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彼可取而代之?项羽杀死秦三世便可取而代之,可他为啥开历史倒车

彼可取而代之?项羽杀死秦三世便可取而代之,可他为啥开历史倒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乡野的小宋 访问量:4217 更新时间:2023/12/4 13:49:22

秦始皇去世之后,天下大乱、大秦帝国狼烟四起。在秦朝被推翻之后,公元前206年,又形成了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两大阵营的交锋格局,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04年,是为楚汉相争。历时四年的楚汉相争最终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刘邦笑到了最后,成功君临天下,而项羽落得个悲惨下场,兵败后自刎于乌江。

这样的结果其实是令人大跌眼镜的,项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战神,拥兵四十余万。面对只有十万之众,且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刘邦,项羽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关于项羽会输给刘邦,历来向来争议不断,有的人说项羽孤傲自大,有的人说项羽不会用人。其实在作者看来,这些都不是最致命的原因。

暂且不说原因,先从一个历史事件说起。公元前207年,项羽正式进入了昔日秦朝都城咸阳。但他的做法和之前的刘邦进入咸阳的秋毫无犯形成了鲜明对比。项羽杀了只当了一个多月皇帝的秦三世子婴,并火烧咸阳,摆明了没有要留在咸阳做皇帝的意思。昔日秦始皇东巡之时,项羽曾经目睹了秦始皇威严豪华的仪仗队。

他曾经许下了“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然而仅仅过了十年,项羽就忘记了自己许下的豪语——“彼可取而代”。他没有取代秦始皇在咸阳当皇帝,开创新王朝,而是选择退回了老家,将自己封为西楚霸王。当时刘邦以为项羽应该会留在咸阳称帝,没想到他却要回到江东接受父老的膜拜。

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退回了秦始皇统一之前的战国乱世。在作者看来,这便是项羽会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他开历史倒车,逆历史潮流而行。试问他这种做法,岂能不失败呢?这也是他眼光不如刘邦的所导致的必然结果。项羽曾经尊楚怀王熊心为“义帝”,以“义帝”的名义又大封封诸侯国。

项羽的分封方式带着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不理会原本的约定。本来关中之地是要封给刘邦的,而项羽却封给了原秦国的三个降将,应该做“关中王”的刘邦成了汉王。不理会齐国的现实状态,故意贬抑被他视为害死项梁的罪魁祸首田荣,将齐分成三块。这样的做法必定引来许多不满,有人不满,就挑动了项羽另个心结。

名义上,“义帝”在他之上,可以否定项羽的分封。项羽越想越不甘,索性就派人杀了“义帝”。项羽不顾一切转而决定刺杀“义帝”,如此一来,给了本来就心存不满的人找到了反抗项羽的正当理由。《史记·项羽本纪》对于项羽这一连串作为的记录,清楚地揭示了他最严重的缺陷。缺乏全面的考虑与规划,冲动地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项羽看不到甚至不考虑事情之间的复杂关系,无视一件事会有连锁反应与副作用。于是齐王田荣首先站出来反对项羽,没有多久,刘邦就加入了这波反对项羽的热潮中。刘邦身边有太多聪明的人,他们给刘邦的规划,远远高于项羽的水平。张良看穿了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的用意,就教刘邦入蜀时一边走一边将走过的栈道烧毁,表示不会再带兵出山了。

这种做法让项羽放心,他觉得不必警惕刘邦了。项羽将注意力都放在处理齐国问题时,刘邦却“暗渡陈仓”走了另外一条隐蔽的路,北上突袭关中,立即靠自己的实力拿下了关中。同时刘邦身边的谋士积极扫除项羽身边唯一一位有大局观的范增陈平上场演了一场好戏,项羽的使者到来,陈平出面招待,准备了好酒好菜,极度热情。

陈平询问范增如何如何,范增可有什么指示?说着说着,装出突然才意识到来的是项羽的使者,而不是范增派来的。陈平于是故意态度大变,明显地由热络变成冷淡。使者当然将陈平先热后冷的反应回报了项羽,项羽就上了当,认为范增和刘邦方面私下有勾搭。他开始怀疑并疏远了范增,范增一怒离开了项羽,不久便郁郁而终。

除掉了范增,项羽阵营在谋略已经无法与刘邦阵营了争锋了。范增非除去不可,是刘邦阵营太明白范增的作用,范增可以补足项羽缺乏全面考虑的严重缺点。项羽在策略上的种种失败,昏招频出,导致千夫所指。最终使各方势力联合起来反对他,落得四面楚歌的包围态势,兵败垓下。

项羽死了,西楚霸王的时代流星般地结束了,这个时候,许多人仍然以为情况会恢复到秦始皇统一之前,各诸侯分立的局面会卷土重来。在这点上,刘邦和身边的谋士有了不一样的观念和做法,刘邦没有忘掉“大丈夫当如是”的感慨。刘邦没有放弃继承秦始皇的霸业,当大一统王朝皇帝的想法,这是他比项羽强的一个点,于是得以开创出汉朝的历史新篇章。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

标签: 项羽刘邦秦三世范增嬴政三毛

更多文章

  • 秦三世投降后,刘邦欲把后宫嫔妃占为己有,樊哙急忙道:千万别碰

    历史解密编辑:史阅苍穹标签:樊哙,张良,项羽,秦国,子婴,周朝,汉朝,秦三世,汉高祖刘邦

    秦末时期,出现了一个足智多谋,刺杀秦始皇后成功逃脱继续逍遥法外的人,这个人就是张良,那么张良到底有多聪明呢?张良出生在一个十分富裕的贵族世家,后来韩国灭亡,张良便不能再继承父业,因为国家的衰败,他把这些原因全部怪在秦国的头上。后来张良得到沧海君的帮助,制定了一系列的刺杀行动,还找人到处打听秦始皇的行

  • 赵高发动望夷宫政变,害了秦二世,为何轻易被秦三世害了?

