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恬被胡亥逼死后,他手下那支“长城军团”哪里去了?

蒙恬被胡亥逼死后,他手下那支“长城军团”哪里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捡美酒与花瓣 访问量:2225 更新时间:2023/12/21 21:47:5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又派大将蒙恬带领30万大军北上攻打匈奴,夺回了被匈奴占据的河南地——今内蒙古黄河大拐弯一带,又被琉为河套地区。由于此地水草丰美宜农宜牧,所以匈奴不甘心失败,一直想重新夺回去。因此秦始皇没有让蒙恬撤军,而是让他就在当地驻守。蒙恬不仅在河套地区修建了城堡亭障,而且还用了约10年时间兴师动众把以前秦、赵、燕三国修建的长城联为一体,使之成为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蒙恬的这支边防部队成了赫赫有名的“长城军团”。

公元前209年爆发了“大泽乡起义”,不久整个天下就乱作一团。

南方那支驻扎在今天的“两广”一带的军队,已经和胡亥离心离德,他们不但没有帮助秦朝镇压起义军,反而在赵佗的带领下割据自立了,无形中削弱了秦朝的实力。

那么蒙恬手下这支“长城军团”跑到哪里去了呢?他们怎么也“销声匿迹”了呢?

其实,“长城军团”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竭尽全力帮助秦朝镇压起义军,只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他们也被起义的滚滚洪流淹没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在东巡之路,宦官赵高串通丞相李斯矫诏赐死了公子扶苏,蒙恬先是被剥夺了兵权,后来也被迫自尽,他手下的那支军队落到了王离等人的手里。

王离是秦朝名将王翦孙子,对秦朝那是忠心耿耿。

天下大乱后,由于兵力不足,章邯只好把骊山刑徒组织起来抵抗起义军。这个时候,周文的军队都快打进咸阳啦!

在这种情况下,胡亥哪能让边防军——“长城军团”踏踏实实镇守边疆呢?

因此朝廷一声令下,王离就带着他的“长城军团”死怼起义军了,什么边防不边防的也顾不上了。

“长城军团”的战斗力很强,也打过不少胜仗。

后来,秦朝的“救火队长”章邯打败了项梁带领的楚军,以为南方的起义军已经不足为虑,就把讨伐的矛头指向了北方的赵国。章邯先是攻破了邯郸城,然后又和王离一块把赵国残余部队包围在巨鹿!

区区一个赵国,哪里禁得住两支秦朝主力军的围攻。

尽管赵国拼命抵抗却还是危在旦夕!

就在巨鹿朝不保夕的紧要关头,诸侯军队赶来支援赵国了。

只可惜,各国将领都心怀鬼胎!

他们各有各的“小九九”,都怕打不过秦军,都想让别人出头,一个个都选择了“坐壁上观”。

关键时刻,只有项羽和他手下的楚军将士悍不畏死,以“破釜沉舟”的气魄奋勇冲杀,打得“长城军团”节节败退,取得了“九战九胜”的好成绩,诸侯联军这才一哄而上,鼓起勇气加入了战斗。

杀声一片冲霄汉,战鼓擂动鬼神颤。

三军儿郎猛如虎,秦家兵将心胆寒!

好一番浴血厮杀!

最后,秦军战败了,苏角被杀,王离被俘,涉闲自尽。

“长城军团”就此覆灭。

#历史开讲#

更多文章

  • 他才是秦始皇真正选定的继承人,既不是扶苏,也不是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遇双未央标签:嬴政,秦二世,扶苏,昌平君

    对于秦始皇的继承人,始终有两种说法针锋相对。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选定的太子就是公子扶苏,而之前把他派往长城军团监军把秦朝最精锐的部队放到他的手里就是证明。而另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选定的继承者其实就是秦二世胡亥,理由一个是胡亥是唯一能随秦始皇出游的公子。然而,其实还有第三种可能,就是秦始皇心目中的继承人,

  • 李斯聪明一世,为何不拥立英明的扶苏上位,反而帮助纨绔的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李斯,扶苏,赵高,秦国,胡亥,秦朝,先秦,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李斯作为秦朝丞相,天下的丞相,李斯参与谋逆之举,和赵高拥立秦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自私的行为,李斯为一己之私把江山社稷抛之不顾,秦二世胡亥即位称帝后,加速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灭亡。如果作为一族之长,李斯的行为也是迫不得已,也能得到一定理解。秦始皇驾崩后,宦官赵高为了自己的个人地位,便私自扣压

