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二世到底有没有篡位?赵正书和史记看法不一,北大教授独辟蹊径

秦二世到底有没有篡位?赵正书和史记看法不一,北大教授独辟蹊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彩虹里的牛奶 访问量:1857 更新时间:2024/6/22 3:30:43

大秦帝国的覆灭和骤然灭亡的原因从汉朝初年以来就是一个让无数人为之关注的政治历史话题,据当年的历史记载秦始皇是在东巡的过程之中死在了一个叫做沙丘的地方,随后就是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在宦官赵高的主导之下与李斯合谋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内容,然后顺利的登基成为了秦朝的二世皇帝,由此推断的话,很多人认为秦朝在第二代统一之后区区十几年的时间就灭亡的原因就是在于“政治继承”出现了巨大的问题,而秦二世皇帝的即位充满了阴谋和非法性质。

秦二世元年文书的观点

最新在湖南益阳的兔子山遗址之中出土了关于秦代末年的竹简,考古工作人员将其命名为《秦二世元年书》,这本书里面提出到了一个当时的社会现象是说从秦始皇死后,天下百姓都十分的恐惧,充满了悲哀的氛围,秦二世说自己要继承德治的做法,表达对死去父亲的哀悼,然后做出了制度化的规定,秦二世似乎想要通过圣旨的形式对天下人说自己是一个敬重父亲的好儿子。

议论完祖庙制度之后就是对天下犯人的一个决定,秦二世的文书之中提到要“尽为解除流罪”,这其实是在突出他自己的明君气魄,以此用来笼络天下的人心,秦二世当时是有着这样的想法的,可是后面的具体实施似乎没有到位,为何说秦二世需要这样对全天下的百姓进行宣布,与百姓进行一个新皇帝新气象的宣告,其实应该就是因为的皇位和权力的来源是因为欺诈和谋取。

湖南和湖北两个省份一直以来都是秦代战国以来出土竹简比较多的南方省份,这应该是跟历史之中的战乱影响有着巨大的关联,中原北方都已经被打烂了,而益阳兔子上的《秦二世元年文书》十分明显的就是当时的真实政治文献,态度观点中肯无有偏向,从地理位置上的角度来说已经到达了秦代的湖南地区,也足以见到当时秦二世登基之后是对全天下广泛性的发放证明自己合法性的文书的。

赵正书之中的辨析

赵正即历史之中的秦始皇,是崤山东方六国因愤恨于秦国灭国而对秦始皇的一个轻蔑称呼,这个称呼在汉初之中都广为流传,一直到汉武帝之后才渐渐的由嬴政取代。在2015年的时候,北京大学公布了收藏的西汉初年《赵正书》之中的内容,从当时的内容之中来看的话秦始皇感到自己命不久矣的时候曾经和李斯有过一段比较长的对话内容,前面李斯对话都略显突兀,后面开始合情合理的进行身后事安排。

其中的关键信息就是秦始皇于沙丘之地的时候感受到自己大限将至,为了避免自己死后秦帝国高层权力斗争扰乱民生和浪费国家实力,所以他当面召见李斯,让李斯推荐适合继承大秦帝统的储君,李斯经过了一番推迟之后和御史大夫联名上书认为胡亥是最适合的继承人,而秦始皇死后胡亥就是按照三人的安排做了皇帝,历史之中如果真的按照西汉初年赵正书之中的内容记载的话,那李斯赵高胡亥三人合谋的沙丘之变就不存在了,胡亥就没有篡位。

很难说清楚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秦二世元年文书和北京大学收藏的西汉初年文书似乎构成了一个交叉支撑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部重要的考古出土文献正是这些年来很多人开始质疑西汉司马迁《史记》之中胡亥篡位的史料来源,但就是个人的倾向来看,出身于好汉武帝时代的司马迁是不可能没有接触到汉高祖和汉惠帝时代的史料的。

从汉高祖平定天下,铲除功臣之后就继承了秦朝的修撰历史活动,吕后案件虽然影响到了长安城统治秩序,一度出现了暴乱,但始终没有演变成为大规模焚毁长安城的兵灾,当年刘邦入咸阳收集起来的历史资料和和法律文书都一直好好的收藏在深宫之中,此后汉文帝时代天下和平,汉景帝时代七国之乱发生在外围,皇宫之中的藏书始终完好无损,汉代史料公开承认了司马迁的家族一直就是汉朝的史官,他得到了皇帝的允许接触了汉代藏书之中的所有史料,不可能没有接触过赵正书啊?

