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光伏站上“时代C位”,曹仁贤、高纪凡、刘汉元做出最新预测

光伏站上“时代C位”,曹仁贤、高纪凡、刘汉元做出最新预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界面新闻 访问量:2824 更新时间:2024/1/22 3:41:53

界面新闻实习记者 | 薛昱婷

5月23日,第十六届SNEC全球光伏大会在上海开幕。作为光伏行业风标,时隔两年重的SNEC大会现场十分火爆,参会人数再创新高。

会上,SNEC大会执行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阳光电源(300274.SZ)董事长曹仁,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长高纪凡,通威集团(600438.SH)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等多位行业大佬进行了主题演讲,分享了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最新观点。

“光伏等新能源站上‘时代C位’。进入太瓦时代的光伏,将深度嵌入其它能源形态应用场景。”朱共山在会上表示。

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光伏累计装机量达440 GW,已超越水电成为全国第二大电源。

朱共山预计,今年全世界光伏新增装机将在350 GW左右,明年累计装机量很可能将超过水电,2027年将超过煤炭成为第一大能源。

“通过全行业过去十几年的努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发电成本下降了90%,初步完成了平价上网的使命。”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在会上表示。

他提出,随着传统能源的枯竭和价格持续上升,光伏发电将很快成为最具经济性的电力形式。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对光伏装机也给出了预测。他预计,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将在2035年达到1344 GW,相当于2022年的约5倍。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援引研究报告的数据称,在碳中和背景下,光伏发电未来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最低可达30-40%,最高将达60-70%,是未来占比最高的能源之一。

第十六届SNEC全球光伏大会现场 图片来源:SNEC

除了预测光伏本身发展前景外,多位大佬都在会上提及了储能对光伏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曹仁贤表示,由光伏延展出的一系列新业态、新产业也在逐步形成,未来都将实现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光伏加储能、光伏加氢能、光伏加汽车。

“光伏电源、储能、氢能和能源互联网是实现能源变革的关键,未来需要四者共同构建零碳能源体系,才能实现光伏增长到700 GW、1000 GW等更高的水平。”高纪凡指出。

高纪凡称,天合光能已在光伏行业建立一体化产业链,目前正在探索构建储能行业体系。

天合光能的目标是,2030年前构建光+储24小时可调,即光伏发电站和火电一样完全可调,可以在2030年甚至更早实现平价。届时,零碳新能源体系完全可以替代火电体系,支撑未来的碳中和。

刘汉元也提出,随着成本不断降低,储能的大规模应用也将为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提供坚实保障。未来30年左右,以汽车电动化、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清洁化为代表的绿色转型,将在国内形成百万亿元、全球形成百万亿美元的产业规模。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首任主任俊峰在会上表示, 氢能、储能必须满足高比例风光能源结构的需要,安全性、成本、可靠运行技术等问题都必须在今后的10-20年内解决,2040年之后才能得到大规模应用。

李俊峰呼吁,光伏行业要和储能行业共同努力,学习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接近50%占比的先进经验,即 “就近平衡、广兼互济”,通过先进经验和系统继承实现"solar for solar"的目标。

此次大会上,还有多位大佬谈及数字化等技术对于能源转型的重要作用。

华为公司高级负责总裁侯金龙表示, 能源产业的源动力由“自然资源”转向“技术创新”,碳中和、能源独立、商业价值三轮驱动,正加速能源变革进程。

“数字化正在加速能源数据的潜能,能源系统将高度智能化。智平衡、智运行、智处理的能源互联网将初步形成,真正实现从发电池到用电池的替代。”侯金龙表示。

他还强调,能源变革的核心是构建安全、可靠、低碳、经济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和全产业链协同是关键路径。安全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要从标准和规范等根源上解决安全隐患。面对行业关键挑战,风光等新能源技术、锂氢等储能技术、电源电池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跨界融合创新是关键。

朱共山也在会上表示,在新型数字能源系统中,AI以及AI的三大核心基石——数据、算力和算法,以及数字孪生、移动储能、虚拟/增强现实、生物技术、人机交互与认知等革命性的科技,都将与新能源系统产生友好而紧密的“光合作用”。

更多文章

  • “襄樊之战”或许为关羽对曹仁的报复反击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关羽,曹仁,刘备,汉中之战,曹操,襄樊

    相信很多历史爱好者都知道三国时期的“襄樊之战”,这是一次规模和影响都非常大的战役,包括曹操集团、刘备集团、江东集团三方势力,直接改变了刘备所领荆州的归属,破坏了刘备集团的战略规划以及与江东集团的外交关系,间接引发了“夷陵之战”。小编认为“襄樊之战”的影响其实要远大于“夷陵之战”,应该是所谓三国三大战

