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祭拜孔子墓不愿跪, 大臣遮住碑上一个字, 他心甘情愿跪下

康熙祭拜孔子墓不愿跪, 大臣遮住碑上一个字, 他心甘情愿跪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月月科技记 访问量:1982 更新时间:2024/2/10 10:04:45

危楼千尺压洪荒,聘目云霞入渺茫。吞吐百川归领袖,往来万国奉梯航。波涛滚滚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阆苑蓬壶处是?岂贪汉武觅神方。——《澄海楼》

自古以来,我国便是一个极为重视教育的国家,不管是什么样的家庭,从小都会为孩子灌输,要好好学习,以后为祖国做贡献的理念。这样的观念深入到了社会的每一层,即便是皇室也绝不例外,每一任皇子从出生起,就要接受各种教育,所以很多朋友的观念出现了错误,认为皇子们从小就生活的无忧无虑,其实不是的,大部分皇子小时候过得也挺累的,皇子长大成人后,生活才会彻底不一样。

一、祭拜孔子

明朝灭亡后,清朝建立了,虽然清朝是由满人创建的,但在此后的时间里,清朝一直在积极地进行着儒家化,每个皇子从小就会接受系统性的儒家教育。就比如说康熙,他从小身边就有好几位大儒,在教授他儒家知识,受此影响,长大后的康熙,成为了清朝第一位祭拜孔子的皇帝。关于康熙和孔子,还有着这样的一个故事,康熙第一次祭拜孔子墓时,不愿意跪,后来大臣上前遮住了碑上的一个字,他才心甘情愿的跪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个故事还要从康熙登基说起。康熙登基时的局面很差,天下并不太平,清朝的统治还并不稳固,后来在他几十年的励精图治之下,平三藩、收台湾、灭吴三桂,清朝的江山稳固了。但那时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皇子和大臣对于汉文化并不了解。康熙是一个深谙历史的人,他知道怎么样才是正确的路,所以一直大力推行儒家文化。

二、不肯下跪的康熙

那时康熙做了很多的事,儒家文化在满清贵族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后来康熙决定再深入推广,他决定效仿以前的皇帝,前往祭拜孔子墓,以表示满清对于儒家文化的重视。后来康熙就带着吏部尚书陈敬亭和一众大臣,前往了曲阜。不过那时出现了问题,在念完祭悼念词后,康熙就该亲自跪拜祭奠孔子了,但他站在孔子的墓碑前,久久没有动作,这让众人颇为不解。

大部分人不明白康熙心中是什么想法,只有他心中自己才知道。康熙虽然接受了儒家文化的教育,但是他的一生,只祭拜过自己的祖先,也就是说,除了祖先之外,他没有任何人下跪过,所以心理上就产生了障碍,再加上碑文上还有一些问题,所以他站在这里久久不动。不过大家都不明白康熙的想法,只能静静的看着他站在那里不动,一时间气氛比较尴尬。

三、陈敬亭的做法

那时陈敬亭就进行思考,他觉得问题应该是出在了碑文上,于是就走向前去,对康熙说,陛下你先休息一下。康熙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默许了他的建议,之后就去旁边休息了。那时大臣们越发弄不明白了,但又不能做其他事,只能静静的看着他们。后来陈敬亭命人拿来了一块黄布,将碑文上的一个字给盖住了,然后又去通知康熙。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康熙再也没有犹豫,直接跪下祭拜孔子。

在祭拜完成后,康熙还发表了讲话,讲话的内容,主要是鼓励天下读书人好好读书,不管是汉人还是满人,只要有能力,都能为国做贡献。后来发表完这句话后,康熙话音一转,又开始夸起了陈敬亭,说他是朕的得力臣子。说完这些话后,康熙就摆驾回京了。在康熙走后,其他的大臣终于忍不住了,他们纷纷跑到陈敬亭的面前,想问问这是为什么?

陈敬亭看着围过来的众人,淡淡地说出了实情。孔子墓前的石碑上刻着“大成至圣文宣王”七个大字,康熙那时之所以不跪,正是因为看到了那个“王”字。康熙觉得自己是皇帝,是天下共主,怎么可能去拜一个王,所以才迟迟不肯跪拜。深谙帝王心思的陈敬亭,敏锐的察觉到了康熙的内心,于是上前用黄布将王字给遮住了。这下康熙没有了心理障碍,顺顺利利完成了此次的祭拜。

结语:

陈敬亭的说话做事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能发现别人无法发现的细节,不仅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舒服,也助力了仕途的发展,此后的他成为了清朝的三朝元老,正是因为他有着优秀的为人处事能力。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学习陈敬亭,说话做事是一门学问,把这些事情做好了,将有利于生活的发展,反之,如果连说话做事都做不好,生活想要好起来是很难的。

参考资料

《澄海楼》

《清史稿》

更多文章

  • 他们都有肉吃,就我没?不行不行,孔子一气之下辞官,周游列国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孔子,齐国,桓子,鲁国,阳虎,孟懿子,周游列国,民族乐器,春秋战国,历史故事,中国传统音乐

    他们都有肉吃,就我没?不行不行,孔子一气之下辞官,周游列国孔子在五十五岁的时候,带着一干弟子从鲁国出发,游历了十多个国家。这便是孔子周游列国的事迹,大家对于孔子周游列国的事迹或多或少的都听说过,但你知道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吗?其实并不是为了宣扬儒家思想,也不是为了广收门徒,答案可能令你大跌眼镜,仅仅是

  • 圣人孔子是如何打造超级个人IP,让世界读懂「子曰」的?

