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老实人”鲁肃,为什么说他是不输诸葛亮的军事家?

三国:“老实人”鲁肃,为什么说他是不输诸葛亮的军事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3480 更新时间:2024/2/20 20:54:48

提到鲁肃,我们都会想到一个老实人的形象,屡次被周瑜诸葛亮忽悠。事实上鲁肃是推动三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是谋略不输诸葛亮的战略家,为什么这么说呢?

鲁肃的祖上是世家大族,家境富裕。鲁肃为人豪爽仗义,喜欢交朋友。天下大乱之后,鲁肃变卖田地,用来救济穷人和结交有志之士,在当地口碑很好。

周瑜还是袁术手下的居巢长时,听说了鲁肃的为人处世,就带着几百人去找鲁肃,并请求鲁肃捐赠物资。当时鲁肃家有两个圆形的米仓各存有三千斛米,鲁肃就用手指着其中一个赠给周瑜。当时周瑜就被震撼到了,于是两人成为了好友。

后来连刘抗曹的时候,鲁肃也是先凭借跟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是好友,迅速跟诸葛亮结交。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多个朋友多条路”,鲁肃结交朋友,让他多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对于他以后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也奠定了基础。

鲁肃跟周瑜成了好友后,袁术听说了他的事迹,就任命其为东城长。但他很快发现袁术治理的地方没有纲纪,管理混乱。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鲁肃觉得袁术这个管理水平,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所以不久之后,他就带着他的小伙伴们,去投靠了周瑜。

鲁肃的战略眼光逐渐彰显,他对下属们说:如今国家大乱,我听说江东沃野万里,百姓富足,兵力强盛。可以避祸,大家跟我一起去吗?

大家都愿意追随他,他就安排老弱的在前面,强壮的在后面,大家缓慢迁移。他在队伍的最后面压阵。

追兵上来的时候,他劝说追兵:你们都是大丈夫,要干大事的人。现在天下大乱,有功也没地方领赏,有错也没有惩罚,何必苦苦相逼呢。

为了震慑追兵,他把盾牌放到身前,搭弓引射,箭头射穿了盾牌。追兵一方面慑于其强悍的实力,一方面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放弃了追杀。

到达江东,鲁肃就跟随周瑜一起投奔孙策。但在孙策那,鲁肃很长时间都没得到重用,而此时他的好友来信邀他一起去别人那投靠。

正在此时孙策去世了。鲁肃就告诉了周瑜他的打算,周瑜告诉他,不但君主可以选择臣子,臣子也可以选择君主。主公孙权亲贤重才,并且听说他是可以取代刘氏的人,来都来了,不如去投靠孙权吧。

孙权跟鲁肃见了面,两人相谈甚欢。等众人都走后,孙权单独把鲁肃留下合榻对饮,边喝边聊,问策鲁肃,这就是著名的榻上策。

孙权向鲁肃求教,我如何在保住父兄基业的基础上,建立齐桓、晋文一样的霸业。此时,孙权的政治中心还是在北方,暂时还没有称帝之心。鲁肃与孙权彻谈一番后,将他的格局一下子打开了。

鲁肃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不能再得到汉献帝了。所以孙权成不了齐桓公。而曹操势力强大,无法一下子就将他击败。但曹操只要借汉献帝之名对孙权下旨,孙权就会很难受。

所以,为今之计,不如抛开汉室,自己立一个新的政权,自己当皇帝。

同时,他还和孙权一起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当时孙权占据着长江,有长江之险可依,在保住现在基业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占领长江以南的区域,避免同北方发生冲突。

同时,江东兵力单薄,对抗曹操有难度,鲁肃就提出了联合刘备一起对抗曹操的建议。

鲁肃的话一下子点醒了孙权。他无法光复汉室,若一直以汉室为尊,必为其掣肘,无法施展抱负。孙权当即改变自己的思路,由北上改为南下,从此开始天下三分。

鲁肃作为代表,去联刘抗曹谈判的时候,因为去人家的地盘谈合作,自己还不是那么强大,所以做了很多妥协。也因此就有了一个懦弱的老好人的形象。

实际并非如此,一旦涉及东南利益的时候,鲁肃就据理力争,变得强势激进起来。

比如争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鲁肃单刀赴会,胆识过人,甚至敢呵斥关羽的从属。由此看来鲁肃不仅不懦弱,反而很理性,为了达成合作的目的,表现了高超的外交技能,既能避免争端,又实现了统一南方的布局。

鲁肃的“榻上策”比诸葛亮的“隆中对”出现早八年。隆中对是让刘备占领荆州,争夺益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这两个策略的核心部分几乎相同。

鲁肃高屋建瓴,用高超的口才劝服了孙权听从自己的建议,这个战略在当时极有眼光。

不过他高估了孙权,孙权那时刚刚二十出头,阅历和心智都是硬伤。这才使“榻上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标签: 鲁肃诸葛亮孙权周瑜曹操袁术

更多文章

  • 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4人谁更厉害?据正史来看,他们不在一个档次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吕蒙,陆逊,鲁肃,周瑜,孙权,刘备

    在三国时期,刘备、曹操、孙权三国鼎立,相比于皇叔刘备、枭雄曹操,孙权似乎在三国的影响力不那么大。他能够独霸一方,靠的是孙策为他打下的江山,想要稳固自己的地位靠的是身边良将的辅佐。纵览孙权的后半生,他的身边有四位大将,他们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这四人分别担任过大都督一职。大都督的官职是由曹操最

