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二世和隋炀帝都没资格入选乾隆和谁能当选最荒唐的五个皇帝?

秦二世和隋炀帝都没资格入选乾隆和谁能当选最荒唐的五个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计划儿 访问量:4992 更新时间:2024/2/27 16:26:55

历史上荒唐皇帝太多了,要是把三国两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的“皇帝”都算上,那么昏君,也就是荒唐皇帝要比所谓的明君要多上好几倍,因为按照现代的观点来看,封建君主制度本身就很荒唐,所以出几个荒唐皇帝那也不算啥新鲜事。所以要历数荒唐皇帝,咱们还是从大一统的王朝中寻找,因为那些割据一方自称皇帝的家伙,名不副实,不管他荒不荒唐,都应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被人们永远遗忘。

要论大一统王朝中的荒唐皇帝,我们还要刨除傀儡皇帝,包括十分可恶的秦二世和十分可怜的光绪,他们背后都有一双黑手,行善还是作恶,他们并不完全说得算。咱们今天就从大一统王朝中找出一些荒唐皇帝,看看他们有多荒唐。

首先我们来看汉朝,虽然大家都说“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但是那是相对于周边敌国来说的。从汉武帝刘彻开始,一直到汉和帝刘肇,人品极好的卫青和人品极差的窦宪,都是保家卫国的功臣,什么匈奴、乌桓、羌胡,不是被打残就是被打服。所以在三国争霸中原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异族也不敢趁虚而入。曹操刘备孙权忙里偷闲还要去打他们一家伙,所以他们连看热闹的心情都没有,只是躲在山沟和大漠深处,每天祈祷:这仨小子别打输了拿我出气。

物先自腐而后虫生,汉朝就是被自己搞黄的,或者说是被两个荒唐皇帝搞黄的。这两个皇帝就是汉桓帝刘志和汉灵帝刘宏,他们虽然不是亲父子(刘志无子),但是做法却如出一辙:把江山当买卖做,拉开了明码实价卖官鬻爵的序幕,而且连丞相级别的三公也挂牌出售。更荒唐的是刘志还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宫女数万,有封号的皇后三个、妃嫔五千,他才曾经“很大方”地把数千嫔妃全都集中起来什么都不穿地展示给自己宠臣们,让他们自己挑选并做一些事情。刘志本人则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看到高兴的地方还放声狂笑。虽然刘志创造了妃嫔数量第一的记录,但却没生出儿子来,这才便宜了解渎亭侯刘宏,也就是后来的汉灵帝。

也不知道汉桓帝是汉灵帝的叔叔还是大爷,但是侄子刘宏可是真的“继承了前辈的光荣传统”。而且他的老妈董太后家族是做小买卖出身,一看万里河山都成为了自己的本钱,那肯定是要好好经营一下了。于是他们开始了“童叟无欺”的官帽买卖: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标价是二千万钱,年俸四百石的官位标价是四百万钱,无论亲疏远近,谁交的钱多谁就能当大官。要知道,汉代的米价基本是八十钱一石,就是按一百钱一石计算,买官的价格正好相当于做官一百年的俸禄。这样高价买来的官帽下面,自然是一个贪渎的脑袋。

因为隋朝年代较短,隋文帝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隋炀帝虽然好大喜功,但是却也发展了经济增长了人口,连李世民都沾了隋炀帝的光——丰盈的国库让唐朝建国之初就可以轻徭薄赋,所以隋朝的皇帝还进不了“荒唐榜”。宋朝虽然有很多昏君,包括宋徽宗之流都不那么贤明,但是顶多是昏聩,还算不上十分荒唐。咱们今天要说的是“荒唐出风格、荒唐出水平”的荒唐奇葩,所以宋朝皇帝暂时也没有资格入选。

而夹在隋朝和宋朝之间的唐朝,也有一些昏君和庸君,但是谁也不如唐中宗李显荒唐,而且这厮是一以贯之的荒唐:第一次顺利接了唐高宗李治的班之后,就把自己的老丈人韦玄贞从一名蜀地小吏提拔为豫州刺史,还想任命韦玄贞为侍中(门下省长官,乃宰相之职),还扬言:“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这句话捅了大篓子,武则天一怒之下免了他的皇帝之职,韦玄贞也被流放致死。

