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夺权时,曹爽手上有天子和兵权,为何不抵抗就投降了?

司马懿夺权时,曹爽手上有天子和兵权,为何不抵抗就投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遇旧人 访问量:3148 更新时间:2024/1/19 5:51:26

导语:要说三国最重要的拐点,当属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并夺取曹魏的最高统治权。因为当时的曹魏已经对蜀汉和东吴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不论是人口还是军队或者是各种军用物资都比他们多好几倍,明眼人都知道统一天下只是时间的问题,缺的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人来推动这项历史进程。于是司马懿站了出来,也把司马家变成了三国最大的赢家。很多网友不解的是,司马懿夺权时,明明曹爽手上有天子和兵权,为何没有选择抵抗就投降了?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件事。

先来还原司马懿的夺权经过,魏明帝曹睿临终前把司马懿和曹爽任命为辅政大臣,让他们辅佐幼帝曹芳。此时的司马懿已经是四朝元老,而且不久前击退来自蜀军的进攻,凭着这份功绩和荣耀,让他威望无以复加。曹睿也知道这种情况,还特意把兵权教给曹爽和夏侯玄接管,毕竟这两人是曹氏宗亲,有他们制衡司马懿可以保住曹氏的统治。

司马懿自然知道曹睿的想法,但他并没有在意这种变动,因为对于他来说,当今天下已经没有什么人是他的对手了,而且西线的军队早已经成为他的私军,不论换什么人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司马懿还主动让出所有权力,还装病摆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目的就是麻痹曹爽一行人。曹爽纵然有点手段和心机,看见司马懿长期这样,派去试探的人也回复他说司马懿已经尸居余气,于是彻底放松了警惕,带着天子前去高平陵祭拜先帝,司马懿也趁着这个机会夺权。

当曹爽一行人接到消息之后司马懿也已经掌控了洛阳并在洛水上搭建浮桥,派人给曹爽送信,告诉他投降免死。当时曹爽身边的幕僚建议,可以带着皇帝曹芳到许昌建立朝廷并且下令讨伐司马懿,但曹爽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而是选择投降。第一点原因是太后下的懿旨已经让他知道皇帝会平安无事,那意味这天下还是曹氏的天下,他是曹氏里面最有能耐的宗亲,肯定还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第二则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打不过司马懿,而且天下间也没人能打得过他。司马懿的战绩自然不用说,他歼灭了一个又一定个敌人,魏国早已经视他为守护神。而且他所收到的消息,司马懿搞出那么大的动静,洛阳城内的世家权贵居然没有谁出来反抗,那也意味着他们都惧怕司马懿,或者已经和司马懿同流合污,但不论哪种情况都不是让他抵抗的理由。

结语:后续事情的发展和司马懿所料想的一样,天下间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他单单凭借3000死士就完成了这项伟业。坐实了统治之后当场下令诛杀曹爽这一派系的所有人,而且还诛杀他们三族人,彻底巩固了这项战果。曹爽被杀之前可能也没想到司马懿居然这么狠心这么果断吧,他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三国演义》等

标签: 司马懿曹爽兵权曹睿曹魏曹芳

更多文章

  • 高平陵事变后,司马懿夺权诛杀曹爽,曹魏的老臣为何不搭救?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司马懿,曹爽,曹魏,曹操,司马氏,曹丕,高平陵事变,汉朝,三国,曹操麾下

    曹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明主,他的一生最大的功绩当属开创了曹魏,成了汉末三分天下的主要人物之一。曹操从起兵到统一北方的过程,难度是地狱级别的,得益于他身边一帮能臣武将的效力,才能创立一番大业。曹丕篡汉自立,底子是曹操打下来的,得到了曹氏宗亲和士族的鼎力支持,才能登上九五之尊,称帝称王。然而,曹操去世仅3

  • 独霸朝政的首辅大臣曹爽,为啥“束手就擒”于退居二线的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曹爽,司马懿,朝政,曹叡,曹魏,魏明帝,汉朝,三国,曹操麾下

    公元249年,首辅大臣、大将军曹爽,陪护着曹魏的第三位帝王曹芳,离开都城,前往高平陵祭奠魏明帝曹叡。这时,留在京都洛阳城中的太傅司马懿,为了解决曹爽及其党羽,趁机发动政变,夺取了朝政大权。同时,向曹芳奏报曹爽之“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则专权”等罪行。发动政变的司马懿(剧照)曹爽得知后,竟然

