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大一批海外竹简,意外揭开胡亥登基真相,赵高背了2千多年黑锅

北大一批海外竹简,意外揭开胡亥登基真相,赵高背了2千多年黑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丹宝说文史 访问量:1808 更新时间:2024/2/6 1:04:30

在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原本是指定的继承人,而中途生变,成为了权力的牺牲品,他们成为了令许多人“意难平”的太子,比如汉武帝之子刘据,因为巫蛊之祸而死在了远离洛阳京师之外的地方,唐太宗看中的李承乾最后郁郁不得志,竟然谋反。

不过,汉武帝和唐太宗倒也还好,毕竟他们最中意的继承人虽然出现问题,但还是有其他的候选人,使得王朝继续延续。秦始皇长子扶苏,才是所有人意难平的太子。他明明是最合适的继承人,却被赵高胡亥联合逼死,使得秦朝二世而亡,这是所有人认知的历史。但北大却在一批海外竹简上发现,胡亥登基真相也许并不如历史所载那样,赵高也是背了两千多年黑锅的冤大头。

沙丘之变,始皇崩而胡亥继位

现如今,很多人都在讨论:随着自己对历史的了解更深刻,从多角度来解析秦朝的历史,就改变了一直以来对秦始皇是个暴君的态度。他年少时被囚在赵国为质,一般的人可能在这个时间段就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但他却回到了秦国,并在十三岁那年即位,二十二岁亲政。

亲政之后就开了一统六国的历程。公元前221年,终于成为千古一帝,他在位一生,从未杀过一位忠臣,而他的长子扶苏也继承了他的优良基因,成为最合适的继承人。

但扶苏跟秦始皇却有不同的主张,始皇主张法家思想,但扶苏性格更为温和,看重儒家思想。所以在秦始皇明明“焚书坑儒”处置的是方士,但扶苏却阻拦,由此被发配北边去抵御匈奴。但即便是出了咸阳城,不代表秦始皇不看重他,毕竟当时在北边戍守的是蒙恬,那就是扶苏的底气。

可惜的是,他并未利用蒙恬以及他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当时始皇东巡已经病重,写信给扶苏让其回来,但信都被赵高和李斯拦截,直到始皇崩逝,扶苏也未收到信。赵高和李斯拦截的原因很简单。

李斯主张法家思想,而他之所以能够走到高位,就是因为秦始皇也重视法家思想,但扶苏若是回来了就不一样,他主张儒家思想治国,自己势必被换掉。

而赵高不喜欢扶苏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曾经与蒙家兄弟有过节,而扶苏回来,蒙家兄弟一定会支持扶苏这个正统继承人,而自己势必是会被清算。因此,两人沆瀣一气将信拦截,并用咸鱼隐瞒始皇驾崩的信息两个月,等扶苏回来时,胡亥继位成皇帝已成大局。

这个时候,李斯还是位高权重的大臣,而赵高因为帮助胡亥即位,所以也颇得宠信。就这样,扶苏被逼自缢,而蒙恬和蒙毅也被赐死。篡得的皇位终究是遭到了反噬,李斯被赵高除掉,而胡亥也被赵高毒死,最后赵高又死于其他人之手。

就这样,形成了一个闭环,秦朝从胡亥即位,不过三年就亡国。因此,很多人都非常遗憾,毕竟始皇如此英明神武,最终却在临终时被小人糊弄,导致秦朝基业毁于一旦。因此,一直以来,人们都对胡亥这个靠篡位得来权力的皇帝充满了唾骂,而帮助胡亥的赵高自然也少不了挨骂。但在北大接收到的一批竹简内容,却证明了赵高其实是帮胡亥背了黑锅。

那么,竹简上记载的是什么内容呢?

