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先秦:女娲补天神话中的大灾难与《淮南子》

先秦:女娲补天神话中的大灾难与《淮南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江明月好 访问量:2612 更新时间:2023/12/28 10:26:21

女娲补天是我国流传非广泛的一个神话故事,它记录了我们华夏先民遭到的一次大灾难,以及为了对抗这次灾难所采取的一些对策。通过女娲娘娘的一系列操作,我们最后度过了这次灾难,这个世界恢复了往日的稳定,人们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对于这种灾难的神话,各个古老民族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女娲神话中的这次灾难,我们可能会对这次灾难产生疑问。

女娲补天这次的灾难是一场什么样的灾难呢?《淮南子》记载: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精民,鸷鸟攫老弱。”

根据这段字的记载,这次的灾难相当广泛。人们观察到的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第一,四极废。四极废也就是支撑天空的东南西北四根天柱被破坏了。如果这是对一次真实事件的记忆,那也就是说整个天空都发生了变化,大地上几座非常明显的高山都被破坏了。如果我们神话故事是另一种事实,那说明这次灾难使得支撑天空的四根天柱都被折断了。

第二,九州裂。九州一般泛指华夏大地,对于我们古人来说指的就是整个大地了。九州裂,也就是整个大地都受到了破坏,大地变形断裂,到处都有断裂的痕迹。这种程度的灾难如果发生在地球上,那就是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这有些像短时间内就发生了广泛的造山运动,沧海桑田在一瞬间就完成了。

第三,火滥焱而不灭。整个大地上到处都爆发了火灾,也可能到处都开始发生火山喷发,连绵不绝的大火到处都是。发生什么样的事才会引起这样的大火?这值得我们进行思考,战争?大碰撞?高级文明的攻击?我们不得而知。

第四,水浩洋而不息。除了上面所说的大火,同时还伴随着大水。洪水也不停歇,在大地上泛滥。如果不断发生洪水,那可能是频繁的大地震或者长时间的大降雨。地球上是有这样的时期,但那时不太可能有智慧生命的存在。所以这样的洪水是怎么产生的,也值得思考。

第五,猛兽食精民,鸷鸟攫老弱。这个世界出现了未知的猛兽鸷鸟,他们攻击当时的人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样的攻击不分男女老弱,更像是一场族群大战。那些猛兽鸷鸟来自哪里是一个问题,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地外文明或者另一个空间的智慧生命。

对于《淮南子》中所描述的上述灾难,当时的人族真的是水深火热。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灾难可能产生上述现象呢?

第一,小行星的撞击。如果有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那会引起相当大的灾害。地球上恐龙的灭绝就有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引起的。如果一颗质量足够大的小行星撞到地球上就会引起强烈的地震海啸,也可能会造成部分地区火山喷发。喷涌而出的岩浆会引起大火,强烈的海啸会引起洪水,如果这个时候的地球上有高等智慧生命存在,对于他们就是一次末日灾难。

第二,彗星的撞击。如果有一颗彗星撞击大地,也会引起巨大的灾变。如果彗星足够大,它会带来大量的水,这些额外的水降落到大地上之后很可能就会引起大洪水。如果它的彗核足够大,也可能产生强烈的地震和火山喷发,这样一来火灾和洪水也会对大地上的文明造成毁灭性的伤害。如果有文明幸存下来,它自然会对这一灾变印象深刻。

第三,两颗行星的碰撞融合。如果有一颗行星与拥有文明的一颗行星发生了碰撞,那将是毁灭性的灾难。整个大地将重组,撞击产生的喷溅物将布满天空,高山将不再稳定,大海将不再稳定,整个世界将会彻底失序。这样的碰撞在短时间内就会使得文明灭亡,而一个新世界的诞生到稳定下来将会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第四,史前文明的高技术战争。如果我们将这次灾难同现代联系起来,那更像是一场高技术战争。两个势均力敌的大国如果爆发了全面战争,那么战争的后果就与淮南子中所描述得差不多了。现代战争还不能大规模地改变地貌,但足以引起洪水和火灾。如果那个文明比我们现代还要发达,那就不能排除会出现可以直接改变地貌的强大武器。

第五,地外文明的攻击。《三体》中强大的高级文明歌者用一箔就实现了对太阳系的降维打击,《淮南子》中记载的灾难对于降维打击来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如果真的存在地外高级文明,那么他们拥有的武器就可能造成上述《淮南子》中所描述的灾难。至于那些猛兽鸷鸟也可能是战车和飞行器,对于低等级的文明来说,他们只会把战车飞行器认作是猛兽鸷鸟。

即使面临这样的灾难,这个世界还是生存了下来,那么女娲娘娘到底是什么?是一个高级文明还是一个智能装置?对于这一切我们只能想象了。如果面临这样的灾难,文明该如生存下来呢?如果按照科技大片来说,恐怕只有制造足够多的宇宙飞船带上充足的补给品逃离了。《三体》也是这样,那样的飞船比现代技术要先进得多,但幸存者的数量也不会太多。文明演化的最终结局会是什么?也许这就是最后的残喘吧。

标签: 淮南子女娲大灾难鸷鸟神话

更多文章

  • 《淮南子》精华30句,越读越有味道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淮南子,道家,梁启超,胡适,西施

    《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道家名著。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儒等各家思想,主要的宗旨归于道家。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胡适认为“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书又集道家的大成。”小编精选

  • 杂糅百家思想,《淮南子》是怎样一部奇书?

