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4人谁更厉害?据正史来看,他们不在一个档次

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4人谁更厉害?据正史来看,他们不在一个档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阿乐聊文史 访问量:3667 更新时间:2024/2/21 2:12:16

在三国时期,刘备、曹操、孙权三国鼎立,相比于皇叔刘备、枭雄曹操,孙权似乎在三国的影响力不那么大。他能够独霸一方,靠的是孙策为他打下的江山,想要稳固自己的地位靠的是身边良将的辅佐。

纵览孙权的后半生,他的身边有四位大将,他们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人分别担任过大都督一职。大都督的官职是由曹操最先设置的,后来孙权也仿效曹操专门设立大都督,用以掌管军事。

东吴每当遇到战事,就会任命一名大都督,军事上所有的事情都由大都督说了算,权力非常的大。虽然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他们四人,先后担任过大都督一职,但在大家心目中都认为周瑜是东吴的中流砥柱。

他的实力肯定是最强的,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大家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正史当中,实力最强的其实是我们最不看好的鲁肃。为何会这么说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军事能力超强的周瑜和陆逊

周瑜跟孙策是多年的好友,孙策创业初期是周瑜跟他共同联手,打下了江东这一片基业。孙策临死前,将孙权托付给了周瑜,让他帮助孙权治理东吴。

孙策刚刚去世,曹操便马上南下,想要趁机夺取江东。面对强大的曹操,周瑜没有胆怯,他一次次地击退曹军的进攻。周瑜跟刘备联手,利用水军的优势,在长江赤壁大破曹操,让战局得以扭转。

周瑜也因为“赤壁之战”以少胜多而威名远扬,曹操因赤壁一战元气大伤,烧掉了战船而后返回北方,江东的危机得以解除。总的来说,周瑜的功劳并不多,仅仅只有一场赤壁之战比较亮眼而已。

与周瑜相同的是,陆逊也是出生于江东世家,他在襄樊之战的时候向孙权提议,趁关羽率兵攻打襄阳和樊城时夺取荆州,他的这一提议得到孙权的认可,并且成功的攻下荆州。

而攻打荆州让刘备跟孙权反目,面对来势汹汹的刘备,孙权大胆起用陆逊。陆逊善于用兵,没有直接跟刘备对抗,而是选择迂回战术,一断地消耗蜀军的锐气。

刘备的军队由于久战不胜失去了耐性,为了能尽快结束战斗,他让军队驻扎在离孙权军队最近的山林之中。当时正值酷暑,陆逊一把火将山林点着,火势迅速蔓延将蜀军的营帐点燃,数万大军瞬间葬身火海。

夷陵这一战让刘备损失惨重,江东再次逃过一劫,陆逊也因为此战成名,在此后还有数次对阵曹军,也都是以胜利告终。陆逊不仅作战经验丰富,还具有将相之才,孙权在位时期,便拜他为丞相。

他提议孙权对老百姓施以恩德、减少刑罚、减免赋税,从而得到百姓们的一致拥护。因此,称陆逊与周瑜是一个级别的将领,也是名副其实。

武将出身的吕蒙

相比于周瑜和陆逊,吕蒙则有点莽,他最初是跟随姐夫在孙权的军中当兵。当时年龄虽然不大,但心志不凡,想要上阵立功为全家获取荣耀。

吕蒙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孙权的赏识并一路提拔,成为军中重要的武将。后来孙权认为吕蒙是可造之才,就劝他多加学习丰富自己的阅历,更好地带领军队作战。

吕蒙在孙权的一再劝说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成为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而他最为著名的一战是白衣过江、偷袭荆州。

当时,关羽镇守荆州重地,吕蒙为了取得荆州麻痹关羽,故意让陆逊代替自己。陆逊在见到关羽的时候对他大加赞赏,让关羽认为陆逊年纪轻轻没有作战经验,放松了对东吴的戒备。

关羽放心地离开荆州带兵攻打曹操,岂料吕蒙趁荆州防守薄弱,带兵进行突袭一举夺下了荆州。

关羽在大势已去后败走麦城,最终因寡不敌众被孙权抓住给杀死了,吕蒙也因为此次战役走向人生的辉煌。从某个角度来说,吕蒙也是一战成名的。

最具战略眼光的是鲁肃

东吴的四大都督中,鲁肃是存在感最低的一个,大家对他的印象并不深,他也没有参加过什么重大的战役。

甚至于因《三国演义》的演绎,使得鲁肃给人的印象是“受气包”,大家也认为鲁肃应该是四大都督之中最差的一个。

但翻看史书就会发现其实事实恰恰相反,鲁肃才是最厉害的人。《三国志》中,曾经这样说过:“周瑜、鲁肃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由此可见,鲁肃跟周瑜一样都是旷世奇才,鲁肃在《榻上策》中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想法,这比诸葛亮提出的早了七年,甚至于最早发现凤雏庞统的也是鲁肃,奈何孙权弃之不用。

