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布之变,是输在格局上,还是另有原因?

英布之变,是输在格局上,还是另有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1393 更新时间:2024/2/14 2:31:41

相士说:你将来受刑后会被封王

黥布,是九江郡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姓英,应该叫英布

因为年轻时受过黥刑(脸上刺字),所以又被称为黥布。

他本是穷人家的孩子,本来碌碌无为,有一个相士说:“你将来受刑后,会被封王。”

封王?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别忘了当时的英布可是一个没背景、没人脉的平民家的儿子。

可见心理暗示是多么重要,这个方法值得做家长的借鉴,如果你对你的孩子好好鼓励,从小给他订下一个远大目标,孩子一定会不懈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最终出人头地。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英布就怀揣这个梦想,等待时机,而出人头地。

到了成年以后,他因为触犯法律受到了黥刑,这是丢人的事。然而英布却笑了。

别人见他受了刑还高兴,不解。他笑着说:“有人给我看相说,受刑后封王,现在受了刑,大概快封王了吧!”

众人都嘲笑他痴人说梦,当时正逢秦末,民不聊生,吃饭都成问题,还想封王?

机会来了。

好像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属于英布的机会终于来了。

英布也遇到了陈胜一样的机会,他被定罪后发往骊山给秦始皇修陵墓,骊山的刑徒有几十万,英布给其中的头目和豪杰都有来往。

这可是一个积累人脉的好地方。

果然不久,英布就组织起一班人马到长江一代成了草寇。开始创建自己的事业。

这也是没文化的一种表现,如果制定一个目标,制定一个计划,攻城拔寨建立一个政权,那应该比陈胜吴广还早。

陈胜起义后,英布就去见番县(今江西鄱阳县东北)县令吴芮

吴芮见英布能成大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还让自己的部下跟着英布一起谋反秦朝。

英布领兵向北进攻秦军的左右校尉,在清波打败了他们,又引兵东进。

英布听说项梁已经平定江东会稽,渡过长江西进,就带领自己的团队加入了项梁的集团,毕竟合作才能壮大吗!

在项梁、项羽的楚军中,英布的部队是最勇敢的。项梁拥立楚怀王后,英布被称为当阳君。

他在封王的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在歼灭秦军最大的章邯部队上,英布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羽派遣英布乘夜袭击章邯,活埋了章邯的将士二十多万人。

二十多万人被活埋,这违背天和。

英布经常担任先锋,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项羽赐封将领,封英布为九江王,管治六县。

相士的话终于成真。

英布自幼的梦想得以实现,这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天意。

如果英布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可能会有所成就,可他没有道德底线。

项羽拥立怀王为义帝,迁都长沙,却私下派英布去袭击劫杀了他。

项羽、英布这两块料是绝配。

做人无底线,做事无下限。这应该就是他们悲催结局的原因。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齐王田荣反叛项羽,项羽带兵攻打齐国,并向九江王英布征兵,英布假借生病不去,只派几千人前往。

这时候的英布已经变了,这种变化就是很多农民起义军共同的弱点,“半成功”后贪图安乐与享受,没有大的格局,没有胸怀天下的胸襟。

后来刘邦在彭城大败楚军的时候,英布也托病不肯前往救助。

英布这种脚踩两只船的做法就是他的致命伤。

公元前204年,刘邦和项羽在彭城大战,刘邦失利,退兵梁地,到达虞城。

刘邦派随何前去淮南策反英布。

英布答应不出兵,并暗中背叛楚国归附刘邦。英布跳槽了。

这种人设崩塌,也注定了后来的结果。

当时项羽派遣的使者也在淮南,正在催促英布发兵。

随何当机立断闯进会客厅,坐到项羽使者的上首,说道:“九江王已经归附汉王,楚国凭什么叫他发兵呢?”

