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布——从逃犯一路战成诸侯王!

英布——从逃犯一路战成诸侯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侦查号 访问量:1451 更新时间:2024/2/14 2:32:01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数不清英雄人物。也许你听过刘邦、项羽的大名,却可能未曾听过战将英布。虽其地位不如汉高祖刘邦那么尊贵,但是他能从逃犯一路战成诸侯王也是不易,更是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实属一员猛将!

英布是秦代的六县(今安徽省六安市)人,据说是皋陶五十九世孙。毕竟古人都好面子,谁都希望自家祖上有牛人好给自己脸上贴贴金,比如三国时那个卖草鞋的刘备,也是逢人便说自己是汉朝皇室之后,但这些都改变不了他们真实的农夫身份。

在《史记·黥布列传》中就记载了这样一则预言:“英布小时候有人为他看过相,告诉他会在受刑之后称王”

黥布外号的由来

当然,神棍的话不足为信,但英布此人脾气暴烈,性格冲动,还真的就在年轻时触犯了律法,犯了事就要面临惩罚,于是英布被发配骊山服役,并处以黥刑。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说秦始皇在骊山大修土木的时候,由于缺少劳动力便把无业公民四处飘荡的英布给抓了来,这也反映出了秦朝的暴政。一般人因犯法而受黥刑都会很痛苦抑郁,但是英布却并没有任何思想负担。因为英布在年轻的时候,有个大师就给他看面相,说“当刑而王”。现在第一步已经应验了,下面的估计也会水到渠成。这种因受刑反而开心的乐观心态,世间少有。这估计也是他逆袭成功的第一步——心态好。

他身边的囚徒们看在眼里,甚是奇怪,觉得这个人的乐观程度简直异于常人,加上脸上被刺了字,于是就半开玩笑的给他起了个黥布的外号。

英布后来被带到骊山当役徒,修筑秦始皇陵墓,英布专和罪犯的头目、英雄豪杰来往,其后带领一些人逃到其它地方成为盗贼。如果说在此之前,英布一介平民百姓、一个脸上带着黑色刑印记号的罪犯,叫个黑布白布或者阿狗阿猫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成为强盗头子,那么就不一样了。这时候,不用说秦朝的法律严苛,就是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要对他进行通缉的。如果要进行通缉,布这个名、黥这个显著标志一定都会写在通缉令上,通缉令贴的越多越广,黥布的知名度也就越高。英布有这么一个现成的响亮名号,又岂能不用!

英布早期为何成名?

秦朝的苛法严律,他敢公开反秦,也是会被当时之人认为是一位英雄豪杰。就这样,在命运的推动之下,英布走上了抗秦的道路,不过,英布并不打算就此当个土匪而已,他等待着机会可以实现自己儿时听到的预言。

英布的早期成名无非两点:一是心态好,受刑之后没有走向人生的低谷,反而广交豪杰,准备干大事;二是因为受刑判秦,被秦通缉反而成为人们口中的英雄,当年曹操刺杀董卓不也是走的这一条路子吗,虽说刺杀失败了,但却因董卓全国通缉他,反而成为有志之士口中的英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时势造英雄,很快机会便来临了,陈胜吴广的起义点燃了整个中华大地,霎时间群雄并起,反抗暴秦之声不绝于耳,在这样风云骤变的时局下,英布终于有了一展宏图的机会,不过他苦于手头没有足够的兵支持他的事业,只能先跑去策反番阳令吴芮。虽说英布的到来无异于自投罗网,但吴芮并没有立刻将他拿下,毕竟,在当前的时局,他一个小小的县令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能立足,秦国固然强大,但远水救不了近火,当下以他的实力反抗起义军就是螳臂当车,于是他一咬牙一跺脚,接受了英布的提议,使其依靠这个小小的县城征集了一支千人左右的小部队投入陈胜旗下,此后,英布率军在清波一带左突右闯,打了不少漂亮的战役。直到秦二氏发现事态的严重性后。

