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爽一把好牌在手为何却被自己打烂?只因为他干了这六件事情

曹爽一把好牌在手为何却被自己打烂?只因为他干了这六件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琳子乐园 访问量:191 更新时间:2024/1/7 11:12:12

曹爽的父亲曹真是曹操的族子,也是曹操的养子,和曹丕是同一辈,也就是说曹爽是曹家第三代,和魏明帝曹叡同辈。在曹丕和曹叡时代,曹爽谦恭谨慎,上下对他的评价都不错,那时也用不着他操心。如果曹魏一切顺利,曹丕曹叡不是死得太早的话,曹爽一辈子估计也就安安稳稳过他美美的小日子。

要说曹魏被司马懿钻了空子,原因很多,但和曹丕曹叡父子两人不无关系:两人都生怕有人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所以对宗室采取的都是打压的态度,这使得曹氏和夏侯氏除了曹真,曹休夏侯尚有限的几人之外,其他人要么能力不足要么没有机会走向前台。所以在这三人先后故去后,曹魏军事上的指挥权逐渐被司马懿,满宠等外姓将领掌控,特别是司马懿很长一段时间军权在手,军中遍布亲信,这为他日后政变打下了基础。一直到曹叡病重需要托孤的时候,曹叡终于想到了自家人,但是遍观宗室和朝野却发现适合的没几个,本来属意的燕王曹宇(曹操儿子,曹叡的皇叔)又不愿趟这趟浑水,于是和曹叡关系良好的曹爽走向了前台,出任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和司马懿一起成为了曹叡的托孤大臣。

应该说曹爽从一开始就是一把好牌在手,但是曹爽大权在握后,一改往日的谦恭谨慎,飞扬跋扈,一意孤行,主要干了下面六件事情,终于是把一把好牌打烂了。

第一,夺权:对司马懿明升暗降,尊司马懿为太傅,乘机削去司马懿的军权,军权尽归自己兄弟曹羲曹训曹彦以及夏侯玄等人之手,又任用自己亲信何晏、邓飏、李胜、丁谧等人把控朝政,司马懿被彻底边缘化。本来司马懿对曹爽很礼让,事事以他为主,这下倒好,被曹爽这个后生小辈一竿子打到了底。

实事求是的说,司马懿至少在曹操曹丕曹叡三朝是没有反意的,曹芳时期,如果曹魏宗室不是曹爽这个草包当政,换成一个能力出众的人可以制衡司马懿,司马懿应该还是照样当他的曹魏能臣和忠臣。司马懿屹立朝堂几十年,无论朝中还是军中自有依附在他身边的利益集团,如果司马懿倒了,倒下的可不止司马懿一人。曹爽太急了,能力又不足,高平陵之变其实是司马懿的绝地反击,我能说司马懿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曹爽活生生的逼反的吗?

第二,出兵:曹爽为建军功博取名望大举伐蜀,结果是适得其反,骆谷之战(也叫兴势之战)大败,曹爽得不偿失,不仅空耗钱粮,关键是使得他的声望和影响力骤跌,还使得都督军事的夏侯玄也一起大失人心,和司马懿的战绩一对比,反而客观上帮了司马懿一把。

第三,改革:曹丕时期开始的九品中正制使得朝中遍布世家子弟,不要说寒族,即使是外戚的势力都受到一定的挤压,曹爽想改变这种局面,试图恢复曹操时期唯才是举的制度,可是却极大的触动了以司马懿为代表的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

第四,犯上:曹爽为了达到专权的目的,听从何晏、邓飏等人的建议,逼迫并软禁郭太后(曹叡皇后)于永宁宫,此举不仅使得曹爽大失人心,而且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后果就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取得了郭太后的支持,以郭太后的名义占据了主动。

第五,儹越:大权尽归自己后,曹爽越发不可收拾,他平时所用的车马和服饰和皇帝的几乎一样,起居自比皇帝,这还不算,曹爽居然私自把宫中曹叡的才人带走七八个作为自己的侍妾,这个完全是飞扬跋扈,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了。

第六,纵容:曹爽不仅任用私人,而且对他们非常纵容,听任他们圈田圈地而放任不管。

凡此种种,使得曹爽在朝中上下大失人心,终于是把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不仅世家大族没吭声,朝中上下反对的声音居然也没意料之中那么多。曹操一代枭雄,曹真曹子丹也算豪杰,却没想到曹魏大业居然会败在一位不肖的草包子孙上!实在可悲可叹!

