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丞相李斯被腰斩时,究竟说了什么预言?竟全部应验了

丞相李斯被腰斩时,究竟说了什么预言?竟全部应验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学听讲堂 访问量:1584 更新时间:2024/1/15 17:21:06

秦朝壮大的路上,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这便是李斯。不管是在经济上、文化上还是政治上,李斯对于秦朝的贡献,那都是不容忽视的。为了秦朝的发展,他一直是尽心尽力,兢兢业业的。

为何对秦朝有如此贡献的人,已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为丞相的李斯,却背叛了秦始皇。并且最后,李斯还被行了腰斩之刑。那李斯背叛秦始皇的原因是什么呢?并且在他死后,他留下的十字真言“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也都成真,那当时他为何要如此呢?

一、篡改诏书

因为李斯对秦国贡献之大,秦始皇是非常信任他的。而且李斯在政治方面,与秦始皇的很多看法都是很一致的。即使有时候,两个人意见也不同。如果觉得秦始皇说的也有道理,李斯也会听从秦始皇的。

所以,对待李斯这样的贡献者与献策者,秦始皇都是一直秉着信任的态度。对于立诏之事,也是毫不避讳地与他谈起来。而李斯也成为了秦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也是因为对他的信任度之高,将遗诏也给了他,让他保存着,之后宣读。但他却听信了赵高的谗言,辜负了秦始皇的信任。偷偷将诏书给改了,诏书上立的公子扶苏继位,也就变成了胡亥

当然,毕竟做到丞相的人,仅凭赵高的几句话,李斯绝对不会做篡改 诏书这种事情。一定是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与自己息息相关才会这样去做。

早年的李斯,是在自己的家乡。从事着,看管粮仓,记录粮仓的工作。工作稳定不说,还可以时时回家陪伴家人。本来日子就是这样过着的,但是直到这天,李斯的想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天,在他上厕所的时候,他发现厕所里的老鼠都是特别瘦小的。与他之前在粮仓里见到的老鼠大不相同,粮仓里面的又肥又大。他也因此联想到人与环境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好的环境里,会成长得又快又好。反之,则不会好到哪里去。

也正是这个人与环境的思考,使得他有了篡改诏书的念头。因为公子扶苏本就和他不是很亲近,而且李斯他自己是推崇以法来治理国家,但公子扶苏是崇尚儒学理论的。李斯这样想过后,觉得如果是公子扶苏继承大统,确实对自己来说,是不太有利的。

再加之赵高在他耳边煽风点火,进献谗言。最终,李斯做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不论是对于李斯,还是对秦始皇以及秦朝来说,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不过这都是在改过诏书之后的事情,李斯也是没有办法预料到的。

二、悲惨结局

就这样,为了自己长久的荣华与利益。李斯选择了胡亥,纵然李斯知道胡亥不堪重任。公子扶苏要才能有才能,要仁心有仁心,但他还是选择了胡亥。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相位。

正是因为胡亥的无能,而且没有强大的母族给他支持,这样便可以更好地控制。不像公子扶苏那样,有自己的想法,还有大将军的支持。所以李斯才会选择了胡亥,放弃了公子扶苏。但是有一件事情他疏忽了,就是胡亥也有自己亲近的人,就是赵高。

之后,胡亥便以“诏”继位了。本来之前秦国的政务都是由李斯管着,因为他是丞相。想着胡亥继位后,自己的权力可以延续。但事实却不如他所愿,因为胡亥和赵高更亲近,所以他将处理政务的大权交给了赵高。

不仅如此,胡亥继位后,不仅没有好好管理国家,处理政务,反而更加的残暴。李斯想要进言,但都被赵高给拦了下来。百姓也都是苦不堪言,各地起义不断。

而负责镇压起义的是李斯的儿子,因为起义一直平定不了。有心之人便说李斯的儿子办事不力,要处罚他,李斯听后十分担心。毕竟现在是胡亥继位,自己虽是丞相,但却没有什么话语权。

之后,李斯为了得到胡亥的信任。为胡亥进献了“督责之术”,这个“督责之术”,是李斯设计的一套严刑酷法和君王专断的治国计策。其实它的主要目的,是想要让大臣和老百姓听话,并不是为了惩罚而去刑罚。但因为胡亥本就残暴,所以就只看到了刑罚。

李斯还主张帝王应当有自己的主见,不要受大臣的干扰,要自己决断。他认为只有这样,君主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为所欲为,诸位大臣才会乖乖听话,百姓不敢造反。君王的地位才能更加稳固,朝代才能持续得更久。

但“督责之术”之后,胡亥更加肆无忌惮,胡作非为。因为胡亥也不管朝政,所以赵高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对于李斯的进言,胡亥是充耳不闻,甚至觉得很不耐烦。

后来赵高给胡亥说李斯有不歹之心,胡亥也因为李斯多次进言,感觉很不耐烦,便听信了赵高的话。下旨彻查李斯,因为赵高早有准备,李斯便被所谓的证据下放到了大牢。

之后因为赵高的屈打成招,李斯承认了赵高安在自己身上的罪名。不仅他自己被腰斩,自己的同族也被斩杀。对于自己这样的结局,李斯不知是否后悔过,后悔自己放弃家乡平淡安稳的生活,来到秦国。

是否后悔自己因为一己私利,听信了赵高的谗言。不仅害了他自己,也辜负了秦始皇对他的信任,最终使得秦朝真的变成了“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的局面。

总结

李斯,成也“鼠论”,败也“鼠论”。因为环境,自己从一个小官,努力到秦国的丞相。又因为自己的利益,背叛了秦始皇,最终落得这般下场。李斯的一生都在盘算着如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却未曾想,正是因为所求过多,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

