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被处死后,他的后代怎么样了?

商鞅被处死后,他的后代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照琳讲娱乐 访问量:883 更新时间:2024/1/17 11:07:16

商鞅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商鞅是卫国人,又称卫鞅和公孙鞅,后来因为秦孝公封商地,改名为商鞅。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商鞅也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

早年间,商鞅从卫国来到了魏国,在宰相公叔痤门下当管家。公叔痤对商鞅很是重视,一心想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后来因为自己病重,没有来得及推荐。一次,魏惠王来家中看望公叔痤,公叔痤对魏惠王说,商鞅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魏惠王任用最好,如果不任用商鞅,也不能让他去别的诸侯国效力,在魏国境内杀掉他。魏惠王认为公叔痤病的很严重,已经语无伦次了,便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商鞅本名卫鞅,他通过帮助秦孝公在秦国进行变法,使得秦国从一个弱小的,为中原各国所看不起的国家,一跃成为具有非常强劲的力量的大国。但是商鞅也只有在秦孝公在位的时候才有诸多的荣耀,秦孝公一死,商鞅的灾难也就来了。继位的秦惠文王对于商鞅并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倚重,而且商鞅惹到的是秦国贵族,所以他只有一死。不过商鞅虽然必须死,那他的后人们怎么样了呢?

之所以说商鞅必须死,正是因为他的变法,商鞅的一生,可以说是“成也变法,败也变法”了。因为变法,秦国走向了强大,但是有得必有失,秦国的贵族们原本的权益都被剥夺,所以秦国贵族的损失是最为严重的。但是秦孝公还在世的时候,没人敢对商鞅怎么样,这种情况等秦孝公过世之后,就不一样了,商鞅没有了大后台,没人继续撑腰了,贵族们的矛头就直接对准了商鞅。

矛头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国君的态度。如果还是像秦孝公那样,商鞅也不会有什么事,但是秦惠文王不一样,他虽然还是想要继续把变法持续下去,但是也知道,商鞅不能留,如果商鞅继续活着,那么变法的阻力会更强,就像是秦孝公打了贵族一棒子,秦惠文王再给一颗甜枣吃,还给他们安慰,这样一来,变法的阻力就会小很多,所以商鞅只能一死,没有别的路。

商鞅为什么被处死

1、鸟尽弓藏

商鞅变法始于秦孝公,秦国在商鞅的谋划下很快发展起来了,巨大的成功给商鞅带来了很大的权力和威信,因此当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秦惠文王一继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商鞅的权威对皇位的直接威胁,因此搬掉这块大石头是新皇帝不得不做的事情。

2、树敌过多

商鞅在变法过程中法令极其严酷,不管是百姓,还是贵族,反对其变法的一律严惩,甚至连阻挠变法的太子,虽然给了面子,但是把太子的两个老师一个割鼻,一个砍足。商鞅对待太子都是如此霸道,对待其他贵族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3、不知收敛

商鞅在秦国变法成功,没有功成身退,当时有个叫赵良的人曾经曾劝商鞅隐退。但商鞅最终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因此导致商鞅最终被秦惠文王车裂的悲惨结局。

而商鞅虽然死了,他的后人们呢?商鞅因为变法被秦孝公器重,赐给他封地“商”,所以他才被叫做商鞅,而封地境内的人都是商氏,所以姓商的人还是存在的,毕竟秦惠文王杀人也不可能把整个封地的商姓人全部都杀光,他要杀的就是商鞅本家。而除了商鞅之外,他的后人们都被处死了,从血脉关系上来说,商鞅已经是断子绝孙,一个人都没有留下来,但是从姓氏上来说,还是有商姓存在的。

商鞅一生为秦国付出,到头来却还是被秦国国君所杀,他是荣耀的,是辉煌的,最后也是悲惨的。不过商鞅变法所实行的一系列的制度,却也都对后世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诸如郡县制、中央集权、废除分封、建立封建社会等等。

商鞅(约公元前 395 年 – 公元前 338 年),他死后被灭绝。他已经40多岁了,顺理成章地生了孩子。历史没有清楚记载孩子的身份,只有一家人被杀。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政治变革:商鞅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你次萝贝嘛标签:秦国,分封,中国,科学家,商鞅变法,焚书坑儒,政治变革,春秋战国

    商鞅,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的变法被称为“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政治变革。商鞅推行的变法措施,包括废除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设立三公九卿,建立官吏考核制度;制定了一系列严厉的法律,如,铁骑连营等等。这些措施,使秦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也让秦国的国力不断增强

  •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有多大?商鞅最后为什么会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商鞅,商鞅变法,秦国,魏国,申不害,秦孝公

