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一共有12位“大司马”:曹仁、蒋琬、陆抗上榜!

三国一共有12位“大司马”:曹仁、蒋琬、陆抗上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秀才吃瓜 访问量:1491 更新时间:2024/1/14 12:04:46

汉末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傅、大司马、大将军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其中,太傅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般为虚职。比如曹芳这位皇帝在位时,大将军曹爽为了排挤司马懿,就将其晋升为有名无实的太傅,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司马和大将军掌实权,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当然,就大将军和大司马来说,一般是后者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自公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到东吴灭亡这数十年的时间中,曹魏、蜀汉、东吴这三国,一共出现了12位“大司马”,其中就包括了曹仁、蒋琬、陆抗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

曹魏有三位大司马

一、曹仁

首先,就曹仁来说,是曹魏历史上第一位大司马。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陈穆侯曹炽之子。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仁带队跟随曹操,任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黄初二年(221年),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又诏使曹仁讨斩叛将郑甘,移屯临颍,迁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于合肥。至此,因为晋升为大将军、大司马,曹仁自然成为了曹魏武将之首,地位更是在文武百官之上了。

二、曹休

曹休(?-228年11月8日),字文烈,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曹魏将领,曹操族子(其父是曹操从弟)。曹休于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前往投奔,被称为“千里驹”。曹操对他如同亲子,并使他领虎豹骑宿卫。汉中之战时,曹休识破张飞计谋,大败吴兰。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驾崩,曹休受遗诏成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另外三位分别是陈群、司马懿、曹真。曹叡即位后,曹休官至大司马,成为曹魏武将之首,封长平侯。

三、曹真

在曹仁、曹休相继去世后,曹魏宗室将领的佼佼者,应该只剩下曹真了。曹真(?~231年),本名秦真,字子丹,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真幼年丧父,被曹操收养,力大勇猛,授虎豹骑。曹丕继位后,拜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凉二州,负责镇守曹魏西北边境,进封东乡侯。黄初七年(226年),曹丕驾崩,曹真与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受遗诏辅政,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进封邵陵侯,迁为大将军,地位仅次大司马曹休。太和四年(230年),大将军曹真入朝,接替曹休,迁为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蜀汉只有一位大司马

蒋琬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根据《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的记载: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众所周知,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蒋琬作为继承人,得以执掌蜀汉大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大臣。

延熙元年(238年),后主刘禅命蒋琬开府治事,加大司马。在蜀汉历史上,只有蒋琬一人曾被加封为大司马。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是因为丞相诸葛亮去世后,蜀汉上下一片混乱。在此背景下,蒋琬能够平稳局面,促使蜀汉的国力得到了恢复,从而获得了后主刘禅的褒奖。一定程度上,如果不是蒋琬、费祎、姜维等人的努力,蜀汉不可能在诸葛亮去世后,又坚持了30多年,直到公元263年才被曹魏消灭。

东吴则有八位大司马

一、吕范

吕范(?-228年),字子衡。汝南郡细阳县(今安徽太和)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重臣。黄武七年(228年),吕范被拜为大司马,未得授官,便已病逝。孙权悲痛不已,遣使赠其大司马印绶。孙权还都建业后,以太牢礼祭祀吕范。

二、朱然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甥。朱然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夷陵之战中,朱然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魏国果然趁机攻吴,朱然坚守不出,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从此“名震敌国”。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

三、全琮

全琮(?-249年),字子璜,吴郡钱唐(今浙江杭州市)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桂阳太守全柔之子。黄龙元年(229年),全琮迁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娶孙权长女孙鲁班,阻止太子孙登出征。赤乌三年(240年),出任大都督,大战魏将王凌于芍陂。赤乌九年(246年),迁右大司马、左军师。

四、吕岱

吕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广陵海陵(今江苏省如皋市)人。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臣、将领。赤乌八年(245年),陆逊去世,诸葛恪接替陆逊职位,孙权于是分武昌为两部,吕岱督领右部,自武昌而上至蒲圻,被升任为上大将军。建兴元年(252年),孙亮登基后,任命吕岱为大司马。

五、滕胤

孙峻死后,由其堂弟孙綝执掌大权。滕胤的连襟、骠骑将军吕据联系北伐前线诸将推举滕胤为相,希望分割孙綝权力,但并未成功,滕胤被改任大司马,镇守武昌。不久,滕胤与吕据密谋推翻孙綝,因计划泄露而被杀,惨遭灭族。

六、施绩

施绩(?—270年),字公绪,丹杨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原名朱绩。左大司马、当阳侯朱然之子,吴少帝孙亮登基后恢复本姓“施”。施绩有将领之才,转战四处,是孙吴中后期的大将,主要负责荆州地区的镇守,官至上大将军、左大司马。

丁奉

丁奉(188年-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省霍邱县)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名将、权臣。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丁奉扶立孙权的长孙、乌程侯孙皓为帝。丁奉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建衡三年(271年),丁奉去世。

八、陆抗

最后,陆抗(226-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赤乌八年(245年),陆抗袭封江陵县侯,起家建武校尉,统领父亲部众。迁立节中郎将,把守柴桑。迁镇军将军,镇守西陵。陆抗曾击退晋将羊祜进攻,攻杀叛将步阐,累迁大司马、荆州牧,也即陆抗最终的成就,完全不输自己的父亲陆逊。

