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人物|是谁杀了商鞅?

历史人物|是谁杀了商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休闲读品杂志 访问量:3406 更新时间:2024/3/12 10:52:50

是谁杀了商鞅

在曾经播出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中,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一举缔造了秦国的制度基础和统一天下的精神基础;两人间知己亦好友,青山松柏,相互信任的君臣关系,亦令后人称道。可悲的是,孝公死后,迫于旧贵族的压力,商鞅被即位后的秦惠所杀,落了个车裂的悲惨结局。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真正杀商鞅的,就是秦孝公。

《大秦帝国》剧照

商鞅的命运,从他被秦孝公重用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秦历来喜欢任用外人,春秋时期,秦穆公曾重用外来客卿,以取代本国世袭贵族,因为外来客卿没有势力纠葛,好控制,穆公曾用这套办法称霸诸侯。

秦孝公也是如此,他靠“外人”商鞅,打破不思进取的老世袭贵族的资源垄断,变法强国,对外扩张,功成后,给他名,给他利,放手施为。但商鞅其实一直在秦孝公的控制之内,等到时机成熟后,就通过商鞅这个“外人”来转移国内诸人的仇恨,商鞅是孝公留给秦惠王的正面遗产,这从秦惠王即位后,很快就可以杀掉当时权倾天下的商鞅就可以看出。所以,与其说是秦惠王杀了商鞅,不如说是秦孝公杀了商鞅。

其实,秦孝公给过商鞅机会,他曾派赵良暗中劝说商鞅放弃封邑,退隐田园,但商鞅拒绝了。商鞅投秦,本就带有强烈的出人头地的个人动机,是为了“名”“利”,这从他“三说孝公”和接受孝公的分封(这其实是与他提出的法家理念所悖逆的)就可以看出。让他放弃他费尽心思所得到的一切,他自然不甘心接受,所以他想尽办法来保全这一切,不惜暗中联合他国,以图反抗,但最终失败。所以商鞅之死,也是他咎由自取,舍不得“名”“利”之故。

秦孝公、秦惠王都是法家信徒,与商鞅没有理念上的分歧,他们之间的斗争,只是权力之争,这从商鞅死后秦惠王没有废除商法就可以看出。

商鞅之殇,是封建时代权力争斗的悲哀,也是从商鞅开始后法家人物的悲哀。

加入寻品味休闲酒友交流群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商鞅到底多恐怖(一)

    历史解密编辑:思念你的二师兄标签:商鞅,卫国,黄帝,姬发,诸侯国,科学家,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商鞅变法可以说是中国影响最深的一次改革,而变法的关键人物商鞅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二师兄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做个分析。商鞅本姓不是商,因其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而获得商地的十五邑,被称为商君,这就是被称为商鞅的由来。商鞅本姓为姬,也就是说商鞅的出身并不简单,姬姓,是中国汉族上古八大姓之一,《国语·晋语》载:昔少

  • 被自己害死,不给自己留后路的商鞅,搞起事业来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商鞅,秦国,魏国,魏惠王,公叔痤,秦惠王,秦孝公,科学家,春秋战国

    被自己害死,不给自己留后路的商鞅,搞起事业来有多狠?自从秦孝公听取商鞅的意见开始变法后,短短几年内秦国便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崛起,无论在综合国力还是军事上都远超其他国家,成为真正大强国!不得不承认商鞅确实是旷世奇才,有着惊世之学。然而等秦孝公一死,秦惠王一上位便迫不及待杀掉了商鞅,还用了当时最为残

  • 如果嬴虔继位,那么秦国会发生什么改变,商鞅变法还能实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秦国,魏国,匈奴,嬴虔,公子虔,科学家,商鞅变法,文景之治,白登之围,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如果嬴虔继位,那么秦国会发生什么改变,商鞅变法还能实行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两人的区别。弟弟嬴渠梁更擅长治理国家,而哥哥嬴虔更擅长骑马打仗。秦献公时期的秦国,由于他的穷兵黩武,早就走到了崩溃的边缘。秦献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将秦国交到了嬴渠梁的手中。如果嬴

