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允:诸葛亮留在宫里的管家,刘禅看到他都会吓得绕道走!

董允:诸葛亮留在宫里的管家,刘禅看到他都会吓得绕道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白泽述异 访问量:529 更新时间:2024/1/2 17:04:01

诸葛亮死后,刘禅又迫不及待地想要广纳妃子、充实后宫。董允厉声驳斥刘禅:“陛下都已经有12个妃嫔了!难道还不够吗!”

刘禅的皇后妃嫔都是刘备和诸葛亮挑选的,自己作为皇帝根本无法插手。刘禅此时20多岁,正是年轻气盛之时,诸葛亮在世时,刘禅就多次想要扩充后宫,但每次刚说出口都被侍中董允给怼了回来。

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人。其父亲董和原是益州牧刘璋的手下,为人清约节俭,深受百姓爱戴。刘备入主益州后,董和被征召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皆“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相当于与诸葛亮一同执掌事务。

董和宵衣旰食,勤于政事,他与诸葛亮配合默契,而且常常能为诸葛亮查缺补漏,令诸葛亮钦佩不已。

只可惜,董和操劳过度,执掌府事不过7年时光,在刘备称帝前夕病逝,诸葛亮后来不得已事必躬亲时,总是会深切怀念董和。

而董允作为董和之子,可谓是根正苗红,与费祎并称于世。刘备称帝后,刘禅成为太子,董和及费祎一同被任命为“太子舍人”,而后董允调任“太子洗马”、费祎调任“太子庶子”。两人的职责就是跟随刘禅左右,予以规劝。

刘禅继位后,因太子旧人的身份,两人均被升为“黄门侍郎”,依旧伴驾咨询,劝导向善。不久费祎又因出使东吴有功被升为“侍中”。

公元227年,诸葛亮屯驻汉中,准备北伐,他担心年轻的刘禅朱紫难辨、不分是非,因而上疏名震古今的《出师表》。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及“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至於斟酌规益,进尽忠言,则其任也。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若无兴德之言,则戮允等以彰其慢。”

诸葛亮特地提及了郭攸之、费祎、董允三人,就是希望刘禅予以重视,也是在鞭策三人做好本职工作。

之后,费祎被任命为参军,随军出征,并时常出使东吴;蒋琬被任命为丞相府长史,在后方筹措兵马钱粮,代诸葛亮处理政务;皇宫之中明面上只剩董允和郭攸之在盯着刘禅。

诸葛亮知道董允秉心公亮,让他接替费祎的“侍中”之职,兼领“虎贲中郎将”,统率宫中宿卫亲兵。郭攸之虽然名重一时,但为人性情温顺,而且他并非刘禅的旧班底,不敢插手宫中管事。

所以,实际上防止刘禅出错的重担都压在了董允一个人肩上。

好在董允不负众望,顶得住压力。每次刘禅想惹事,董允都会喋喋不休地劝谏。尤其在刘禅想要劳师动众地从蜀国各地收集女子时,董允都会出声劝阻。

董允相当于刘禅的半个老师,刘禅在太子时就得听董允的,刘禅当上皇帝了一样不敢触怒董允,毕竟董允身后还站着诸葛亮。

就这样,诸葛亮北伐期间,在董允的看管下,刘禅倒未犯啥大错。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刘禅本以为能够随心所欲,却不料董允依旧管着自己,他左拥右抱的美梦再次落空。渐渐地,刘禅对董允心生畏惧,都有心理阴影了,在宫内遇到董允都想绕着走。

董允与其父董和一样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包括蒋琬在内的许多官员都上表刘禅:“董允内侍多年,翼赞王室,应当赐爵封土以褒奖其功勋。”刘禅同意了此事。

董允年轻时曾与费祎一同参加名士许靖之子的丧礼,董和给了他一辆简陋的鹿车。董允觉得在同龄人跟前丢了面子,面有难色,而费祎径直上车,毫不嫌弃。到了地方后,在众人面前,费祎神态自若,而董允仍旧面色难看。董和以此认为董允不如费祎,训导董允要淡泊名利。

所以长大后的董允对于刘禅的封赏固辞不受。刘禅还以为自己的这位老师不过是做做样子,悄悄将一块领地划予董允名下,以供董允及其子孙享用。哪知董允得悉此事后,一面言辞激烈地上书刘禅拒赏,一面马不停蹄地赶赴封地,将地契烧毁,把田地归还给当地乡民。

刘禅本想讨好董允,却不料董允这般固执,自讨没趣。

后来,刘禅开始宠信宦官黄皓,黄皓就想趁机擅权自专。但这种苗头很快就被董允扼止了。每当黄皓寻隙进谗时,董允就义正言辞、据理力争地匡谏刘禅,并且厉声责骂黄皓。

这般正气凛然的董允,不仅刘禅害怕,黄皓也怕得不行,丝毫不敢胡作非为。

公元244年,大司马蒋琬因病重不能理事,由尚书令费祎出任大将军,代理军国大事。在蜀汉青黄不接的情况下,只能由董允以“侍中”之职兼任“尚书令”,成为费祎的副手。

董允不得不同时处理皇宫内务及朝廷政事,再加上董允是个责任感很重的人,如同其父亲董和丞相诸葛亮一般,很快就将自己燃烧殆尽。

公元246年,董允病逝,从其接手尚书台开始不到2年时光。而接替董允侍中之职的陈祗顺承刘禅,对黄皓略有放纵。

于是,被董允规劝了20余年的刘禅终于得以喘息,开始放飞自我;而被董允压制得只能作为“黄门丞”的黄皓,有了刘禅撑腰,也得以在陈祗死后升至“中常侍”,逐渐祸乱朝政。

蜀汉灭亡后,蜀人追思先贤,将董允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列为“四英”,即“蜀中四相”。。。