章邯带着大军镇压起义军时。这时候黥布才北上和荥阳附近的起义军联合,一起来对抗章邯军队。黥布北上抗战的时候正直章邯收复了三川郡、荥阳、敖仓等地。这时候也是各地起义军陷入低迷的时刻。陈胜已经被车夫庄贾杀死。整个张楚政权的都城陈县,也都落入了章邯之手。章邯的大名不胫而走,令各地起义军威风丧胆。吕臣原是陈胜的一个部下,听闻陈胜被庄贾杀死了。他为了给陈胜报仇,率领军队来攻打陈县。这时候为大秦守卫陈县的就是那个杀死陈胜的庄贾。庄贾本来的职业是车夫,根本没有什么抵抗力。所以,陈县很快就被吕臣的大军攻打了下来。吕臣拿下陈县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就杀死了叛徒庄贾。此刻,陈县成了秦军和起义军争夺的地方。当章邯听说陈县落入起义军之手后,他就派部下率领军队攻打陈县。

吕臣军没法和英勇的章邯军队相提并论。当他们看到章邯的大军返回来时,象征性的抵挡了一阵。随后便干脆带着大军逃亡了。就是在吕臣逃亡的路上,他遇到了黥布。两军和并在一起。又反击回去,再次来到陈县开始攻打章邯大军。

这时候章邯也赶到了臣县,两军之间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最终,黥布军队不敌秦军败北逃亡,向泗水郡方向撤去。英布是一个非常聪慧的人,审时度势,知道自己手里这点家底,经不起折腾。于是,在打了几个小仗之后,便引兵投奔了项梁。这时候的项梁大军刚刚渡过长江。也就是在这时候,英布带领的军队加入了项家军。至此,项家大军已发展的五、六万之众了。就是这五、六万人,变成了后来楚军对抗秦军的中坚力量。

英布的骁勇善战

英布跟随了项梁,因为他是带着兵来的项梁就给了他一个将军做。在项梁军中,英布骁勇善战,总是列入众军之首。项梁拥立楚怀王,英布被封为当阳君。项梁死后,英布归属项羽。在巨鹿之战中,项羽派英布率先渡河,英布初战告捷,再战再胜,为项羽大军打开了胜利之门。打败秦军的主将章邯后,又是英布攻破函谷关,项羽才能够顺利进入咸阳。史册中如此记载载:“楚兵常胜,功冠诸侯。诸侯兵皆以服属楚者,以布数以少败众也。”由此可见英布之骁勇,英布同项羽共同解巨鹿围,埋秦降卒,破函谷关,终灭秦朝,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功劳让项羽对他颇为欣赏,封他做了九江王,至此,英布终于实现了他儿时的预言。

吕雉就曾评价过他:“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战将英布应当算得上其中一位。

更多文章

  • 英布是猛将,为什么叛变项羽,后来又叛变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项羽,刘邦,英布,秦国,韩信,关羽

    英布,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是谁,也没听说过这个名字。熟悉秦汉历史的人就会知道,英布是秦末汉初时期的名将,曾跟随楚霸王项羽,是项羽手下得力的将领。但后来叛变项羽又跟随刘邦,与韩信、彭越齐名,成为汉初的三大名将之一。一个人,不管他是多大的英雄,只要他做了叛变的事就会被世人诟病,成为终生的污点。像三国里的吕

  • 历史上真实的汉朝-英布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英布,刘邦,项羽,韩信,章邯,秦军

    英布,六安(今安徽六安县北)人。少时请人看相,卜问前程。相者对他说:“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遂改姓黥。英布受刑后,输于骊山作陵。骊山刑徒数十万人,英布遂与刑徒长豪杰交往,聚集力量。后率刑徒逃于江中为“群盗”。陈胜起义后,英布率数千人响应。番君以其女为英布妻

  • 项羽非常信任英布,英布为什么还要背叛项羽,选择投靠刘邦呢?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项羽,英布,刘邦,楚汉战争

    在他分封的诸侯中,英布可能是项羽最信任的一个了。不过,项羽虽信任英布,却并不了解英布,最后,英布还是被更了解他的刘邦集团挖走了。好战友英布,出身贫民,曾以刑徒身份在骊山修筑皇陵。后来,又逃入江中为盗,聚集了数千人。秦末起义时,他率众加入项梁义军,开始跟随项梁、项羽作战。巨鹿之战,英布与蒲将军为先锋,