    历史解密编辑:真实创业故事标签: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子曰,董仲舒,齐特琴,超级个人,历史学家,民族乐器,儒家思想

    他,创立了一个儒家学派,开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他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被尊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是象征着华夏文明的伟大先师、儒家始祖——孔子。用现代的品牌运营或者说IP打造来解析孔子,孔子可以说是最伟大的品牌策划师或者超级IP打造者。下面我们来看看孔子是怎样进行IP打造的

  • 孔子见完老子,沉默了三天,学生询问原因,孔子直言老子是“龙”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孔子,老子,庄子,墨子

    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有才能的平民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谋在政治上的高升,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道家的老子、儒家的孔子、墨家的墨子、兵家的孙子、名家的惠子、杂家的吕子,阴阳家的邹子,还有纵横家的苏秦和张仪……这些都是人物都是在各自学派中拔尖的人物,而他们所留下来的著作,时至今日

  • 秦国不让孔子入秦,反倒统一六国,孔子去过的六国为何会败?

    历史解密编辑:江湖生活客侠标签:孔子,秦国,齐国,嬴政,六国,科学家,弦乐器,历史学家

    华夏民族五千年历史之中奠定主要思想和格调的不能不提及的两个人,一个是道家思想开创人老子,还有一个就是儒家鼻祖孔子。这两个人的思想影响到了中国人的方方面面,在两千多年之前的秦朝时期,秦国大军积累一百多年的战争和努力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这中间离不开六国君主的昏庸无能,也离不开纵横策略的实施。秦国从变法以

  • 孔子的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孔子,子贡,春秋,论语,老子

    孔子是东周春秋时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孔子出于华夏族,祖籍是宋国栗邑。孔了是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孔子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一起看

  • 孔子诞辰日:36张图看懂孔子的一生(附央视《孔子》纪录片)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孔子,子贡,春秋,齐国,晏婴

    纪念孔子诞辰2573周年每年的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的诞辰纪念日。在中国大陆、台湾、日韩等地,都会举行大型的纪念活动,所以9月28日堪称“中国的圣诞节”。从为人处世到交友学习,孔子都留下了诸多睿智的洞见。为纪念孔子诞辰,让我们一起重温孔圣人的人生轨迹,以及他教给我们的人生哲理,表达我们对先哲

  • 孔子问一7岁幼童: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小孩回答后,孔子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文辰国学标签:孔子,甘罗,张唐,秦国,冉有,幼童,吕不韦,齐特琴,弦乐器,民族乐器,历史学家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孔子被尊称为先贤和至圣先师,他一手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主流,帮助封建君主实现对社会民众的教化。因此在帝王将相眼中,孔子的地位非常崇高。他在教育体系当中的诸多见解和建设性的

  • 孔子精神,领悟时人已过中年

    历史解密编辑:蒋南强读历史标签:孔子,吴道子,论语,卫灵公

    9月28日,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日子。2573年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的孔子,诞生于山东曲阜。从个人品格到学识修养,孔子都无愧于“至圣先师”的称号。至圣——中国民族理想人生之最高标准。先师——中国民族教育方针之最先启导。回望2500多年前那个风尘仆

  • 孔子问7岁小孩: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小孩回答后,孔子却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蔡建中说奇闻标签:孔子,星星,贤人,拨弦乐器,历史学家,民族音乐,儒家思想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是儒学大伽,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春秋战国百家思想争鸣时期,儒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后来汉武帝登基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那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中的思想主流,在现代历史与文明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孔子被誉为一代圣

  • 麒麟出孔子降生,有史记载麒麟出现有五次,这种神兽它真实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探索视线标签:孔子,麒麟,神兽,神龟,孔丘,仲尼,汉武帝

    自古以来麒麟出现时必是祥瑞、太平的时代,麒麟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灵兽之一。除灵兽中的玄武神龟之外,剩下的龙、凤凰、麒麟我们都没有见过,而且我们所看见的龟背上并无石碑。传说里孔子的母亲,颜徵在怀孔子时,祈祷泥丘山的时候就遇见麒麟现世,不久便生了孔子。然而在孔子在去世的时候,有人目睹麒麟被杀,这段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