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英勇无敌,为何却兵败自杀?陈平、韩信说出其原因

项羽英勇无敌,为何却兵败自杀?陈平、韩信说出其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开淡墨痕 访问量:584 更新时间:2024/1/2 4:40:57

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名将,他在短暂人生中创造了许多战争史上奇迹!比如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率领数万人击败秦军主力四十余万;在彭城之战中,项羽仅用三万精兵,就打败了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项羽虽然骁勇善战,可是依然没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反而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那么项羽究竟因何而败呢?

关于项羽失败的原因,刘邦曾经多次与群臣们进行讨论,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项羽性格中的缺点。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项羽这种性格上的缺陷,才是导致他战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项羽这个人虽然很厉害,但他嫉贤妒能,性格狭隘,不够豁达,特别是对待有功之臣非常吝啬。

刘邦手下重臣王陵、高起就曾说过,“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项羽对待那些有功者、贤者非但不能任用,反而猜忌、怀疑,也不给予相应的赏赐。

刘邦的谋士郦食其在游说齐王时也曾说到,“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在郦食其看来,项羽赏罚不公、任人唯亲。

其实,最初的时候,许多贤才都在项羽麾下,比如说陈平韩信这些人。他们之所以背弃项羽,投奔刘邦,也是因为项羽赏罚不公、任人唯亲。陈平认为,“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在陈平看来,项羽对人还是不错的,但是一到论功行赏的时候,就开始非常吝啬了。

韩信说得更形象,“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羽对待手下确实很好,手下有病时亲自去慰问;可是人们立功该封赏爵位时,项羽把大印握在手里,边角都被磨平了,也舍不得给手下人。

正是由于项羽这样做,导致手下的贤才纷纷离去,韩信、陈平都投靠了刘邦,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此外,英布彭越原来也是项羽的麾下,他们也受到刘邦的拉拢,从而背叛了项羽。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刘邦对待人才时,从来不吝啬钱财、土地。为了打败项羽,他封韩信、彭越等人为王,同时承诺给予大片领土。

刘邦很有自知之明,“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但是刘邦却能延揽各种人才,让这些人心甘情愿为他征战,这是项羽所不能做到的!

参考资料:1.《史记》;2.《汉书》

更多文章

  • 为相不如萧何,为将不如韩信,曹参为何成为韩信最佳拍档?

    历史解密编辑:乡野的小宋标签:萧何,韩信,曹参,项羽,秦朝,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谈及韩信军事奇迹的背后之人,最广为人知的是李牧之孙李左车,曾留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之名言,助推了韩信成功攻略燕齐。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真正帮助韩信创造军事奇迹的不是李左车,而是历史上名气不高的曹参。与萧何、韩信相比,曹参历史名声明显小了很多。如果不是“萧规曹随”这一典故,相信曹参可

  • 韩信典藏皮肤或即将上线,下半年皮肤计划表曝光,可信度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杯酒释王者标签:韩信,貂蝉,典藏,大乔,刘禅,嬴政,哪吒,皮肤计划

    你好,我是小酒。我在等风,也在等你。儿童节的皮肤大概率是系列皮肤,但是在儿童节之前,经历了520皮肤之后的一周,会上线什么皮肤呢?这或许是很多玩家比较好奇的。有人觉得,520期间上线了两款传说皮肤,而且还有凤求凰和凤凰于飞的返场和星元皮肤。所以本周可能会有所沉寂。因为马上还有儿童节的套系皮肤。所以不

  • 韩信用过的最狠战术,1万兵力干掉20万大军,千年来无人敢再用

    历史解密编辑:垄疯堂主标签:大军,赵军,汉军,韩信,赵国,井陉,秦朝,汉朝,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我国自从古代以来就一直涌现出许多的文学家,教育家,还有军事家。比如说孔子,孔子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说到军事家,那当然就少不了韩信了。韩信是我国西汉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学家。同时他还是西汉开国的功臣,并且韩信还写过书,像《韩信兵法》就是他的著作。韩信善于用兵,据说他曾经用过最狠的战

