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蒋琬的气度

蒋琬的气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专注谈话三十年 访问量:424 更新时间:2023/12/8 2:15:45

蒋琬

所谓气度,其实就是人品。那种听不得批评意见,容不得才高于己的人,一旦掌权,后果堪忧。  蒋琬是三国时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担任丞相12年,为蜀汉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  蒋琬的气度,表现在容人之短上。部下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为人坦诚直爽,与人言谈时,从不随声附和。蒋琬与他谈论,他常常默然不予应答。于是,侍卫单镐就乘机向蒋琬进言说:“您身为大司马,位崇言尊,连后主也要谦让几分,而府中杨戏官不大,架子却不小,竟然连您讲话也爱理不理。对这种傲慢无礼之官,若不治罪,岂不过于宽容?”蒋琬闻听此言,耐心地解释说:“人们的思想不同,正如每个人的面目长相不同一样,当面表示顺从,一味奉承,而背后又说反对的话,这是古人所告诫的。对于杨戏这个人,我是了解他的,他从不违心地恭维别人,我说的话,也不可能句句在理。他要赞许我吧,又不是他的本心;要反对我吧,又宣扬了我的错误,所以他就默默不语了,这正是他的耿直之处。而我正是从他不理我言之中觉察到自己的不足,这有何不好呢?为何要治他的罪呢?”单镐听后感动地说:“丞相真是虚怀若谷,雅量过人!”  后来杨戏碰到姜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多次借着酒劲,对姜维冷嘲热讽,姜维于是找个借口把他贬为平民,直到老死。两相比较,姜维难容,蒋琬能忍,由此可见蒋琬的气度和胸襟。  蒋琬的气度,表现在容人之言上。府中督农官杨敏曾私下说蒋琬“作事愦愦(昏乱糊涂),诚非及前人”。有人将这话汇报给蒋琬,主管法纪的官员请求对杨敏追究治罪,蒋琬却平静地说:“我实在不如前人,没有什么罪可以追究他的。”并感叹道:“普天下人,皆知前丞相诸葛亮神武赫然,威震八方,功盖宏宇,我怎能及他?我本无丞相之能,却任丞相之职,身居如此高位,怎么会没有处事不当之时?而处事不当,那自然就是糊涂了。”后来,杨敏因犯罪下狱,众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谁知蒋琬心无亲疏厚薄,依法秉公处理此案,使他得免重罪,丝毫没有借机报复,并说道:“敢于直言参政的人,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其公正无私、宽厚容人的胸怀着实令人钦佩。  蒋琬的气度,还表现在容人之过上,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杨仪的处罚。杨仪虽有才干,但却是个狭隘自私的小人。诸葛亮死后,他自觉才能超拔,且平定魏延功高盖世,理应继任诸葛亮之职,没料到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是蒋琬。于是,杨仪就深恨蒋琬等人,“自以为年宦先于蒋琬而位出琬下,且自恃功高,未有重赏,口出怨言,谓费祎曰:‘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结果,“后主大怒,命将杨仪下狱勘问,欲斩之。”但宽厚大度的蒋琬不但没有记恨杨仪而乘机落井下石,反过来还替杨仪说情:“仪虽有罪,但日前随丞相多立功劳,未可斩也,当废为庶人。”  古往今来,人们都一致视宽宏大度为美德。大凡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容人、容言、容事之雅量,显然,在这方面,蒋琬就堪称楷模。他身为封建王朝的官吏,能够做到不泄私愤,不计私仇,不排斥异己,宽以待人,正派为官,时时处处展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领导风范,其气度与雅量堪称为官者表率,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文史天地》

第157期

作者:刘建明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文史天地官方微信:

原作者:文史天地

原链接:https://blog.sina.com.cn/s/blog_3fbbc70a0102vmip.html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博客作者,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新浪客服。本账号将予以删除。

标签: 蒋琬丞相姜维后主费祎杨仪三国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刘备叮嘱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为何他不听?你看庞统和蒋琬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备,诸葛亮,马谡,庞统,蒋琬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期采用了较好的策略,命赵云吸引敌方注意力,自己从另一处进攻,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原本以为这次北伐会以大功全胜告终,结果因为马谡不听命令,放弃城池而去山上驻守,丢失街亭,诸葛亮被迫撤军,北伐宣告失败。其实在刘备去世前,他就曾告诫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为何诸葛亮不听呢?如果听从,又怎

  • 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对北伐是怎样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诸葛亮,蒋琬,蜀汉,刘备,孙权,司马懿

