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朝代的开国君主他们的身边总是有着一些在自己身边发挥重要作用的良臣。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身边也有着三位对他开创江山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被称为“汉初三杰”。
不过这三人中,韩信的结局最惨——被乱棍打死。
其实在他被杀之前,曾经有一个狱卒前去请教兵法,而韩信却拿起了一根筷子。这是为什么呢?
展现才华,被萧何看中
韩信的人生经历只能用传奇来形容。早年间的他因为没有过人的才学和出众的本领,并没有被推举成为官吏。而他经常厚着脸皮去邻居家中蹭饭,但日子一长,街坊邻居对他非常厌恶。
不过韩信依旧整日佩戴剑在街上经过,他还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许愿,自己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
这些话在街坊邻居的耳朵中格外刺耳,他们对于当时的韩信只有嘲笑。好在这些嘲笑声并没有让韩信失去前进的方向。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韩信一开始投奔项梁之后项梁战败,加入到了项羽的麾下,但在项羽部落时,每当他心怀期待的给项羽提出建议之时,项羽却从来没有放在心上。这让韩信感到自己未受到过重视,于是他选择加入刘邦的麾下,为他效力。
一开始,韩信的才华并没有被刘邦发掘,甚至刘邦身边的许多人都觉得韩信心怀不轨,都想要杀死韩信。
只有萧何发现了韩信的与众不同和过人的才华,萧何在与他的交谈中,被韩信不凡的谈吐所打动,因此萧何断定此人日后一定大有作为。
萧何在听到韩信被赶走后,月下追韩信。并向刘邦举荐他,之后韩信被拜为大将,在战场上展现自己过人的锋芒。
他领兵东进灭赵,妙计灭齐并先后消灭四国,之后大败项羽。可以说在韩信领兵作战之中,没有一丝败绩。
功高震主,悲惨结局
但光鲜亮丽的战绩之下,刘邦和吕后开始对他忌惮。
而韩信显然没有发现,功高震主的他已经成为了刘邦的眼中钉和肉中刺。尤其是他在误杀了钟离昧以及杀项羽时向刘邦讨要奖赏,这些事情已经为他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197年,陈豨决定反叛。刘邦听闻后亲自率兵前去平叛,韩信称病并未前往。但他却暗中派人到陈豨处传信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
但这封信却不小心被韩信的手下看到了,韩信想要将他杀人灭口。
可没有想到这位手下的弟弟竟然找到了吕后,称韩信要谋反。吕后听到后,立马找到萧何商量策略。于是两人在商量之下,以汉高祖刘邦凯旋而归为诱饵,让朝堂中所有的官员都进宫参加宴会。韩信自己也在其中。
当韩信到达后,才发现一切都是陷阱,迎接他的只有冷冰冰的牢狱。吕后以谋反罪将他关进大牢。一代兵神就这样以无端的罪名被关进大牢。但即使他被关进牢房,民间的百姓和狱卒对他都非常敬重,因为汉朝能够建立,没有韩信确实不行。
狱卒请教兵法,他却拿起一根筷子
在狱中的韩信,明白这次自己必死无疑。他没有想到自己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以莫须有的罪名。
韩信在狱中回顾自己的一生,从胯下之辱沦为笑柄到一步步成为大将,他决定将自己这些年行军作战的感悟写下来,留给后世当纪念。
于是韩信向狱卒讨要纸和笔,诉说了自己的想法。但这件事被吕后知道后,吕后大骂韩信说他没有功劳哪来的脸面写书。狱中的韩信听闻后痛骂吕后为毒妇。狱卒连忙宽慰韩信,他的功劳早已被世人熟知,没有人会忘记他为建立汉朝做出的贡献。
公元前196年的一天,韩信品尝到了他在狱中最丰富的一顿饭。这顿饭,顾名思义就是断头饭。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看着一代兵神就要离开人世自己却无能为力,狱卒们都流下泪水。韩信反过来宽慰狱卒们让他们不要哭。
一位狱卒大胆地走向前,向他请教兵法,希望韩信能够教给自己一些兵法。
韩信在听到之后,拿起了一根筷子。正当狱卒疑惑之时,他利用筷子在地上画出来了规整的方块格,并在之中标明了楚河汉界。之后韩信向狱卒讨要来纸和笔。
将这些纸张裁剪为32块,每一块纸片上面都写着将、士、相、马、等不同的文字。
韩信接着演示了一番,并对狱卒讲述到,这个小小的方块之中蕴含了千军万马,所以行军作战的方法都蕴含在里面,只要勤加练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韩信将这些东西都送给了狱卒,狱卒听后拍手称赞韩信是千古难遇的奇才。
之后韩信就被吕后召见,以谋反罪将他伤害。因为刘邦之前对韩信许诺过五不杀,可萧何和吕后已经想到破解的办法。韩信被巨大的布料包裹着,被乱棍打死。
而那位狱卒也跑出了宫中,他和自己的家人隐身在深山之中,自给自足。
空闲时间,他就拿出韩信教给他的奇术来练习,因为纸片容易毁坏于是就换成了圆形的小木头,为区别两边又染成红黑两色。经过时间的推移,当初的奇术被称作象棋,已经成为了当代人闲暇时必玩的益智棋类。
总结:
韩信这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没有萧何的赏识,就不会有之后在战场上散发光彩的韩信,可最后韩信的惨死也是萧何和吕后一手策划。甚至萧何还在韩信尸体旁边说出为国除害这样的话语,也让萧何被百姓们怒骂,诟病。
韩信创造的功绩一直无人能破,人们称赞他为兵仙。作为汉初三杰,他傲人的功绩却成为了他惨遭杀害的伏笔。功高震主同时不加收敛,这些都成为韩信的不幸。即使韩信惨死,但他和张良所写的兵书还是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