二世皇帝,并非篡权继位

北大收到的这批竹简名叫《赵正书》。书上记载的内容颠覆了一直以来人们所读到的秦朝真实历史。在竹简的记载中,胡亥身为秦始皇的儿子,他自然也是非常喜欢他的。因此对于他的培养也十分重视,当然还是比不过长子扶苏。

但后来在东巡途中,秦始皇病重,他一开始想要写信叫扶苏回来,但边疆太远了,叫他回来即位似乎不现实,因为自己已经等不得了。于是便叫来李斯进行商量,立胡亥为自己的接班人。不过,始皇也知道胡亥有几斤几两,他恐怕震慑不住朝政的群臣,更震慑不住原是六国之人的臣子。

李斯身为秦始皇的心腹,自然明白他的担忧,于是便立誓保证,自己曾经虽然是楚国人,但现在已经是秦朝人,会尽心尽力辅佐新皇帝。秦始皇见李斯如此表示,加之自己对他多年的了解,便十分信任的将其作为托孤大臣。

因此,就这样,秦始皇驾崩之后,胡亥成为了皇帝。只不过,他到底是太嫩了,即位后震慑不住群臣,更震慑不住天下,甚至连自己的兄弟姐妹都震慑不了,于是他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更加暴戾。但秦朝是以秦始皇存在而存在的,胡亥再怎么力挽狂澜,也不能改变秦朝走向倾颓的趋势。所以秦朝是亡在他的手里的。

而一直以来人们所以为的宦官赵高,在秦始皇和李斯商量胡亥即位的时候,连出现都没有出现过,因此不存在他帮助胡亥即位,设置撺掇胡亥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乃至为了泄恨,撺掇胡亥杀了李斯。这么看来,赵高就是一个小小的宦官,他其实什么都没做,只不过为胡亥亡国背了上了黑锅。并且这个黑锅还因为后来的一些历史记载,一下背了两千多年。

从《赵正书》来看,胡亥继位的历史与我们所知道的正史对比,是相当颠覆了。不过,这份竹简的真假也未可知,因此里面的内容少有人知。

结语

从各个角度来对比,太子扶苏都是最佳的继承人,毕竟依照胡亥后来干的事情,确实不能为帝。因此很多喜欢历史的人,都觉得要是扶苏成为皇帝,也许秦朝就不会二世而亡,毕竟他的长子子婴也是一个能堪当大任的帝王。所以秦朝的一切历史都归根于胡亥和赵高等人。

但从竹简上来看,史实仿佛又不是那样,胡亥也是深得宠爱的人,因此始皇换继承人也未可知。不过,我们毕竟不具有穿越时空的能力,不能看到两千多年前秦朝权力更迭的真相,因此对于《赵正书》和《史记》中记载的历史,我们只能秉持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态度,带着温和与敬意看待这段无可更改结局的历史。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历史选择了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秦二世,赵高,丞相,李斯,章邯,阎乐

    历史发展究竟有没有必然,实在有些说不清。大秦没有统一时,继承问题好像不太严重,总是要选贤任能,不能让笨蛋担大任,否则也不会得统一。一、秦始皇并没选胡亥按照秦始皇的意思,秦二世应该是扶苏。在他最后一次出行时,途中生病,病得很重,但他忌讳“死”,也就没人敢提及,身后的事怎么办。他自有安排。到达平原津时病

  • 蔡赐发:扎根在“红砖”中的青年先锋

    历史解密编辑:通信信息报标签:蔡赐发,先锋,村委,乡村,红砖,翔安区

    “我是革命‘移’块红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厦门移动有这样一位青年先锋,他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扎根基层、勤勉刻苦,付出的是心血汗水,收获的是丰硕成熟,他就是获得福建移动“青年先锋”、“网格红人”的网格长——蔡赐发。他敢于创新、敢于作为,在多年的网格工作中,他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打法,在平凡的岗位上

  • 《庄子•人间世》叶公子高问对孔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历史解密编辑:古典读书治学生活标签:孔子,夫子,公子高,民族乐器,春秋战国,历史故事,庄子•人间世,中国传统音乐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也,而况诸侯乎!吾甚栗之。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