鲁肃不同于其他三位大都督,他们研究的是战术,怎样在作战时取胜,而鲁肃研究的是战略、是顾全大局,如何让东吴能更好地发展壮大。

孙权原本只想保住父兄留下的基业就可以了,是鲁肃让孙权大开眼界,想要统一天下。赤壁之战,周瑜负责的是战事,而鲁肃负责的则是政治、外交。

可是,罗贯中却偏爱诸葛亮,将原本属于鲁肃的功劳强加给了孔明,甚至还贬低鲁肃,造成了鲁肃懦弱、无能的形象。其实,周瑜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战绩,但他的战略眼光要比鲁肃差好多。

比如,周瑜在看到刘备打败刘璋取得益州后,也想以同样的手段从刘备手里抢夺益州,他的这一想法看似很有远见,但其实根本不可行。

刘备能取得益州,是他耗费了很多的心力和人力才取得的,前前后后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况且,蜀汉的士兵擅长陆战,而东吴的士兵则擅长水战,根本就不是蜀汉士兵的对手。

与此同时,益州多山、易守难攻,在刘备有所防备下很难攻打下来。从江东到益州路途遥远,曹操一直对东吴虎视眈眈,随时可能从途中对东吴进行打击。

因此,从周瑜的这一计划就可以看出,他的战略眼光还不够长远。在此情况下,鲁肃对孙权的建议是东吴还不够强大,一定要联合刘备才能跟曹操抗衡。

鲁肃让孙权把南郡借给刘备,就让刘备帮东吴抵挡曹操的进攻,因为他非常清楚,东吴最强劲的敌人是曹操,他们只有跟刘备联合才能打败曹操。

刘备做大做强对东吴并没有太大的坏处,而对曹操却是致命一击,待刘备消耗曹操之后,以东吴的实力可以打败刘备,从而才有机会一统天下。

鲁肃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但陆逊和吕蒙只看重眼前利益,执意夺取荆州,他们偷袭荆州并且将关羽杀死,这让刘备和孙权彻底的决裂。结果呢,东吴面对的敌人不仅是曹操还有刘备。

这不仅无法实现孙权统一天下的愿望,连东吴都保不住了,所以从国家大局出发,东吴真正厉害的当属鲁肃。

从正史的角度来分析,周瑜、陆逊、吕蒙跟鲁肃根本不在一个档次,鲁肃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

甚至可以说,鲁肃比诸葛亮更加要有战略眼光,只是《三国演义》将他给“写臭了”而已。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吕蒙陆逊鲁肃周瑜孙权刘备

更多文章

  • 鲁肃的大战略,从天下二分到天下三分,比诸葛亮版本更加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学堂标签:鲁肃,诸葛亮,孙权,周瑜,刘备,曹操

    豪族公子的眼光与奋斗三国大争之世,各个集团,不乏谋士规划宏大的战略,比如孔明的隆中对。三国谋士中,鲁肃极易被低估,《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让没用老实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实他对东吴重大军事外交战略的形成,乃至孙权帝业蓝图,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连周瑜、诸葛亮这样的一时俊杰,也与他心心相惜。鲁肃并非

  • 鲁肃没有半点战绩,为何能成为东吴大都督?周瑜临死前说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鲁肃,周瑜,孙权,刘备,曹操,袁术

    鲁肃没有半点战绩,为何能被孙权看中,成为东吴大都督?周瑜临死前说出答案!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鲁肃就是一个老好人,他根本没啥战绩,最多算是个擅长外交的大臣,在周瑜死后,他根本不足以被担任东吴大都督!那么鲁肃为啥最终还是被任命做了大都督呢?他究竟有多厉害?事实上,鲁肃之所以受到孙权的重用,被任命为新任的东