史记之中的文献观点

我们应该相信司马迁,其实当年的历史最有可能的是司马迁和西汉初年《赵正书》的作者得到的是同一份原始资料,这份历史资料应该是刘邦入咸阳时候萧何下令保护起来的一部分,但两个人因为自己著作内容所需要表达的不同宗旨,所以两个人采取了原始信史之中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来为自己的观点背书,这个道理其实就如同盲人摸象是一样的道理,不综合起来是看不到秦末的历史风貌的。

西汉初年是需要这样的论述的,汉高祖的突然崛起始终不合情理,《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和《赵正书》的作者一个是忠于自己职业的世代史官,一个是为国家君主服务的御用文人,所以两支不同的笔就刻画出来了这样一个不同的历史情况,如果我们真的就单一的一时间的先后来决定史料的真实度的话,那一些神仙故事和为新王朝服务的伪劣历史可能就真的要粉墨登场了。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授辛德勇认为《赵正书》和司马迁《史记》之中的记载出现了大相径庭的情况,但就对于这段历史的叙述而言,采用《赵正书》的内容其实的不可取的,如果我们愿意博览群书一点的话就会知道东汉时代的《汉书》和《汉武故事》以及《赵飞燕外传》这些书籍的关系,前面是国家公开承认,皇帝接受批评和褒扬的信史,而后者书籍之中虽然记载了一些信史之中的内容,但却是属于神仙家故事和汉代的宫廷绯闻读物。

秦二世胡亥胡乱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且已经出土了秦始皇子女遗骸在陕西咸阳的情况就足以支撑司马迁史记之中的观点,他乱杀兄弟姐妹的原因其实与沙丘之变是有着直接的联系的,这不是来源于后世之人读历史的合法猜测,而是司马迁在文书之中的确凿记载和考古出土进行了双向对比得出的一个观点。

史书之中记载蒙毅在临死的时候其实是说了一些关于秦二世即位合法性的话的,这里就很容易被读者过分解读,实际上当年秦始皇健在的时候曾经有过要册立胡亥的行动,但都因为蒙毅的劝导而罢休,后来胡亥篡位,就想要得到蒙毅这位秦始皇身边近臣的承认来为自己做皇帝背书,而蒙毅的求生信念也是比较强,所以蒙毅的回答是秦始皇册立胡亥为太子是“”数年之积“,但可惜的是胡亥利用完毕之后就杀死了蒙毅,他们永远都不会给自己留下一个定时炸弹。

总结

通过《赵正书》、湖南益阳兔子山《秦二世元年文书》、以及司马迁《史记》这三段史料的对比和观察,我们发现了经历了那段历史的秦二世和赵高,李斯和秦始皇之间不可告人的秘密话语,辨士谋人之间的游说文书,底层百姓对于秦始皇死后朝堂的传闻和猜测,这背后其实都指示了一个方向:秦二世篡位的政治丑闻传播到了社会各个阶层之中,朝廷的高压不能阻止流言的传播,随后的圣旨文书更是有一种欲盖弥彰的感觉,而司马迁论述的胡亥篡位应该是真实历史的记载。

更多文章

  • 十二位公子被腰斩,十位公主被五马分尸,看秦二世如何自掘坟墓

    历史解密编辑:小乐丫呀标签:秦二世,嬴政,赵高,扶苏,李斯,蒙恬,周朝,先秦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十月,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秦始皇身边最亲近的几个人同在巡游队伍之中:左丞相李斯、中东府令赵高、幼子嬴胡亥。任谁也没想到的是,这次巡游竟然成了秦始皇的死亡之旅。巡游队伍到达平原津(古黄河渡口,今山东德州平原县)时,秦始皇病倒了。这个十三岁立为秦王、三十九岁统一六国、现今五十岁的

  • 秦朝名将章邯,是如何让秦二世看到希望后又葬送大秦翻身筹码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章邯,秦军,项梁,秦朝,大军,陈胜,周朝,先秦,秦二世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之后,天下英雄豪杰,群起响应。声势之浩大曾令大秦统治处于风雨飘摇。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困兽犹斗的秦朝也并非不堪一击,是有机会和能力扳回局面的,因为大秦出了一位军事才能显著的将领:章邯。作为齐名白起的秦朝最后一员大将,扮演过救世主的章邯,他是如何让秦二世于渺茫之中看到