  •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曹爽明明可以力挽狂澜,可奈何他选择了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司马懿,曹爽,曹魏,曹芳,蜀汉,魏国,三国,汉朝

    公元249年,注定是三国历史上十分不平凡的一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真正执掌曹魏大权。而之前掌握10年大权的曹爽,面对司马懿的阴招,他选择了束手就擒,而不是天下勤王,最终曹爽功败身死,自此三国进入灭亡时代,再不久,三家归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了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黑暗的时代(五胡乱华时代),实在是让后

  • 高平陵兵变中,曹爽为何会相信司马懿不会杀他,最终交出了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曹爽,兵权,曹魏,曹操,汉朝,司马懿,司马昭,史说三国,高平陵兵变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高平陵兵变,这对整个三国历史来说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因为它代表着曾经在三国历史上叱咤一时的曹魏家族的彻底没落,从此曹魏王朝虽然还存在,但是已经姓司马了。司马懿,司马昭父子他们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最终将潜在的对手一一剪除,到了公元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干脆逼迫曹魏末代皇

  • 高平陵之变时,郭太后为何支持司马懿,而不支持曹爽呢?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曹爽,曹睿,皇帝,汉朝,司马懿,郭太后,史说三国,高平陵之变,明元郭皇后

    太后,封建王朝时期帝王母亲的尊称。始于秦昭王,《史记·秦纪》:“昭襄母,楚人,号宣太后”。汉承秦制,“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皆是如此。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当皇帝年幼的时候,太后经常可以代替皇帝执掌朝政,比如历史上的宣太后、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等,甚至权倾朝野,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在此基础

  • 虎啸龙吟:司马懿为什么能够战胜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曹爽,曹叡,魏国,皇帝,汉朝,三国,司马懿,虎啸龙吟

    虎啸龙吟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司马懿与曹爽的勾心斗角。尽管面对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君主猜忌,曹真、曹休、张郃等宗室、名将排挤,诸葛亮、陆逊两大奇才对手的争斗,司马懿都没有这么辛苦,反而面对曹爽却如此艰难。那么,历史上曹爽到底是怎样的人呢?小生认为,两个字形容他再合适不过:怂货。大家知道,曹叡临终前本来

  • 司马懿身染重病的时候,曹爽大喜,结果没多久就被司马懿灭了族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曹爽,司马懿,曹芳,皇上,魏明帝

    公元247年,司马懿身染重病,奄奄一息,曹爽知道后大喜。不久,曹爽却遭司马懿灭族。公元239年,魏明帝去世,临终前,他将太子托付于曹爽和司马懿。司马懿虽然年事已高,但朝中势力仍不可小觑,大将军曹爽一直将他视为眼中钉。他自恃同属曹氏一族,向魏帝曹芳进司马懿谗言,如是这番,在皇帝耳边一阵嘀咕。第二天,皇

  • 曹爽的一位部下,后来成为西晋大臣,参加晋灭吴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曹爽,吴之战,东吴,曹魏,司马炎,司马懿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人。魏晋时期名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王浑曾任大将军曹爽的掾属。掾属,意思是佐治的官吏。因此,非常明显的是,王浑曾是大将军曹爽的部下。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值得注意的是

  • 三国:和曹爽争锋,司马懿以退为进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曹爽,司马懿,司马师,曹芳,魏明帝,曹魏

    三国:和曹爽争锋,司马懿以退为进前言历史的人物在我们的书本中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是赤胆忠心,也是精忠报国,走进他们的世界,看到的,都是家国大义。起因司马懿讨伐东吴:在和曹爽争夺权力的时候,司马懿被剥夺两大实权,为了保住自己手中的军权,司马懿不得不带领军队抵御东吴。▲司马懿结果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回

  • 曹操的一位养子,受到曹爽重用,最终被司马懿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曹操,曹爽,司马懿,曹魏,曹丕,三国,艺术家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丞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据《魏志·文帝纪》《任城陈萧王传》《武文世王公传》记载,曹操的儿子有25位,包含了曹昂、曹冲、曹丕、曹植、曹彰等。除了这25个儿子之外,曹操还收养了几个儿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