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唯一的徒弟,才学到韩信的一点皮毛,居然把汉朝搅得天翻地覆

韩信唯一的徒弟,才学到韩信的一点皮毛,居然把汉朝搅得天翻地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最爱故事 访问量:3908 更新时间:2024/1/20 23:14:56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要毁灭一个人,一定要先让他骄傲膨胀。也可以理解为“物极必反”,所谓事物发展到极致,就会向相反的方面发展。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战乱,主人公叫做陈豨,就说明了这个道理。陈豨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虽然跟随刘邦多年,但是在军中依然不是很出众的人。后来陈豨到了韩信麾下,他看到韩信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于是就跟着韩信学习行军打仗,后来还成为他唯一的徒弟,并将整个汉朝搅得底朝天

虽然陈豨学习的时间很短,而且韩信教给他的东西也不多,但是韩信的作战理论是非常了得的,所以即使陈豨学得非常肤浅,依然在他后续与刘邦的对抗中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战绩。一、韩信其人韩信,江苏淮安人。是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淮阴侯。和兵圣孙武、亚圣吴起、人屠白起等军事天才齐名,被后人尊称为“兵仙”,“神帅”。

韩信不是那种攻打城池,能野外作战的猛将,他会做周密的计划、长远的考虑,可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既有背水之战的勇者之智,也是决胜庙堂的大将之才。但这一届草莽英雄的成败却都因为萧何一个人而决定,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把韩信这样以为开国功臣的一生做了概括。因为他不明白在顺利或得意时及时引退、避免后祸的规律,更不懂得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又因他倚仗着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以约束,不懂得掩其锋芒,使君主感觉受到了威胁而心有疑虑,最终因树敌太多,注定了长乐宫中的悲剧。二、唯一传人韩信的才能众所周知,那么他死后他的才能有没有人传承下来呢?相传,韩信唯一的传人叫陈豨,此人显得格外神秘,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也是少之又少,甚至连他的出生年月都没有记载

陈豨,山东菏泽人,起初是刘邦的手下,随刘邦征战多年,表现出类拔萃,立下不少战功,后来在平定赵、代时跟随韩信成为了他的部下,韩信感觉陈豨恭敬而且顺从,温文尔雅,虚心求教,于是就多次给他指点兵法,但陈豨也只是学到了一点皮毛而已。韩信当年正在编写一部兵法,在向陈豨传授作战理论的时候,韩信就边写边给陈豨讲解,虽然韩信只是随口说说,但对于陈豨来说,却是受益非浅,收获很大,两人时常在一起秘密聊天,这也为日后陈豨的命运埋下伏笔。

刘邦是个生性多疑的人,他得到天下之后,就将和他一起征战南北,为他打下江山的功臣一个个地杀掉了。韩信也不例外,即使不确定他有没有叛变的想法,刘邦还是决定杀了他。刘邦让吕后和萧何设计害死了韩信,韩信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陈豨非常喜欢结交朋友,广结善缘,家里经常宾客如云。他养了许多门客,人数竟然达到三千余人。有一次他回家,随行的门客众多,途经赵国时,陈豨随行人员乘坐的车辆有一千多辆,把附近的旅店全部都住满了,而且陈豨对待宾客的态度也是以礼相待,非常客气随和。

赵相国周昌非常看不惯陈豨的做派,他认为陈豨聚集这么多人,一定是有了谋逆之心。于是周昌马上来到长安,将陈豨豢养众多门客,又一直独自在边疆掌管兵权很多年,恐怕会有谋逆之心的想法禀报给了刘邦。刘邦对周昌的话半信半疑,这时有个叫栾说的人举报说当年陈豨跟韩信过从甚密,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聊天,相交甚厚,刘邦思前想后,开始彻查陈豨家的门客。

这些门客多为商人,刘邦用收买的方式笼络了很多人,发现了许多问题,当然陈豨也牵扯其中。刘邦认为陈豨可能真的有了造反之心,于是动了除掉陈豨的想法。三、陈豨叛乱陈豨也从别人口中听说了刘邦竟然怀疑自己,他非常害怕。汉高祖十年,刘邦的父亲去世,诸侯大臣们都要去长安祭拜,陈豨也不能例外,被召见进长安城,陈豨自然不敢去,便洋装重病。刘邦看陈豨竟然违抗旨意,大发雷霆,于是便下令捉拿他。