更多文章

  • 蒋琬的两位表弟:一位镇守蜀汉北大门,另一位归降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蒋琬,蜀汉,孙权,刘备,关羽,费祎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的蜀汉大臣,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对于蒋琬这位栋梁之臣,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的。不过,说到蒋琬的两位表弟,很多人可能还比较陌生。值得注意的是,蒋琬的两位表弟原本都为蜀汉效力。但是,其中一位还是归降了孙权,成为了东吴大臣。一、刘敏刘敏(

  • 诸葛亮病死后,蜀汉政局的小波动——杨仪、魏延、蒋琬的火并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诸葛亮,杨仪,魏延,蒋琬

    网络上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没有蜀汉,三国与其他分裂割据时期没有不同。曹魏和东吴在后期篡权、弑君、政变不断,相比之下蜀汉政权更加带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这个说法多少有点道理,但蜀汉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有很多的斗争、火并,只不过没有曹魏和东吴那么复杂。比如在诸葛亮去世之后,或因个人私怨,或因权力斗争,就

  • 诸葛亮该不该杀马谡?蒋琬、习凿尺反对,易中天认为可杀可不杀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诸葛亮,马谡,蒋琬,易中天,张郃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228年第一次北伐,诸葛亮不用魏延、吴懿等功臣宿将,执意让马谡驻守街亭,结果马谡违背诸葛亮的部署舍水上山,被张郃击溃,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战后诸葛亮下令处死马谡。 质疑诸葛亮杀马谡的声音蒋琬后诣汉中,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

  • 吴懿是济阳侯,蒋琬是安阳亭侯,两人的爵位谁更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蒋琬,吴懿,蜀汉,丞相,诸葛亮,济阳侯,安阳亭侯,三国

    公元234年,这应该是对蜀汉影响最大的一年了。在这一年,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这意味着蜀国进入到后诸葛亮时代。值得注意的是,在诸葛亮去世后,汉中都督魏延被马岱斩杀,这同样是蜀汉的一大损失。在诸葛亮、魏延之后,蜀汉后主刘禅自然要选择接替两人的人选。一方面,就诸葛亮的职责来说,基本上被蒋琬接替了。建兴十

  • 从蒋琬到邝埜:湖南人的豁达与激烈

    历史解密编辑:学术那些事儿标签:蒋琬,刘备,王振,黄兴,马谡,后主,邝埜,明朝,三国,诸葛亮,湖南人,国防部门

    本文 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 者 | 郑渝川明朝思想家吕坤著《呻吟语》,诲人淑世,“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这就是说,胸怀需要广阔,不能心胸狭隘,只有虚心、平心、潜心、定心才能有所作为,也能更好地适应时势、机缘。在四川成都的双流区(以

  • 他才是诸葛亮真正选定的继承人,既不是蒋琬,也不是费祎

    历史解密编辑:飞飞酱故事标签:蒋琬,费祎,姜维,刘禅,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三国演义》中,因为诸葛亮临终之前,将平生所学如《兵法二十四篇》还有连弩法等一并传授给了姜维,可见诸葛亮对于这个后生十分器重,而姜维也不负恩师嘱托,用余生尽力北伐,最后复国计划失败后,下场凄惨。但,历史上对于姜维继承人之说存在很大的争议。诸葛亮临终之前口头上称蒋琬和费祎为继承人,却没有提到姜维,所以

  • 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北伐效果如何?胜率五五开但影响不足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诸葛亮,蒋琬,蜀汉,姜维,廖化,马岱

    诸葛亮执政时期有五次北伐,作为诸葛亮的第一代接班人,蜀汉的第二任丞相(蒋琬虽然没有丞相这个官职,但是已经有丞相的实权)也是扛起了北伐事业的大旗。不过相对于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来说,蒋琬的北伐的热度就比较低,而且无论影响力也远不如诸葛亮。根据小编找到的史料,蒋琬时期进行了三次北伐,一次胜利一次失败,还有一

  • 蒋琬的气度

    历史解密编辑:专注谈话三十年标签:蒋琬,丞相,姜维,后主,费祎,杨仪,三国,诸葛亮

    蒋琬所谓气度,其实就是人品。那种听不得批评意见,容不得才高于己的人,一旦掌权,后果堪忧。蒋琬是三国时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担任丞相12年,为蜀汉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蒋琬的气度,表现在容人之短上。部下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为人坦诚直爽,与人言谈时,从不随声附和。蒋琬与他谈论,他常常默然不予应

  • 刘备叮嘱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为何他不听?你看庞统和蒋琬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备,诸葛亮,马谡,庞统,蒋琬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期采用了较好的策略,命赵云吸引敌方注意力,自己从另一处进攻,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原本以为这次北伐会以大功全胜告终,结果因为马谡不听命令,放弃城池而去山上驻守,丢失街亭,诸葛亮被迫撤军,北伐宣告失败。其实在刘备去世前,他就曾告诫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为何诸葛亮不听呢?如果听从,又怎

  • 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对北伐是怎样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诸葛亮,蒋琬,蜀汉,刘备,孙权,司马懿

    刘备集团多多少少带有一点理想主义色彩。刘备从颠沛流离,到割据一方,始终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刘备集团由盛转衰的过程非常迅速。关羽北伐襄阳、樊城失败,被孙权偷袭荆州,“隆中对”破产;刘备发动对孙权的战争,结果在夷道、猇亭惨败,损失大批将士,让孙权彻底消化荆州;诸葛亮接手这个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