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庄子•人间世》叶公子高问对孔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庄子•人间世》叶公子高问对孔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古典读书治学生活 访问量:1496 更新时间:2023/12/18 9:56:36

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也,而况诸侯乎!吾甚栗之。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

楚王让叶公子高出使齐国,齐国和楚国并不交好,叶公子高充满了担忧,害怕。叶公子高面临一个困境,在人道之患和阴阳之患之间要做一个选择。人道之患是国君对自己的惩罚,阴阳之患是身体内在的冲突所导致的疾病。“ 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他想不管出使的事情成也好,不成也好,都能无患。我们能看到,这个人还没行动,就患得患失,都是为一己之利害考虑。他孔子请教,就是解决这个困境。

叶公好龙的典故,就是说这个人,说他临事而惧。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夫子其行可矣!

孔子是这样回答他的,天下之人都会有两个“大戒”,也就是必须要承担的。一个是天命,一个是道义。爱自己的双亲,这是天性、天命,是解释不清楚的,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作为臣子辅助、配合君王治理国家,这是道义,没有法外之地,都会有君王的管理,人不能脱离社会。这就是“大戒”,逃不了的。两个,一个来源于自然,一个来源于社会。

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

事亲,不分场合。事君,不分大小难易事情。至,就是做到位了。显然,叶公子高就是择事。

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在内心上做功夫的人,能守住真心,喜怒哀乐之发皆能“中节”。内在始终是清明的,不发糊涂,不随随便便就被外在的东西绕进去了。这在《大学》里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德之至,故能据于德。

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夫子其行可矣!

作为一个臣子,很多时候会有这些“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也就是很困难的事情,不能面对困境就停下来,总是考虑自己的得失。

丘请复以所闻: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言必或传之。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凡溢之类妄,妄则其信之也莫,莫则传言者殃。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泰至则多奇乐。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这里,孔子与叶公的对话,不仅停留在批评的层面,指出了问题所在,还进一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丘请复以所闻: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

“ 凡交近 ”,也就是邻国的外交,要坦诚相待,否则就会纷争不断。距离比较远的国家交往,那就要保证传达信息的准确。

言必或传之。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凡溢之类妄,妄则其信之也莫,莫则传言者殃。

言语,意图一定要有人传递。传递两国君主的喜或怒是最难的。传达开心的,可能就往溢美方面扭曲,传达愤怒的言论,也往往会把情绪加重。经过传达者的扭曲,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很容易美化或恶化。美化,掩盖问题。恶化,加重问题。都不是正确的解决问题之道。做不到实事求是。就很容易引起纷争,不断地消耗彼此。

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

不夸大,不隐藏,平平实实地转述。面对问题,不逃避问题。解决问题,不加重问题。这样,差不多就能保全自己。

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泰至则多奇乐。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有过多的机心,最终都会被卷入漩涡里。

就会纷争不断,恶性循环。这就是囚徒困境,两败俱伤。

正常事情的发展,也是从有秩序到混乱,有单纯到复杂,所以,我们时不时要反观,反省,返回,回到初心,回到源头看一看。

更多文章

  • 国服韩信回归!寂然击败韩枫坐实第一韩信称号,百段全能实力太顶

    历史解密编辑:游戏姐说标签:韩信,韩枫,孙策,貂蝉,马超,国服,孙尚香

    就在昨晚八点,《王者荣耀》直播圈开启了一场非常特殊的“韩信第一人之争”,在这其中,参与的两位其中之一是最早一批国服韩信主播寂然,另一位则是在互联网上非常有名的“三万战力韩信大神”韩枫,早在两人宣布将要开启这场挑战时,就有非常多的观众粉丝纷纷表示自己十分期待。而当时间来到12月17日晚,两大国服韩信带

  •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这么厉害,是谁教他一身本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韩信,三毛,刘邦,兵法,司马迁,项羽

    韩信(约公元前231-196年),淮阴人。西汉开国将领,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刘邦在彭城战败后,韩信却是大败楚军,先后平定了魏、代、赵、燕四国,东面进攻齐国,南面又灭楚国于垓下。后因权势太大,于公元前196年被吕后处死。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著书兵法,有着《

  • 人物传说之韩信活埋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发财故事标签:韩信,齐王,刘邦,丫环,九里山,人物传说,民间故事