    秦国是第一个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王朝的政权,许多人都对于这个国家的由来感到惊奇,秦国是如何从一个西陲弱国,渐渐成为傲视山东五国,可以逐鹿中原的强国。无论谁怎么去研究秦国的历史,都无法跳跃过一个事件和一个人。这个历史事件叫商鞅变法,这里面提到的人物正是商鞅,作为魏国人他是如何去到秦国,又是帮助一个弱国成

  • 伟大的商鞅变法,居然始于暗杀、求职和搬木头游戏?|读战国(9)

    历史解密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标签:商鞅,商鞅变法,魏国,秦国,魏惠王,公叔痤,战国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9):商鞅变法文/松鼠爸爸商鞅变法是怎么开始的?故事的源头,在魏国。商鞅原名公孙鞅,卫国人,年轻时跑到魏国打工,在魏国国相公叔痤(cuó)手下担任一个“中庶子”的差事。商鞅(公孙鞅)商鞅天赋异禀,才华惊人。年轻时,他就听过很多关于魏文侯的传奇故事,立志向他学习,干出一番

  • 商鞅变法,真正恐怖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淘里淘气标签:商鞅,商鞅变法,秦国,魏国,文王,秦孝公

    事件回顾商鞅变法真正恐怖的是一个明显“不正常”的变法,竟然很快成功了。历史上有很多筹划缜密,用心良苦的变法结果却遭遇了失败。在商鞅的改革计划里,没有“渐进的过程”,没有考虑“社会承受力”,直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全方位出击,把秦国来个大变样。有谁阻挠,就大刑伺候,夸赞也是不可

  • 历史人物|是谁杀了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休闲读品杂志标签:商鞅,秦国,分封,秦惠王,秦孝公,科学家,大秦帝国,春秋战国

    是谁杀了商鞅?在曾经播出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中,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一举缔造了秦国的制度基础和统一天下的精神基础;两人间知己亦好友,青山松柏,相互信任的君臣关系,亦令后人称道。可悲的是,孝公死后,迫于旧贵族的压力,商鞅被即位后的秦惠王所杀,落了个车裂的悲惨结局。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真正杀商鞅的

  • 历史上的商鞅到底多恐怖(一)

    历史解密编辑:思念你的二师兄标签:商鞅,卫国,黄帝,姬发,诸侯国,科学家,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商鞅变法可以说是中国影响最深的一次改革,而变法的关键人物商鞅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二师兄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做个分析。商鞅本姓不是商,因其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而获得商地的十五邑,被称为商君,这就是被称为商鞅的由来。商鞅本姓为姬,也就是说商鞅的出身并不简单,姬姓,是中国汉族上古八大姓之一,《国语·晋语》载:昔少

  • 被自己害死,不给自己留后路的商鞅,搞起事业来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商鞅,秦国,魏国,魏惠王,公叔痤,秦惠王,秦孝公,科学家,春秋战国

    被自己害死,不给自己留后路的商鞅,搞起事业来有多狠?自从秦孝公听取商鞅的意见开始变法后,短短几年内秦国便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崛起,无论在综合国力还是军事上都远超其他国家,成为真正大强国!不得不承认商鞅确实是旷世奇才,有着惊世之学。然而等秦孝公一死,秦惠王一上位便迫不及待杀掉了商鞅,还用了当时最为残

  • 如果嬴虔继位,那么秦国会发生什么改变,商鞅变法还能实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秦国,魏国,匈奴,嬴虔,公子虔,科学家,商鞅变法,文景之治,白登之围,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如果嬴虔继位,那么秦国会发生什么改变,商鞅变法还能实行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两人的区别。弟弟嬴渠梁更擅长治理国家,而哥哥嬴虔更擅长骑马打仗。秦献公时期的秦国,由于他的穷兵黩武,早就走到了崩溃的边缘。秦献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将秦国交到了嬴渠梁的手中。如果嬴

  • 四大顶尖刺客,除了荆轲刺秦王,其他三位均获得成功。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荆轲,秦王,专诸,伍子胥,阖闾,太子丹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荆轲,给咱们留下的一首诗歌。虽然这件事过去了几千年,但是他的英勇悲壮的事迹,伴随着这首诗歌,仍然久久在我们耳边回响。荆轲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天下分崩离析,诸侯割据,连年征战,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就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产生了一

  • 荆轲刺秦为什么会失败?是荆轲的能力有问题,还是存在什么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紫陌阁标签:荆轲,秦王,太子丹,秦国,嬴政,秦舞阳

    对于《荆轲刺秦王》这一典故,我们并不陌生,但刺客荆轲刺杀秦王的计划是以失败告终,荆轲最后也被处死。为此产生了几个疑问。荆轲既然被燕国太子丹选中当刺客,说明荆轲不是平庸之辈,那么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难道是荆轲的剑术存在水分,还是其中有什么隐情?荆轲刺杀秦王失败,他真的是平庸之辈吗?荆轲刺杀嬴政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