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田横和他的五百义士

田横和他的五百义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1479 更新时间:2024/1/10 19:19:45

楚汉之争,最终以刘邦的胜利告终。项羽死后,刘邦考虑的重点便是清除国内大大小小的武装势力,进而统一全国。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两股势力,一个是共尉的临江国,一个是逃到海岛之上的田横

共尉是楚人,也是项羽的忠实支持者,占据临江一地,项羽死后,他带领临江国的士卒负隅顽抗,继续与刘邦的汉军作战。对待这样的敌人,刘邦二话不说,直接派卢绾和刘贾带兵攻打临江,最终将共尉俘虏。

田横是齐人,曾经在郦食其的游说下决定与刘邦联合攻楚。然而,却因韩信的突袭,误以为受到了郦食其的欺骗。于是,田横烹杀郦食其,与韩信进行对抗,最终因寡不敌众逃到梁地,投靠彭越。垓下之战,彭越接受刘邦的领导,带兵包围项羽,为项羽的灭亡贡献了一份力量。项羽死后,刘邦封彭越为梁王。田横担心刘邦会让彭越杀了他,便带着五百个忠心耿耿的属下东渡大海,逃到了海岛之上。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图片来源于网络)

田横不是反汉的死硬分子,而且现在也没有占据刘邦想要的江山,所以没有必要像对待共尉一样一开始就派大军攻打。相反,从道义上来讲,其实是刘邦对不起田横。但是,田横毕竟是齐王,自从秦末起义以来,田横三兄弟连续担任齐国的王,带领齐国与暴秦和项羽对抗。田横在齐国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齐国的贤者良臣依然唯田横马首是瞻。所以,待在海岛上的田横对刘邦而言就是一颗不定时的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刘邦必须考虑如何处理田横的问题。最终,他决定进行招安。因为强行攻打,可能会招来一些来自齐国故地的麻烦。

刘邦派了个使者远渡重洋来到海岛上,宣布赦免田横对抗大汉王朝的罪行,并且宣召他入朝面圣。

面对刘邦的招揽,田横直接谢绝了,他说:“我曾经烹杀了陛下的使者郦食其,而现在郦食其的弟弟郦商是汉朝的高级大将,我如果奉诏进京,恐怕会很危险。所以,还是算了吧!只要陛下允许我当个庶民,让我在这海岛之上了此残生也就够了。”

使者知道郦商和田横之间的结不是轻易就能解开的,也就没有再多加劝说。回去之后,他就把田横的原话转达给了刘邦。刘邦听完后,便下诏召见郦商,明明白白告诉郦商:“齐王田横即将进京,谁敢动他,就满门抄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接着,刘邦便让使者再次出使海外,面见田横,把刘邦叮嘱郦商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田横。并且告诉田横:“田横若是来京,不是封王,便是封侯;如果不来,那我就派大军前去剿杀。”

田横知道,刘邦不想再给他犹豫的机会,非要逼着他进京不可。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躲不过了,否则他的门客下属都将会面临灭顶之灾。为了保全那些忠心耿耿跟随自己的人,他必须去见刘邦。

此次出行,田横只带了两个门客,他们来到距离洛阳只有三十里地的尸乡,住进了该地的驿站。此时的刘邦还驻扎在洛阳,田横便对汉使说:“臣子面见天子应该沐浴一番。”于是,便支开了刘邦的使者。随后,他对自己的两个门客说:“当初,我和汉王都是南面称孤的王,现在他成了天子,而我却成了亡国奴,还要对他称臣,这简直就是莫大的耻辱。更何况,我杀了人家的兄长,现在跟人家一起同朝为臣,即便他不敢动我,我难道就不会觉得羞愧吗?皇帝召我来京,不过是想见见我罢了。现在皇帝就在洛阳,砍下我的头颅后,你们快马飞奔送到皇帝面前,我的容貌还不会有任何改变,就让他看看好了。”