    延庆县城东二十里处,有一座山,名叫玉皇山,也叫九里山。据说,韩信九里山前活埋母的事就出在这个地方。秦末汉初,九里山下有一个村庄,叫做韩家庄。韩家庄有一个韩员外,家大业大,由于出了一桩丑事,差一点断绝了后代香火:但也多亏了这桩丑事,使延庆艾官营一带的韩姓出了名。什么丑事呢?原来韩员外膝下无儿,只有一女

  • 刘邦杀韩信的深层原因,是韩信跟刘邦太像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邦,韩信,樊哙,萧何,张良

    周秋鹏看到过很多文章,分析刘邦为何要把韩信杀掉。因为刘邦的天下几乎都是韩信打下来的。没有韩信,刘邦说不定就被项羽灭掉了,根本没有机会建立伟大的汉朝。甚至我们今天都可能没有机会自豪地称自己为汉人。因此,我们汉人今天的辉煌,跟韩信当年的浴血奋战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刘邦居然在夺取天下之后,就把开国功臣韩信大

  • 韩信被削弱,童言一蹶不振,寂然不愧是最强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听柯基先生讲故事标签:韩信,童言,峡谷

    要说新赛季的韩信之光,那必须是童言。想当年韩信也是一名火爆峡谷的打野,但随着版本的更替也慢慢退出最强打野英雄的争夺。但这个赛季童言凭借一己之力让韩信重回巅峰。甚至直接冲到了巅峰赛第一,不断是低端局还是高端局都能凭实力带飞,激起了很多玩家对韩信的信心。而童言也是因为韩信的出色表现被人们所熟知,获得了一

  • 项羽英勇无敌,为何却兵败自杀?陈平、韩信说出其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史开淡墨痕标签:三毛,韩信,刘邦,彭越,春秋战国,霸王项羽,陈平(汉朝)

    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名将,他在短暂人生中创造了许多战争史上奇迹!比如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率领数万人击败秦军主力四十余万;在彭城之战中,项羽仅用三万精兵,就打败了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项羽虽然骁勇善战,可是依然没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反而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那么项羽究竟因何而败呢?关于项羽失败的原

  • 为相不如萧何,为将不如韩信,曹参为何成为韩信最佳拍档?

    历史解密编辑:乡野的小宋标签:萧何,韩信,曹参,项羽,秦朝,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谈及韩信军事奇迹的背后之人,最广为人知的是李牧之孙李左车,曾留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之名言,助推了韩信成功攻略燕齐。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真正帮助韩信创造军事奇迹的不是李左车,而是历史上名气不高的曹参。与萧何、韩信相比,曹参历史名声明显小了很多。如果不是“萧规曹随”这一典故,相信曹参可

  • 韩信典藏皮肤或即将上线,下半年皮肤计划表曝光,可信度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杯酒释王者标签:韩信,貂蝉,典藏,大乔,刘禅,嬴政,哪吒,皮肤计划

    你好,我是小酒。我在等风,也在等你。儿童节的皮肤大概率是系列皮肤,但是在儿童节之前,经历了520皮肤之后的一周,会上线什么皮肤呢?这或许是很多玩家比较好奇的。有人觉得,520期间上线了两款传说皮肤,而且还有凤求凰和凤凰于飞的返场和星元皮肤。所以本周可能会有所沉寂。因为马上还有儿童节的套系皮肤。所以不

  • 韩信用过的最狠战术,1万兵力干掉20万大军,千年来无人敢再用

    历史解密编辑:垄疯堂主标签:大军,赵军,汉军,韩信,赵国,井陉,秦朝,汉朝,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我国自从古代以来就一直涌现出许多的文学家,教育家,还有军事家。比如说孔子,孔子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说到军事家,那当然就少不了韩信了。韩信是我国西汉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学家。同时他还是西汉开国的功臣,并且韩信还写过书,像《韩信兵法》就是他的著作。韩信善于用兵,据说他曾经用过最狠的战

  • 韩信唯一的徒弟,才学到韩信的一点皮毛,居然把汉朝搅得天翻地覆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韩信,刘邦,萧何,平定,丞相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要毁灭一个人,一定要先让他骄傲膨胀。也可以理解为“物极必反”,所谓事物发展到极致,就会向相反的方面发展。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战乱,主人公叫做陈豨,就说明了这个道理。陈豨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虽然跟随刘邦多年,但是在军中依然不是很出众的人。后来陈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