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赵高行不义之事,弑君误秦遭报应

李斯赵高行不义之事,弑君误秦遭报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阳光路十七号 访问量:4432 更新时间:2024/2/12 1:33:40

提起秦始皇李斯赵高秦二世、公子扶苏蒙恬、毅之兄弟。此人在历史上都是非常有名之人。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至平原津时生了很严重的病,他自感时日不多,就给他最器重看好的公子扶苏,去了一封信,让扶苏把军务交给蒙恬,赶快回来办理自己的丧事,云云。但是这封信没有发出去,自己就病亡了。

秦始乒皇的病亡,只有中车府令(管理皇帝车马的官,可能相当于今天的机关事务管理)赵高和丞相李斯知晓,这二人密不发丧,假诏秦始皇要立胡亥为帝,痛斥公子扶苏及蒙恬的罪状,让其自尽。当秦二世上位后,赵高更是唆使胡亥杀光其所有兄弟姐妹还有和自己政见不一的忠臣良将,后边赵高为了自己的独权更是将李斯也罗织罪名实施了“具五刑,即先是黥面(即在脸上刺字,是秦朝的一种侮辱刑),然后劓(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种酷刑),砍断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脚),又腰斩(拦腰斩断),最后是醢(音海,即剁成肉酱)”李斯违背了秦始皇的旨意,受赵高的蛊惑矫诏立无能贪乐的胡亥继位,结果秦朝于公元前207年灭亡。

当时赵高才是一个中车府令,论职务不是很高,但他是皇帝身边的人,所以位置重要,李斯是丞相,掌管印玺,秦始皇的指令没有李斯的配合,赵高一个人是矫诣不了的,但是李斯听信了赵高的谗言,结果误了秦国,害了自己卿卿性命。

秦二世继位仅三年时间就土崩瓦解,赵高专权到如此无极,竟然在朝堂指鹿为马,附和者众多,秦二世也不为察觉,其中有李斯还有其他官吏提示二世,赵高很危险,但二世一点洞察力都没有,陈胜吴广都起义了,赵高竟然给二世报告说是仅是盗贼而已,二世继续吃喝玩乐。后期义军叛乱形势严峻,战将章邯率修建秦陵的工人二十万去平叛,后兵力不够需要再派兵力支援,二世听信赵高建议,不准派兵,导致章邯投降了项羽,致秦国彻底灭亡。

赵高的举动,激起了朝堂的愤怒,二世也对赵高起了疑心,准备问赵高,此时赵高来了个一不做二不休,指使自己的婿阎乐及他的弟弟赵成,说准备拥戴自己为王,让把二世直接杀了,结果二世就在宫中被阎乐胁迫自杀。这个不争气的二世竟然在被杀之前还乞求为了自己不死,让自己做个王,或者做个万户侯或者做个普通百姓。最后一概不允许,只能以死了之。

杀了二世后,赵高又拥立秦皇的弟弟(有争议)子婴为秦王,结果这个子婴上位仅43天就诛杀了赵高一党,但是还是挽救不了秦朝灭亡的危局,刘邦就打进了咸阳,结果后来子婴也被项羽所杀。

从以上轰轰烈烈的秦朝宫廷斗争及秦朝的灭亡史来看,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起码与李斯与赵高的阴谋矫诏有直接关系,再加上二世的残酷内斗,二世成了孤家寡人,没有维护自己权位的左右手,只能任凭赵高左右摆布,那么二世的死亡也是必须的。

李斯与赵高合谋杀公子扶苏,他们的所做所为起码在当时来说着不是正义的,所以他们两个也没有善终,这也是报应。尤其李斯被处以五刑,这和他在矫诏过程中发挥的骨干作用是分不开的,他相当于皇帝办公厅的主要负责人,他和赵高为秦国的建立做了巨大功绩,但他们合伙也把大秦快快的给葬送了。这个好象也是有讽刺的。

李斯

胡亥

标签: 赵高李斯秦二世嬴政秦国蒙恬

更多文章

  • 李斯才高于世,为何下场凄惨?只因为他做错了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李斯,赵高,嬴政,秦二世,秦国,吕不韦

    常常看战国时期的历史,总觉得那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每个国家都有数不清的才华出众之人,他们或许经过几十年的研习,在学成之后,就争相去找国君献计献策,如果被看中,那么瞬间就可以名传后世。然而,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出现了这么一位熠熠生辉的人才,他辅佐当时最贤能的君主,建立了不世之基业,这个人就是李斯,他