  • 510亿!曹仁贤蝉联安徽首富

    历史解密编辑:中安在线标签:曹仁贤,阳光电源,张长虹,吕向阳,王文银,王传福

    11月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百富榜》,这是自1999年以来连续第24次发布"胡润百富榜"。在最新发布的"2022胡润百富榜"中,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以510亿财富蝉联安徽首富,他也是安徽本土唯一入围该榜单前100的富豪。榜单。曹仁贤(源自官网)据了解,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

  • 蜀汉蒋琬偷袭“魏兴、上庸”策略戳穿“襄阳说”两大谎言

    历史解密编辑:杨子去生活标签:魏兴,蒋琬,蜀汉,曹魏,诸葛亮,襄阳

    #真知新坐标#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接班人蒋琬被提拔为大司马。(蒋)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三国志·蒋琬传》蒋琬认为诸葛亮北伐失败的一个原因是路途太长,不如发展水军偷袭曹魏魏兴郡、上庸郡,进而夺取襄阳郡

  • 蜀汉被忽略的大臣,才能堪比蒋琬费祎,史料上却故意记载寥寥!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费祎,蒋琬,蜀汉,诸葛亮,刘备,太守

    夷陵之战后,蜀汉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国家。不过,凭借着不少优秀人才的殚精竭虑,蜀汉还是在公元263年才灭亡。提到蜀汉的重臣,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等人,他们的事迹也详细体现在《三国志》等史料上。不过,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吕乂,则是蜀汉被忽略的大臣,他的才能堪比蒋琬费祎,史料上却故意

  • 诸葛亮缘何执意斩杀马谡?蒋琬曾说他罪不至死!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马谡,蒋琬,蜀汉,丞相,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五虎上将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街亭之战后,诸葛亮与马谡这对恩若骨肉、情同兄弟及士死知已上演一出耐人寻味的挥泪斩首的经典大戏。马谡被斩首伏法,诸葛亮自贬三等,甚至连同赵云也自请贬职。诸葛亮斩马谡的理由在《三国志o蜀书五o诸葛亮传》里只有九个字: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可是蜀汉内部,尤其是荆州派,对

  • 诸葛亮心仪的接班人,比蒋琬更早受到器重,因为早死默默无名

    历史解密编辑:星空冬雪标签:诸葛亮,蒋琬,刘备,孙权,蜀汉,东吴

    01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在此之前,孙权就开始尝试修复与蜀汉破裂的关系,刘备心中也有意动。然而,他的死无疑为这件事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了防止出现变故,诸葛亮当机立断,在一干重臣中,选中了尚书邓芝,命他出使东吴,重新与东吴结好。邓芝此行的目的,除了众所周知的恢复与孙权的联盟关系外,还

  • 曹爽伐蜀失利,蒋琬缘何无法反攻魏国?诸葛亮若在世或可逆袭!

    历史解密编辑:不忘信仰标签:曹爽,蒋琬,诸葛亮,曹魏,费祎

    文:追风怒放(作者原创授权)公元244年,曹爽为了独揽曹魏大权,并且让自己名扬天下,再次发动了伐蜀作战。这次伐蜀,由于被蜀将王平坚决阻挡,曹爽难以取得战果。后来,蜀军来了三路援兵。监军姜维从陇右武都郡赶来增援,益州刺史蒋琬从东三郡旁边的涪城赶来增援,尚书令兼大将军费祎从成都赶来增援。而曹爽此时后勤补

  • 蒋琬东征、殷礼北伐、曹真伐蜀,三个高风险高收益但未完成的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蒋琬,殷礼,曹真,蜀汉,曹魏,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战争是当时的主旋律。虽然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和固化,但是大规模的战争也是时常发生,也有死伤数万的激烈的战役,只不过没有将这种胜利化为疆域的变化或者战略上的优势。其实三个政权还有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大手笔,只不过或者停留于计划之上,或许在执行的过程打了折扣。那么这三个

  • 三国一共有12位“大司马”:曹仁、蒋琬、陆抗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曹仁,蒋琬,陆抗,大司马,曹魏,三国,三国演义,汉朝

    汉末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傅、大司马、大将军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其中,太傅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般为虚职。比如曹芳这位皇帝在位时,大将军曹爽为了排挤司马懿,就将其晋升为有名无实的太傅,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司马和大将军掌实权,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当然,就大将军和大司

  • 蒋琬的两位表弟:一位镇守蜀汉北大门,另一位归降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蒋琬,蜀汉,孙权,刘备,关羽,费祎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的蜀汉大臣,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对于蒋琬这位栋梁之臣,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的。不过,说到蒋琬的两位表弟,很多人可能还比较陌生。值得注意的是,蒋琬的两位表弟原本都为蜀汉效力。但是,其中一位还是归降了孙权,成为了东吴大臣。一、刘敏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