    历史解密编辑:北大博雅讲坛标签:淮南子,道家,奇书,齐俗训,缪称训

    说起《淮南子》,许多人都有所耳闻,但是深入阅读的人却不多,而就是这么一部书,得到了胡适、曾国藩、梁启超等人的高度评价。例如梁启超曾说:“《淮南鸿烈》(亦称《淮南子》)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淮南子》是汉初文化经典的代表,其思想主旨可以追溯到先秦道家。然而又不仅

  • 《淮南子》8句格言,感悟道家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杂谈标签:道家,法家,墨家,刘安,格言,淮南子,阴阳家,儒家思想

    《淮南子》,也叫《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撰的一部道家哲学著作。这部书虽然也融合了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的思想,但宗旨还是道家,其实道家才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诸子百家,也只不过是道家的分支,都是一家人。一、正身直行,众邪自息。——《淮南子.繆称训》点评:所谓“邪

  • 《淮南子》中的上古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淮南子,山海经,颛顼,女娲,共工

    《淮南子》是汉代初年淮南王刘安领衔编撰的一部集大成作品,是在《山海经》之外搜罗神话最为宏富的著作。《淮南子》最大的功绩是完整记录和保存了著名的四大神话,即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和共工触山。其中的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先秦时代已有记载,但以《淮南子》的记载最为完整;女娲补天和共工触山,则是第一次出

  • 《淮南子》“汶出弗其”之山为寄母山考

    历史解密编辑:当代中国标签:淮南子,母山,淄水,淮南,汶水,汶河

    大汶河,是负载着厚重历史底蕴的一条河流,它孕育出了著名的大汶口文化,滋育了远古时期与中原文化并立的东夷文化,为中华五千年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然大汶河借地之势自东向西,形成汶水倒流的壮丽景色。对于这条闪耀着文明光芒又展现着奇特景观的河流,诸多经典文献有载,如《尚书·禹贡》“莱夷

  • 道家名著《淮南子》精华30句,一定惊动你的慧心!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规律标签:淮南子,西施,文天祥,慧心,老子说

    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大意:边塞上有一个人丢了一匹马,人们都来安慰他。他的父亲说:怎么知道不会因此而得福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果然带了一匹胡地的骏马回来了。点题:老子说祸福相依,从更广大和更长久的角度去看,一定是这样。我们常人往往因福而喜、因祸而悲,恰恰说明我们看得窄、看得短。2舟

  • 《淮南子》格言9句,句句箴言,受益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杂谈标签:淮南子,道家,灾祸,淮南鸿烈,格言

    《淮南子》,是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汇编的一部道家著作,又叫《淮南鸿烈》、《刘安子》。一、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点评:一个人的欲望太多,不知道节制,就会引来祸患;为人处世,应该居安虑患,未雨绸缪,如果没有一点防备,发生意外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二、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苦不哀。点评:人的内心情感

  • 刘邦为什么不能丑化自己的死对头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东坡史话标签:刘邦,韩信,曹操,汉朝,秦朝,楚怀王,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你和什么样的人竞争,就决定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一个豁达大度、有格局的人自然不会轻易污名、贬低自己的竞争对手。现实中,刘强东就曾评价马云:口才很好,任何时候都喜欢站在更高层。历史上,曹操对自己的死敌也给予充分肯定。对孙权,他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对刘备,他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武侠里,东方不

  • 闲聊强汉(廿八)项羽在彭城大败刘邦,为何英布却选择背叛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项羽,英布,彭城,汉朝,楚汉战争,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楚汉战争的进程经过了多次反复,持续了五年时间才分出胜负。在整个过程中,各国诸侯王就像墙头草一样,在项羽和刘邦两个阵营上随风摇摆。这些诸侯既希望刘邦率领的汉军能够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又惧怕于楚军强大的军力,所以在战事不明的时候经常变换阵营。这种情况在彭城之战前后表现得非常典型。大战前刘邦出兵汉中,攻占关

  • 项羽分封18个诸侯王,为何都不帮项羽?追根溯源看分封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项羽,分封,秦国,刘邦,齐国,诸侯国

    项羽这个人,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都认为他之所以输给刘邦,都败在了那个优柔寡断的个性上,不然一场“鸿门宴”中,他若是要了刘邦的命,也不至于有了后来的“楚汉之争”。然而项羽除了这些之外,也不得不承认他有着将帅之才,不然也不可能稳坐西楚霸王的位置。然而项羽缺乏的是远见和胆识,他的成败刚好毁在了疑心病重和不懂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