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第一刺杀大案:姜维费祎的恩怨情仇

三国第一刺杀大案:姜维费祎的恩怨情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若希生活 访问量:1809 更新时间:2023/12/25 6:28:15

既然是说三国时候的事情,在进入正题之前不妨先和大家回顾一下诸位葛丞相的《出师表》。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蜀汉政权的不少文臣武将,费祎就是其中之一。诸葛丞相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公元234年,一代名相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其后,他生前向后主推荐的蒋琬成为蜀汉的政府首脑,并且一直执政到246年因病去世,蒋琬的继任者就是深受诸葛亮赏识的费祎,而在军事方面,诸葛丞相逝世后的这些年则主要由他的门人弟子姜维负责。历史有时候是非常奇诡的,这一点在诸葛亮身上也有所体现,体现之一就是他和蒋琬、费祎的关系一一诸葛亮非常看重这两个后备的高端人才,可他们两人实际上都不认可诸葛亮的北伐策略。不知号称“智绝”的诸葛亮是否心中有数?蒋琬开始执政时,蜀国的经济状况已经因为战争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便逐步地将主要精力从北伐魏国以攻为守转到了治理内政发展经济上。费祎继任后,萧规曹随,也尽量不发起过大的进攻性军事活动。但深受诸葛亮知遇之恩的姜维与蒋琬、费祎不同,他一直在坚持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多次要求蒋琬、费祎下令北伐。蒋琬、费祎既不愿打击姜维灭曹兴汉的积极性,同时又担心连年征战耗费国力,所以他们对于北伐中原这个军事行动心情一直很矛盾。后来,聪明的费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每次姜维要求北伐时,只给他一万人马。公元250年,姜维第五次出兵北伐中原,这一次魏蜀双方交战的主战场在西河以西的西平郡。当时和姜维对阵的是魏国名将郭淮,结果两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打了个平手,谁也没有把谁拿下。此次北伐姜维尽管没有像期望的那样攻下西平,却也并非一无所获,他俘虏了魏国的中郎将郭循,这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人物。郭循,字孝先,是土生土长的西平人,而且他们那个家族是世居西平的豪族大户。郭循虽然是个“富N代”,但并非只会飙车泡妞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在魏国西部颇有声望,《魏氏春秋》对他的评价是“素有业行,著名西州”。郭循这样的人正是费祎所需要的。费祎虽然不认可诸葛亮的北伐政策,但他和诸葛亮一样希望在作为军事要冲的陇西地区牢牢地扎住根基,以便将来蜀汉政权强盛时以此为根据地向曹魏发起进攻,因此他一直非常重视拉拢世据陇西的豪门大户。于是,姜维把愿意投诚的郭循推荐给了费祎。有了费祎和姜维的推荐提拔,弃暗投明的郭循很快就做到了左将军的高纬,成了费祎身边的亲信将领,左将军这个职位当年是由马超吴懿、向郎等人担任的,而他们都是刘备和诸葛亮非常信任的大将,由此可见蜀国,特别是费祎,对郭循昧遇之重。费祎对魏国降将郭循的破格提拔和过分信任,引起了蜀国将领张嶷的特别关注,张嶷觉得费祎所为虽可显其宽广胸襟,雅量高致,却有博爱泛滥之嫌,身陷险境之危,便借着古人故事劝他说:“过去岑彭、来歙都是被刺客所害,将军担任国家大事,应吸取教训,稍稍警觉一点。”但自信满满、不拘小节的费祎没有把张嶷的话放在心上,说不定还在暗地里笑张嶷心胸狭小,心存妒忌呢。令人遗憾的是,后来事态的发展不幸被张嶷言中了。在费祎的新政之下,对魏战争数量减少,规模缩小,蜀汉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费丞相对此感到非常满意,欣喜之余他决定延熙十六年新年这天在驻扎地汉寿(今四川省广元市)大排筵宴,举行岁首大会,凡是身在汉寿的官员,不分官职大小,都可以获得丞相发出的请帖。万众瞩目,百官期待的岁首大会终于如期举行了。因为后主刘禅远在成都不能参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费祎自然成了宴会最大的焦点人物,文臣武将纷纷向他敬酒,心情大好的费祎来者不拒频频举杯,不知不觉已是酩酊大醉=这时,一员武将端着酒杯走到了费祎面前,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武将将早已扔掉的酒杯,掏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狠狠地刺进了费祎的胸膛。当在场的官员醒过神来时,费祎早已倒在了血泊之中,而刺客也已经自杀身亡了。