田横进京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手下,但他好歹也是一国的王,又怎么愿意任人逼迫呢?刘邦要他进京可以,但是他绝对不会对刘邦称臣。对他而言这是一国之王的尊严。他杀了郦食其,又怎么可能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跟郦商同朝为臣。这是作为一个人该有的羞耻心。他也知道刘邦召他进京不是想见他,而是怕他作乱。只要他死了,刘邦也就不会再难为他和他的属下了。所以,他最终拔剑自刎了。这其实也是对刘邦的最后一次反抗,在他眼里没有妥协这两个字,与其妥协,不如抗争到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刘邦看到使者送过来的田横的头颅的时候,心里很是震惊,他没想到田横竟然这么硬气,宁愿死也不愿投降。不过对他而言,一个死去的田横远比一个活着的田横更有利。只要田横活着,就永远是个威胁,刘邦时时刻刻都要花一部分心思来提防他。即便现在不杀他,将来说不定也会找个机会杀了他。现在田横死了,那就一劳永逸了。不过,这一点刘邦自然不能表现出来,他对人说:“田氏三兄弟都是齐国的王,难道还不是贤能的人吗?”为了表示对田横的尊敬,他封田横的两个门客为都尉,同时派两千士卒,以诸侯王的待遇来为田横举行葬礼。

田横的两个门客安葬完田横后,便直接在田横的墓地旁挖了两个坑,横剑自刎,倒在坑中,追随先王而去。当刘邦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比见到田横的首级更震惊。田横自杀虽然在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而田横的门客自杀就让刘邦有些动容,毕竟他们不是刘邦的敌人,只是田横的门客而已。门客会为主子自杀,可见他们对田横有多忠心,从另一个侧面也可见田横有多得人心。现在大汉王朝刚刚建立,刘邦最需要的就是衷心耿耿的人,最需要在社会中宣传的就是“忠心”这两个字。

以小见大,从局部可以猜测到整体。田横带来的只有两个门客,而在海外的岛上,还有五百个,这五百个人会跟田横逃到海外,那也一定是忠心耿耿之人。刘邦很看重这五百个人,便想派人去把他们带回朝廷,让他们向对待田横一样对待大汉王朝。然而,他却忽略了一点,他们既然对田横忠心耿耿,田横已死,他们又怎么会苟活于世。当这五百个人来到洛阳,听说田横已死,他们也纷纷自杀。也许刘邦猜到这些人估计会有人自杀,但是他完全没有想到,五百个人竟然会集体自杀。

更多文章

  • 历史悲壮:田横和五百名壮士为什么全部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书瑶的历史花园标签:田横,齐王,自杀,韩信,壮士,历史悲壮,汉高祖刘邦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英雄故事,但田横与五百士的悲壮故事却是其中最为感人的一篇。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着人性的复杂和政治的残酷。故事开始于陈胜起义之后,田横的哥哥田儋及其从弟田荣也起事,先后自立为齐王。后来又立田广为齐王,田横为相国。他们抗击楚军,在汉使郦食其的游说下,本欲降汉,结果韩信使计,齐王以为

  • 项羽消灭田荣后,为何要在齐地进行大屠杀?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项羽,田荣,齐国,章邯,项梁,齐地

    齐国是横跨春秋战国时期的超级大国,在远东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不过齐国在春秋中后期到战国初期这段时间内,发生了田氏代齐的历史事件,陈氏田姓政权经过了百余年的布局和斗争,取代了齐氏姜姓政权,成为了齐国的统治者。 田氏先祖陈完像在战国后期,田氏在齐地疯狂的开枝散叶,占据了社会的顶层建筑,除了齐王室外还存

  • 田荣桂老师作品润格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艺术大师标签:书画,名家,润格,田荣桂,艺术家,优秀奖,中国艺术,齐白石传人

