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得知许世友在看这本书,毛主席特别叮嘱:你以后就作周勃嘛

得知许世友在看这本书,毛主席特别叮嘱:你以后就作周勃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今人说古 访问量:2462 更新时间:2023/12/9 2:29:33

1973年12月,在毛主席的一声令下,八大军区的司令员实行对调,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开国上将的许世友将调任广州军区司令。直到1980年1月,开始专任中央军委常委为止,许世友在广州生活、工作了6年之久。广州留园7号,原是党内元老董必武在广州居住时的别墅。但在1973年12月以后,它的主人就换成了许世友。

1973年12月21日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前来参加军委会议的成员。此次接见共耗费了80分钟,主要是谈八大军区司令对调的问题。在会上,毛主席对时任军委委员、广州军区政委、开国上将的韦国清打趣道:“老朋友,你不是韦国清吧。样子都变了,胖了嘛。你要多帮助许世友同志哟。他到那里,人生地不熟。”

没等韦国清回话,毛主席就感慨道:“到一个新地方,有很多困难呢。对人不熟,对地方不熟,对党政军民都不熟。”毛主席对许世友实在爱护,让旁人羡慕得犯红眼病了。对毛主席的关心,许世友回复道:“有党,有同志们,我可以学习,主席不用担心。”

毛主席闻言点了点头,又亲切地问:“许世友同志啊,你现在也在看《红楼梦》了吗?”许世友感到惊奇,毛主席怎么知道自己在看这书:“看了,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毛主席说:“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

许世友本可以立即表态,说自己一定会看五遍,但他面露难色,十分诚实地“诉起苦”:“我没看那么多,我才刚看一遍呢。我一定坚持看下去。”毛主席担心许世友“有眼不识金镶玉”,不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便说起《红楼梦》的出色之处,还叮嘱他以后要搞点文学。

许世友郑重表态:“应该搞点文学,坚持看五遍。”毛主席笑了,然后说起一段古文:“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这话什么意思呢?“时常遗憾随何陆贾(汉高祖的文官)不能武,周勃灌婴不能文。这是《汉书》里的内容,意思是说没有能文能武的全才,能文的不能武,能武的不能文。

毛主席将许世友比作周勃,说周勃厚重少文,许世友也是厚重少文。说到这里,毛主席突然讲:“如果中国出了修正主义,大家要注意啊。”许世友大概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大声回答道:“把它消灭。我不怕,那有什么关系!”临近分别时,毛主席向许世友特别赠言:“不怕啊,你以后就做周勃嘛。”

许世友被调到广州后,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开始静下心来仔细阅读《红楼梦》,细细品味。同时,还看《天体运行论》。这本自然科学书,也是毛主席安排他看的。当时许世友还在南京军区,毛主席托紫金山天文台给他送去一册合译书,并嘱咐:“你也要认真看一看这类自然科学书籍。”

毛主席给许世友捎了30本《天体运行论》,许世友给军区常委、身边工作人员都发了一本。为此,许世友总是在各种场合,面带自豪地强调:“读这些书是毛主席交给我的任务,你们也得看一看。”

许世友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学文,效果还是很好的,连诗都能作了;以及在毛主席逝世后,同“四人帮”的斗争中,许世友坚定地跟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等人站在一起,全力支持他们粉碎这一小团体。

更多文章

  • 诸吕之乱:吕氏大权在握,为何还要作乱?周勃:你们还是太年轻了

    历史解密编辑:环宇头条世界标签:周勃,吕氏,诸吕,吕雉,刘邦,曹参

    公元前180年,吕后临终前,交代诸吕,一定要握好手中禁军兵权。然而,吕后刚刚去世,诸吕却欲为乱。齐王刘襄发布讨吕檄文,并率军攻向长安。灌婴受命抵抗,却在荥阳按兵不动。长安城内,郦寄一番说词,欲为乱的吕禄就忘了吕后的交代,竟主动放弃了兵权,吕产也很快就被击败。于是,周勃、陈平等人很快平定诸吕。刘襄大军

  • 吕氏乱政是借口,刘邦提议周勃为太尉另有深意,只能说吕后不够狠

    历史解密编辑:破先生标签:刘邦,周勃,吕雉,丞相,曹参,三毛

    谈秦说汉(302)吕氏乱政是借口,刘邦提议周勃为太尉另有深意,只能说吕后不够狠刘邦在临死之际,与吕后的交谈中不仅提到了丞相人选是陈平,还提到让周勃为太尉辅助陈平。这看似遗言,其实有很深的用意,其目的就是防范汉室不改姓。也就是说,陈平、周勃在刘邦驾崩之前是得到了刘邦的口诏,若吕氏称王则诛杀之刘邦革命成

  • 汉文帝为何打击周勃?从汉初丞相的人选及更替情况,或能找到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周勃,刘恒,丞相,夏侯婴,灌婴,刘邦