这个刺客就是深受费祎信任的魏国降将郭循。事后,有人反映郭循“欲刺汉主(刘禅),不得亲近,每因上寿,且拜且前,为左右所遏,事辄不果”后主刘禅对失去这样一位社稷重臣深感痛心,下旨为费祎举行国葬,并将其安葬在汉寿城西门夕卜社稷坛南边,谥赠“城乡敬侯”,以纪念他为汉室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可能是蜀汉封锁了丞相费祎被刺身亡的消息,所以,魏国朝廷知道这—重大政治事件时已是八个月之后。为了表彰郭循“身在汉营心在曹”,不忘故土,忠心报国的革命精神和不屈意志,魏国特地下诏以告天下,却不知由于什么原因将“郭循”误写成了“郭修”——“已故中郎西平人郭修,品行高尚,百折不回。之前蜀将姜维寇掠西平郡,郭修遭到掳掠。去年……郭修于大庭广众之下刺杀费祎,其勇超过聂政,其功胜于介子,真可谓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人……”在这道沼书中,郭修被追封为长乐乡侯,食邑干户,追谥为威侯;其子获得继承爵位的权利,并被加封为奉车都尉,还得到了银干饼、绢千匹的丰厚赏赐。费祎被刺身亡对蜀汉的影响绝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能力超群的丞相,这个国家的政治走向也因此而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他的命运也因此而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费祎死后,姜维成了蜀汉的二把手(一把手当然是刘禅),他一心继承诸葛丞相遗志,要北伐中原一统华夏,对魏政策自然就从蒋琬、费祎时期的以守为主转变为以攻为守了——具体说来,在执政前的二十年里,姜维发起了五次北伐,而在他执政后的十年间,至少发动了四次伐魏战争,和魏国相比本来就处于弱势的蜀汉国力因此大受削弱,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失地亡国埋下了祸根。蜀汉丞相费祎被魏国降将郭循刺杀身亡是三国后期一个非常重大的政治事件,遗憾的是,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中竟然没有这个惊天动地、充满传奇的故事情节写入,不知是一时疏忽,还是有意为之。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命和蜀国国运挂钩的,诸葛死后,蒋琬费祎主内政表现很好

    历史解密编辑:青傲南说奇闻标签:蜀国,曹操,周瑜,丞相,蒋琬,费祎,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

    从经济学来看,诸葛亮要发展生产就必定要教会当地人耕种,一级建造住房,当地可能有一部分野人,或者说像印第安一样的原始人,所以说诸葛亮是他们的引导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可能在教化方面诸葛亮却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古代有些军事家也是发明家,比如戚继光,诸葛亮可能也是一个发明家,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但是诸葛亮

  • 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费祎到底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费祎,姜维,刘禅,蜀汉,邓艾,魏国

    公元253年,新年伊始,蜀国举行了盛大的元旦晚宴,大臣们齐聚一堂,其乐融融,莺歌燕舞,好不快活!欢娱嫌夜短,不知不觉,大家都喝多了,有几个直接躺倒在地上。大家喝得起劲,没人留意一个叫郭修的人,更没人会预料到即将发生的惨剧!这时候,忽然有人大喊,“死去吧!”,大家抬起朦胧的双眼,循声望去,令人震惊的一

  • 费祎被刺杀后,姜维北伐的首胜——“襄武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费祎,姜维,蜀汉,曹魏,诸葛亮,刘禅

    老瞒虐焰市朝空,宗室惟馀大耳翁。汉贼有谁分逆顺,关河无地著英雄。紫髯久矣营江表,黄屋萧然寄峡中。可惜姜维胆如斗,功虽不就有馀忠。在三国时期的后期,随着一批元勋去世,蜀汉由原先的理想主义回归为现实主义,只有姜维、张嶷、陈袛等寥寥几个人支持北伐。姜维在位期间,在“段谷之战”之前,基本上是每隔一年就北伐一