  • 瞻仰“千古一相”李斯之墓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李斯,具五刑,司马迁,丞相,曹雪芹

    李斯是驻马店市上蔡县人,典型的草根出身。“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后“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对这位草根通过打拼成为千古传奇人物发自心中敬仰。为此,前几年前我回老家时专曾拜谒过“千古一相”李斯之墓。当到上蔡之后才发现李斯的故居其实分两处,其一是故

  • 李斯有欲望,最终也被欲望拖累死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李斯,赵高,秦二世,嬴政,宦官,司马迁

    秦始皇死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估计会变成一个永远不能探求的故事。虽然《史记》在这边写了很多东西,但是因为所谓的胡亥、赵高和李斯之间的密谋,本来就不应该有第四个人知道,那么司马迁又怎么知道呢?但是,有些问题是不难解决的。考虑到秦二世胡亥后来执政的这段历史,不难发现其中的玄机。那就是胡亥、赵高和李

  • 商鞅、吕不韦、李斯三人都对秦有功,却没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商鞅,李斯,秦国,赵高,吕不韦,科学家,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秦国自秦孝公开始,秦国每一位君主的身边都有一位或者多位大才辅佐,如秦孝公时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时的张仪、公孙衍、司马错、樗里疾;秦武王时的甘茂;秦昭襄王时的魏冉、范雎等;秦庄襄王和秦始皇时期的吕不韦、李斯等。正是这些人的辅佐下,秦国才日益强盛,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最终吞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不

  • 《资治通鉴》:从客卿到嬴政的左膀右臂,李斯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李斯,秦国,秦王,先秦,秦朝,周朝,吕不韦,资治通鉴,秦始皇嬴政

    在《旧唐书·魏微传》中有:“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它的意思是说:“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我们的服饰、妆容;用往昔的朝代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旺的道理;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所以我们才会常说“以史明鉴”。而《资治通鉴》则是最具有代表的一部作品。但

  • 三点复盘秦国第一功臣,李斯的深渊脱轨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斯,赵高,秦国,秦二世,嬴政,扶苏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事。而之于秦国,是如何一统战乱列国林立的天下?这除了秦始皇自己以外,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李斯。秦国从最初闯荡到后来称帝,几乎所有历史大事件中都有着李斯的身影,他是秦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但也是一个罪臣。就是这么一位在历史

  • 秦朝丞相李斯,辅佐皇帝打下后代基础,又经历怎样的曲折?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李斯,皇帝,秦朝,嬴政,秦王,丞相

    引言:《史记》中记载:“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身为秦朝的第一任丞相,李斯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这一切并不是偶然,而是他通过自己的付出所得到的。在他年轻的时候,他仅仅只是地方的一个小官员,看起来和其他人一样没有任何

  • 作为“法家三杰”的李斯,是怎样从落魄到辉煌再落寞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浅青丝烟标签:李斯,三杰,秦国,赵高,丞相,秦朝,书法家,商鞅变法,春秋战国

    李斯(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秦国末年的丞相,被誉为“法家三杰”之一。李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士族家庭,年轻时候曾经在齐国学习,学习了一些儒家思想,但是后来转而向往法家思想,并成为了商鞅和荀子的门徒。在成为秦国丞相之前,李斯曾经历过

  • 一只老鼠改变秦李斯的命运?不可能!真相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说故事标签:李斯,赵高,秦王,秦国,嬴政,扶苏

    说一只老鼠改变了李斯的三观,过于夸张了。李斯的功名心很强,是不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个仓库保管员的,老鼠只是个催化剂,唤醒了李斯的上进心,加快了向上的步伐。李斯是一个功名心非常强烈的人一个功名心、进取心很强的人,总会想方设法的追求功名利禄,不可能一辈子总是庸庸碌碌的。有三件事可以证明李斯的功名心之强烈:一

  • 江充、曹爽为何走上了李斯的悲剧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曹爽,李斯,江充,赵高,司马懿,秦王

    作者:闲客(李斯)(一)李斯其人李斯年轻时是一名小吏,一日见粮仓中老鼠吃得膘肥体壮,又不惧人,又想起厕所里的老鼠,吃着肮脏的东西,还要战战栗栗,心中大悟,原来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所处环境。便离开家乡,拜师荀子,一是可以学知识,二是可以博得名气,以后出去混可以自自诩师出名门。学成后拒绝了老师的推荐,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