英布大吃一惊。没想到随何这样做,楚国使者也站了起来。

随何对英布说:“事已至此,还有回旋余地吗?可以立即杀死楚使,不能让他回去,同时尽快同汉王合作作战。”

英布说:“就按照你的指示办。”

后来,项羽派龙且攻击淮南,并打败了英布,英布便和随何从小路一起归降刘邦。

刘邦获得天下后,封英布为淮南王。

公元前196年吕雉用计杀了韩信,这让英布很恐惧。

同年,刘邦又杀了梁王彭越,把他剁成肉酱分赐给各路诸侯。

英布当时正在打猎,见到同事的肉肉非常惊慌,暗中派人部署聚集军队,侦察邻郡的战备。

就在英布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时候还是出事了。

英布崩盘竟然是因为这件事

英布有个爱妾生病了,去看医生。

那时候没有医院,都是私人医生,这个医生的家跟淮南王英布的中大夫(官职)贲赫是对门。

贲赫见自己金主的老婆病了,就来献殷勤,赠送给爱妾很多礼物,还从酒店订了酒菜陪爱妾在医师家里喝酒。

这本来是下属对上级领导的巴结,可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

爱妾病好后侍奉淮南王英布时,夸奖贲赫忠厚老实会办事。

淮南王不由得恼怒地说:“你从哪里知道他的?”

宠妾便如实说明了情况。

淮南王小心眼,竟然怀疑宠妾给贲赫淫乱。

这哪跟哪啊?可人心的狭隘限制了自己的三观。英布很气愤,贲赫很害怕,便托病不出门。

淮南王更生气,想拘捕贲赫。

贲赫怕了,就偷偷乘车前往长安,要告英布谋反。

英布派人追赶,没赶上。

贲赫到达长安后,上书告变,说英布有谋反的迹象,可在他未反之前干掉他。

刘邦便召萧何商量这件事。

萧何是明白人,说:“英布不应该有这种事,恐怕是仇家诬告。请先拘捕贲,再派人暗中侦察英布。”

见来了使者,英布害怕了,他杀了贲赫全家,发动叛乱。

得知英布反叛,刘邦便释放了贲赫,任用他做了将军。

如果英布当时的格局大点,眼光远点,他的实力或许能够成功,可他没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而是准备退回长沙故步自封,保留自己的一块自留地,这就完蛋了!

正如《史记》中所说的那样:

英布本来是骊山的奴隶,自己做到了万乘大国之王,这都只是为了自己,不懂得替百姓世世代代考虑。

格局太小!

刘邦亲自率军攻打英布,英布败逃,最后在番阳被杀,而番阳就是当初英布起兵的地方。

英布之败,败在生活的细节小事上。

看似小事,谁知道不是上天安排的契机呢?俗话说得好“经历了大风大浪,往往会在小水沟里翻船”,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常说福不受报,就是这个道理。

开始相士说英布将来封王,可他后来还是败了。格局小是境界的事,应该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是他后来的行为应该是注定他改变当初命运的原因。

一是,跟随项羽打败章邯后,活埋了章邯部下二十多万人。英布既然带着天命而来,能够有封王之命,可最终还是难逃兵败被杀的厄运,不就是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做下了违背天道的事吗?

打仗没有不死人的,可你把投降的二十多万俘虏活埋就违背天道了。毕竟上天有好生之德啊!

二是,贪图享乐,虽然没说英布怎么淫乱,可从怀疑爱妾出轨一事上就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了。

命运是一个系统化的生命工程学,我们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被反映到宇宙信息中,宇宙虚空捕捉到我们的信息量,就会根据我们善恶安排我们的命运,这就是命运的“变数”。

读史,就是为了寻找这条信息密码,探寻命运的蛛丝马迹。然后,守住我们纯正、纯真的初心。

标签: 英布项羽刘邦章邯秦军萧何

更多文章

  • 英布,楚汉战争中一个有趣的奇人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英布,项羽,章邯,秦军,秦国,嬴政

    项羽是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帅才,而他的手中也聚集了不少英勇的将领,不但有项氏族人,比如项它、项庄、项声等,也有从各方汇聚而来的起义队伍的大将,比如英布、蒲将军、龙且、桓楚等。这些人都是项羽的心腹,都是项羽最信任的人。其中,名声最响亮的应该就是英布了。英布不但是个名声响亮的人,他还是个很有趣的人,他

  • 英布起兵反刘邦时,有上中下三策可选,为何英布选择下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国之君历史标签:英布,项羽,吴国,秦军,汉朝,汉高祖刘邦

    英布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是秦末唯一一个以囚徒身份成为诸侯王的人,也是唯一一个受过黥刑(在脸上刻字)的诸侯王,所以他也被叫作黥布。他是项羽手下唯一因为战功卓著被封王的人,是项羽手下的头号悍将,他还是衡山王(汉初的长沙王)吴芮的女婿。英布的特点是骁勇善战、勇冠全军,他是项羽手下的头号先锋,参与了项羽在反

