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与孔子齐名,学生比孔子多,孔子掌权后立马将他诛杀,暴尸三日

他与孔子齐名,学生比孔子多,孔子掌权后立马将他诛杀,暴尸三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忽如远行客船 访问量:3017 更新时间:2024/6/22 3:31:01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作为华夏正统思想长达两千多年,至今依旧深深影响着华夏儿女的思维方式,孔子也因为自身的学问以及成就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以至于成为了公认的“圣人”,如今更是成为了“世界十大文人之首”,孔子学院如今已经开满了世界各地。

但孔子终究还是人,不是真正的“圣”,只要是人总会犯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少正卯之死就是孔子犯下的一个大错。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了鲁国的大司寇,负责实践法律法令,同时他还暂摄相事,就是能行使宰相的权利。结果他刚掌权才7天(也有说半个月),就下令诛杀少正卯,并将其尸体放在烈阳下暴晒3日,引得鲁国上下一片哗然。

少正卯是谁?其实他叫卯,少正是官职,指的是当时刘卿之首的副官,也算是权势较大的一个官职。在鲁国少正卯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被称为“闻人”,这个时候孔子尚未获得圣人之名,少正卯不仅仅与孔子齐名,甚至隐隐压了孔子一头。孔子与少正卯一同开设私学招收学生时,孔子的学生总是能被少正卯的讲学所吸引。

《论衡·讲瑞》有云:“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门人去孔子,归少正卯”。看到没,孔子的学生被少正卯吸引到三次满门,又三次门雀可罗,学生们都觉得少正卯说得更有道理,跑去当少正卯的学生,只有颜渊留了下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横行,最重要的就是发扬学说,广收门徒,少正卯次次跟孔子抢学生,这让孔子怎么忍?因此孔子一得权,立刻以“君子之诛”杀死在两观的东观之下。

什么叫“君子之诛”?说白了有不得已的理由。春秋时期虽然礼乐开始崩坏,但还没到战国时那么夸张,依旧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孔子要杀少正卯必须得有原因,孔子给出的原因就是少正卯乃是“小人之雄”,并列举了他五大罪状。五大罪状分别问“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翻译过来就是这个人通晓古今却心性险恶,违背周礼坚决搞改革,善于言辩强词夺理,牢牢记住社会的黑暗面,到处传达一些非正统的思想。

在《荀子》中对孔子杀少正卯的评价大概就是,孔子并非故意要杀少正卯,而是不得不杀:“呜呼!上失之,下杀之,其可乎!不教其民而听其狱,杀不辜也。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诗》曰: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此之谓也。”虽然不少儒家学派的思想认为孔子杀少正卯是应当的,但后世一些评价却认为这算是孔子难得的污点,那么孔子杀少正卯,到底是出于他抢夺了自己弟子的私心,还是真的不得已而为之呢?其实有私心,但并非因为少正卯抢夺了自己的弟子,而是由于思想流派不同。

我们看孔子列举的少正卯的罪状就可以看出,孔子觉得少正卯违背了周礼正统,而儒家思想是最讲究礼法的,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孔子是真的觉得少正卯有错;但少正卯是否真的有错呢?其实也没有,因为他遵循的是法家的思想,讲究规矩律法,当然跟遵循周礼不是一个流派,所以说白了,是流派之争使得他们思想出现分歧,互相视对方为异端。

再加上这个时候的时代背景可是春秋时期,礼乐开始崩坏,诸侯开始争霸,孔子所遵从的儒家思想并不被野心勃勃的诸侯王们接受,反而是法家思想在这一时期传播非常广,为了遏制法家思想的传播,尊儒家正统,孔子肯定会要肃清这些在他看来“扰乱人心”的法家学派的人,所以才有了诛杀少正卯之事。

当然,以我们如今来看,不论是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都有其可取之处,一个国家的治理不能单听某一种声音;而孔子作为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思想家,他的成就之高,也非一两点过错就能抹除,。

标签: 孔子儒家法家荀子正卯

更多文章

  • 海昏侯墓新发现:出土最早的孔子画像,与《史记》不同的孔子传记

    历史解密编辑:林屋公子标签:孔子,墓葬,刘贺,史记,弦乐器,科学家,音乐家,海昏侯墓,民族乐器

    近日,考古工作者公布了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丹画盾”和“孔子镜屏”的一些细节信息,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了解这两件文物。那么,“丹画盾”和“孔子镜屏”究竟是什么,又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呢?蔚为大观的海昏侯墓2011年3月23日,江西电视台新闻热线接到电话,有村民称江西南昌新建区墎墩山上的一座古代墓葬被盗。考

  •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一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清竹雅韵标签:孔子,项羽,春秋战国,项橐,魏氏

