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被秦国追杀到无路可逃时,靠商鞅富起来的秦人,为何不帮他?

商鞅被秦国追杀到无路可逃时,靠商鞅富起来的秦人,为何不帮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4201 更新时间:2024/1/5 13:46:24

秦国作为我国几千年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在当时那个时代,秦国可以说是当时经济、军事、法制都最强大最完善的国家。但是,在秦国创立之初,却并不是如战国末期那样威风八面的。

秦国的崛起也是经历了前期的艰难起步和中期的持续衰落才成为了后来战国时期那样强大的秦朝,才打败了其他六国实现了中国第一次的大一统。让秦国由衰落到崛起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

秦孝王在位时期,力挺商鞅的变法,试图通过改革扭转秦国逐渐衰落的局面。商鞅可以说是为了秦国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他最后却被诬谋反,甚至战死后的尸身还经历了车裂之刑,全家被灭族。这又是为什么呢?

商鞅来到秦国

商鞅本是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公族,自小就喜好学习有关于法学方面的书籍。商鞅年轻时曾经在魏国的国相公叔痤的府上侍奉。然而,当时公叔痤年事已高重病缠身,身体早已是强弩之末。

尽管他向魏惠王推荐了商鞅的治世之才,魏惠王却并没有当真,商鞅在魏国并没有地方施展拳脚。此时的秦国还在位置偏远的雍州,与中原的各个诸侯国距离很远,不仅无法与他们形成联合之势,还被中原的众诸侯国疏远排斥。

秦孝公继位秦国的王位,秦孝公心怀大志,希望可以光复秦国。为了施展自己的宏图伟业,秦孝公在全国上下颁布求贤令,广纳贤才,希望可以吸引天下有才学有能力的人来为秦国的未来献言献策。

此时公叔痤已死,商鞅本来就在寻觅自己未来的去处,听到消息说秦孝公正在广纳贤士,便来到了秦国投奔秦孝公。希望可以在秦国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本领。商鞅来到秦国后,通过景监的引荐得以面见秦孝公。

商鞅共拜见秦孝公了四次,前两次秦孝公并不满意。直到商鞅第三次来拜见秦孝公,商鞅与秦孝公探讨了霸道之术,秦孝公这次没有否认商鞅的说法,但也还是对他的方法不予采纳。

但经过了这三次,商鞅已经了解了秦孝公广纳贤士的意图。到了第四次,商鞅与秦孝公探讨了富国强兵之策。这次,秦孝公听得十分投入,连连赞同。

这一次商鞅的进言对秦孝公十分受用,商鞅与秦孝公二人对于富国强兵之策连续商讨了好几天。景监对此十分不解,他忍不住问商鞅,为什么秦孝公对于商鞅前几次的进言都无动于衷,对于第四次的富国强兵之策却如此热衷。

商鞅向他解释到,这是因为秦孝公继位后胸怀大志,广纳贤士的意图在于强壮国家争霸天下,而不是固守一隅徐徐图之,帝道与王道并不能帮助秦孝公当前的困境,他不会在意,但富国强兵之策却是对应秦孝公需求的直接方法。

开始变法

经过多次探讨和商议,秦孝公决定在秦国变法来兴盛国家。提出变法的决定后,遭到了很多秦国旧贵族的反对,变法虽然会让社会进步,但更是会削弱他们的势力,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秦国旧贵族势力都纷纷表示反对变法。

商鞅则直接与这些旧贵族势力针锋相对,舌战群儒。坚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旧法根本无法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社会想要更发的发展,就势必要实行与现在社会适应的新法。

变法不仅要驳斥旧贵族势力的反对,更要改变秦国百姓的想法,得到秦国百姓的支持,日后的新法才能顺利推行。因此,商鞅在秦国都城城门立木为信,无论是谁,只要把一根木头从城南搬运到城北,就可以得到十金。

一开始百姓们不解其意,无人敢动。商鞅又把价码升到了五十金,重赏之下,有百姓虽然不知道在做什么,但还是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去了城北。商鞅当即给了那位百姓五十金的赏金。自此,商鞅的信用在百姓心中立住了。

商鞅变法的功过

商鞅变法最开始便是颁布《垦草令》,《垦草令》迅速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每家每户都有土可耕,小农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在农业迅速发展的冲击下,秦国旧贵族势力的特权被削弱。

《垦草令》发布后,商鞅便开始了变法,法令极为严苛,对所有秦国人一视同仁。增加了连坐制度,刑罚加重。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奖励耕织,限制商业,耕织生产好的人家免除赋税徭役,经商则被增加赋税。

在商鞅变法期间,虽然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百姓的生活却逐渐辛苦。多了很多因举报或连坐而枉死的人。

经过变法,秦国得到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军事力量和国力大幅提升。商鞅也通过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宠信。

然而,这样一位为秦国的崛起有着重要作用的大功臣,在秦孝公死后,却无人护佑,不能善终。这是主要因为商鞅推行的新法极为严苛,人人平等。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得罪了很多人。

秦孝公死后,商鞅再无人保护,朝中很多旧贵族势力都视他为眼中钉。因此,之前被商鞅的严苛法治惩罚过的官员们联合起来诬陷商鞅涉嫌谋反。由于商鞅行事过于严苛,朝中竟基本没人帮商鞅说话。

商鞅见状便赶快逃亡了。他先是逃到了秦国边境,然而由于商鞅没有带着凭证,夜宿客栈时竟然没有一家客栈接收他,因为依据此时秦国的律法,客栈收住无凭证的人会被治罪。没有哪家客栈敢违抗律法。