    艺术简介田荣桂,女,四川重庆人,民革党员。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现为该校副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创作名家,功勋文艺家,中国百家风尚人物,四川省美协,中国国际文化促进会画师,英国皇家艺术院荣誉院士,聘为本院客座教授,国礼书画名家,央视书画签约画家,中华艺术人物,省民革中山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

  • 华泰保兴成长优选增聘基金经理田荣 年内下跌36%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经济网标签:华泰汽车,基金,微信,投资部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30日讯 今日,华泰保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告,华泰保兴成长优选增聘基金经理田荣,尚烁徽离任。田荣2017年7月加入华泰保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部研究员、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华泰保兴成长优选A/C成立于2018年6月7日,截至2022年12月29日,今年来收益率为-36.

  • 战国风云 田氏三兄弟 田儋,田荣,田横

    历史解密编辑:石头人呦标签:田儋,田荣,田横,田氏,刘邦,章邯

    战国风云田氏三兄弟田儋,田荣,田横狄县田氏宗族势力强大,很得人心。田儋是老大,反秦斗争开始,他借口绑了犯罪的家奴来找县令,趁机杀死县令,自立为齐王。章邯带领军队攻打魏国,魏国向田儋求助,没想到章邯夜间令士兵口中衔枚行动,大败魏国、齐国,杀了田儋,。齐人又立了以前齐王建的儿子田假为齐王,田角为丞相,田

  • 项羽伐田荣,一个巨大的战略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项羽,田荣,齐国,刘邦,分封,张良

    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开始分封天下诸侯,三月份开始,各诸侯王纷纷归国就任。五月份,田荣击败田都;六月份,田荣击杀田市,自立为齐王;七月份,田荣派彭越击杀田安,占领济北地区,田荣收复三齐之地,同时命彭越攻楚,与陈馀密谋攻打常山国。八月份,刘邦兵出子午道,开始攻打三秦,占据关中。十二月份,项羽攻打齐国

  • 陈胜吴广起义后,殷通劝说项梁造反,为何反被项梁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权倾天朝标签:项梁,殷通,项羽,楚王,陈胜吴广,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让六国野心家看到了机会,纷纷起兵响应,一时之间大江南北硝烟四起。其中,身为会稽郡守的殷通也蠢蠢欲动。《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 为了利益可以做三姓家奴的臧荼,为何会第一个跳出来造刘邦的反?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刘邦,臧荼,项羽,韩信,匈奴,张良

    历史有时候是扑朔迷离的!有些事情,明明大多数人都觉得是十分合理的,但是当事人就是选择忽视,比如蒯通、钟离昧先后都劝韩信造反;有些事情,明明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比如刘邦当皇帝后封了七个异姓王,实力最小且最没有江湖地位的臧荼却是第一个站出来造反的。难道真的是历史不合常理吗?显然没有这么简单。毕竟历史

  • 赵姬本是赵王张敖的美人,却为刘邦生下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认真的罗刹标签:张敖,赵王,吕雉,汉高祖刘邦,赵姬(汉朝)

    说到赵姬,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应该是秦始皇的生母,其实西汉初期也有一位赵姬,她也为帝王生下儿子,却没能像秦始皇生母那样享受荣华富贵,反而在生下儿子后便含恨自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赵姬,也称赵美人,她本是赵王张敖的美人。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出征匈奴归来,途中经过赵国。此时刘邦刚遭遇白登之围,

  • 张敖谋反是咋回事?为何刘邦明知女婿是被冤枉的,还要废黜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张敖,刘邦,韩王信,项羽,韩信,贯高

    高祖八年,刘邦从东垣(真定)返回长安。路经赵国柏人县时,他的小心脏不安分地乱跳起来,于是下令变更了行程。这件不太起眼的小事,却催生了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刘邦去东垣干什么了?找韩王信(不是韩信)算账去了。韩王信是战国韩襄王的孙子,项羽册封的诸侯之一,楚汉战争时他在项羽和刘邦之间反复横跳,不过最终还是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