  • 被误解的鲁肃,联盟的维系者,果断的战略家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二字标签:鲁肃,刘备,孙权,袁术,吕蒙,刘表,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生逢乱世,所有交易的预期收益都应该围绕一样东西——生存。172年,鲁肃出生于临淮郡东城县的世族家庭,他的投胎技术还算不错,家境殷实富裕,这个时代也不算太坏,汉灵帝还继续着他老祖宗们的玩法,在宦官和外戚之间跳舞,这个平衡点并不好找,但目前为止还没有玩脱,至少,皇帝还能管得了这个国家。帝国的外部,原本臣

  • 三国顶级战略家鲁肃,提出东吴版“隆中对”,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历史解密编辑:客馆历史标签:鲁肃,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曹操

    鲁肃《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存在感较低的角色,这倒不是因为他的才华不够,而是因为《三国演义》中的鲁肃被罗贯中当做诸葛亮的陪衬,相对于魏国曹操的首席谋士郭嘉和荀彧,鲁肃的存在感也不强。在真实的历史中,鲁肃不但是三国时期一流的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而且为人慷慨仗义,深受孙权和周瑜的敬重。那么,鲁肃在《三国

  • 鲁肃——堪比诸葛亮的战略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国家历史》标签:鲁肃,孙权,周瑜,刘备,三国,汉朝,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全文共4012字 | 阅读需8分钟鲁肃是比诸葛亮还厉害的战略大师吗?徐州豪族鲁公子在三国的谋士武将中,鲁肃极易被低估,《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让不大有用的老实人的形象深入人心。鲁肃并非江东人士,是北方徐州临淮郡东城县的豪族子弟。鲁肃早年丧父,爱出奇计,不事生产,卖田卖地,用得来的钱粮,四处游荡,到处

  • 关羽周瑜是当世名将,诸葛亮对鲁肃说的话,却暗示这二位是庸才?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关羽,周瑜,鲁肃,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蜀小国也,名将唯羽。”“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两句话说的威震华夏的武圣人关羽关云长和赤壁之战的指挥官周瑜周公瑾——羽扇纶巾是儒将风范而不是诸葛亮独有。关羽是三国名将,周瑜也是三国名将,这二位都能入祀武庙,可见是得到了历朝历代的认可。但是诸葛亮草船借箭时说的一番话,却好像在暗示这二位都是

  • 王朗式专家误国久矣

    历史解密编辑:加菲看世界标签:王朗,诸葛亮,社稷

    现在很多各行各业专家没有骨气,睁着眼睛说瞎话为了利益愚弄大众。可以做到发表言论和三天前态度截然不同,而丝毫没有脸红。朗朗乾坤之下,学术氛围荒诞至极。医学界、经济学界、社会科学界不乏各种专家,笔者不知道是谁,但是这个现象是存在的。搞学术一定要科学第一,不能利益第一立场第一,有了利益和立场不顾科学,就是

  • 一只在人与自然间翱翔了16年的“雨燕”,飞进了王朗自然保护区

    历史解密编辑:封面新闻标签:王朗,雪豹,鸟类,大熊猫,雨燕科,人与自然,野生动物,水生动物,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

    来源:封面新闻当下,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社会共识。5月14日,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携手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启动“岷山山系中段雪豹及伴生动物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封面新闻应邀成为这次“绿迹”感官之旅的巡护团成员。作为梅赛德斯-奔驰在2023年启动的全

  • 王朗 一眼望不尽山水长

    历史解密编辑:直播绵阳标签:王朗,雪景,山川,溪涧,三国,森林绿

    王朗的风景从来不拐弯抹角总是开门见山入眼皆景漂泊到这里的云一天可以拥有很多种状态云卷云舒云起云落云聚云散长居在这的同一片山川也可以有很多种性格山峰雪景白得冷峻挺拔还有流泉溪涧透得俏皮原始森林绿得活泼可爱身处王朗一眼望不尽山水长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付玙璠(见习)编辑:付玙璠(见习)校对:崔英

  • 王肃:王朗之子,晋武帝司马炎的姥爷

    历史解密编辑:阿斗木标签:王肃,王朗,司马炎

    这一期,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曹魏时期的经学家,他便是司徒王朗的儿子王肃,他虽然不似其父王朗那么有名,但也是一代学术宗师,关于他都有什么故事呢? 王 肃,王朗长子,十八岁时师从当时的学者宋忠学习西汉学者杨雄的《太玄》,不但学习,还为之作注。 魏文帝黄初年间,他入朝为官,魏明帝太和三年 ,官 拜散骑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