更多文章

  • 太子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只有吴质是曹丕真正的朋友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吴质,曹丕,朱铄,诗人,司马懿,陈群(三国)

    曹丕是一个城府很深、刻薄寡恩、心狠手辣,非常善于掩饰自己的政治家,按理说这种人很难有什么朋友的。但有句俗话说得好,秦桧还有三个好朋友呢,曹丕也有一个最好的朋友——吴质。在《三国演义》里吴质的存在感不强,所以可能有的人看到吴质都想不起这号人来。但吴质对于曹丕却是非常重要的,吴质最大的成就就是帮助曹丕在

  • 曹魏开国功臣吴质被赐予恶谥“丑”,曹丕的儿子曹叡为何会默认?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吴质,曹丕,曹叡,曹魏,陈群,诗人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代汉建魏。在曹丕从曹操的儿子们中脱颖而出,成为曹操的继承人,乃至称帝建国的过程中,有四个人功劳最大,分别是司马懿、陈群、朱铄、吴质,他们也被称为曹丕的“四友”。本文就重点聊聊其中的吴质。聊吴质是因为,这个曹魏开国的最大功臣之一,曾担任振威将军、假节都督

  • 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费祎,蒋琬,姜维,诸葛亮,邓艾

    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原文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脩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

  • 费祎被曹魏降人刺杀,姜维马上出兵攻魏,不久后打出胜仗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曹魏,姜维,费祎,蜀汉,司马师,司马懿

    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的北伐事业陷入比较消沉的局面。主要是因为蒋琬、费祎两代执政者。蒋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费祎是个鸽派,希望蜀汉保存实力、休养生息,而不愿意对曹魏用兵。对此姜维也是毫无办法。而等到费祎遇刺之后,姜维马上就出兵攻魏,第二次就取得了一场胜仗。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费祎被刺之谜费祎被刺

  • 对北伐坚决采取反战态度的费祎,却取得对曹魏战争的大胜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费祎,蜀汉,曹魏,蒋琬,姜维,曹爽

    蜀汉的立国之本是对曹魏进行北伐,成功之后还于旧都,再次延续汉朝。但是这个目标毕竟很困难,所以蜀汉内部也有很多反战派,越到蜀汉后期反战派的力量越强,对姜维造成很大的威胁。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个蜀汉的反战派——费祎,他坚持遏制姜维北伐,却取得对曹魏的大胜。反战派费祎历史上有一个说法叫做''蜀汉四相'',包

  • 血色的筵席,为何蜀国的重臣费祎,会在岁首宴会之上遭遇不测?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费祎,蜀国,蒋琬,魏国,孙权,诸葛亮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心隔肚皮,我们永远也无法猜透别人的心里在想什么。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不要有一些加害别人的想法,与此同时也不能失去对他人的防备之心。蜀国重臣费祎,官至大将军之职,是朝堂真正的执政者,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此实权人物,就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对他人没有防备之

  • 蜀汉第一奸臣:费祎破格提拔,权势超过姜维,掌权十二年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大伽秀标签:姜维,费祎,蜀汉,董允,蒋琬,奸臣,三国,诸葛亮

    说起蜀汉的奸臣,人们往往想到黄皓,然而他是个宦官,如果按照后世史书的编纂体例,他应该被列入《宦者传》,就像北宋的童贯那样。奸臣通常指的是那些掌握大权且作恶多端、祸乱朝政的大臣,比如宋朝的蔡京、秦桧这样的人。其实,蜀汉也有这样的奸臣,那么这位蜀汉的第一奸臣到底是谁呢?此人名叫陈祗,字奉宗,是汝南平舆人

  • 蜀国大臣费祎,为什么不赞成姜维北伐中原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费祎,姜维,蜀国,曹魏,蜀汉,蒋琬,三国

    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重之际,蜀主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来军前问候,同时询问诸葛亮的继任人选。对此,诸葛亮说:“我知道您回来的意图,你所要问的事蒋琬最适合。”李福连忙说:“再请问蒋琬之后,谁又可承担重任?”诸葛亮说:“费祎可以继任。“李福又问费祎之后谁可接任?诸葛亮没有回答。由此,非常明显的是,

  • “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蜀汉四相”之一的费祎到底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费祎,蜀汉,诸葛亮,孙权,董允,曹魏

    费祎,蜀汉名相,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足见费祎的能力与地位。东晋史学家裴松之言:“刘禅凡下之主,费祎中才之相,二人存亡,固无关于兴丧”,在裴松之看来,若费祎在,则蜀汉不亡。费祎真的有那么强吗?他对蜀汉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依史而言,费祎在,则蜀汉确实是不会亡国的。作为一

  • “汉寿屯中醉里棋”,蜀汉的悲观主义政治家——费祎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费祎,蒋琬,蜀汉,董允,诸葛亮,姜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虽然蜀汉只有一位丞相,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但人们还是将诸葛亮和其继任者蒋琬、费祎、董允并称为“蜀之四相”。虽然合称为“四相”,但在诸葛亮的光芒下,其