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子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只有吴质是曹丕真正的朋友

太子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只有吴质是曹丕真正的朋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凡读史 访问量:3035 更新时间:2024/1/2 19:00:55

曹丕是一个城府很深、刻薄寡恩、心狠手辣,非常善于掩饰自己的政治家,按理说这种人很难有什么朋友的。但有句俗话说得好,秦桧还有三个好朋友呢,曹丕也有一个最好的朋友——吴质

在《三国演义》里吴质的存在感不强,所以可能有的人看到吴质都想不起这号人来。但吴质对于曹丕却是非常重要的,吴质最大的成就就是帮助曹丕在和曹植夺嫡之争中取得胜利。也因此,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被称为“太子四友”。

简单介绍一下吴质,吴质字季重,兖州济阴人。起初因文才而被曹丕所喜爱。在魏文帝曹丕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吴质出谋划策,立下大功。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为何说吴质是曹丕最好的朋友呢?证据如下:

第一,两人之间情感真挚。曹丕曾经给吴质写过一些信:以前一起游玩的人,出门要一同乘车,坐下来也要把坐席拼在一起,哪有片刻的分离?我们一起喝酒听音乐,一起赋诗抒怀。这个时候,总是不自觉忘了这快乐有多难得。我们说以后时间还很长,要记住今天的快乐,谁知道几年之间,当时一起游玩的人都去世了,说起来实在难过。

太阳落下,月儿升起,我们一起坐着车去后园游玩,夜里静悄悄的,大家都不说话,只听见车轮轧轧,夜风徐来中不知道是谁吹起了胡笳,这夜色又悲又凉,我不禁回头对你说,快乐总是一疏忽儿的。

是不是有点“暧昧”的气息,不知道的以为这是男女之间的情话呢,当然曹丕和吴质不是在搞基,他们两个确实有很深的友谊。曹丕在夺嫡之争中是非常苦闷的,司马懿、陈群虽然倾向于曹丕,但他们作为士族子弟,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家族利益,所以不可能孤注一掷的帮助曹丕。

而吴质出身寒门,而且人品一般,他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了在了曹丕身上,这给了曹丕很大的帮助。所以曹丕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都是和吴质商议,据史书记载,为了掩人耳目,曹丕甚至通过竹箱子把吴质“运输”到自己府上。

曹丕去世时,吴质做了一首诗:怆怆怀殷忧。殷忧不可居。徙倚不能坐,出入步踟蹰。念蒙圣主恩,荣爵与众殊。自谓永终身,志气甫当舒。何意中见弃,弃我归黄垆。茕茕靡所恃,泪下如连珠。随没无所益,身死名不书。慷慨自僶俛,庶几烈丈夫。

第二,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曹丕对吴质的纵容和偏爱。黄初五年(公元224年)吴质回京述职,于是曹丕让曹真、朱铄等三公以下大臣接待。吴质这人不知道怎么想的,看着曹真比较胖,朱铄比较瘦,召来伶人,让他们表演说肥瘦(有调侃二人之意)。

曹真作为宗室重臣,感觉受到了侮辱,对吴质说:“我拿你当兄弟,你把我当下人?”气氛这就有点尴尬了,于是曹洪、王忠都来劝吴质,曹真气还没消,就座在座位上骂骂咧咧的,结果把吴质也惹火了,案着剑就骂曹真:“你不过就是块案板上的肉,老子吃你都不用咽的!”

话说到这份上,局面已经是非常尴尬了,朱铄也出来和稀泥:“哎呀,陛下让我们来陪你开心开心,怎么搞到这个地步,都是同僚,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嘛。”吴质脾气也大,把朱铄也骂了一句,朱铄本来脾气就大,自己好好出来打圆场,还挨了吴质骂,气得拔剑砍地,大家不欢而散。

曹真是什么人?当年其父秦邵是曹操的救命恩人,曹家二代中最早掌兵,接替曹纯掌管虎豹骑的男人。曹真和曹丕自小较好,关系密切,而且当时曹真的官职是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是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但在吴质看来,曹真不过是渣渣,这一切都是曹丕对吴质的纵容和偏爱所造成的。

公元230年夏,吴质病故,被谥为“丑侯”。这就有意思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一个很坏的谥号,但谁叫吴质太过猖狂了呢。原因很简单,曹丕死后,吴质地位有所下降,而曹真已经接替曹休成为大司马,所以给吴质一个恶谥,也算出了一口气。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马植杰《三国史》