  • 《楚汉之争》之胡亥发怒

    历史解密编辑:著字以育人标签:秦二世,赵高,楚汉之争,皇帝,秦朝

    陈胜吴广的起义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各地民众由于对秦朝严苛法令的不闹纷纷起兵响应一时间天下烽烟四起,郭通在接到奏报后急忙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叔孙通说为今之计咱们只有闯宫面见陛下了,郭通说如此就按你说的办,胡亥正在宫中饮酒忽然看到一大批官员闯进殿来他愣了一下问道你们来此有什么事情吗。郭通说陛下自从陈胜吴广

  • 胡亥的一个行为注定秦朝无可挽救,性质比放权给赵高还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蔚蓝史族标签:赵高,秦朝,嬴政,魏国,胡亥,先秦,周朝,秦二世,魏无忌,书法家,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巡视途中后,他最小的儿子胡亥在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的谋划下登基,成为秦二世,而秦朝也亡于胡亥这个二世。对于秦朝的灭亡来说,原因有很多,胡亥的责任还是很大的,他首先是把皇帝这个职业当成了享受的台阶,当皇帝仅仅是为了集中全国资源让自己毫无顾忌地享受锦衣玉食、歌舞美女,是为了

  • 3年败光秦国560年基业,因为胡亥做错了这4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山农小林标签:秦国,赵高,分封,李斯,章邯,基业,胡亥,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前文我们讲到胡亥继位后,也曾经尝试过有所作为,甚至效仿秦始皇采取了一些措施,可惜邯郸学步、得其形不得其神,最后反而弄巧成拙。从秦襄公立国(前770年),到秦始皇去世(前210年),秦国奋斗长达560年所打下的雄伟江山,到胡亥手中,3年就挥霍一空。那么,胡亥到底做错了什么,导致秦朝二世而亡呢?今天我们

  • 胡亥死后,子婴继位,为何却说秦朝是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子婴,赵高,秦朝,蒙恬,秦王,胡亥,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谈及秦朝,让人感慨惋惜之余,却不免有一个小疑惑:胡亥死后,还有子婴继位,为何史书却说秦朝是二世而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称帝,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之后胡亥继位,称为秦二世。公元前207年,赵高指使心腹阎乐逼迫胡亥自杀于望夷宫,随后子婴继位。因此,按理说子婴应该是“秦三世”才对,但

  • 李斯是扶苏的岳父,为何他反而拥立胡亥登上帝位?赵高:因为私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李斯,秦二世,赵高,扶苏,嬴政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公元前210年,49岁的秦始皇驾乘銮驾巡视天下,当秦始皇的銮驾到达沙丘之地时,秦始皇却突发疾病病倒了,秦始皇大感自己时日无多,便将近侍宦官赵高唤道病榻前,让

  • 司马迁撒了谎,最新文献证明当年秦始皇传位的确是胡亥,不是扶苏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司马迁,嬴政,秦二世,扶苏,赵高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人。虽然他已经去世两千多年了,但是关于他的故事,至今争论不休。古往今来,无数人对他进行各种解析,这个一生都是谜一样的男人就连他的死亡和传位都成谜,至今无定论。对于秦始皇的去世和传位,我们的印象大多源自于司马迁《史记》给我们的范本。《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详细记载了秦始皇

  • 如果真的有穿越,你会愿意做胡亥汉献帝宋钦宗崇祯光绪中的谁?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大伽秀标签:崇祯,明朝,光绪,宋钦宗,秦二世,胡亥汉献帝

    首先当然是宋钦宗。北宋末年,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平均水平是比较高的。《水浒传》里没有写到一个饥寒交迫的事例。不信你想想,一百零八位好汉谁是穷得活不下去了才造反的?北宋的问题在于外敌。站在上帝视角,只要重用李纲、种师中,大力提拔岳飞、韩世忠,不仅不会有靖康之耻,而且很容易弄出个“中兴”、“盛世”什么的来

  • 秦朝灭亡是胡亥不接地气,不了解民间疾苦,所造成的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秦二世,秦朝,秦国,嬴政,赵佗,焚书坑儒

    这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首先,春秋五霸战国时期七雄相互掣肘了几百年,各国的界线早已深入人心,秦国虽然暂时通过战争达到统一六合,实质是形聚神散,想复国的人多了去了比如后来的项刘,表面风平浪静,实质背后蠢蠢欲动,伺机而动。其次,秦国越来越强最后走向统一得益于商鞅变法,其法家霹雳手段在疆土统一方面确实起到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