司马懿,曹真

    首先要说一下,诸葛亮在陈仓可能并未全力攻城,而且击退诸葛亮的并非只是郝昭的部队,还有曹真的大军在。根据《魏略》记载,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以后,曹真命将军郝昭在陈仓口筑城,防止诸葛亮出陈仓道北伐。就在几个月后,诸葛亮真的兵出陈仓道,进攻郝昭守卫的陈仓城。郝昭手下不过千余兵马,而蜀军有数万之众。诸葛亮以云

  • 三国曹魏阵营的名将——郝昭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郝昭,曹叡,魏国,诸葛亮,古装片,历史片,三国曹魏,史说三国,三国(电视剧)

    今天给大家讲讲三国时期曹魏阵营的名将——郝昭。郝昭字‘伯道’是山西太原人。他年少从军,属于是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而后一步一步的晋升成了二线武将‘杂号将军’。郝昭在历史上没什么存在感,值得提的事迹就是在陈仓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了北伐的诸葛亮,被后世赞叹。这场战役在《魏略》当中被重点

  • 三国正史守将排行榜:除了魏延赵云,谁能跟曹仁郝昭并驾齐驱?

    历史解密编辑:糊说故事标签:魏延,曹仁,郝昭,关羽,赵云,汉朝,赵子龙,三国正史,曹操手下

    威武之将攻守兼备,而纵观二十四史,一个朝代的名将也就三五个而已。不丢了不算立功,当然不能当侯爵。李广像铁桶一样镇守右北坪,但直到宋徽宗时期才被谥为怀柔伯。其子李干跟随霍去病,表弟李采跟随卫青攻打匈奴。当了几年总理。英雄争帝位的时候,都喜欢进攻型的将领,所以张辽、张甲、徐晃、关羽、张飞都被载入了三国正

  • 郝昭:用一千人击溃诸葛亮三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郝昭,大军,太守,曹魏,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

    诸葛亮在国人心中那是神一般的存在,但老马终有失蹄的时候,诸葛亮也不例外。诸葛亮可谓是用上了几乎全部的北伐人马,三万大军(《三国演义》里动不动就二三十万大军北伐,实在是错误的)还没能攻下此人用一千士兵守的关隘。这就是陈仓攻防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位打败诸葛亮的军事天才。而当时的陈仓守将,就是曹魏

  • 郝昭:曹魏超级守城名将,诸葛亮来了也没辙!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郝昭,曹魏,曹叡,魏国,三国,诸葛亮,赵子龙,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北伐,派人2次劝降陈仓守将郝昭。郝昭在城上大笑:回去告诉诸葛亮来比划比划,且看是他更善攻,还是我更善守!诸葛亮颇为头疼,他知道这郝昭虽然是个杂号将军,却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不由得叹息道:“罢了,进攻吧!”郝昭,字伯道,长得高大威猛,年少从军,在曹军当中担任部曲督。之后,郝昭屡立战功,被升为一个杂

  • 魏延在刘备阵营中属于什么角色?董允、蒋琬为何帮助杨仪打压他?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子范儿标签:魏延,刘备,董允,蒋琬,杨仪,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魏延在刘备死后成为军中第一人,官居汉中太守的他在军中的作用还超过老将赵云,积极配合诸葛亮北伐,劳苦功高,可在诸葛亮死后,马上被刘备阵营中的荆州系集体打压,被污蔑谋反,导致身死族灭,魏延在刘备阵营中属于什么角色?为什么会被荆州系打压?魏延属于刘备阵营中的元老派,是嫡系中的嫡系魏延从出

  • 诸葛亮把军权交给杨仪,魏延和杨仪两人就火拼,其实是个大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杨仪,魏延,刘备,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圣杜甫这两句诗,道尽了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壮志未酬。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途中,死于陕西五丈原。诸葛亮前脚刚死,魏延和杨仪就开始自相残杀,这种内耗无疑削弱了蜀汉的实力。诸葛亮在世时,魏延是丞相司马,主要负责军事方面,而杨仪是长史,负责后勤,起草文书等。两个人一文一武,成了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