标签: 曹爽司马懿曹叡曹魏曹操曹丕

更多文章

  • 高平陵之变 曹爽如果没有投降, 而以皇帝号令天下勤王胜算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曹爽,皇帝,曹魏,曹芳,三国,司马懿,高平陵之变

    如果在公元249年(魏正始十年)的高平陵之变中,在高平陵陪同皇帝曹芳祭祖的曹爽听从了大司农桓范的建议,没有选择投降,而是退居许都,号召天下勤王讨伐司马懿,胜算很大。但是,考虑到曹爽的性格问题,以及家眷都在洛阳等因素,再给曹爽一百次机会,他还是大概率选择投降,没办法,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正始十年正月(

  • 邓飏夸夸其谈,成为曹爽党羽,高平陵事变后被夷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曹爽,邓飏,司马懿,党羽,曹叡,秦王

    邓飏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他最后被灭三族主要是因为政治上站错了队,他站在曹爽一边,结局也是注定了的。在《魏略》中记载:“邓飏字玄茂,邓禹后也。少得士名于京师。明帝时为尚书郎,除洛阳令,坐事免,拜中郎,又入兼中书郎。初,飏与李胜等为浮华友,及在中书,浮华事发,被斥出,遂不复用。”没想到的是,明帝驾崩后,

  • 司马懿杀掉曹爽,为何郭太后帮了大忙?因为郭太后恨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自衣温琼标标签:司马懿,曹爽,郭太后,曹叡,曹魏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2月5日),曹魏皇帝曹芳与大将军曹爽兄弟三人,一同前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曹叡。此时,蛰伏多年,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与其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在京师洛阳突然发动政变,占据武库,屯兵洛水浮桥,关闭城门。随后,司马懿率兵进入永宁宫,找到曹叡的皇后,也就是郭太后,然后借郭太后的名

  • 王平几乎为文盲,但打败魏延、曹爽,为蜀汉政权延寿近二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王平,魏延,曹爽,蜀汉,诸葛亮

    疾风知劲草。有一种人,平时很不起眼,大字不识几个,在别人眼里就是个大老粗。但在紧要关头,这类人却总能担得起事。而王平就是这样一个在关键时刻靠得住的人。陈寿就说:“王平忠勇而严整。生长于戎旅,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汉诸纪传,听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

  • 司马懿被夺去兵权,为何还能干掉曹爽?因为他的儿子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曹爽,兵权,曹魏,汉朝,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史说三国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击败了政敌曹爽,夺取了曹魏的军政大权。许多人对此感到不解,在此之前的数年,司马懿明明被曹爽夺取了兵权,禁军掌握在曹爽兄弟手中,一直在家休养的司马懿为何还有能力发动政变呢?其实这个问题不难不会,因为司马懿有个厉害的儿子!司马懿有九个儿子,其中最出色的

  • 曹操麾下的一位谋士,后来帮助司马懿、曹爽成为托孤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曹操,司马懿,曹爽,曹魏,曹叡

    孙资(?-251年),字彦龙,太原郡中都县(今山西省平遥县)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同郡人王允赏识其博学多才,举荐他为县令。曹操任司空时,曾征辟孙资为官,恰巧孙资的兄长为人害,他刺杀仇人后携家眷避居他乡,不能赴任。后来,孙资在友人贾逵的劝说下出仕,历任功曹、县令,丞相府参军等。因此,对于孙资来说,和荀

  • 浅谈曹爽一派进行的“正始改制”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曹爽,曹魏,司马懿,曹叡,魏明帝,夏侯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熟悉三国时期的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少帝曹芳时期,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消灭曹爽的势力,初步掌控了曹魏的政权。这件事自然也刺激了一批忠于曹魏的臣子,或者新的政治

  • 三国鼎立:曹爽无能被夷三族,阿姐智慧救了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曹爽,曹芳,蒋济,司马懿,大将军,三国鼎立,史说三国

    三国鼎立:曹爽无能被夷三族,阿姐智慧救了兄弟魏正始九年(公元248年)正月,少主曹芳出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及私党并随驾出都,独司马懿称病已久,未尝相从,曹爽总道是司马懿病将死,毫不加防。哪知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二子,已经伺隙多日,此番得着机会当即发难,勒兵闭城,使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占据曹爽大营

  • 三国时期,司马懿装病反杀了曹爽,此人装病则除掉了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司马懿,曹爽,关羽,吕蒙,曹魏,三国,汉朝,曹操麾下

    三国时期,计谋层出不穷。其中,就装病来说,也可以称之为一个计谋了。说到装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前,司马懿面对强势的曹爽,只能选择通过装病的方式,以此避免曹爽进一步施加压力。当然,在曹爽放松警惕之后,司马懿自然不需要装病了。于是,他发动高平陵之变,成功击杀了曹魏大将军曹爽。值得注

  • 正始之变:一场实力悬殊的军事冒险,曹爽白白浪费五张王牌

    历史解密编辑:你的小可哎呀标签:曹爽,司马懿,曹魏,王翦,曹芳,秦国

    历史一:正始之变:一场实力悬殊的军事冒险,曹爽白白浪费五张王牌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魏明帝病逝,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被指定为托孤大臣;司马懿虽然历经四朝,但曹爽是宗室又是大将军,所以司马懿在明升暗降出任太傅之后选择了韬光养晦,暗中却在积蓄力量和寻求机会以求翻盘。正始十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