本来很受秦始皇的重用,却因一步走错,留得这一世骂名。一步错,步步错。不仅害了自己,还连累了家人。所以,不管是居于何位,永远要保持清醒,不可因一时糊涂,断送一世。

更多文章

  • 李斯到底算不算千古一相?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斯,秦国,齐国,嬴政,吕不韦

    要说到千古一相,李斯肯定也算得上是一位,但他这一位却并不完美。励志的奋斗史原本李斯只是楚国上蔡的一名小吏,相当于地方上的一名基层公务员。如果不出意外,他这一辈子肯定是碌碌无为。但是由于一次不经意间的经历,使他产生了人这一辈子,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并不困难。那么他这一次不经意间的

  • 李斯——自掘坟墓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车马行空说标签:李斯,赵高,秦国,嬴政,秦王,秦二世

    李斯——自掘坟墓的人北冥思道2022-05-2911:43山东关注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当时在郡里当个小吏,相当于现在的基层干事员之类,这个地位,比普通百姓是强些,但向上比犹如在井底,人往高处走嘛,李斯也希望能够得到高官厚禄,光宗耀足。但仕途晋升之路谈何容易。他曾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屎,碰到

  • 丞相李斯被腰斩之前,留下10字遗言,后来字字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斯,秦王,秦国,嬴政,赵高,齐国

    “宁让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是三国时期曹操身为枭雄的名言,他将天下看作自己的囊中之物,诚然,事实也几乎是如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天下之人都在曹操身上。相比于其他人,曹操是幸运的,虽然曹操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但是他最终的结果还算是善终。可是曹操的个别案例,并不能意

  • 秦朝丞相李斯,腰斩于市却无人问津,背后有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李斯,赵高,丞相,秦朝,秦二世,书法家,艺术家,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而他能够做到这一点除了自身的雄韬伟略之外,还离不开身边谋士的出谋划策,就比如丞相李斯,他倡导以法治国,同时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辅助秦王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此后他也是一路晋升,成为秦始皇身边地位极高的谋臣。只

  • 宰相李斯过生日,百官前来庆贺,家人很开心他却在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李斯,宰相,赵高,嬴政,李由,秦朝,秦二世,艺术家,书法家,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在重农抑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进入仕途、入朝为官是很多志向之人施展抱负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战乱频繁、战火四起的背景下,我国曾涌现了一批批才华横溢、才高八斗的能人异士。有人骁勇善战、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有人满腹才华、能力出众、把政务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君心民心。大多数的努力不仅是为了功成名就、名

  • “有为青年”李斯为什么会落得“黄犬之叹”的悲剧收场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李斯,赵高,嬴政,秦二世,丞相,秦国

    秦朝名相李斯酷爱以鼠为榜样来励志人生,在他不愿成为茅厕中的臭鼠,而一心想成为粮仓中的肥鼠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不凡的一生。李斯在他得到秦王嬴政重用之后,嬴政对他是言听计从。他也不负所望,首先替嬴政谋划从相国吕不韦手中夺回了王权,接着开始对六国用兵,这时候韩国国君的弟弟公子韩非因被他哥哥猜忌而受逐,作为

  • 历史大揭秘:高智商的李斯为何败给了赵高?李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趣标签:李斯,赵高,秦国,先秦,秦二世,吕不韦,书法家,春秋战国,历史大揭秘,汉高祖刘邦

    今天我们来聊聊大秦帝国时期的一个大迷案,李斯为何会在秦朝朝堂博弈中败给赵高,弄的全族被屠的下场?不用说,李斯官拜丞相,在秦始皇眼皮子底下做事,从一个小公务员扶摇直上成为了秦国位高权重的大功臣,他的智慧这是毋庸置疑的。什么叫智慧呢?也就是思考力!《史记:李斯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李斯前半生只是个小小的

  • 大秦首席辅臣李斯:与皇家联姻、平步青云,为何最终被腰斩于市?

    历史解密编辑:清竹雅韵标签:李斯,赵高,秦二世,嬴政,丞相,大秦

    李斯是秦始皇时期的丞相,他不但因鞍前马后地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而倍受器重,而且一直忠心耿耿地操持国事,不仅为始皇帝出谋划策,还一手构建了大秦帝国初创之时的一系列顶层设计。秦始皇在李斯的佐助下建立起了丰功伟业,如果说秦始皇能被称作“千古一帝”,那么李斯就是英伟帝王身后的那个居功至伟却不露声色的首席辅臣。

  • 李斯被腰斩,刽子手心生同情:不会让你疼!用一盆凉水猛泼李斯

    历史解密编辑:如你坏坏标签:李斯,赵高,秦王,秦朝,吕不韦,秦二世,刽子手,书法家,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公元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一家100多口人被满门抄斩!鲜血四溅,残忍场景让人不忍直视。刽子手看着刑场上的李斯,心生同情:不会让你疼!他迅速剥去李斯的衣衫,将一盆凉水猛泼过去,寒意顿生,大刀一晃,人已成两半!接着,李家老少,在刀下鲜血横飞,变成一段段尸体!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突然大

  • 成败李斯:大秦帝国的奠基者与陪葬人

    历史解密编辑:咫尺的梦想载标签:李斯,吕不韦,赵高,嬴政,秦国,秦二世

    聊一聊秦国历史上的一位重量级人物——李斯。没有李斯,就不会有后来的秦帝国。他不仅助秦始皇统一中国,还奠定了中华帝国长达两千年的政治模式,至今仍发挥着影响。然而,后世对李斯的评价并不高。司马迁如是说: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