  • 李斯身为丞相,为何同意杀扶苏立胡亥?因为赵高说了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李斯,赵高,扶苏,丞相,胡亥,秦二世,书法家,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李斯一生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了无数谜团,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李斯身为丞相,又是扶苏岳父,却为何赞同矫诏立胡亥为帝?需要解释一下,秦汉时期的丞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中权力非常大,并非皇帝传声筒这么简单,属于政府首脑,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地位远非赵高能比。而且,李斯还是

  • 李斯与胡亥、赵高之间勾心斗角,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心中曾经难舍弃标签:李斯,赵高,丞相,胡亥,秦二世,书法家,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秦二世听信了赵高的谗言,就派人调查李斯之子李由通敌的情况。李斯知道后,才恍悟自己中了赵高的圈套。就上书揭发赵高说:“赵高现在的权力可与陛下相比。他利用陛下的威信,怀有不可告人的野心。“从前田常做齐简公的相国,窃取了齐国王位,这是天下人共知的事实,现在赵高图谋不轨,私人的财富可与田常在齐国为相时相比。

  • 秦始皇的儿子扶苏与胡亥为什么不姓嬴?他们的真名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嬴政,秦二世,扶苏,秦王,刘邦

    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叫嬴政。而扶苏便姓扶,名苏;胡亥就姓胡,名亥了吗?(简而言之,秦始皇嬴政的儿子扶苏与胡亥为什么不姓嬴?)肯定不是,这样的称呼,肯定会被拖出去砍头的。应该亲切称呼“公子扶苏”,与“公子胡亥”。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叙述沙丘政变时,说: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

  • 赵高发动政变杀死秦二世胡亥,为何却被即位几天的秦王子婴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赵高,秦二世,秦王子婴,李斯,丞相

    历史上,君主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只允许阉割后的奴仆留在宫中服侍,也就是太监。作为皇帝的身边人,有时甚至可以直接影响王朝的兴衰。秦朝的大太监赵高,就是个野心与胆子俱在的人。害扶苏,立胡亥,除李斯,杀胡亥,秦朝的灭亡,离不开赵高的“胡乱运作”。可就是这么一个人,敢于发动政变杀死秦二世,却为何被秦王子

  • 一代大儒叔孙通,为了保命,也奉承过二世祖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秦二世,孙通,赵高,嬴政,李斯,大儒

    本文系作者原创,希望大家喜欢,转载请与本人或者合作网站联系。碧海天空是我的战场,月光如水是我的爱情。立足养成教育,反思历史和文化!历史告诉我们,活下来的人才是未来的主人!一代大儒叔孙通薛县人,因为在儒学上的造诣,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作了个待诏博士!儒作为神官,掌控着国家的祭祀和礼仪!秦始皇的赏识,目

  • 李斯是聪明之人,为何他不帮扶苏,反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斯,赵高,扶苏,胡亥,先秦,秦朝,秦二世,书法家,秦始皇嬴政

    种种迹象表明,沙丘之谋最大的幕后推手其实是李斯,他自然不会帮助扶苏了。李斯一生信奉“老鼠哲学”,并以此作为其行动准则。所谓“老鼠哲学”,是李斯在楚国做小吏的时候,从老鼠身上总结出的一套经验。李斯发现,即使是老鼠,其实也有尊卑之分。那些住在厕所的老鼠,混得就很惨,不仅骨瘦如柴,而且整天紧张兮兮的,刚听

  • 李斯后悔拥立胡亥,被腰斩前预言大秦未来只用13字,结果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李斯,秦二世,赵高,嬴政,秦国,扶苏

    《咏史上·李斯三首》诗云:“李斯何敢妄坑儒,但作逢君固位图。”大秦一统天下,李斯居功甚伟,但他建议实施的“焚书坑儒”,以及后来为了保住相位,一味迎合秦二世胡亥的做法也饱受后人诟病。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而李斯也可称为千古一相,在李斯的辅佐下,秦朝才完善实施了郡县制,对后世造成重大影响。汉朝延续秦例,国祚

  • 秦始皇叫嬴政,为啥他儿子却叫扶苏、胡亥?可能和你想得不太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嬴政,秦二世,扶苏,蒙恬,赵高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说到秦始皇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攻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的大业,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秦始皇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