陈豨眼见刘邦真把自己当成了叛徒,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选择了造反。公元前197年,陈豨与王黄、曼丘臣等人一同叛乱,自立为王,率军掠夺了赵国和代国。刘邦先后派出宰相周勃、左丞相樊哙、丞相灌婴、曹相国曹参、郦商夏侯婴傅宽靳歙、卢绾等众多名将,都没能消灭陈豨。陈豨将从韩信那里学到的作战的策略和战术运用到与刘邦的对抗中,多次打败敌军,取得了胜利。这时陈豨已经攻下了赵国、代国两地。

高祖十一年冬天,汉军在曲逆城下斩杀了陈豨的大将侯敞、王黄,经过一年多时间,陈豨毕竟双拳难敌四手,败在刘邦手下了,最终陈豨被刘邦所杀,当时的陈豨因为寡不敌众而亡。在这时候,刘邦封刘恒为代王,也就是之后的汉文帝。韩信只是将自己极少的作战理论传授给陈豨,虽然最终陈豨也没能抵挡住刘邦强大的攻势,丢了性命,但是在这场战役中,足足支撑了整整一年时间,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当年汉高祖刘邦派出西汉所有名将对抗陈豨,而且最后不得不亲自出征才打败陈豨。陈豨负隅抵抗一年之久,最终因手下大将系数牺牲,他寡不敌众,才被打败,刘邦才最终平定了陈豨之乱。如果刘邦没能及时平定陈豨之乱,恐怕会产生更多危机。四、总结由此可见,陈豨只不过学到了韩信很少一点的作战理论和战术思想,就能在和刘邦的对抗中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试想一下,陈豨如果领会和学习了韩信的所有兵法,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也未可知,西汉的历史也许就不是我们今天了解的景象。不得不说,韩信的战术思想的确非常了得,不愧为“兵仙”。

标签: 韩信刘邦萧何平定丞相

更多文章

  • 韩信被杀之前大喊3个字,如今却成了许多网友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韩信,刘邦,萧何,吕雉,屠夫,汉朝,秦朝,春秋战国

    韩信是我国古代兵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有兵仙的称号。它的一生战功赫赫,但是他最终还是敌不过朝堂上的尔虞我诈,最终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韩信被杀之前曾大喊三个字,现如今却成了网友们的口头禅。说起韩信,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毕竟关于他的“胯下之辱”的故事还是很有名的,成了许多人在困境中忍耐的榜样。韩信在很小的时候

  • 从历史的细节,还原韩信之死的原貌,追溯韩信真实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史不位为标签:韩信,刘邦,吕雉,张良,樊哙,汉朝,秦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一提起韩信的死,大家一般都会想起那句话,“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当年韩信被刘邦抓起来的时候,他就是这么对刘邦说的。最终,韩信因为要起兵造反,被吕后所杀。但是,如果仅仅从历史上的记载来看,韩信的死让人感到扑朔迷离。在那历史的迷雾里面,似乎还隐藏着更多的东西。韩信一、功高盖主

  • 世人皆知蒯通曾劝韩信反刘邦,为何后来韩信被杀,蒯通却平安无事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邦,韩信,蒯通,萧何,项羽,齐国

    世人皆知蒯通曾劝韩信反刘邦,为何后来韩信被杀,蒯通却平安无事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杀伐决断也是千年以来有名的人物。尤其是诛杀了汉朝的开国大功臣韩信,也是在是让大家领教了帝王为了皇权稳固的无情和狠辣。不过世人皆知韩信身边的谋士蒯通曾劝说韩信反了刘邦,为何在韩信被杀之后,蒯通却可以平安无事呢?韩信为何

  • 司马迁为何要丑化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韩信,司马迁,史记,兵法,布衣,太史公司

