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人“怒”很正常,孔子也“怒”过,但是不要“迁怒”

一个人“怒”很正常,孔子也“怒”过,但是不要“迁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尚爱科普 访问量:3724 更新时间:2024/2/17 8:20:00

鲁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不迁怒、不贰过是对颜回人生修养态度的真实描述。

喜怒哀乐都是人类的生命情感,都是我们“仁”心本体的一部分,所以怒是可以的,一个人怒很正,孔子也怒过,也曾经发过脾气、骂过人,但是不要“迁怒”。什么叫“迁怒”?就比如在公司被老板骂,却回家给家人发脾气,心理学上称之为“踢猫效应”,其实大多数暴力事件或暴力犯罪也都是“迁怒”蔓延的结果,因为生活中大多数问题是没必要诉诸于暴力手段的。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迁怒”呢?本质上还是因为内心的自卑与懦弱,没有勇气直面人生的问题,就比如在公司被老板骂就应该直接应对,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就好好检讨反而能成为自己提升的机会,如果不是就好好解释沟通。就像鲁迅先生说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更多文章

  • 科学为何没有诞生在中国?孔子的这番“答记者问”,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百世君标签:孔子,科学,中国,大禹,上古,弦乐器,历史学家,民族乐器,春秋战国

    人类历史长河并不能说是以一个国家的单一历史去衡量,因为这样的历史情况和细节都是被掩盖的,必须是从一个综合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情。很多时候一件事情的产生和许多走向也是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不得不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而现代社会之中新出现的科学这一门学科其实是最近300年时间之中才从世界各地酝酿出来的。之前社会里面

  •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一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即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孔子,论语,齐国,项橐

    而在这些众多先贤中,孔子无疑是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位,在中国高校的文学院内,都会有一位孔子雕像,纪念这位第一位开办私学的人,以及倡导“有教无类”的圣人,现如今的孔子学院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多,已经成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孔子不仅得后世人的万世景仰,就是在当时也是名闻天下的智者,有贤明的人

  • 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孔庙前面,日本人与孔子后人的合影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山川标签:孔子,汉奸,孔德成,日本人,山东省,国民政府,山东孔庙,民族乐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传统音乐

    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孔庙前面,日本人与孔子后人的合影。照片中可以看到两个日本军官,这两个日本军官来到孔庙没有搞破坏,侵略中国的日本人当时是很残忍的,但是他们对孔子还是比较尊敬,并没有破坏孔庙。照片中的白胡子老人是孔令煜,他是孔子第77代孙,第31代衍圣公孔德成的堂叔。当时山东被日本人占领前,孔德成跟

  • “五十而知天命”,孔子在说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老沈一标签:孔子,朱熹,论语,道家,儒学,知天命,弦乐器,历史学家,民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

    “五十而知天命”,语出《论语·为政》。或曰,“天命”,就是“人的命,天注定”。这种理解,大概不合孔子本意。他不至于这么悲观,会对学生说,我五十岁的时候,终于彻悟了一个道理:个人再如何努力,也拗不过“天命”。孔子是老师,《论语》是学生们记录下来的尊师的语录。从这段话的完整意思看,孔子是在向弟子们讲授自

  •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七岁小孩的答案引人深思,孔子当即拜师!

    历史解密编辑:回京历史梦标签:孔子,甘罗,项橐,孔圣人,齐国,鲁国

    孔子有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我们眼中孔子是备受尊崇的学问大家,但他依然能够做到不耻下问,甚至曾经拜七岁小孩为师!神童项槖项槖之所以能够闻名于世,与他七岁时巧舌如簧,一题难倒孔圣人有分不开的干系。《三字经》中这样描述项橐:“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华民族作为具有

  • 老子不教孔子道德经,为何却教了尹喜,因为孔子读不懂道德经?

    历史解密编辑:雪球啃史标签:老子,孔子,尹喜,庄子,周易,道德经,周王室,齐特琴,民族音乐,春秋战国,儒家思想

    作为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孔子曾经求学老子,两人有过多次交往,算是师徒关系,但奇怪的是,老子为何不教孔子《道德经》,而将之传给尹喜呢?《庄子》书中认为老子与孔子观点不同,孔子欲望过多,故而没有传给孔子道德经。老子是道家淡然处世的思想,孔子是儒家积极出世的思想,所以有不少学者解读这一原因时,认为孔子无法读

  • 那些孔子忘了说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北大博雅讲坛标签:孔子,子产,管仲,论语,孟子,儒家

    孔子可谓家喻户晓,也因此人红是非多,虽然死了几千年,却几度大起大落。阔如“素王”、“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落魄如“丧家之犬”、“孔老二”。不过,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他。今天的人当然大多不会带着滤镜看他,但是愿意深入了解他的人其实不多。略而言之,在语文课本里喋喋不休地劝人向仁向善,仿佛是令人厌烦的道学先生,

  • 末代衍圣公孔德成:作为孔子的后人,为什么至死不肯回曲阜?

    历史解密编辑:张音乐标签:孔子,民国,孔德成,曲阜市,历史学家,末代衍圣公,中国传统音乐

    历史上有很多显赫的世家大族,但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门阀世家,他们的传承不过数百年,但有一个家族在王朝更替中从未落败过,这就是孔子的家族,从秦朝到民国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孔家一直屹立不倒,其“衍圣公”的封号一直传承了近九百年,是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封号。孔德成而到了民国时期,末代衍圣公孔德成是孔子的第七十七

  • 孔子“和稀泥”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孔子,蚂蚱,道学,老师,笑林广记

    文|李乐军《笑林广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两位道学先生观点不同,认为自己掌握的才是真正的道学,而诋毁对方为假,争论了很久也没结果。于是两人就去向孔子求证。孔子走下台阶,对两人鞠躬致敬后说:“我认为道学所包含的东西非常大,不一定要相同。两位老先生都是真正的道学,是我向来所钦佩敬仰的,怎么会有假呢!”两

  • 正式开学!“孔子大学”,要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青塔网标签:孔子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生,尼山

    随着,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开学典礼的举办,建设孔子大学的进程又向前迈了一大步。8月16日下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2022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开学典礼在亚圣故里山东省邹城市举行,来自16所共建院校的380名专项研究生以线上线下方式参加活动。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山东省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