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心仪的接班人,比蒋琬更早受到器重,因为早死默默无名

诸葛亮心仪的接班人,比蒋琬更早受到器重,因为早死默默无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空冬雪 访问量:913 更新时间:2024/1/3 20:27:41

01

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在此之前,孙权就开始尝试修复与蜀汉破裂的关系,刘备心中也有意动。然而,他的死无疑为这件事蒙上了一层阴影。

为了防止出现变故,诸葛亮当机立断,在一干重臣中,选中了尚书邓芝,命他出使东吴,重新与东吴结好。

邓芝此行的目的,除了众所周知的恢复与孙权的联盟关系外,还有一个诸葛亮特地交待的任务:接回张裔

作为诸葛亮钦点的人物,邓芝自然不敢马虎,不但出色地完成了与东吴重新修好的任务,还顺利让孙权释放了张裔。

那么,这个张裔是谁?为何能让位高权重的诸葛亮,在做修好东吴这么重要的事情时,还念念不忘,特地交待邓芝把他接回来。

事实上,无论是在《三国演义》中,还是在《三国志》中,张裔都不太显眼,在那个名将如云,谋士如雨的时代,他实在排不上号。但是,他在诸葛亮那里的地位,却是相当的高。

02

张裔是蜀郡人,出自这里的望族张氏。名门望族,官宦世家的出身,在那个时代,相当于给他身上镀了一层金。可张裔偏偏还非常有才能,当时的名士许靖评价他:“干理敏捷,是中夏锺元常之伦也!”

许靖是谁,那可是连诸葛亮都格外重视,甘愿行跪拜礼的名士,他的一句中肯评价,在当时分量极重,是开仕途的一把金钥匙。而许靖将张裔比作后来的曹魏重臣钟繇,足见张裔确实有才干,并非浪得虚名之辈。

出身不凡,又有名士许靖的“金口玉言”保驾护航,张裔入仕之后,自然官运亨通,举孝廉后,他担任了鱼复县长,后来一路升迁,成为益州的司马,主管军事。

这样的履历,放到当时能够羡慕死很多人。而从刚开始主管行政,到后来被任命为军事主官,也说明张裔文武兼备,很是难得。

刘备入蜀前,与刘璋处于敌对关系。当时,诸葛亮就听闻了张裔的名声,并对他相当重视。张飞从荆州进入蜀地时,曾经在德阳与张裔有过交锋,只不过,张裔不是这位猛将的对手,战败而退。

诸葛亮听说后,还非常担心张裔的安全,这是诸葛亮后来写的《与张裔书》中亲口说的:“君昔在柏下,营坏,吾之用心,食不知味!”

当然了,即使败给了张飞,张裔的地位也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刘璋投降时,就任命张裔为使者,前往刘备那儿谈判。张裔面对刘备,不卑不亢,为刘璋很好地争取了投降后的待遇,顺利完成了任务。

而在与刘备一方接触中的一系列表现,也让刘备认可了张裔的才能。刘备入主蜀地后,张裔被委以重任,成为益州郡太守、兼任司金中郎将。

只是,张裔的运气不太好,刚刚赴任不久,赶上了当地豪族雍闿叛乱,成了阶下囚,还被作为求降的礼物送给了吴国,过了几年居无定所的流放生活。然而,诸葛亮没有忘记他,这才有了命令邓芝出使要人的事情发生。

03

回到蜀汉后,张裔就被任命为参军,更署府事,又领益州治中从事,从一介俘虏,根本就没有什么适应期,就直接进入了权力中枢。而且,张裔还是军、政事务两手抓,足见诸葛亮对他的看重。

不过,张裔虽然才能出众,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气量狭小。这一点,诸葛亮也看得很清楚,所以,他后来想进一步提拔张裔成为长史时,就对他进行了一番考察。

要知道,长史相当于诸葛亮的副手,不但要懂军事,还会搞行政,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德行,相当的重要。因此,诸葛亮在人选问题上,自然相当的慎重。

当时,诸葛亮找来了张裔的好朋友,担任越骑校尉的杨洪。这个杨洪也是个实诚人,他将张裔的优缺点都说了出来,说他为人精明干练,就是气量狭小了一点,不能容人之过,独自担任长史,恐怕不能胜任。

诸葛亮听取了杨洪的意见,任命向朗为长史,让张裔以射声校尉的身份,兼任留府长史,在他带兵出征时,成为大后方的行政负责人。即使有着明显的缺点,诸葛亮依旧给了张裔如此重要的职位,可见他对张裔的器重,这也相当于把张裔当成继承人来培养了。

诸葛亮这种知人善任,唯才是举的作风,自然也让张裔感激涕零,称赞诸葛亮是“赏不遗远,罚不阿近”。得到如此信任,张裔当然是肝脑涂地,此后,他倾其所能辅助诸葛亮,为稳定后方做了不小的贡献。

可惜,张裔没有等到接班的那一天。公元230年,他就去世了,走在了诸葛亮的前面。当时,诸葛亮非常的悲痛,为了弥补张裔离世造成的损失,提拔蒋琬上位,这位后来的蜀汉名臣,此时才有机会崭露头角。

不得不说,从这一角度来看,张裔可谓是成就了蒋琬。只是张裔就很可惜了,因为他的死,没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错过了后来蜀汉的风云际会,结果在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成为了一个没有多少知名度的人,实在有点遗憾。

标签: 诸葛亮蒋琬刘备孙权蜀汉东吴

更多文章

  • 曹爽伐蜀失利,蒋琬缘何无法反攻魏国?诸葛亮若在世或可逆袭!

