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2人不死,刘邦根本不敢动韩信,可惜这2个人全被韩信给杀了

此2人不死,刘邦根本不敢动韩信,可惜这2个人全被韩信给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李三脚 访问量:258 更新时间:2024/2/27 9:29:51

登坛一日冠群雄,钟室仓皇念蒯通。——《韩信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是楚汉争霸的风云人物,却不料最后竟然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他先是被刘邦玩弄于股掌之中,后又被吕后的阴谋暗算,穷其一生,尽然是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不免让人唏嘘不已。

但在唏嘘之后,却又有人想要探讨韩信最后如此身亡的原因。其实,韩信以悲剧收场,有着诸多方面的因素。

可结合当时具体情形背景来看,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韩信错杀了两个人,如若这二人不死,刘邦自然是不敢动韩信的。

可惜的是,韩信在无形间将他们全杀了,也因此他成为了砧板上的鱼肉,任由刘邦与吕后宰割。那么,这两个人是谁呢?

刘邦畏惧之人——项羽

韩信刚开始跟从的人并非是刘邦,而是项羽的叔叔是项梁,在项梁败死之后,韩信又归顺到项羽的手中。

当时项羽便让韩信做了自己的随从,可是项羽一点都不重视韩信,最后韩信也是投奔到刘邦那里。

那一年,韩信利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军事谋略,成功地战胜了章邯军队,为刘邦赢得了关中的平原之地。

随后,又在赵国背水一战,用三万的军队击败了二十万的精英部队,这样的成就,成功获得了刘邦的重视。

最后,在垓下之战中,利用十面埋伏和四面楚歌的军事策略,成功击破了楚国的最后一道防线,将溃不成军的楚军一举逼迫到乌江岸边。

在乌江边上,项羽的军队被汉军全数歼灭,而项羽因无言面对江东父老,只能自刎结束自己辉煌的一生。

其实,在韩信刚刚抵达垓下之时,并没有立即对项羽展开攻击。这一举动,让刘邦十分不解。

直到萧何觐见,说韩信这是在讨要封赏,刘邦了解之后,当即下令封韩信为齐王。

同时,刘邦还授予韩信五不死的权力,这无疑于给了韩信一个保障。随后,韩信像打了兴奋剂,自己对于攻打项羽也是动力十足。

即使后来,武涉前来劝告韩信不要杀项羽,否则他必然也会身死道消,但韩信依旧不改信念。

从结果上来看,武涉的想法倒是正确的,根据当时的局势来说,对于韩信最好的局面就是不杀项羽、三分天下。

奈何,韩信不听,他帮助刘邦扫除障碍之后,本以为安全了,却不知已经招来了杀身之祸。

在项羽自刎之后,韩信理所当然地坐上了齐王的位子,却不想那个时候的他,早已经成为了刘邦心目当中的眼中钉,肉中刺。

不过,在项羽去世后,或许是上天垂青韩信,还为他留下了一位大才,此人便是钟离眜,他的能力也可以抗衡刘邦。

错杀钟离眛

在韩信成功立下汗马功劳之后,刘邦第一时间就开始分散韩信手中的兵马权利,改封他为楚王,目的就是方便自己对于他的监视。

刘邦的计策井然有序地执行,而韩信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当时,项羽原来的大将钟离眜投奔到韩信的部下,也因为之前二人相识,所以韩信就将钟离眜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韩信收留钟离眜的事情被泄露。当时有人向刘邦告发韩信,称他要起兵谋反,这一个契机让刘邦下定决定灭掉韩信。

