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丞相周勃和廷尉张汤究竟为何惧怕狱卒?探秘西汉历史上酷吏那些事

丞相周勃和廷尉张汤究竟为何惧怕狱卒?探秘西汉历史上酷吏那些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黛眉浅浅 访问量:1448 更新时间:2024/2/11 17:52:01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之一,历来史学界有着“强汉盛唐”的美称。西汉王朝能够由一个受尽游牧民族匈奴的屈辱到一跃成为后来一个地区种族的专称,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帝王励精图治的结果。西汉的励精图治不仅仅是对外患采取强硬的军事打击,对内更是承继秦朝以来的严刑酷法。

今天就与大家一起聊一聊,西汉王朝的律令和酷吏的那些事儿。

周勃剧照

西汉的律令是对秦朝严刑峻法的局部微调

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此话出自汉朝开国功臣周勃,贵为多朝元老的周勃权力之大无人能及,手下更有一帮能征善战的副将,为何会有如此感慨,事情还要从周勃入狱说起。

周勃与陈平平定诸吕之乱,拥戴汉文帝即位以后,出任丞相一职。周勃虽是武将出身,人可不傻。亲眼看到与自己一起并肩作战的老哥们“韩信英布彭越”都惨遭冤杀,自己也生怕哪天因为功高震主,沦落到同样的下场。

老周每天都活在极度恐慌之中,无论走到哪,都要身披铠甲、腰佩利剑,就怕朝廷一时不高兴让自己去跟早年的老哥们团聚。

周勃的表现很快让朝廷一些工于算计的小人找到把柄,进而在汉文帝面前大做文章,密告周勃企图谋反。

西汉王朝历代皇帝都让谋反叛乱的事吓怕了,先是一些列的异姓王,再是外戚吕氏。汉文帝听说此事,先不考证事情的真伪,先让人把周勃抓起来再说。

周勃无缘无故地以谋反的罪名被逮捕。幸亏家人托人斡旋,周勃把自己的侯爵和封地全部拿出来献给汉文帝的舅舅薄昭,才得以幸免一死。

周勃出狱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一生带领百万精兵南征北战,杀伐决断、斩敌人首级无数,自认为是残酷之人,后来承蒙皇恩赐给我侯爵和封地,已是富贵不可言。直到狱中生活数月,才体会到牢狱里一个小小的狱卒都是如此尊贵。

张汤剧照

周勃的话中,透露出西汉王朝律令的两个特点:

一是西汉王朝承继秦朝的严刑酷法。虽然刘邦早年提出“约法三章、休养生息”的国策,加上汉文帝削减律令,只能说是局部的调整,整体上仍然以秦朝基本框架为主。

二是西汉王朝是一个盛产酷吏的时期。周勃作为拥戴汉文帝的最重要的功臣,因为被人诬陷入狱,都要面临来自狱卒精神的羞辱和肉体的折磨。《史记·周勃传》记载如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

即便是汉文帝改革,也仅仅是将“黥、劓”等肉刑废除,对于极刑的相关律令,西汉是仍然保留的。

西汉时期的酷吏“人才辈出”

整个西汉王朝,可谓是酷吏层出不穷。尤其是对待藩王和朝中的达官贵人,皇帝对这些人用刑毫不手软。作为“三公九卿”之一的廷尉,一度成为西汉王朝令人闻风丧胆的职业。酷吏之中,名气最大非张汤莫属。

张汤原本是律令世家出身,父亲曾任长安丞一职,专门负责都城一带的案件审理。

小时候的张汤已经表现出惊人的案件审理天赋。有一次,父亲有事外出,吩咐张汤独自看家。张汤便拉着一根木棍不停地巡逻,生怕坏人潜入家中。结果没想到父亲回家以后,发现厨房的肉不见踪影,便呵斥张汤将家中的肉偷吃。张汤感到十分愿望,自己尽职尽责看家护院,却被父亲责备。

小小年纪的张汤决定将此事调查清楚,经过一番线索摸排,原来是老鼠偷吃家中的肉。张汤想尽办法,把老鼠抓起来。自己扮作狱吏和原告,开始对老鼠进行审理。张汤为了保证事情的真实性,还专门写下一份笔录。