    历史解密编辑:不忘信仰标签:曹爽,蒋琬,诸葛亮,曹魏,费祎

    文:追风怒放(作者原创授权)公元244年,曹爽为了独揽曹魏大权,并且让自己名扬天下,再次发动了伐蜀作战。这次伐蜀,由于被蜀将王平坚决阻挡,曹爽难以取得战果。后来,蜀军来了三路援兵。监军姜维从陇右武都郡赶来增援,益州刺史蒋琬从东三郡旁边的涪城赶来增援,尚书令兼大将军费祎从成都赶来增援。而曹爽此时后勤补

  • 蒋琬东征、殷礼北伐、曹真伐蜀,三个高风险高收益但未完成的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蒋琬,殷礼,曹真,蜀汉,曹魏,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战争是当时的主旋律。虽然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和固化,但是大规模的战争也是时常发生,也有死伤数万的激烈的战役,只不过没有将这种胜利化为疆域的变化或者战略上的优势。其实三个政权还有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大手笔,只不过或者停留于计划之上,或许在执行的过程打了折扣。那么这三个

  • 三国一共有12位“大司马”:曹仁、蒋琬、陆抗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曹仁,蒋琬,陆抗,大司马,曹魏,三国,三国演义,汉朝

    汉末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傅、大司马、大将军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其中,太傅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般为虚职。比如曹芳这位皇帝在位时,大将军曹爽为了排挤司马懿,就将其晋升为有名无实的太傅,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司马和大将军掌实权,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当然,就大将军和大司

  • 蒋琬的两位表弟:一位镇守蜀汉北大门,另一位归降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蒋琬,蜀汉,孙权,刘备,关羽,费祎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的蜀汉大臣,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对于蒋琬这位栋梁之臣,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的。不过,说到蒋琬的两位表弟,很多人可能还比较陌生。值得注意的是,蒋琬的两位表弟原本都为蜀汉效力。但是,其中一位还是归降了孙权,成为了东吴大臣。一、刘敏刘敏(

  • 诸葛亮病死后,蜀汉政局的小波动——杨仪、魏延、蒋琬的火并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诸葛亮,杨仪,魏延,蒋琬

    网络上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没有蜀汉,三国与其他分裂割据时期没有不同。曹魏和东吴在后期篡权、弑君、政变不断,相比之下蜀汉政权更加带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这个说法多少有点道理,但蜀汉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有很多的斗争、火并,只不过没有曹魏和东吴那么复杂。比如在诸葛亮去世之后,或因个人私怨,或因权力斗争,就

  • 诸葛亮该不该杀马谡?蒋琬、习凿尺反对,易中天认为可杀可不杀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诸葛亮,马谡,蒋琬,易中天,张郃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228年第一次北伐,诸葛亮不用魏延、吴懿等功臣宿将,执意让马谡驻守街亭,结果马谡违背诸葛亮的部署舍水上山,被张郃击溃,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战后诸葛亮下令处死马谡。 质疑诸葛亮杀马谡的声音蒋琬后诣汉中,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

  • 吴懿是济阳侯,蒋琬是安阳亭侯,两人的爵位谁更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蒋琬,吴懿,蜀汉,丞相,诸葛亮,济阳侯,安阳亭侯,三国

    公元234年,这应该是对蜀汉影响最大的一年了。在这一年,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这意味着蜀国进入到后诸葛亮时代。值得注意的是,在诸葛亮去世后,汉中都督魏延被马岱斩杀,这同样是蜀汉的一大损失。在诸葛亮、魏延之后,蜀汉后主刘禅自然要选择接替两人的人选。一方面,就诸葛亮的职责来说,基本上被蒋琬接替了。建兴十

  • 从蒋琬到邝埜:湖南人的豁达与激烈

    历史解密编辑:学术那些事儿标签:蒋琬,刘备,王振,黄兴,马谡,后主,邝埜,明朝,三国,诸葛亮,湖南人,国防部门

    本文 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 者 | 郑渝川明朝思想家吕坤著《呻吟语》,诲人淑世,“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这就是说,胸怀需要广阔,不能心胸狭隘,只有虚心、平心、潜心、定心才能有所作为,也能更好地适应时势、机缘。在四川成都的双流区(以

  • 他才是诸葛亮真正选定的继承人,既不是蒋琬,也不是费祎

    历史解密编辑:飞飞酱故事标签:蒋琬,费祎,姜维,刘禅,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三国演义》中,因为诸葛亮临终之前,将平生所学如《兵法二十四篇》还有连弩法等一并传授给了姜维,可见诸葛亮对于这个后生十分器重,而姜维也不负恩师嘱托,用余生尽力北伐,最后复国计划失败后,下场凄惨。但,历史上对于姜维继承人之说存在很大的争议。诸葛亮临终之前口头上称蒋琬和费祎为继承人,却没有提到姜维,所以

  • 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北伐效果如何?胜率五五开但影响不足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诸葛亮,蒋琬,蜀汉,姜维,廖化,马岱

    诸葛亮执政时期有五次北伐,作为诸葛亮的第一代接班人,蜀汉的第二任丞相(蒋琬虽然没有丞相这个官职,但是已经有丞相的实权)也是扛起了北伐事业的大旗。不过相对于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来说,蒋琬的北伐的热度就比较低,而且无论影响力也远不如诸葛亮。根据小编找到的史料,蒋琬时期进行了三次北伐,一次胜利一次失败,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