韩信怎么知道,刘邦从来没有不信任他本人的意思,刘邦是忌惮他手中的兵权以及创造的诸多功劳。

韩信向钟离眜坦言了自己的想法,钟离眜也是一位大义凌然的人士,直接自刎献上自己的头颅,让韩信交差。

在临终的时候,他也告诉韩信,其实自己的死,会让韩信成为众矢之的,或许自己不死,反而刘邦还会有所顾忌,不会动他的性命。

韩信听闻后,没有丝毫的感觉,亲眼目睹着钟离眜自刎的现场,之后便带着钟离眜的项上人头前去拜见刘邦。

韩信一悲剧告终

虽说韩信是一位功勋卓绝的军事家,但在政治方面则是十分薄弱,看着面前的局面逐渐蔓延到自己,他便想到了用钟离眜来换取刘邦的信任。

却不想,刘邦看到钟离眜的头颅后,直接将韩信绑了起来。后来,感念韩信对大汉做出的诸多贡献,刘邦并没有将韩信直接处死,而是贬为了淮阴侯。

无形之间,钟离眜临死之前的忠告被验证了。可韩信还傻傻不知,认为自己没有反叛的念头,肯定不会被刘邦处置。

成为淮阴侯的韩信彻底地失去了兵权,按理来说,刘邦这个时候应该会消除对于韩信的顾虑。

可是却不然,刘邦始终怀揣着杀死韩信的决心。后来,刘邦外出征讨的时候,吕雉害怕韩信造反,于是便联合萧何将其杀了。

就这样,韩信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到最后他依旧不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会遭遇杀身之祸,这便是他政治谋略的孱弱。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细细想来要是当时他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不再一直跟随着刘邦,想必也不会遭遇这等的下场。

换而言之,若是当年韩信到达垓下之时,没有出兵攻打项羽,那么刘邦也不会将目光集中在韩信身上。

如若在被人告发谋反的时候,韩信没有逼死钟离眜,那么刘邦也会心生忌惮,不敢动手处决韩信。

可是,最后的韩信终究将这两个人处死,也让自己彻底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交由刘邦与吕后最后的宰割。

回看韩信的一生,他有着常人未有的军事才能,可是却缺少为官之道,可惜了这位常胜将军。

韩信是历史上少有的聪颖人才,也是得天独厚的军事家,因为有他的带领,刘邦才会屡战屡胜,甚至多次以少胜多。

他为汉朝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样的人物,终究会光芒闪耀,也因此会被多数人忌惮。

锋芒的毕露,终究会让自己陷入死无葬身之地,或许在韩信逃离项羽、加入汉军的时候,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标签: 刘邦韩信项羽萧何吕雉章邯

更多文章

  • 韩信唯一的徒弟,才学到韩信的一点皮毛,把汉朝搅得天翻地覆

    历史解密编辑:听趣闻史标签:韩信,刘邦,萧何,平定,丞相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要毁灭一个人,一定要先让他骄傲膨胀。也可以理解为“物极必反”,所谓事物发展到极致,就会向相反的方面发展。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战乱,主人公叫做陈豨,就说明了这个道理。陈豨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虽然跟随刘邦多年,但是在军中依然不是很出众的人。后来陈豨到

  • 韩信惨死,谁才是诛杀韩信的幕后黑手?不是萧何,也不是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韩信,萧何,吕雉,刘邦,项羽

    长夜漫漫,萧何收到吕后密信彻夜未眠公元前196年的一天晚上,西汉开国第一功臣萧何彻夜未眠,他在卧室中走来走去,沉默不语,以至于娇妻同氏多次喊他睡觉,他都没有反应,似乎跟没有听见似的。确实,萧何正在思考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原来,就在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萧何突然接到宫中吕后派信使传来的绝密情报,当他打

  • 项羽并非不重用韩信,韩信为何还要投靠刘邦?原因用四字就可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听讲堂标签:项羽,韩信,刘邦,夏侯婴,萧何

    众所周知,“兵仙”韩信曾经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部将,后来才成为刘邦的部属。在很多人看来,韩信之所以逃离项羽阵营,是因为他不受重用。投奔项羽多年,才仅仅只是个持戟小官,因此才弃项归刘。然而笔者仔细阅读《史记》,结合《汉官仪》等书籍的记载,最终发现,项羽其实并没有不重用韩信,相反还十分看好他。大家都知道,韩