  • 鲁肃的大战略,从天下二分到天下三分,比诸葛亮版本更加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学堂标签:鲁肃,诸葛亮,孙权,周瑜,刘备,曹操

    豪族公子的眼光与奋斗三国大争之世,各个集团,不乏谋士规划宏大的战略,比如孔明的隆中对。三国谋士中,鲁肃极易被低估,《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让没用老实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实他对东吴重大军事外交战略的形成,乃至孙权帝业蓝图,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连周瑜、诸葛亮这样的一时俊杰,也与他心心相惜。鲁肃并非

  • 鲁肃没有半点战绩,为何能成为东吴大都督?周瑜临死前说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鲁肃,周瑜,孙权,刘备,曹操,袁术

    鲁肃没有半点战绩,为何能被孙权看中,成为东吴大都督?周瑜临死前说出答案!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鲁肃就是一个老好人,他根本没啥战绩,最多算是个擅长外交的大臣,在周瑜死后,他根本不足以被担任东吴大都督!那么鲁肃为啥最终还是被任命做了大都督呢?他究竟有多厉害?事实上,鲁肃之所以受到孙权的重用,被任命为新任的东

  • 被误解的鲁肃,联盟的维系者,果断的战略家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二字标签:鲁肃,刘备,孙权,袁术,吕蒙,刘表,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生逢乱世,所有交易的预期收益都应该围绕一样东西——生存。172年,鲁肃出生于临淮郡东城县的世族家庭,他的投胎技术还算不错,家境殷实富裕,这个时代也不算太坏,汉灵帝还继续着他老祖宗们的玩法,在宦官和外戚之间跳舞,这个平衡点并不好找,但目前为止还没有玩脱,至少,皇帝还能管得了这个国家。帝国的外部,原本臣

  • 三国顶级战略家鲁肃,提出东吴版“隆中对”,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历史解密编辑:客馆历史标签:鲁肃,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曹操

    鲁肃《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存在感较低的角色,这倒不是因为他的才华不够,而是因为《三国演义》中的鲁肃被罗贯中当做诸葛亮的陪衬,相对于魏国曹操的首席谋士郭嘉和荀彧,鲁肃的存在感也不强。在真实的历史中,鲁肃不但是三国时期一流的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而且为人慷慨仗义,深受孙权和周瑜的敬重。那么,鲁肃在《三国

  • 鲁肃——堪比诸葛亮的战略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国家历史》标签:鲁肃,孙权,周瑜,刘备,三国,汉朝,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全文共4012字 | 阅读需8分钟鲁肃是比诸葛亮还厉害的战略大师吗?徐州豪族鲁公子在三国的谋士武将中,鲁肃极易被低估,《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让不大有用的老实人的形象深入人心。鲁肃并非江东人士,是北方徐州临淮郡东城县的豪族子弟。鲁肃早年丧父,爱出奇计,不事生产,卖田卖地,用得来的钱粮,四处游荡,到处

  • 关羽周瑜是当世名将,诸葛亮对鲁肃说的话,却暗示这二位是庸才?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关羽,周瑜,鲁肃,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蜀小国也,名将唯羽。”“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两句话说的威震华夏的武圣人关羽关云长和赤壁之战的指挥官周瑜周公瑾——羽扇纶巾是儒将风范而不是诸葛亮独有。关羽是三国名将,周瑜也是三国名将,这二位都能入祀武庙,可见是得到了历朝历代的认可。但是诸葛亮草船借箭时说的一番话,却好像在暗示这二位都是

  • 王朗式专家误国久矣

    历史解密编辑:加菲看世界标签:王朗,诸葛亮,社稷

    现在很多各行各业专家没有骨气,睁着眼睛说瞎话为了利益愚弄大众。可以做到发表言论和三天前态度截然不同,而丝毫没有脸红。朗朗乾坤之下,学术氛围荒诞至极。医学界、经济学界、社会科学界不乏各种专家,笔者不知道是谁,但是这个现象是存在的。搞学术一定要科学第一,不能利益第一立场第一,有了利益和立场不顾科学,就是

  • 一只在人与自然间翱翔了16年的“雨燕”,飞进了王朗自然保护区

    历史解密编辑:封面新闻标签:王朗,雪豹,鸟类,大熊猫,雨燕科,人与自然,野生动物,水生动物,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

    来源:封面新闻当下,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社会共识。5月14日,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携手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启动“岷山山系中段雪豹及伴生动物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封面新闻应邀成为这次“绿迹”感官之旅的巡护团成员。作为梅赛德斯-奔驰在2023年启动的全

  • 王朗 一眼望不尽山水长

    历史解密编辑:直播绵阳标签:王朗,雪景,山川,溪涧,三国,森林绿

    王朗的风景从来不拐弯抹角总是开门见山入眼皆景漂泊到这里的云一天可以拥有很多种状态云卷云舒云起云落云聚云散长居在这的同一片山川也可以有很多种性格山峰雪景白得冷峻挺拔还有流泉溪涧透得俏皮原始森林绿得活泼可爱身处王朗一眼望不尽山水长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付玙璠(见习)编辑:付玙璠(见习)校对:崔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