在张柬之、敬晖、崔玄暐、袁恕己、桓彦范等五王(后来封的)帮助下复位之后,李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追封自己的老丈人韦玄贞为太师、益州都督、上洛王(郡王),然后又跟曾经的死敌武三思打得火热,不但将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两个人成了亲家。还封上官婉儿为昭容,负责替自己起草诏令,掌握生杀大权。后来更是让武三思成了自己正妻韦皇后的“入幕之宾”,如果武三思比较忙,李显还会用车拉着老婆“送货上门”,然后自己给武三思和韦皇后“把风”。

而对于拥立他复位的“五王”,则表现出了教科书式的忘恩负义:将张柬之流放到泷州,敬晖流放到琼州,桓彦范流放到瀼州,袁恕己流放到环州。然后又由武三思与韦皇后策划,上官婉儿拟诏,派钦差前往岭南,去杀害张柬之等五人。钦差还没走到,年老体衰的张柬之已经活活气死;桓彦范被用绳索捆绑,在砍伐的竹桩上拖着走,肉被竹桩刮去,露出骨头,然后用棍棒打死;敬晖被刀剔而死;袁恕己被强灌野葛藤汁,腹内痛苦难受,倒在地下,以手抓土,指甲磨尽,鲜血淋漓,而后用竹板打死。

要论忘恩负义鲜廉寡耻,历史上比唐中宗李显更荒唐的皇帝还真不多,而且这个皇帝活得荒唐,死得也荒唐:被自己最亲爱的老婆和女儿用一碗毒汤饼(面条?)毒死了。

说到忘恩负义,明朝也出了一个这样的皇帝,那就是明英宗朱祁镇,不但杀了死保大明不亡、正准备给病重的景泰帝上奏折拥护自己复位的于谦和王直,还给那个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建庙立碑,并且恬不知耻地赐号“旌忠”。后来连清朝人都看不过去了,上书给乾隆皇帝,强烈要求“砸塑像,断石碑”。

乾隆虽然同意了,但是朱祁镇所立的那座祭碑只是被刮掉了文字,并未损毁,现在还能看到。而乾隆本人的荒唐程度,跟朱祁镇比起来也是不遑多让,他不但花光了老爹雍正铁腕反贪积攒下来的家底,还妄自尊大地追求什么“十全武功”——败多胜少,自封“十全老人”、搞千叟宴,把老百姓饿得只好去吃观音土。也就是从乾隆时期开始,中国开始变得落后并被列强远远甩开,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乾隆最荒唐的,就是以文艺青年自诩,要是评选清朝“文联主席”,那么乾隆一定会“当仁不让”。但是他就像很多……(此处必须省略文字)一样,根本就写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一生写了四万多首打油诗,一句精彩的也没有,修《四库全书》,更是毁掉了大半传统文化的精华……

更多文章

  • 女子指着秦二世破口大骂,他却钟情这个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秦二世,皇上,赵高,奸臣,皇帝

    金銮殿上一女子,披头散发,指着皇帝秦二世破口大骂:“昏君,你荒淫无道,终将灭国。”皇帝却痴痴地望着女子……这个女人是谁?竟敢如此大胆,指着皇帝叫骂?她就是大奸臣赵高的女儿赵艳蓉。与她的父亲截然不同,赵艳蓉是个心地纯良、坚强的女子。秦朝时期,赵高一心想拉拢朝中重臣,独揽大权,于是,把女儿嫁给自己的政敌

  • 秦朝虽然焚书坑儒却并未废儒,秦二世还曾召儒生问政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秦二世,焚书坑儒,嬴政,李斯,秦朝,孔子

    先秦时期,儒学成了先秦诸子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说之一,韩非在《韩非子》中就提到:“世之显学,儒墨也”,并斥责其为“儒以文乱法”。儒家有两个著名的人物,一个是孟子,他主要从“内圣”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推行“仁政”,坚持“德政”理念;另一个是荀子,从“外王”方面发展了儒学,重视帝王之学。而荀子有一个很出色

  • 项羽攻打秦国时,秦国五十五大军去了哪里?原来是秦二世从中搞鬼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

    秦朝在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它统一了国家、文字、货币,而它的影响更是长达了几千之久。但就是这么强大的一个国家,怎么会就只存在了十四年的时间呢?而且,当时项羽只有几万士兵,但秦朝却是派出了四十万大军与之对抗。但最终,这个帝国还是覆灭了。要知道,秦朝的实力可是很强的,而秦朝的军队更是厉害,非常骁勇善

  • 如果让你当皇帝,你会选择秦二世、汉献帝、崇祯、光绪中的谁?