最后无奈之下商鞅逃回封地举兵造反,兵败身死后,尸身还被带回了咸阳行车裂之刑。不过,商鞅虽死,商鞅在秦国留下的新法却还是继续流传下来兴盛秦国。

所以,商鞅在朝中遭遇险境时,不仅是没有人愿意救商鞅,更是没有人敢救商鞅。商鞅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严苛律法最后竟也落在了他自己的头上。回看商鞅这一生,说商鞅是死在了毫不留情不留后路的自己的手里也并不为过吧。

更多文章

  • 真实的商鞅,与历史教科书中的商鞅,相去多远?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商鞅,秦国,魏国,魏惠王,秦王,商鞅变法,科学家,春秋战国,艺术家

    自秦穆公之后,秦国经历了十五代国君,近260年的时间里,这15位君主一直碌碌无为。中间秦国还经常发生内斗、残杀手足的现象,把本就不强大的秦国搞的民不聊生支离破碎。秦孝公嬴渠梁继位时,中国已进入到战国时期,形成了战国七雄的政治格局。当时秦国在战国七雄中虽占一席之地,但实力并不强,随时都可能被其他国家吞

  • 一代名臣商鞅,最后为何惨死?商鞅的死对秦国到底有多大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秦国,魏国,秦孝公,科学家,秦惠文王,商鞅变法,春秋战国

    公元前338年,秦国的老国君秦孝公,因病去世了。对于秦国来说,秦孝公无疑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国君。正是秦孝公在位期间,秦国大力进行变法,革新了社会体制,彻底扭转了自春秋中期以来,秦国的衰退趋势。而且,自此之后,秦国开始逐渐对外扩张。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之后,终于彻底统一了天下。后世所谓的‘奋六世之余烈

  • 商鞅明明是含冤被杀,为何历代秦王都没想过要给他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商鞅,秦王,秦国,魏国,吴起,公叔痤,秦孝公,科学家,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商鞅明明是含冤被杀,为何历代秦王都没想过要给他平反?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要先向大家解释一下商鞅的死因。商鞅并不是由大家认为的那样“车裂”而死的,受“车裂”刑罚的只是商鞅的尸体。商鞅是在郑县的渑池被秦国军队杀死的。作为大秦的商君,让大秦帝国由衰弱走向富强的他,为什么会被秦人恨之入骨呢?1.变革者的

  • 商鞅被处死后,他的后代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商鞅,秦国,魏惠王,魏国,公叔痤,商鞅变法

    商鞅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商鞅是卫国人,又称卫鞅和公孙鞅,后来因为秦孝公封商地,改名为商鞅。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商鞅也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早年间,商鞅从卫国来到了魏国,在宰相公叔痤门下当管家。公叔痤对商鞅很是重视,一心想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后来因为自己病重,没

  • 商鞅被处死后,他的后代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照琳讲娱乐标签:商鞅,秦国,魏国,魏惠王,公叔痤,秦孝公,艺术家,科学家,秦惠文王,春秋战国

    商鞅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商鞅是卫国人,又称卫鞅和公孙鞅,后来因为秦孝公封商地,改名为商鞅。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商鞅也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 早年间,商鞅从卫国来到了魏国,在宰相公叔痤门下当管家。公叔痤对商鞅很是重视,一心想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后来因为自己病重,

  • 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政治变革:商鞅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你次萝贝嘛标签:秦国,分封,中国,科学家,商鞅变法,焚书坑儒,政治变革,春秋战国

    商鞅,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的变法被称为“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政治变革。商鞅推行的变法措施,包括废除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设立三公九卿,建立官吏考核制度;制定了一系列严厉的法律,如,铁骑连营等等。这些措施,使秦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也让秦国的国力不断增强

  •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有多大?商鞅最后为什么会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商鞅,商鞅变法,秦国,魏国,申不害,秦孝公

    秦国是第一个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王朝的政权,许多人都对于这个国家的由来感到惊奇,秦国是如何从一个西陲弱国,渐渐成为傲视山东五国,可以逐鹿中原的强国。无论谁怎么去研究秦国的历史,都无法跳跃过一个事件和一个人。这个历史事件叫商鞅变法,这里面提到的人物正是商鞅,作为魏国人他是如何去到秦国,又是帮助一个弱国成

  • 伟大的商鞅变法,居然始于暗杀、求职和搬木头游戏?|读战国(9)

    历史解密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标签:商鞅,商鞅变法,魏国,秦国,魏惠王,公叔痤,战国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9):商鞅变法文/松鼠爸爸商鞅变法是怎么开始的?故事的源头,在魏国。商鞅原名公孙鞅,卫国人,年轻时跑到魏国打工,在魏国国相公叔痤(cuó)手下担任一个“中庶子”的差事。商鞅(公孙鞅)商鞅天赋异禀,才华惊人。年轻时,他就听过很多关于魏文侯的传奇故事,立志向他学习,干出一番

  • 商鞅变法,真正恐怖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淘里淘气标签:商鞅,商鞅变法,秦国,魏国,文王,秦孝公

    事件回顾商鞅变法真正恐怖的是一个明显“不正常”的变法,竟然很快成功了。历史上有很多筹划缜密,用心良苦的变法结果却遭遇了失败。在商鞅的改革计划里,没有“渐进的过程”,没有考虑“社会承受力”,直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全方位出击,把秦国来个大变样。有谁阻挠,就大刑伺候,夸赞也是不可

  • 历史人物|是谁杀了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休闲读品杂志标签:商鞅,秦国,分封,秦惠王,秦孝公,科学家,大秦帝国,春秋战国

    是谁杀了商鞅?在曾经播出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中,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一举缔造了秦国的制度基础和统一天下的精神基础;两人间知己亦好友,青山松柏,相互信任的君臣关系,亦令后人称道。可悲的是,孝公死后,迫于旧贵族的压力,商鞅被即位后的秦惠王所杀,落了个车裂的悲惨结局。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真正杀商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