  • 为什么说秦二世而亡呢?不是还有子婴做了46天秦王吗?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秦二世,子婴,秦国,秦王,嬴政,赵高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大业,遂登基称帝,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秦朝又是一个短命王朝,二世而亡,公元前207年就灭亡了,前后不过存在了十四年,可谓是昙花一现了,但这昙花一现却在历史上是最为特殊的存在。不过这里可能就有人要问了,秦朝历史上明明有秦始皇、胡亥和子婴三位君王,

  • 关于秦二世之死,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两个版本,到底想表达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秦二世,司马迁,赵高,史记,项羽

    历史是强者书写的?那后人看到的,还会是真相吗?关于这一点,大家不要着急,历史的确是强者书写的,但是后人能看到的,大多都是真相。并不矛盾,在历史上,可以左右历史记载的强者,非常少。很多人都是准强者,不够强!独家:陕西韩城:史圣司马迁祠 依据山岭 高峻挺拔 气势雄伟写历史,最牛的一个人,一定是司马迁!被

  • 秦二世:一个在自我世界里游荡的皇帝(一)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秦二世,皇帝,赵高,嬴政,皇位

    《大秦帝国》里对王有很深刻的解释:“王,三横为天地人,一竖为参通天地人。”秦始皇弃王而称皇帝,本质上没有太大改变,只不过是换了个名号罢了。秦朝的皇帝与之前的王在性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孤一人”,都是天下唯一的统治者。在家天下里,一个合格的统治者最该做的便是维护王朝的统治,使王朝千秋万代。这个过程,便

  • 秦始皇一死,蒙氏就被秦二世诛杀殆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嬴政,秦二世,蒙氏,蒙恬,赵高

    建议使用APP语音播报功能,随时随地收听历史故事预计阅读本文需要5分钟秦始皇攻灭六国,统一天下,以王氏和蒙氏家族出力为最多,得到的信任也最多。然秦始皇一死,蒙氏就被秦二世诛杀殆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赵高的挑拨和诬陷。赵高,嬴姓,赵氏。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蒙氏最为有名的,要

  • 前208年李斯上书保命,秦二世转怒为喜,看过文章秦国灭亡不怨谁

    历史解密编辑:阿森侃文标签:李斯,秦二世,秦国,嬴政,赵高

    前208年,一个被折磨得如同死狗一般的老人,走上了刑场。这老人有多惨,答案是已然面目全非,只等最后腰斩。人生最后时刻,悲戚的老者,看着自己的儿子,哀伤地说出了遗言:吾欲与汝,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在岂可得乎的念想之后,这个老人遭遇了腰斩之痛!这个人就是曾经的大秦宰相,秦始皇心腹,力主

  • 秦朝明明有秦始皇、二世和子婴三代,为什么却说“秦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嬴政,子婴,秦朝,皇帝,周朝,先秦,秦二世,秦始皇,汉高祖刘邦

    因为子婴不是皇帝。在秦二世胡亥统治时期,国家已经动荡不安了。有了胡亥这个统治者,以及指鹿为马的赵高这个实际统治者,当然没有拨乱反正的可能性,只能坐视着时局一天天坏下去,直到糜烂不可收拾。在这个时候,他们还忘不了内斗。赵高干掉了二世胡亥,又去帝号、立子婴为王。也就是说,子婴成了秦朝名义上的统治者,但却

  • 章邯活捉陈胜的一个将军,秦二世为何非要车裂?

    历史解密编辑:地图帝标签:陈胜,秦二世,章邯,太守,周文,赵高

    公元前209年七月末,陈胜攻克陈城,称张楚王后,立即调整战略,瓜剖棋布,再次布局,分多路出兵。陈胜坐镇陈都,兵分八路。图片其中一路,以泗川郡铚县人宋留为将军,向西南攻入南阳郡。春秋时南阳是申国地盘,后成为楚国申县。楚国屡次对外用兵,都会调动申息之兵,也就是申县与息县之兵。战国时期楚国南阳与秦、韩、魏

  • 赵高权势滔天,连秦二世都被他杀害,为何却在子婴这里翻了船?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赵高,秦二世,子婴,刘邦,秦国

    赵高权势滔天,连秦二世都被他杀害,为何却在子婴这里翻了船?秦始皇去世之后,作为中车府令的赵高联合丞相李斯,将本来与皇位无缘的胡亥强行推上了政坛。1.赵高如何在秦二世时期发家赵高凭借自己是胡亥老师的的身份获得了他的信任,设计害死了李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权独揽。又因为胡亥本身就没有什么政治智慧,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