场景让父亲无意间看到,感到儿子果然是有家族基因,便将张汤带在身边,协助自己审理办案。

长大后的张汤,不仅对汉朝的律令了然于胸,还熟悉百家所长。很快得到汉武帝的赏识,接二连三提拔张汤做到廷尉。

汉文帝剧照

张汤办案有个特点-迎合上意。汉武帝讨厌的人,张汤会和手下的一群干将查阅百家经典,从中找到相关的历史和律令依据进行判决,比如商人、忤逆者、藩王、谋反者等等,这一类人一旦落入张汤的手里,基本上难逃厄运,都江王刘建,淮南王刘安全部被张汤用极刑处死。

后来,张汤因为与门客关系十分亲密。门客生病,张汤亲自探望,并为门客按摩脚底。有人得知此事,向汉武帝密告张汤与门客关系亲密,或许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加上朝中大臣联合打压张汤,汉武帝决定将张汤收监审问。朝廷还没有开始行动,张汤得知此事后,提前一步选择自尽。

理由很简单,张汤身为狱吏,十分清楚入狱之后将要面临的形势,干脆选择自尽而亡,也不要去受酷吏的侮辱。

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评价张汤:

虽惨酷,斯称其位矣。

汉武帝剧照

西汉王朝盛产酷吏的原因是强化中央集权制的需要

西汉自建国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是朝廷与地方藩王的关系。最初,汉高祖刘邦提出“非刘氏子孙不封王”,以为解决异姓王造反的问题便可以巩固汉朝根基。

异姓王侯的问题解决后,迎来的是外戚吕氏的作乱。周勃和陈平平定诸吕之乱,拥立汉文帝后,又爆发同姓王的“七国之乱”。

所以,西汉王朝的历代帝王都没有解决好地方叛乱的问题,只有通过严酷的律令,对不安分的藩王和王公大臣进行残酷压制。

张汤虽然是酷吏,但是做官为人十分清廉。死后家中没有任何产业,除了皇帝赏赐的一些物品,家里可谓是一贫如洗。实在是令人可敬可叹唉。

标签: 周勃张汤刘恒刘彻丞相

更多文章

  • 同样是藩王进京称帝,为何刘恒能夺周勃的权,刘贺却被霍光废掉?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刘恒,周勃,刘贺,霍光,刘恒(作家),军事政策

    刘恒和刘贺这两位不同年代的藩王,原本都没有希望继承皇位,但却在因缘巧合之下,他们都幸运的被大臣们推选为皇帝。然而,刘恒进京称帝后,很快就就从周勃等权臣手中夺回大权,成为执政长达七年的汉文帝;而刘贺进京称帝后,却很快被权臣霍光给废掉,沦落成执政仅二十七天的汉废帝。那么,刘恒和刘贺这两位进京称帝的藩王,

  • 汉初风云:季布季心气盖关中,周勃蒙冤狱吏献计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周勃,季布,刘恒,丞相,太后,文帝

    汉初风云:季布季心气盖关中,周勃蒙冤狱吏献计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丞相灌婴病逝,汉文帝升任御史大夫张苍为丞相,且召河东太守季布进京,欲拜为御史大夫。季布自中郎将出守河东,河东百姓却也悦服。当时,有个曹邱生,与季布同为楚人,流寓长安结交权贵,宦官赵谈常与往来,就是窦皇后兄长窦长君亦相友善,曹邱生

  • 西汉开国名将周勃为何晚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周勃,刘恒,三毛,丞相,刘彻

    周勃在西汉建国十八侯中,排第四位,仅次于萧何、曹参和张敖,又领导了诛灭吕氏拥立汉文帝的“安刘”伟业。事实上周勃在高、惠、文三朝的影响力,绝对数一数二。周勃晚年却不幸受到汉文帝的猜忌和打压,因被诬告谋反投入监狱,受尽凌辱,亏得薄太后相救才得以安度晚年。薄太后救周勃一代名将、勋臣,何以晚景如此凄凉呢?原