    刘备集团多多少少带有一点理想主义色彩。刘备从颠沛流离,到割据一方,始终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刘备集团由盛转衰的过程非常迅速。关羽北伐襄阳、樊城失败,被孙权偷袭荆州,“隆中对”破产;刘备发动对孙权的战争,结果在夷道、猇亭惨败,损失大批将士,让孙权彻底消化荆州;诸葛亮接手这个烂摊子,

  • 蜀汉方士赵直,曾给魏延、蒋琬、何祗解梦,但魏延不懂真正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魏延,蒋琬,赵直,诸葛亮,蜀汉

    在古代的时候,方士是很重要的一个群体,深受统治者的信任。这些人用占卜、望气、观星、相面、解梦等手段,进行一些预言性质的推测。人们往往希望能够预测未来,在相对蒙昧的古代,就容易被人所追求。在《三国志》的记载中,就有这样一个奇人——赵直。他给魏延、蒋琬、何祗三个人物解梦,结果都十分精准。魏延——''麒麟

  • 《出师表》中一再提到蒋琬,诸葛亮为何如此器重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箫十三郞标签:蒋琬,诸葛亮,刘备,出师表,刘禅

    诸葛亮对自己身后大事安排的第三点,即后方成都主持朝政的人选,是如何确定的呢?根据《三国志·蒋琬传》记载,诸葛亮临死前,曾经秘密向后主刘禅上表,郑重推荐自己的接班人: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意思是说,微臣如果不幸去世,后事最好交付给蒋琬。这位蒋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诸葛亮为何会推荐他来接替自己,而没有选

  • 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看蒋琬教你如何踢好“头三脚”?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蒋琬,诸葛亮,刘备,刘禅

    大凡新官上任,都愿烧好“三把火”,踢好“头三脚”。然而,“头三脚”可不是好踢的。有的踌躇满志,趾高气扬,情况不明,就拉开了架式,一脚下来,就踢到人上,吓得观众纷纷后撤;有的底气不足,硬充好汉,两脚下来,气喘吁吁,没了后劲;有的虽踢下了三脚,但脚脚踢前任,靠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人们也不买帐。如此等等,不

  • 蒋琬效法庞统不理政事差点被刘备所杀,刘禅掌权后也分散其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蒋琬,庞统,刘备,刘禅

    刘备不喜欢蒋琬,其实是源于一件事,让刘备对这个所谓荆州名士的能力打了个问号。蒋琬傲气十足,得罪了刘备赤壁之战后,刘备平定荆南四郡,当时荆州名士大多归附刘备,蒋琬和表弟刘敏是零陵当地的青年才俊,刘备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人才。虽然蒋琬才学出众,但是总归年轻,刘备一开始也没给他安排个一官半职,直到入蜀之后,

  • 蒋琬提出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为何遭到蜀汉朝廷反对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蒋琬,曹魏,蜀汉,诸葛亮,姜维,费祎,刘禅,三国

    《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中记载: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众所周知,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

  • 诸葛亮的三大弟子蒋琬、费祎、姜维,为何只有姜维坚持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蒋琬,费祎,姜维,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29年的命运,这二十九年之中,前十二年,总统国事的是蒋琬;中七年是费祎;后十年是姜维。《三国志·蜀书·卷十四》把蒋琬、费祎、姜维合为一传,蒋琬、费祎、姜维实际上诸葛亮的三大弟子。虽然蒋琬、费祎、姜维先后执掌国政,但为何蒋琬、费祎没有继承诸葛亮北伐的遗志,只有姜维一人坚持北伐呢?一

  • 姜维是平襄侯,蒋琬是安阳亭侯,两人的爵位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姜维,蒋琬,蜀汉,诸葛亮,刘禅,魏延,安阳亭侯,三国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对于蒋琬来说,虽然没有成为蜀汉丞相,但是,蒋琬作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实际上行使了丞相的职责,可以说是丞相诸葛亮的继承人。当然,蒋琬对于诸葛亮的继承,主要体现在治国上。至于北伐

  • 诸葛亮为什么推荐蒋琬当丞相,而不是姜维?29年后发现他真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诸葛亮,蒋琬,姜维,蜀汉,刘备

    诸葛亮为何推荐蒋琬接班当丞相,而不是姜维?29年后发现他真聪明!诸葛亮之所以推荐蒋琬在他死后接班,当蜀汉丞相,而不让姜维接班,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不看重姜维!29年后,我们从蜀汉的发展轨迹来看,可以发现诸葛亮当时的选择真的是非常高明!姜维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姜维说起。很多人了解姜维,估计都是通过《三国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