    韩信,有兵仙之称的一代名将,关于他的成语就造了34个。而且,凡是认真上过点学的人没有不知道韩信这个人的。但是就这样一个大名鼎鼎、万人敬仰的传奇人物,在其还是布衣、尚未发迹的时候给人的印象却是非常的差,完全不像是个能成大器有潜力的人,倒像个混混和无赖。而这样的形象,就是太史公司马迁一手刻画的。以前上学

  •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说了四个字,被人吐槽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韩信,萧何,刘邦,张良,汉朝,秦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经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双面性,这个典故出自真实的历史故事:萧何与韩信的经历。萧何是举荐韩信、帮助他成为刘邦座下名将的重要恩人,同时也是诱杀韩信的主要谋划人、具体执行人和重要功臣。因为战功卓越,韩信有不少历史迷的粉丝,这些人对萧何出力谋杀韩信的做法非常鄙夷,所以萧何在后世

  • 韩信被杀之前,一个狱卒去请教兵法,韩信却拿起了一根筷子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韩信,刘邦,狱卒,项羽,萧何,吕雉,兵法,秦朝,汉朝,春秋战国

    几乎每个朝代的开国君主他们的身边总是有着一些在自己身边发挥重要作用的良臣。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身边也有着三位对他开创江山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被称为“汉初三杰”。这三位分别是韩信、萧何、张良。不过这三人中,韩信的结局最惨——被乱棍打死。其实在他被杀之前,曾经有一个狱卒前去请教兵法,而韩信却拿起了一根筷子

  • 品读——韩信将兵(三)

    历史解密编辑:小范先生标签:韩信,刘邦,项羽,齐国,魏王豹,魏国

    关于韩信的故事,要给大家作为一个重点讲讲,因为刘邦消灭项羽的主要战争,都是韩信打的。首先是攻打魏地。当时,韩信军队集结在河西地区,准备从一个叫临晋渡的渡口过河,河对岸有个魏国,魏王豹,过去刘邦打彭城的时候,是跟着刘邦一起反项羽的,后来刘邦失败,他又归附到项羽门下,刘邦派人去找他,他很生气,说:“汉王

  • 韩信被杀之谜:从汉初形势和吕后性格分析,韩信面临的必死之局

    历史解密编辑:香茗史馆标签:韩信,吕雉,刘邦,项羽,张良,吕后,汉朝,秦朝,春秋战国

    刘邦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杀功臣的恶名,韩信之死可以说是个重要因素,然而综合史料来看,实际上韩信之死与刘邦并没有多大关系,反倒如《史记·吕太后本纪》中所说,“所诛大臣多吕后力”,韩信、彭越等人之死大多出自吕后之手。而在当初那种形势下,韩信面临的可以说是必死之局。01.韩信被杀背景:西汉初期频发的叛乱刘邦

  • 蒯彻苦劝韩信三分天下而自立,为什么韩信就是听不进去?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韩信,蒯彻,刘邦,樊哙,曹参,勾践

    武涉走后,辩士蒯彻认为刘项胜负的关键在于韩信,想出奇计打动他,就用看相的身份规劝韩信,说:“我曾经学过看相技艺。”韩信说:“先生给人看相用什么方法?”蒯彻回答说:“人的高贵卑贱在于骨骼,忧愁、喜悦在于面色,成功失败在于决断。用这三项验证人相万无一失。”韩信说:“好,先生看看我的相怎么样?”蒯彻说:“

  • 刘邦赐死韩信,300年后,他替韩信灭了汉家江山,报了前世之仇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刘邦,韩信,曹操,吕雉,曹丕,董承,秦朝,汉朝,汉献帝,春秋战国

    要说韩信是不是刘邦杀的呢?其实不是,韩信是死于吕雉之手,韩信功高盖主有传言说要造反,于是吕雉先发制人。传说吕雉杀韩信还是费了很多的功夫,因为韩信有保护符,传言见光不死,见地不死,见铁器不死,男人也杀不死他。于是吕雉就把韩信骗进一间屋子,将窗户用帷幕封上,铺了一层厚地毯,让很多宫女用竹签将韩信给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