  • 英布之变,是输在格局上,还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英布,项羽,刘邦,章邯,秦军,萧何

    相士说:你将来受刑后会被封王黥布,是九江郡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姓英,应该叫英布。因为年轻时受过黥刑(脸上刺字),所以又被称为黥布。他本是穷人家的孩子,本来碌碌无为,有一个相士说:“你将来受刑后,会被封王。”封王?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别忘了当时的英布可是一个没背景、没人脉的平民家的儿子。可见心理暗示是

  • 英布,楚汉战争中一个有趣的奇人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英布,项羽,章邯,秦军,秦国,嬴政

    项羽是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帅才,而他的手中也聚集了不少英勇的将领,不但有项氏族人,比如项它、项庄、项声等,也有从各方汇聚而来的起义队伍的大将,比如英布、蒲将军、龙且、桓楚等。这些人都是项羽的心腹,都是项羽最信任的人。其中,名声最响亮的应该就是英布了。英布不但是个名声响亮的人,他还是个很有趣的人,他

  • 英布起兵反刘邦时,有上中下三策可选,为何英布选择下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国之君历史标签:英布,项羽,吴国,秦军,汉朝,汉高祖刘邦

    英布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是秦末唯一一个以囚徒身份成为诸侯王的人,也是唯一一个受过黥刑(在脸上刻字)的诸侯王,所以他也被叫作黥布。他是项羽手下唯一因为战功卓著被封王的人,是项羽手下的头号悍将,他还是衡山王(汉初的长沙王)吴芮的女婿。英布的特点是骁勇善战、勇冠全军,他是项羽手下的头号先锋,参与了项羽在反

  • 《楚汉之争》之胡亥发怒

    历史解密编辑:著字以育人标签:秦二世,赵高,楚汉之争,皇帝,秦朝

    陈胜吴广的起义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各地民众由于对秦朝严苛法令的不闹纷纷起兵响应一时间天下烽烟四起,郭通在接到奏报后急忙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叔孙通说为今之计咱们只有闯宫面见陛下了,郭通说如此就按你说的办,胡亥正在宫中饮酒忽然看到一大批官员闯进殿来他愣了一下问道你们来此有什么事情吗。郭通说陛下自从陈胜吴广

  • 胡亥的一个行为注定秦朝无可挽救,性质比放权给赵高还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蔚蓝史族标签:赵高,秦朝,嬴政,魏国,胡亥,先秦,周朝,秦二世,魏无忌,书法家,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巡视途中后,他最小的儿子胡亥在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的谋划下登基,成为秦二世,而秦朝也亡于胡亥这个二世。对于秦朝的灭亡来说,原因有很多,胡亥的责任还是很大的,他首先是把皇帝这个职业当成了享受的台阶,当皇帝仅仅是为了集中全国资源让自己毫无顾忌地享受锦衣玉食、歌舞美女,是为了

  • 3年败光秦国560年基业,因为胡亥做错了这4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山农小林标签:秦国,赵高,分封,李斯,章邯,基业,胡亥,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前文我们讲到胡亥继位后,也曾经尝试过有所作为,甚至效仿秦始皇采取了一些措施,可惜邯郸学步、得其形不得其神,最后反而弄巧成拙。从秦襄公立国(前770年),到秦始皇去世(前210年),秦国奋斗长达560年所打下的雄伟江山,到胡亥手中,3年就挥霍一空。那么,胡亥到底做错了什么,导致秦朝二世而亡呢?今天我们

  • 胡亥死后,子婴继位,为何却说秦朝是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子婴,赵高,秦朝,蒙恬,秦王,胡亥,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谈及秦朝,让人感慨惋惜之余,却不免有一个小疑惑:胡亥死后,还有子婴继位,为何史书却说秦朝是二世而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称帝,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之后胡亥继位,称为秦二世。公元前207年,赵高指使心腹阎乐逼迫胡亥自杀于望夷宫,随后子婴继位。因此,按理说子婴应该是“秦三世”才对,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