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来看,诸葛亮要发展生产就必定要教会当地人耕种,一级建造住房,当地可能有一部分野人,或者说像印第安一样的原始人,所以说诸葛亮是他们的引导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可能在教化方面诸葛亮却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古代有些军事家也是发明家,比如戚继光,诸葛亮可能也是一个发明家,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但是诸葛亮要发展生产必定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使得野人更接近平均水平。
诸葛亮的儿子都是君子,诸葛亮叫他们做正人君子,司马懿的儿子个个心狠手辣,个个都可以说是小人,诸葛亮的儿子每个都以身殉国,然而司马懿的儿子都迫压天子,你听没听过一句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形容司马昭的心毒辣,野心大。不懂别瞎说,你有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吗?你有诸葛亮的儿子厉害吗?诸葛家族一门三忠烈,你能吗?不能就别瞎说,啥也不是散会。
也不是不放权,夷陵之战把蜀国打了个半废,人才死了那么多,而蜀国又必须北伐。除了对于一些事情事必躬亲,蜀国早没了。也不是他不愿意放权,是人手真不够,你看当年在汉中打架,蜀人才济济,你看那会儿诸葛亮操一点心了吗?就家里种种地,处理一下后方内政,轻轻松松。后面人都走了,就剩诸葛一个人了,他也在很用心培养接班人,提拔人才,但是人才不是种庄稼,一两年就能好。
当初那么多人才很多都是北方带来的,要在益州重新培养,数量质量很难保证。放心也好,不放心也罢,总比死了强。诸葛亮的命和蜀国国运挂钩的,诸葛死后,蒋琬,费祎主内政表现也很好,魏延镇守一方也绰绰有余。说到底,还是没想开,把权力欲和英雄使命感扭曲到了一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话虽如此,但诸葛亮是人,不是正义联盟的超级英雄,不吃饭一样会死的。
就丞相职位而言,曹操有取代皇帝之野心,虽活着时未完成,但他的儿子做到了。反观诸葛亮就不一样了,做丞相鞠躬尽瘁衷心伺主,而且他的儿子也没有继承他的位置,后面还为国战死。就这方面而言,曹操比不过诸葛亮,赤壁之战三国志明明白白写了几个原因,一个是孙刘联军的军事胜利,一个是曹操内部的瘟疫,然后孙刘联军里周瑜指挥不了刘备军,在东吴和程普也是互为左右督,并没有决定性的权力。
当然周瑜在赤壁是有大功的,不过把功劳都给周瑜还是差点意思。人才什么时候都有,就看你怎么用,怎么发现,李林甫还说野无遗贤呢?你不能说你把所有的大小事全部干了就说别人干不了。你不放权,就会觉得别人不行,说白了丞相应该是统领大事,而不是50军棍都要自己监督。在团结人方面诸葛亮和萧何是比不了。萧何打破沛县圈,提拔韩信,诸葛亮始终都离不开荆州系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