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始皇在临终前,设立继承人的问题,一直以来我们都沿袭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说法,那就是胡亥因赵高、李斯篡改诏书而成功上位。但就在2009年,北京大学从海外收购回一批西汉竹简,其中有一批竹简的名字叫做《赵正书》,这本书中披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秦始皇原本就打算传位于胡亥。消息一出,史学界一片哗然,难道是司马迁撒了谎?
先来了解下这个《赵正书》。赵正指的就是秦始皇,因为秦国的王室与赵国王室是同一个祖先,所以秦始皇是嬴姓赵氏,又因为在那个年代的男子,一般都称氏不称姓,所以秦始皇就被叫做赵正。《赵正书》讲述了秦始皇的生平,其中包括他和他所建立的大秦的覆亡,在关于他临终前传位的问题上,还专门拿出了两个篇幅来阐述。
其中汉简里有这么一段话,刷新了世人的认知:今道远,而诏期窘(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胡亥立,即杀其。
从中不难看出,立胡亥为继承人,是得到秦始皇认可的。而并不像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秦始皇打算传位给扶苏,结果让赵高、李斯给篡改了。
再来看看《赵正书》中,这段话的背景:
昔者,秦王赵正出游天下,环(还)至白(柏)人而病,病笃,谓然流涕长大(叹)息,谓左右曰:吾忠臣也,其谋所立。
从中可以得知,秦始皇并不像《史记》所说死于沙丘,而是到了一个叫柏的地方,一病不起,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求群臣讨论下继承人的问题,于是丞相李斯、御史等人便提出了以上的建议。
这一颠覆性结论顿时在史学界激起千层浪,是司马迁撒了谎吗?
有学者表示,仅凭一本《赵正书》,不足以推翻司马迁的说法。《赵正书》成书于西汉早期,从作者直呼秦始皇为赵正可以看出,并没有将秦始皇视为正统,很可能是六国贵族的后裔。关于秦朝末年的历史,在汉朝有很多版本在流传,因此《赵正书》也只是其中之一,只是孤证。
而司马迁作《史记》时,由于其父亲的缘故,得以阅读了海量的官方书籍及资料,包括正史、野史,又因为其本人也实地做了大量的调查、采访工作。因此,《史记》的权威性要远超前者。
两本书中很多段落较为相似,学者分析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史记》参考了《赵正书》,另一种就是没有参考《赵正书》,两者均参考了同样的或者相似的史料来源。
《赵正书》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关于历史记载有着多种可能,事实究竟是怎样的,还需要人们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