  • 四大顶尖刺客,除了荆轲刺秦王,其他三位均获得成功。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荆轲,秦王,专诸,伍子胥,阖闾,太子丹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荆轲,给咱们留下的一首诗歌。虽然这件事过去了几千年,但是他的英勇悲壮的事迹,伴随着这首诗歌,仍然久久在我们耳边回响。荆轲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天下分崩离析,诸侯割据,连年征战,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就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产生了一

  • 荆轲刺秦为什么会失败?是荆轲的能力有问题,还是存在什么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紫陌阁标签:荆轲,秦王,太子丹,秦国,嬴政,秦舞阳

    对于《荆轲刺秦王》这一典故,我们并不陌生,但刺客荆轲刺杀秦王的计划是以失败告终,荆轲最后也被处死。为此产生了几个疑问。荆轲既然被燕国太子丹选中当刺客,说明荆轲不是平庸之辈,那么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难道是荆轲的剑术存在水分,还是其中有什么隐情?荆轲刺杀秦王失败,他真的是平庸之辈吗?荆轲刺杀嬴政失败

  • 荆轲是想刺死秦始皇,还是想活捉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荆轲,嬴政,秦王,太子丹,秦国

    荆轲因刺杀秦始皇而一举成名,尽管行刺失败,但却让他名垂青史。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荆轲是为了杀死秦始皇而行刺的,但真相是这样的吗?荆轲最初并不想行刺秦始皇荆轲之所以行刺秦始皇是受到了燕国太子丹的指使。太子丹行刺秦始皇不单单是因为国仇,还因为私恨。众所周知,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是赵国人,而秦始皇也出生于赵国

  • 为了荆轲这个第一杀手,他害死了英雄美女加一匹千里马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荆轲,秦王,太子丹,嬴政,秦国,秦舞阳

    秦始皇嬴政生逢乱世,一出生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在赵国给人当质子。在那段时间里,他因为质子的身份而时常被赵国的皇孙公子们欺辱,那时即使愤愤不平,但却无可奈何。后来在吕不韦的帮助下,他的父亲得以成功返回秦国而且还被立为储君。而他跟母亲依然滞留在赵国,多年后他父亲嬴异人登基为王,他们母子才得以回归故土。在赵国

  • 秦王共遭受三次刺杀,为何只有荆轲被后人熟知?

    历史解密编辑:娃哈哈娱乐标签:荆轲,秦王,高渐离,嬴政,张良,秦始皇,先秦,周朝

    一:秦王遭遇过几次刺杀历史上有史可查的是一共有三次刺杀秦王的事实。分别是:荆轲刺秦,在搏浪莎的张良刺秦和高渐离谋杀秦王二:荆轲刺秦荆轲刺秦雕像秦王共经历了三次谋杀,这三次谋杀了应当说最有名的就是荆轲刺秦。荆轲选了一个据说十几岁就杀人的勇士秦武阳作为陪同,一起刺杀秦王,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秦朝的宫殿

  • 司马光、朱熹为什么认为荆轲是一个愚蠢的刺客?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荆轲,司马光,朱熹,秦国,刘邦,古典乐,唐宋八大家

    “荆轲刺秦”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只要是上过初中认真听课的朋友,都会知道这么一篇故事。看完“荆轲刺秦”这篇故事的朋友,基本上都会为荆轲的死感到惋惜,从情感上来说,惋惜的其实并不是荆轲,而是他的侠义精神。荆轲的侠义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尊敬,但是为什么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以及圣人朱熹会认为荆轲是一个愚蠢的刺客

  • 遇荆轲刺杀,秦始皇为何3次拔不出剑?兵马俑中一件文物揭开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飞鱼说史标签:荆轲,嬴政,秦王,秦国,秦舞阳

    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将王翦兵破赵国都城,俘虏了赵王,将赵国原本的领土全部纳入到了秦国的版图,秦国大军继续向东北挺进,兵临燕国南部边界。燕太子丹很是着急,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秦王嬴政的性格,下一个要灭掉的就是燕国。此时的燕太子丹已经从秦国逃回燕国有一段时间了,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在秦国当人质时秦王嬴政对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