  • 韩信唯一的徒弟,才学到韩信的一点皮毛,居然把汉朝搅得天翻地覆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韩信,刘邦,萧何,平定,丞相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要毁灭一个人,一定要先让他骄傲膨胀。也可以理解为“物极必反”,所谓事物发展到极致,就会向相反的方面发展。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战乱,主人公叫做陈豨,就说明了这个道理。陈豨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虽然跟随刘邦多年,但是在军中依然不是很出众的人。后来陈豨到

  • 韩信被杀之前大喊3个字,如今却成了许多网友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韩信,刘邦,萧何,吕雉,屠夫,汉朝,秦朝,春秋战国

    韩信是我国古代兵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有兵仙的称号。它的一生战功赫赫,但是他最终还是敌不过朝堂上的尔虞我诈,最终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韩信被杀之前曾大喊三个字,现如今却成了网友们的口头禅。说起韩信,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毕竟关于他的“胯下之辱”的故事还是很有名的,成了许多人在困境中忍耐的榜样。韩信在很小的时候

  • 从历史的细节,还原韩信之死的原貌,追溯韩信真实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史不位为标签:韩信,刘邦,吕雉,张良,樊哙,汉朝,秦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一提起韩信的死,大家一般都会想起那句话,“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当年韩信被刘邦抓起来的时候,他就是这么对刘邦说的。最终,韩信因为要起兵造反,被吕后所杀。但是,如果仅仅从历史上的记载来看,韩信的死让人感到扑朔迷离。在那历史的迷雾里面,似乎还隐藏着更多的东西。韩信一、功高盖主

  • 世人皆知蒯通曾劝韩信反刘邦,为何后来韩信被杀,蒯通却平安无事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邦,韩信,蒯通,萧何,项羽,齐国

    世人皆知蒯通曾劝韩信反刘邦,为何后来韩信被杀,蒯通却平安无事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杀伐决断也是千年以来有名的人物。尤其是诛杀了汉朝的开国大功臣韩信,也是在是让大家领教了帝王为了皇权稳固的无情和狠辣。不过世人皆知韩信身边的谋士蒯通曾劝说韩信反了刘邦,为何在韩信被杀之后,蒯通却可以平安无事呢?韩信为何

  • 司马迁为何要丑化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韩信,司马迁,史记,兵法,布衣,太史公司

    韩信,有兵仙之称的一代名将,关于他的成语就造了34个。而且,凡是认真上过点学的人没有不知道韩信这个人的。但是就这样一个大名鼎鼎、万人敬仰的传奇人物,在其还是布衣、尚未发迹的时候给人的印象却是非常的差,完全不像是个能成大器有潜力的人,倒像个混混和无赖。而这样的形象,就是太史公司马迁一手刻画的。以前上学

  •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说了四个字,被人吐槽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韩信,萧何,刘邦,张良,汉朝,秦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经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双面性,这个典故出自真实的历史故事:萧何与韩信的经历。萧何是举荐韩信、帮助他成为刘邦座下名将的重要恩人,同时也是诱杀韩信的主要谋划人、具体执行人和重要功臣。因为战功卓越,韩信有不少历史迷的粉丝,这些人对萧何出力谋杀韩信的做法非常鄙夷,所以萧何在后世

  • 韩信被杀之前,一个狱卒去请教兵法,韩信却拿起了一根筷子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韩信,刘邦,狱卒,项羽,萧何,吕雉,兵法,秦朝,汉朝,春秋战国

    几乎每个朝代的开国君主他们的身边总是有着一些在自己身边发挥重要作用的良臣。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身边也有着三位对他开创江山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被称为“汉初三杰”。这三位分别是韩信、萧何、张良。不过这三人中,韩信的结局最惨——被乱棍打死。其实在他被杀之前,曾经有一个狱卒前去请教兵法,而韩信却拿起了一根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