  • 韩信之死是刘邦授意?不,刘邦是背后保护韩信的人,凶手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浩然文史标签:刘邦,樊哙,萧何,秦朝,汉朝,韩信之死,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关于大汉开国功臣淮阴侯韩信的死,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这是一起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恶性事件。甚至有人认为吕后干的那些事,都是在刘邦的默许下进行的。所以啊,最后杀韩信的其实是刘邦本人。司马迁老先生不也说过吗,刘邦听闻韩信的死讯后,且喜且怜之,你看,他多高兴啊!可说这话的人,大多都对汉初的政治形态有着极大

  • 韩信,“萧规曹随”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看鉴人文历史标签:韩信,刘邦,曹参,樊哙,吕雉,萧何,丞相,汉朝,秦朝,春秋战国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少不了一个成功的女人。吕雉作为汉高祖刘邦的发妻,毫无疑问是大汉初年这群布衣将相们心目中的“大嫂”。吕雉|《楚汉传奇》剧照她跟着刘邦一路共患难,数次死里逃生,终于熬成了一流的女政治家。在其后,更是展示了她的雷霆手段,尤其是诛杀韩信。01吕后动手的时机韩信作为大汉军方的一号人物,功

  • 如果这两人不死,刘邦根本不敢杀韩信,可惜这二人全被韩信给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饭小妹说历史标签:刘邦,韩信,萧何,齐国,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汉朝柱石级人物韩信的人生可谓大起大落,他出身微寒,却靠着努力一步步登上高位。可正当他意气风发的时候,他又遭到处决,结局悲惨。其实,他的死本可以避免的,只要他当初手下留情,放过这两个人,那么他就能保全自身。韩信是淮阴人,出生在一个已经走向没落的豪强家庭,他的幼年和少年过得并不如意,因为没有工作,也无田

  • 萧何当时为什么不救韩信,却和吕后一起设计杀害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萧何,韩信,吕雉,项羽,吕后,秦朝,汉朝,汉高祖刘邦

    萧何懂人才,但更懂政治。韩信是萧何举荐并且提拔的,在楚汉战争中立下不世之功,这对于萧何来说本应该是好事,因为最高级的政治本质就是裙带关系,韩信的地位提高,对萧何一样有反哺作用。但韩信虽然能力强,功绩大,他的内心和表现却配不上他,他太过自大,也不会审时度势,这让韩信成为了让刘邦忌惮万分的一个人,萧何作

  • 刘邦屡次坑韩信,韩信为何就是不反?原因和项羽之所以失败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刘邦,韩信,萧何,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刘邦屡次坑韩信,韩信为何就是不反?原因和项羽之所以失败一样战国时代,是一个游侠的时代。在司马迁的《游侠列传》中,曾这样描述侠客:“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同时,战国的游侠都恩仇必报,对于他人滴水的恩情,均会涌泉相报。“兵仙”韩信早年出身不详,但从其行

  • 韩信没当元帅的经验,为何打仗却很厉害?韩信的能力从哪来?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韩信,刘邦,项梁,秦国,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收缴了很多违禁品,兵书就是其中之一。韩信大约生于公元前231年,秦国统一六国的时候(公元前221年),他才10岁左右。老秦的法令推行得很彻底,私藏兵书是犯法的事,逮住了就得挨收拾,不排除少年时代的韩信有通过非正常渠道得到兵书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并不是很大。韩信读过兵书,击破赵国之

  • 吕雉将韩信杀害,韩信临死前撂下一句狠话,为何吓得刘邦脊背发凉

    历史解密编辑:博哥故事会标签:吕雉,韩信,刘邦,项羽,萧何

    韩信早年间境遇不太好,虽然身体魁梧,但是跟刘邦一样“不事生产”,虽然腰间配着长剑,但是从不打架斗殴,每天到各处去蹭吃蹭喝,街坊四邻、亲朋好友大多都因此而厌恶他。好在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秦始皇暴卒后,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放出一去豪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各地纷纷掀起了反秦的浪潮。韩信趁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