  • 怎样看魏降人郭修刺杀费祎一案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费祎,郭修,姜维,夏侯霸,蜀汉,刘禅

    在延熙十六年(即公元253年)一月,蜀汉内部发生巨大震动。魏降人郭修刺杀了蜀汉二把手,大将军录尚书事的费祎。这次刺杀成功让姜维上位,鹰牌代替了鸽派。由于这次刺杀活动后,最明显的受益人无外乎姜维。因为费祎的去世,导致姜维失去掣肘,可以安心北伐。所以姜维身上的嫌疑最大。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郭修刺杀费祎一事

  • 三国蜀汉名臣费祎简介 与哪些人并称“蜀汉四相”?

    历史解密编辑:立春讲故事标签:费祎,董允,蒋琬,刘禅,刘备,刘璋,诸葛亮,历史片,古装片,蜀汉四相,三国(电视剧)

    费祎,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后为魏降将郭循行刺身死,追谥敬侯。三国演义中的费祎费祎的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同,性格宽和,刘备平定益州时,在蜀为文官。刘备死后,诸葛亮辅刘禅当国,重用费祎及蒋琬等。南征孟获时,诸葛亮以费祎为长史随军。后来

  • 蜀汉四相,诸葛亮真正的接班人蒋琬和费祎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诸葛亮,蒋琬,费祎,蜀汉,刘备

    蜀汉四相是指: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这四个人基本是蜀汉的核心宰辅。如果不算诸葛亮的话,蜀汉的真正的宰相只有蒋琬和费祎。董允在位时间太短,而且地位无法和其他三位相提并论。在公元234,诸葛亮病重,后主刘禅派尚书李福赶往五丈原问询宰相继任人选,诸葛亮先后提出了两个人,一个是蒋公琰,一是费文伟。这二人

  • 蜀国最大的政治暗杀事件——费祎遇刺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费祎,姜维,蜀汉,蜀国,刘禅,曹魏

    就三国魏蜀吴而言,蜀国无疑是疆域最小,经济最弱,军事实力最差的一个,但也必须承认的是,三国里政治局势最稳定,没有内乱,始终是皇帝掌控权力的国家也是蜀国。但就是在这样一个政治稳定的国家里,却发生了一起最重大,最离奇的政治暗杀事件,这次暗杀事件涉及到了后主刘禅,姜维,以及敌国北魏。此事之离奇至今也没有一

  • 胡遵远|年末做好三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共工网标签:胡遵远,李晓红,针对性

    原标题:胡遵远|年末做好三件事年末岁尾,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无论大家多么忙多么辛苦,我还是奉劝大家一定要挤时间、用心思、花精力做好这样三件事。一、动身做工作,冲刺全年、圆满收官。现在离年底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大家一定要认真地对照年初的工作计划,一条一条地、一项一项地进行“盘点消号”,找出存在

  • 郭太后这个摆设,被司马懿父子、毌丘俭、文钦、钟会等人利用!

    历史解密编辑:辰英爱落叶标签:文钦,钟会,曹叡,曹爽,司马懿,郭太后,毌丘俭,史说三国,明元郭皇后

    明元郭皇后(?-264年2月8日),西平郡西都县(今青海西宁)人,魏明帝曹叡的皇后。黄初七年(226年),曹叡即位,对郭氏颇为喜爱,封她为夫人。景初二年(238年),曹叡病重之际,册立她为皇后。景初三年(239年),曹叡去世,八岁的皇太子曹芳即位,尊郭氏为皇太后。诚然,郭太后并不掌握什么实权,无法直

  • 戍边打出最远东征,满门忠烈共抗司马,曹魏“国士”之毌丘俭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

    黄初元年(220),毌丘俭结识了自己发誓效忠一生的明主:未来的魏明帝曹叡。青龙三年(235),毌丘俭第一次率军远征,他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打出了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征讨。正元二年(255),用十年时间看透了司马氏所作所为后,毌丘俭为报旧主之恩,以一州之力起兵抗之,可惜最后含恨沙场,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