  • 刘邦临死前预言“安刘者勃也”,其实周勃心里也有一句,但不敢说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刘邦,周勃,刘恒,刘启,平定,汉朝,周亚夫

    刘邦这个人还是蛮厉害的,他最成功的就是用人,临终前留了一句话“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这话日后得到了验证,果然是周勃灭了诸吕之乱,从新让刘氏当皇帝,然后周勃心里估计也有一句话,但是这句话绝对不敢说出来,那就是“坑我者刘也”。这句话,咱们从周氏父子的遭遇就可以推断出来。周勃是刘邦的同乡,刘邦刚起事的时候

  • 当明君遇到能臣,驾驭不了只能杀掉,说说周勃过山车一样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周勃,刘恒,三毛,明君,刘邦,吕雉

    刘邦是一个无赖,老天爷给他的人生开了挂,从起家到成功,只用了7年!刘邦实现了从屯长到帝王的华丽转身,生了八个儿子,也算多子。可惜,家有悍妇。刘邦去世后,吕后把情敌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吓死了自己亲儿子,汉惠帝。这个女人一不做二不休,弄死了刘邦4个能干的儿子,留下两个废物,淮南王刘长,代王刘恒。吕后很能

  • 周勃、李广,司马迁,这些铁骨铮铮的硬汉,不怕皇帝,却怕一种人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周勃,李广,司马迁,丞相,周亚夫

    西汉是一个盛产酷吏的王朝。有酷吏就有狱吏,西汉的狱吏也是很残忍,很可怕的。借用孔子的一句话来说,狱吏猛于虎也。西汉开国名将周勃一生战功赫赫,被刘邦封为绛侯。刘邦死后,吕后专权,正是时任太尉的周勃联合丞相陈平一举平定了诸吕之乱,迎立刘邦硕果仅存的儿子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可以说,周勃对西汉王朝有再造之

  • 周勃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何刘邦临终之前,坚信未来周勃可以安刘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周勃,樊哙,曹参,韩信,汉朝,汉高祖刘邦

    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临终之前,曾经把自己的皇后吕雉叫到身边,托付后事。按照刘邦的嘱托,在刘邦死后,国家的朝政大事,一律交给萧何管理。萧何死了之后,让曹参接萧何的班。曹参死了之后,让王陵接曹参的班。但是同时,王陵能力稍差一些,要让陈平和周勃给他打下手。布置好这些之后,刘邦像是半嘱托半感慨又说了一句话:

  • 刘邦临终前的丞相人选中为何特意提到周勃?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邦,周勃,夏侯婴,吕雉,丞相,曹参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刘邦对周勃是极其信任的。刘邦已经预感到了将来刘吕两家必有一个了断。而周勃与陈平就是安刘的关键人物。按照刘邦的安排,萧何之后由曹参接任丞相,曹参之后由王陵接任,但是要让陈平辅佐他。然后特意交代让周勃当太尉。吕后是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这些任命除了是因为刘邦的安排,他们也确实合适,所以吕

  • 周勃“厚重少文”背后的真相:擅长权谋,心狠手辣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周勃,吕雉,刘章,丞相,樊哙,汉朝,汉高祖刘邦

    军令如山安天下——名将周勃周亚夫父子(4)主笔:江湖闲乐生在吕后掌权的十五年间,她虽然打压刘氏、大封吕氏,但总体上也不敢做的太过分,很多时候还是以妥协拉拢为主。所以吕氏家族、刘姓宗族及功臣集团这三派势力,基本处于一种三角均衡状态。但吕后一旦归天,这个均衡就要被打破了,周勃等高祖旧勋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 周勃拥立了汉文帝,为何汉文帝登基之后,却反倒要将周勃贬黜?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周勃,刘恒,丞相,皇帝,汉朝,汉文帝,中国古文献,汉高祖刘邦

    汉文帝之所以要打压周勃,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权力。不管周勃是否想过要篡权,只要周勃威胁到了汉文帝的皇权,他就一定会被打压。就算他有拥立之功,一样也无法改变这个现实。当然,从结果来看,周勃的结果其实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周勃退休之后,又活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最后平安落地了。而且周勃去世之后,周家依然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