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听信了赵高的谗言,就派人调查李斯之子李由通敌的情况。李斯知道后,才恍悟自己中了赵高的圈套。就上书揭发赵高说:
“赵高现在的权力可与陛下相比。他利用陛下的威信,怀有不可告人的野心。
“从前田常做齐简公的相国,窃取了齐国王位,这是天下人共知的事实,现在赵高图谋不轨,私人的财富可与田常在齐国为相时相比。
“他又贪得无厌,追逐利益没有止境,现在权力地位仅次于君主,陛下您不将他除去,我担心赵高迟早会造反啊。”
二世说:“怎么会呢!赵高原来虽是宦官,但他不因安定而放纵,不因危难而变心,努力改善自己的品德。他的地位是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忠诚得来的。
“我认为他很贤能,而你却怀疑,这是为什么呢?何况我不信赖赵高,又能信赖谁呢!赵高为人廉洁,坚强而有毅力,下通民情,上合我意。希望你不要再怀疑他!”
二世怕李斯杀了赵高,就私下里把李斯进谏的事告诉赵高。赵高说:“现在丞相所担心的只有我赵高一人;如果我死了,丞相就要学田常那样造反。”
老蒋评论说:秦国郎中令赵高倚仗着二世的恩宠肆意专横,因私人仇怨诛杀了很多人。
他怕大臣入朝奏事向二世报告,于是以天子年轻不精通政事为由劝二世深居宫禁中,让他及侍中官等熟习法律的人来处理事务。
这样,赵高就掌管了国家政事,一切大事都由他决定。
而李斯是个极其能干的人物,秦始皇执政时,李斯的才干得以充分发挥,他有理想,有谋略,有能力,有才华,但他私心太重,急功好利,导致他人生道路上的大不幸。
胡亥继承了帝位,开始了比秦始皇更加残忍的统治。
李斯是个不惜一切代价而想得到功名的政客,比昏庸无能的胡亥,当然要高明得多。他看到了秦王朝的危机,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敢规劝胡亥。
李斯关于“督责之术”的主张,既有取宠于秦二世的一面,也有他继承法家思想的一面,李斯讲得更加露骨而已。
李斯与胡亥、赵高的结合,是为了互相利用,所以后来他们之间勾心斗角,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