    提起项氏一族的名人,或许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项羽,可若是论“出名”的先后,在项羽之前,这位叫做项橐的孩子,却不得不提。年仅七岁的他有过一段和孔子同行的奇遇,两人同游过程中斗智斗勇,最后凭借“天上的星星有几颗?”一问彻底征服孔子,让孔子甘愿拜他为师,这项橐到底什么来历呢?相遇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境内,靠

  • 少正卯:孔子当权七天后就杀了他,只因他比孔子学问高?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孔子,儒家,道家,董仲舒,正卯

    孔子在我国的历史中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度成为主流学说,即使在当今时代,他所提倡的仁爱思想也为世人所推崇。然而崇尚以仁治国的儒学大家在当权第七天就未经调查杀了一个叫少正卯的人。过往冲突少正是当时朝代中一个官职的名称,而卯是名字,当时的朝代时常用官职或故乡来作为一个人的姓氏来称呼

  • 孔子圣迹图︱明版彩绘绢本

    历史解密编辑:艺术名画标签:绢本,生平,图画,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

    孔子圣迹图,又称《三十六孔圣迹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幅重要的绘画作品。这幅图画共分三十六幅,用明版彩绘绢本制成,现收藏于孔子博物馆。孔子圣迹图以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描绘了孔子的诞生、求学、教书、回国、立德、修身、安民等重要历程,以及孔子弟子的生平、言行等情况。孔子圣迹图不仅是一幅艺术

  • 许春华: 孔子诗学思想的两种面向——论语与史记·孔子世家的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文以传道标签:论语,子贡,子夏,许春华,弦乐器,历史学家,民族乐器,儒家思想,中国传统音乐,史记·孔子世家

    许春华,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摘要:《论语》与《史记·孔子世家》关于孔子对《诗》《乐》所做工作的记述,显示出孔子诗学思想的两种不同面向:第一,从《诗》之结构看,《论语》“兴观群怨”是对人生意义的全副涵盖,《孔子世家》“四始说”突出了人伦之道与政治教化。第二,从“乐”之功能看,《论语

  • 康熙祭拜孔子墓不愿跪, 大臣遮住碑上一个字, 他心甘情愿跪下

    历史解密编辑:月月科技记标签:孔子,清朝,皇帝,大臣,康熙帝,化学武器,历史学家,民族乐器,慈禧太后

    危楼千尺压洪荒,聘目云霞入渺茫。吞吐百川归领袖,往来万国奉梯航。波涛滚滚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阆苑蓬壶何处是?岂贪汉武觅神方。——《澄海楼》自古以来,我国便是一个极为重视教育的国家,不管是什么样的家庭,从小都会为孩子灌输,要好好学习,以后为祖国做贡献的理念。这样的观念深入到了社会的每一层,即便是皇

  • 他们都有肉吃,就我没?不行不行,孔子一气之下辞官,周游列国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孔子,齐国,桓子,鲁国,阳虎,孟懿子,周游列国,民族乐器,春秋战国,历史故事,中国传统音乐

    他们都有肉吃,就我没?不行不行,孔子一气之下辞官,周游列国孔子在五十五岁的时候,带着一干弟子从鲁国出发,游历了十多个国家。这便是孔子周游列国的事迹,大家对于孔子周游列国的事迹或多或少的都听说过,但你知道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吗?其实并不是为了宣扬儒家思想,也不是为了广收门徒,答案可能令你大跌眼镜,仅仅是

  • 圣人孔子是如何打造超级个人IP,让世界读懂「子曰」的?

    历史解密编辑:真实创业故事标签: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子曰,董仲舒,齐特琴,超级个人,历史学家,民族乐器,儒家思想

    他,创立了一个儒家学派,开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他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被尊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是象征着华夏文明的伟大先师、儒家始祖——孔子。用现代的品牌运营或者说IP打造来解析孔子,孔子可以说是最伟大的品牌策划师或者超级IP打造者。下面我们来看看孔子是怎样进行IP打造的

  • 孔子见完老子,沉默了三天,学生询问原因,孔子直言老子是“龙”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孔子,老子,庄子,墨子

    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有才能的平民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谋在政治上的高升,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道家的老子、儒家的孔子、墨家的墨子、兵家的孙子、名家的惠子、杂家的吕子,阴阳家的邹子,还有纵横家的苏秦和张仪……这些都是人物都是在各自学派中拔尖的人物,而他们所留下来的著作,时至今日

  • 秦国不让孔子入秦,反倒统一六国,孔子去过的六国为何会败?

    历史解密编辑:江湖生活客侠标签:孔子,秦国,齐国,嬴政,六国,科学家,弦乐器,历史学家

    华夏民族五千年历史之中奠定主要思想和格调的不能不提及的两个人,一个是道家思想开创人老子,还有一个就是儒家鼻祖孔子。这两个人的思想影响到了中国人的方方面面,在两千多年之前的秦朝时期,秦国大军积累一百多年的战争和努力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这中间离不开六国君主的昏庸无能,也离不开纵横策略的实施。秦国从变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