    历史解密编辑:猪猪的小厨房标签:赵高,子婴,嬴政,先秦,周朝,秦二世,秦三世,望夷宫政变,秦始皇统一六国

    赵高杀害秦二世胡亥是经过事先准备,制定了弑君计划,一切准备就绪后,最终发动政变,在望夷宫中逼死了胡亥,胡亥死后,赵高仰仗自己也有嬴姓赵氏血统,准备登基称帝,但是不被文武百官认可,赵高无奈之下,将帝位传位了秦国王室成员赢子婴。赵高此时还心怀诡计,想着谋逆篡位,就去掉了秦的帝号,子婴成为了秦王,为自己之

  • 赵高冒死立秦二世为帝,却被秦三世轻易斩杀,世道轮回,绕过谁?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赵高,秦二世,李斯,嬴政,丞相

    在我们印象中,赵高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有人说他葬送了大秦帝国,使秦始皇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一统国家二世而亡。其实这是对赵高的偏见,赵高之所以冒死拥立秦二世胡亥为帝,实乃出于人之本性――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无关人的好坏。有句话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处于那种场景,你也会像赵高那样。说实话,胡亥能登基

  • 科普:赵高能发动政变杀秦二世,为何会轻易被秦三世拿捏?

    历史解密编辑:夏目历史君标签:秦国,李斯,先秦,周朝,秦二世,赵高能,秦三世,秦王子婴,秦始皇嬴政

    说起赵高此人,历史对他的评价一般都比较低,因为他的身上有太多敏感的标签,例如死太监,亡国之人,杀戮过重,性格太差。——不过,我们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这么一个被后世骂成渣子的烂人,却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历史......要知道,秦帝国可是6代人的努力,而且经历了无数场精彩的大战,以及一位万世帝王的整合。可

  • 赵高大权在握,发动政变杀害秦二世,为何被秦三世轻而易举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秦二世,秦三世,赵高,丞相,李斯,嬴政

    说到赵高就不得不说秦朝,毕竟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和赵高有着很大的关系。是他玩弄秦二世胡亥于股掌之中,骄横专权,结党营私,实行苛政,导致百姓负担日益沉重,犹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最终激起了民众反抗。然而赵高却不知悔改,并且随着权力的逐渐扩大,赵高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先是陷害除掉了丞相李斯,后来甚至连给予

  • 秦二世并没有留下子嗣,那么秦三世子婴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秦二世,子婴,秦三世,赵高,嬴政,秦国

    我们今天来聊聊秦朝的第三位皇帝子婴。公元前207年,沛公刘邦军指咸阳,秦王子婴出城投降,后被项羽所杀。曾经横扫六国、南抚百越的秦帝国终于彻底灭亡了。我们都知道秦二世曾为巩固帝位曾大举诛杀兄弟姐妹,秦始皇的其他孩子们都被赶尽杀绝,而秦二世胡亥没有留下子嗣,那么子婴是谁?他为何成为了秦三世?最早记载子婴

  • 秦三世子婴到底是谁?最有可能是秦始皇侄子

    历史解密编辑:云舒颜标签:嬴政,应侯,皇帝,周朝,先秦,秦二世,秦三世子婴,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大的皇帝,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而秦始皇的儿子废太子胡亥继位后,很快被灭亡了,秦朝的统治也随之结束。在秦朝灭亡之后,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神秘的人物,他就是秦三世子婴。那么秦三世子婴到底是谁呢?最有可能是秦始皇的侄子。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秦三世子婴的背景

  • 如果韩非不被李斯杀死,韩国能否避免灭亡的命运?读战国(73)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韩非,李斯,秦国,秦王,嬴政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73):韩非之死与韩国灭亡文/松鼠爸爸韩非“李爱卿,你这个老同学韩非的文章写得真不错,很合寡人心意。他好像有意效力我大秦,你说,寡人授予他何职比较合适?”战国末期的某一天,秦王嬴政在咸阳王宫连读韩非的上书后,对心腹重臣廷尉李斯说。韩非就是闻名后世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

  • 追到“李斯婷”能给亚马逊新老卖家们带来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亚马逊全球开店标签:亚马逊,李斯婷,老卖家,卖家,listing

    卖家A:听说最近亚马逊官方要出教程追求李斯婷了!卖家B:李斯婷是谁?有点耳熟啊!卖家C:求解答!到底谁是李斯婷?亚马逊全球开店:接下来,听小编细细讲解!一:谁是李斯婷?李斯婷是谁?TA,其实就是商品详情页!每一款商品上传成功后,就会生成一个独立的 Listing 页面,包含了消费者搜寻的关键字包含了

  • 韩非之死:被同门李斯陷害?别拿言情剧来理解历史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球球先生标签:韩非,李斯,秦国,嬴政,韩非之死,书法家,艺术家,秦朝,春秋战国

    《大秦赋》本该是一部激动人心波澜壮阔史诗般的电视剧,但是演到现在,慢慢的开始向古代宫廷斗争剧靠拢,各种狗血情节开始出现。本该是秦王扫六合的战争场面,但呈现给我们的却是各种宫斗之下的阴谋诡计,从赵姬到娼后,后宫乱政更是经常被拿来说事儿。这些作为娱乐的噱头,说说也就罢了,要是拿来当做是正经的历史剧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