更多文章

  • 曹魏开国功臣吴质被赐予恶谥“丑”,曹丕的儿子曹叡为何会默认?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吴质,曹丕,曹叡,曹魏,陈群,诗人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代汉建魏。在曹丕从曹操的儿子们中脱颖而出,成为曹操的继承人,乃至称帝建国的过程中,有四个人功劳最大,分别是司马懿、陈群、朱铄、吴质,他们也被称为曹丕的“四友”。本文就重点聊聊其中的吴质。聊吴质是因为,这个曹魏开国的最大功臣之一,曾担任振威将军、假节都督

  • 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费祎,蒋琬,姜维,诸葛亮,邓艾

    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原文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脩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

  • 费祎被曹魏降人刺杀,姜维马上出兵攻魏,不久后打出胜仗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曹魏,姜维,费祎,蜀汉,司马师,司马懿

    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的北伐事业陷入比较消沉的局面。主要是因为蒋琬、费祎两代执政者。蒋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费祎是个鸽派,希望蜀汉保存实力、休养生息,而不愿意对曹魏用兵。对此姜维也是毫无办法。而等到费祎遇刺之后,姜维马上就出兵攻魏,第二次就取得了一场胜仗。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费祎被刺之谜费祎被刺

  • 对北伐坚决采取反战态度的费祎,却取得对曹魏战争的大胜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费祎,蜀汉,曹魏,蒋琬,姜维,曹爽

    蜀汉的立国之本是对曹魏进行北伐,成功之后还于旧都,再次延续汉朝。但是这个目标毕竟很困难,所以蜀汉内部也有很多反战派,越到蜀汉后期反战派的力量越强,对姜维造成很大的威胁。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个蜀汉的反战派——费祎,他坚持遏制姜维北伐,却取得对曹魏的大胜。反战派费祎历史上有一个说法叫做''蜀汉四相'',包

  • 血色的筵席,为何蜀国的重臣费祎,会在岁首宴会之上遭遇不测?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费祎,蜀国,蒋琬,魏国,孙权,诸葛亮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心隔肚皮,我们永远也无法猜透别人的心里在想什么。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不要有一些加害别人的想法,与此同时也不能失去对他人的防备之心。蜀国重臣费祎,官至大将军之职,是朝堂真正的执政者,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此实权人物,就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对他人没有防备之

  • 蜀汉第一奸臣:费祎破格提拔,权势超过姜维,掌权十二年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大伽秀标签:姜维,费祎,蜀汉,董允,蒋琬,奸臣,三国,诸葛亮

    说起蜀汉的奸臣,人们往往想到黄皓,然而他是个宦官,如果按照后世史书的编纂体例,他应该被列入《宦者传》,就像北宋的童贯那样。奸臣通常指的是那些掌握大权且作恶多端、祸乱朝政的大臣,比如宋朝的蔡京、秦桧这样的人。其实,蜀汉也有这样的奸臣,那么这位蜀汉的第一奸臣到底是谁呢?此人名叫陈祗,字奉宗,是汝南平舆人

  • 蜀国大臣费祎,为什么不赞成姜维北伐中原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费祎,姜维,蜀国,曹魏,蜀汉,蒋琬,三国

    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重之际,蜀主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来军前问候,同时询问诸葛亮的继任人选。对此,诸葛亮说:“我知道您回来的意图,你所要问的事蒋琬最适合。”李福连忙说:“再请问蒋琬之后,谁又可承担重任?”诸葛亮说:“费祎可以继任。“李福又问费祎之后谁可接任?诸葛亮没有回答。由此,非常明显的是,

  • “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蜀汉四相”之一的费祎到底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费祎,蜀汉,诸葛亮,孙权,董允,曹魏

    费祎,蜀汉名相,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足见费祎的能力与地位。东晋史学家裴松之言:“刘禅凡下之主,费祎中才之相,二人存亡,固无关于兴丧”,在裴松之看来,若费祎在,则蜀汉不亡。费祎真的有那么强吗?他对蜀汉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依史而言,费祎在,则蜀汉确实是不会亡国的。作为一

  • “汉寿屯中醉里棋”,蜀汉的悲观主义政治家——费祎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费祎,蒋琬,蜀汉,董允,诸葛亮,姜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虽然蜀汉只有一位丞相,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但人们还是将诸葛亮和其继任者蒋琬、费祎、董允并称为“蜀之四相”。虽然合称为“四相”,但在诸葛亮的光芒下,其

  • 刺杀费祎的魏降人郭修,到底是不是姜维的死士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姜维,费祎,蒋琬,诸葛亮,蜀汉,刘备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导语三国时期,时局扰乱,群雄并起,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鼎立。这其中的蜀汉就是刘备创建的,历经二帝统治,历时四十三年,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刘备集团在巅峰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跨有荆、益”,但是在经历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大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