    历史解密编辑:雨遥呀标签:秦二世,崇祯,汉献帝,皇帝

    首选崇祯,选其他人早晚是个死,崇祯有活路!尽管这是一个假设问题,但这个假设非常有趣。因为这个假设当中的4个皇帝,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一样的,那就都是亡国之君。但在另一种程度上来说又都不一样,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高光时刻。而只要合理巧妙的运用,最起码不会让自己死得这么惨,但是想要合理全面的运用

  • 秦二世与赵高密谋统一天下?天下不是秦始皇酒统一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赵高,嬴政,卫国,周朝,先秦,秦二世,秦王朝,秦始皇,艺术家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靠不光彩手段登上皇位的秦王朝二世皇帝忽然心血来潮,他叫来得力亲信赵高,二人一起合谋,决定干两件大事给那些心怀观望的大臣们看看,让他们知道他是始皇帝的儿子——虎父无犬子!这君臣二人要干的两件大事:一件是斩杀诸公子(二世皇帝的亲兄弟)立威于内;派兵统一天下以扬名于外。这

  • 秦始皇有能力统一六国,为何选不出一个好继承人,导致秦二世就亡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嬴政,秦二世,赵高,扶苏,李斯

    秦始皇选定的继承人是两个:一是长子扶苏,二是大太监赵高。客观地说,这两人都有份!都是秦始皇指定的!秦始皇做梦都想长生不老!哪会想到病死?皇帝“万寿无疆”天天这样叫,都习惯了,那么就算活不到一万岁,一千岁总能活吧?退几百步说,一百岁总可以吧?秦始皇临终时49岁,离一百岁、一千岁还差很远很远,他怎么会意

  • 秦二世:屠杀亲族,倒行逆施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秦二世,赵高,皇位,宗族

    屠戮宗族、迫害郎官,历史上最暴虐的君王当属这一位历史上为了谋划皇位,继承人之间的争斗不在少数,但是大都是私下暗自做些安排布置,或者像很多影视剧中演的那样,从后宫着手挑拨关系或是暗害妃嫔。但是真正像胡亥这样残暴,明目张胆地处死和自己有亲缘关系的哥哥们,甚至连无法跟自己争夺皇位的姐姐们也虐杀,还真是绝无

  • 他是导致秦朝灭亡的罪人,曾跟刘邦密谋瓜分关中,谋杀秦二世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刘邦,秦二世,秦朝,嬴政,赵高

    秦二世而亡,引得后人无限唏嘘。按照嬴政的规划,他是始皇帝,后世还有二世、三世、四世……直到千秋万代,哪知道秦始皇驾鹤西去不到两年,大秦帝国就分崩离析。其实,秦亡有历史深层次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秦都咸阳据有金城千里的关中,本是该开万世基业的。只是秦朝不幸,秦始皇

  • 从海外抢救回归的三千多枚西汉竹简揭历史谜案,秦二世为正当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志英好心情标签:秦二世,嬴政,李斯,赵正书,赵正

    2009年1月11日,北京大学接受捐赠,收藏了一批从海外抢救回归的西汉竹简。这批竹简共有3346枚,保存情况良好,表面多呈褐色,质地硬实,字迹清晰,墨色鲜亮。其中,《日书》(类似“黄历”的占卜用书)等书简上保存有朱红色界栏和图画,色泽如新。是目前所见战国秦汉古书类竹简中数量最大、保存质量最好的一批,

  • 秦二世去世后由子婴继位,作为秦朝最后的统治者,他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子婴,赵高,秦朝,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世人常说秦是二世而亡,但实际上还有秦三世子婴。子婴虽然在位仅46天,却也是以秦朝皇帝之名继位的,只不过因权臣赵高的个人原因,导致帝号被去除,故而改称秦王。子婴继位不久后,刘邦便率军攻入秦都咸阳城外,面对大势已去的秦王朝,子婴只能向刘邦投降,秦朝就此灭亡。对于这位秦王朝的末代君主,史料对其的记载却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