  • 国服韩信回归!寂然击败韩枫坐实第一韩信称号,百段全能实力太顶

    历史解密编辑:游戏姐说标签:韩信,韩枫,孙策,貂蝉,马超,国服,孙尚香

    就在昨晚八点,《王者荣耀》直播圈开启了一场非常特殊的“韩信第一人之争”,在这其中,参与的两位其中之一是最早一批国服韩信主播寂然,另一位则是在互联网上非常有名的“三万战力韩信大神”韩枫,早在两人宣布将要开启这场挑战时,就有非常多的观众粉丝纷纷表示自己十分期待。而当时间来到12月17日晚,两大国服韩信带

  •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这么厉害,是谁教他一身本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韩信,三毛,刘邦,兵法,司马迁,项羽

    韩信(约公元前231-196年),淮阴人。西汉开国将领,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刘邦在彭城战败后,韩信却是大败楚军,先后平定了魏、代、赵、燕四国,东面进攻齐国,南面又灭楚国于垓下。后因权势太大,于公元前196年被吕后处死。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著书兵法,有着《

  • 人物传说之韩信活埋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发财故事标签:韩信,齐王,刘邦,丫环,九里山,人物传说,民间故事

    延庆县城东二十里处,有一座山,名叫玉皇山,也叫九里山。据说,韩信九里山前活埋母的事就出在这个地方。秦末汉初,九里山下有一个村庄,叫做韩家庄。韩家庄有一个韩员外,家大业大,由于出了一桩丑事,差一点断绝了后代香火:但也多亏了这桩丑事,使延庆艾官营一带的韩姓出了名。什么丑事呢?原来韩员外膝下无儿,只有一女

  • 刘邦杀韩信的深层原因,是韩信跟刘邦太像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邦,韩信,樊哙,萧何,张良

    周秋鹏看到过很多文章,分析刘邦为何要把韩信杀掉。因为刘邦的天下几乎都是韩信打下来的。没有韩信,刘邦说不定就被项羽灭掉了,根本没有机会建立伟大的汉朝。甚至我们今天都可能没有机会自豪地称自己为汉人。因此,我们汉人今天的辉煌,跟韩信当年的浴血奋战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刘邦居然在夺取天下之后,就把开国功臣韩信大

  • 韩信被削弱,童言一蹶不振,寂然不愧是最强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听柯基先生讲故事标签:韩信,童言,峡谷

    要说新赛季的韩信之光,那必须是童言。想当年韩信也是一名火爆峡谷的打野,但随着版本的更替也慢慢退出最强打野英雄的争夺。但这个赛季童言凭借一己之力让韩信重回巅峰。甚至直接冲到了巅峰赛第一,不断是低端局还是高端局都能凭实力带飞,激起了很多玩家对韩信的信心。而童言也是因为韩信的出色表现被人们所熟知,获得了一

  • 项羽英勇无敌,为何却兵败自杀?陈平、韩信说出其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史开淡墨痕标签:三毛,韩信,刘邦,彭越,春秋战国,霸王项羽,陈平(汉朝)

    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名将,他在短暂人生中创造了许多战争史上奇迹!比如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率领数万人击败秦军主力四十余万;在彭城之战中,项羽仅用三万精兵,就打败了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项羽虽然骁勇善战,可是依然没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反而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那么项羽究竟因何而败呢?关于项羽失败的原

  • 为相不如萧何,为将不如韩信,曹参为何成为韩信最佳拍档?

    历史解密编辑:乡野的小宋标签:萧何,韩信,曹参,项羽,秦朝,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谈及韩信军事奇迹的背后之人,最广为人知的是李牧之孙李左车,曾留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之名言,助推了韩信成功攻略燕齐。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真正帮助韩信创造军事奇迹的不是李左车,而是历史上名气不高的曹参。与萧何、韩信相比,曹参历史名声明显小了很多。如果不是“萧规曹随”这一典故,相信曹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