    周勃,西汉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的沛县老弟兄,刘邦临终前曾对吕后表示:“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后来,在“诸吕之乱”时,他以太尉的身份跟右丞相陈平合谋,除掉吕氏,挽救了汉朝江山,并迎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代王刘恒为帝。刘恒即为汉文帝。汉文帝登基后,对迎立他的首席功臣周勃的态度是很微

  • 周勃捧汉文帝刘恒上位,却成了阶下囚,没有狱卒指点,就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周勃,刘恒,吕雉,刘邦,太后

    汉朝历史雄壮浑厚,很多事情,扑朔迷离,今天就说一段公案,周勃捧汉文帝刘恒上位,却成了阶下囚,没有狱卒指点,就废了!生活很野蛮,从来不讲理,人生很无奈,其实面对人生,我们没有选择。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大多数人都是负重。刘邦对周勃的评价极高,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吕后专

  • 周勃是拥立汉文帝的功臣,因何落得卸磨杀驴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万物解读标签:周勃,刘恒,刘邦,丞相,樊哙,代王

    作者:许云辉吕后驾崩后,侄子吕禄和吕产分别把持朝廷军政大权,野心勃勃“欲危刘氏”,篡夺刘氏江山,建立吕家王朝。陈平枉为帝国丞相,却无权处理政务。太尉周勃名义上是汉廷最高军事长官,却被二吕排挤得“不得入军门。”周勃与陈平密谋策划,在一批对刘家忠心耿耿的文武大臣支持下,将吕氏势力一网打尽,并将皇位这个大

  • 周勃陈平为啥要在吕后去世后动手?又为啥选择最没背景的代王刘恒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周勃,三毛,刘恒,吕雉,王刘恒,刘邦

    公元前180年七月三十日,执掌大汉王朝权柄、临朝称制十五年的吕后去世,留下一个山雨欲来、黑云压城的动荡政治格局。吕后也知道,随着她的黯然离去,大汉王朝必将面临着诸吕(外戚集团)、刘邦还留在世上的刘氏子弟(宗室集团)、当年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集团之间争夺大汉王朝权利分配的血腥斗争。所以,她在临死之前,

  • 汉景帝请客不给筷子,周亚夫面对人生大考0分,真该想想父亲周勃

    历史解密编辑:宅女看史标签:周勃,刘启,丞相,梁王,汉朝,周亚夫,汉景帝

    周亚夫是绛侯周勃的次子,继承了父亲的军事素养,是文景时期的名将,单就军事能力而言,早已超越了其父,当时无人能出其右。汉文帝在临终前,叮嘱太子:"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周亚夫没有辜负汉文帝的赏识,也没有辜负汉景帝的信任。七国之乱,政权几乎倾覆,汉景帝在最艰难的时候,启用了周亚夫。他不负众望,挽

  • 周勃、周亚夫悲惨结局背后的原因,皇帝与功勋集团之间的权力博弈

    历史解密编辑:香茗史馆标签:周勃,周亚夫,丞相,刘恒,刘邦,刘启

    周勃、周亚夫父子,可以说是汉文帝、汉景帝两朝的绝对功臣,其中周勃不仅是西汉开国功臣,而且是平定“诸吕之乱”的首要功臣,且对汉文帝刘恒有拥立之功,而周亚夫则平定了“七国之乱”。然而,功劳卓著的周勃、周亚夫父子,晚年境遇却极度凄惨,这又是为什么呢?周勃:虽然平定了“诸吕之乱”,但也引起汉文帝忌惮周勃是刘

  • 汉文帝能做皇帝,全靠周勃,他为何恩将仇报,想把恩人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子范儿标签:周勃,刘恒,皇帝,吕雉,刘邦,丞相,汉朝,汉文帝,中国古文献

    汉文帝名叫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原本被封为代王,他本人既不得父皇的喜爱,母亲也受到刘邦的冷遇,根本没有机会成为皇帝。可是,吕后死后,爆发了诸吕之乱,以太尉周勃为首的大臣们,诛杀了吕后的侄子,将代王刘恒推上了皇帝的宝座。然而,汉文帝即位后,却恩将仇报,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周勃与刘邦是同乡,都

  • 刘邦去世15年后,周勃、陈平为何杀光刘盈的儿子?不能不说很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刘邦,周勃,三毛,刘盈,陈平,陈平(汉朝),汉惠帝,汉朝

    公元前195年,刘邦临终之际,吕后问了刘邦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即“倘若萧何去世了,谁来接替他的位置,来保刘氏江山?”对此,刘邦早有考虑,他给出的答案是曹参,而关于曹参之后谁又是接替者,刘邦给出的答案中涉及到了三个人:王陵、陈平和周勃。并认为“安刘氏者必勃也。”刘邦的看人的眼光可谓毒辣,最终拨乱反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